《霓裳羽衣》是廣西民族博物館常設展覽的經典之一。
今天小編著重介紹第二部分《五彩衣裳》中的瑤族服飾。
瑤族服飾以色彩斑斕、圖案繁雜,做工精美著稱。
歷史上,瑤族遷徙頻繁,支系眾多,受地理環境、歷史發展和其他民族文化等因素影響,故服飾款式繁多,目前可統計的瑤族服飾款式達一百多種。
瑤族重視頭飾,大體上有尖、圓、盤、筒等形狀,有包、裹、纏、扎、套、疊、披等手法。
廣西瑤族女子除龍勝、融水、南丹等地喜穿褶裙外,大多穿著褲裝。瑤族服飾中的「長尾衫」和「貫頭衣」極為特別,反映了服飾發展的初始狀態。
一、白褲瑤服飾
因男子都穿白褲,故稱「白褲瑤」,是瑤族的一個支系。
《隋書》載「長沙郡雜有夷蜒,名曰莫瑤,其男子但著白布褲衫,更無巾絝。其女子藍布衫,斑布裙,通無鞋履。」
白褲瑤男子的白色燈籠褲,寬臀緊腿,造型奇特。褲長及膝,褲腳用黑布包邊,紅線繡花點綴,膝蓋處繡有無根直的紅線條,中間三根長,兩邊兩根短,形狀象手印。
白褲瑤女子的夏裝上衣,稱作掛衣。掛衣沒有衣袖,面前一塊背後一塊。掛衣底為黑色,背面用彩色絲線繡成一塊方印,意即瑤王的大印永遠在瑤胞心中。
下裝配褶裙,長及膝蓋,用絲線繡上層層花邊,甚是漂亮。
二、紅瑤服飾
紅瑤是瑤族的一支,因穿紅色服裝而得名,主要居住在廣西龍勝縣的泗水、和平鄉一帶的山區裡,被譽為「桃花林中的民族」。
上身是寬袖瑤服,以紅色為主調,配有各種式樣的圖案。下著齊膝、寬鬆的擺裙,雖是由粗布自製而成,圖色配套十分醒目搶眼。
三、瑤族服飾圖案的寓意
瑤族服飾用藍靛染成的土布裁製,在領口、袖子、胸襟、衣角、褲腳、裙邊等部位,多有以五彩絲線挑繡的繁縟紋樣圖案。經過一代代地傳承,這些圖案成為一種傳統紋樣和文化載體。
瑤族服飾的傳統紋樣,大致分為:幾何紋、動物紋、植物紋和星晨山河紋等。
盤瓠紋(上圖圍裙第一排紋樣)多用醒目的紅、白色絲線挑繡出來,形象十分簡潔,幹練:雙耳豎起,尾巴上翹,四足作奔跑狀,或幾個成行,或數十個排列成陣,還有兩兩結對,相背而連的奇特造型。
傳說瑤族為盤瓠和帝嚳之女三公主的後裔。瑤族服飾就出現了盤瓠紋,反映了瑤族的盤瓠圖騰崇拜。
樹紋(上圖圍裙第二排紋樣)多為枝葉繁茂,高大挺拔的植物圖案。在瑤族每個定居較久的村莊旁,均保留有一株高大的古樹或一片茂密的「神林」,以此來表示對樹神的崇拜。
人像紋常繡於衣襟顯眼部位,俗稱「人公仔」。瑤胞刺繡「人公仔」紋樣,具有祈求人丁興旺、族人平安的目的。
八角紋(上圖圍裙第六排紋樣)瑤族服飾上常出現一種八角形的花紋,或許是太陽的形象符號,與太陽崇拜有關。
四、瑤族服飾的社會功能
傳承民族歷史。
瑤族有語言卻無文字,瑤胞以服飾為媒介傳承民族歷史,使本民族的歷史故事得以保存並流芳百世,也為民族之間辨別設置了獨特的服飾標誌。
弘揚民族技藝。
瑤族服飾最令人難忘的是五彩斑斕。早在兩千多年前,瑤族就懂得用五色繡衣。「衣斑斕布竭」。這種斑斕,是瑤族婦女憑藉傳統的、嫻熟的挑花、刺繡、蠟染工藝在素色土布上針扎蠟染的結果。通過民族服飾的傳承和妙用,挑花、刺繡、蠟染工藝得以張揚和發展。
好啦,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