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薛瑞
◤市政水源經中天門供水站,通過五級加壓輸送至岱頂蓄水池。
12月9日,泰山景區舉辦引水上山汙水下山工程竣工啟用活動,南天門供水站正式揭牌,宣告著泰山主景區告別「靠天吃水、旱澇不均」的供水難題。如今,走進岱頂天門居商戶店裡,擰開水龍頭就是清澈乾淨的自來水,且沒有出現時斷時續的情況。清水上得來,汙水下得去,進一步提升了景區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
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高山景區水源建設薄弱,加上北方特有的水源短缺,即使是在降雨豐富的雨季,山上也存不下多少水,泰山用水一直是個大問題。20多年前,山頂駐山消防隊員的日常用水,就是大家在山間小路上摸索,終於在後石塢一處斜坡上找到泉眼,每天輪流挑水供日常使用,冬天最低氣溫能到零下20多攝氏度,大家甚至化雪為水度過艱難的缺水時期。
其實從2016年,泰山景區便開始布局建設以水箱為核心、供水管網為骨架,消防網絡全山覆蓋的引水上山工程,在山頂新建7座「小型水立方」一樣的蓄水箱,水源引自於黃溪河水庫和後石塢塘壩,通過水泵、管線輸送至山頂。如今,剛剛竣工使用的引水上山汙水下山工程,實現了將市政自來水直接輸送至岱頂,將中天門及以下區域的汙水收集後輸送至市政汙水管網,從根本上解決了山上消防、飲用、保潔、綠化用水匱乏、汙水處理難等問題。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9500萬元,今年4月中旬開工。項目在泰山腳下紅門廣場地下停車場處建設1000方蓄水池,將市政水源接入該蓄水池,經四級加壓後輸送至中天門供水站,並對該供水站及至岱頂的原有管道更換升級改造,通過五級加壓輸送至岱頂蓄水池。引水上山新建和改造供水主管道總長約8千米,分支管道約12千米,新建泵站4個、改造泵站5個,紅門至中天門管道流量為每天1200方,中天門至岱頂為每天900方,實現岱頂蓄水總量達到12000方並及時補充。
從公廁保潔、餐飲經營、林業生產、旅遊服務,到主景區森林、文物火災撲救,泰山主景區用水由此得到充分保障。此外,汙水下山主要是解決中天門及以下區域的汙水處理問題,將中天門區域的汙水在中天門下停車場集中收集,經汙水泵站加壓輸送至中天門後,通過汙水管道自流下山,進入城市管網處理,實現了中天門至紅門沿線廁所、網點的零星汙水一併收集、下山處理,徹底解決了生活汙水收集難、處理難問題。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