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園內居住的人,該是怎樣的呢?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的這首《遊園不值》,讓攀過矮牆的一枝紅杏驚豔了千年。年歲漸長,我的目光常常越過那枝紅杏,流連於詩人久扣不開的柴扉前,遐想園內居住的該是怎樣的風流人物。

作者:趙鳳貞

柴扉和園內的蒼苔花徑渾然相映,一如隱居多年的葉紹翁和園內的布衣主人自是高山流水的知音。小扣久候卻無怨言,足見兩人彼此看重又惺惺相惜,而那「應憐屐齒印蒼苔」,看似玩笑般的猜想,更是他們相知彌深的見證。柴扉乃草木之門,自然擋不住眾人入園的腳步,君子便不同了。知己的默契自持所呈現的修養之美,亦如滿園關不住的春色,漫過蒼苔與柴扉,直抵內心清明處。

無獨有偶,久經離亂的杜甫,曾在成都西郊浣花溪頭的草堂長住。友人崔明府前來探望,這令野老情懷大慰,揮毫寫就「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的千古佳句。崔明府是何等人我們已無從知曉,但能入蓬門來看落魄的朋友,應是重情重義之人。主人對朋友來訪感到滿心的歡喜和至誠的期待,足以想見蓬門之內將是怎樣一場酒逢知己的「盛宴」了。如此神來之筆,除了令我輩汗顏之外,也只能感嘆蓬門之內多雅士了。

能有知音往來固然好,可事實上知音難覓,李商隱曾感嘆:「城郭休過識者稀,哀猿啼處有柴扉。」連認識的人都稀少了,遑論知音呢?即便有,身處山林荒野,見上一面也著實不易。所以更多時候,「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之後,是如潮的寂寞來襲,而那「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的相問,不過是一場奢侈的期待罷了。且不論相送的是不是知音,王孫公子熱衷功名當是常理,哪兒有時間來陪你這鄉村野老?以「年」為計的等待多麼漫長。王維有詩,「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雲期」,可見寂寞之深;而元稹的「柴扉日暮隨風掩,落盡閒花不見人」,則更顯院落空空,寂寞開無主的神傷之態。

新華社資料圖

然而寂寞處即覺悟處。人們都說:「自古聖賢皆寂寞。」我卻認為,正是這種寂寞情懷,方才成就了聖賢。草舍柴扉讓他們隔絕世俗、超然物外,也使他們沉想深思,凝練內在的生命深度,從而在精神領域更上層樓。更上層樓,王維才有了「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的悠然之心;更上層樓,陶淵明才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然之意。

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古往今來,多少人抵達繁錦之後,仍舊皈依在小小柴扉之內,於每朵花前認清自己的前世,於天地間行走成草木的顏色。待把浩大的曾經煉成尋常日子裡的波瀾不驚,才發現昨天與今天之間,那隔著的萬裡江山以及千重晝夜的,不過是一扇柴扉,一扇鄙薄過、遺棄過、露宿過、輕扣過、日暮清風裡開合過的柴扉。

也許很少有人知道,遠古時代柴扉的象形描寫,竟是甲骨文中的「困」字;「口」像柴門的框架,「木」表示樹枝或荊棘之類的東西,木在口中,以阻擋他人進入。其實對居於柴扉之內的人而言,若能看破,有形似無形;若看不破,拘囿的不過是自己罷了。

生命中的柴扉,需一扇一扇、一重一重看清、悟透,如此才能聽見心底奔湧著的天籟之音。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20

相關焦點

  • 江湖詩派詩人葉紹翁名詩十首: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兩句詩選自《遊園不值》,相信我們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但是對於這首詩的作者,我們可能並不是很熟悉,他就是南宋中期著名的詩人——葉紹翁。尤其是《遊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真的是絕美之詩作。還有一首《漢武帝》,寫盡諷刺揶揄。還有一首有意思的小詩,叫做《貓圖》,只有短短的12個字,卻生動活潑、形象風趣的把貓的一幅動態之圖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出來,非常有趣。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葉紹翁的十首有代表性的詩作,來感受一下這位江湖派詩人的詩風吧。
  •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清人王士禛說他「一生低首謝宣城」,是說到了點子上的。李有一首《金陵城西樓月下吟》,其中的「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句,甚至將謝朓詩《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中,「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嵌入自己的詩中。這種既是認同,又是共鳴,也是時空轉換中藝術生命力的延續、張揚和創新的筆法,可以視作大師對大師,一種心靈上的折服。
  • 一枝紅杏出牆來,生命是壓抑不住的,生命一定會找到它的出路
    什麼是「小扣」呢?是輕輕地敲。雖然他有點不知趣,但到了門口還是懂禮貌的。「久不開」,則是沒人過來。沒辦法,那坐在門口想像一下滿園春色吧。就在這時,他突然發現了一個場景,讓他心中產生了無盡的想像,即「一枝紅杏出牆來」。「紅杏出牆」,即牆上搭著一枝紅杏,嬌豔欲滴,感覺是從園林裡面冒出來的,攔都攔不住,所以他說「春色滿園關不住」。這兩句是十分著名的句子。
  • 「一枝紅杏出牆來」究竟是何意?
    對我們愛好研究詩詞的人來說,我們應該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去探究詩詞的本意,挖掘詩詞的本真。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就是如此,本來是作者在春天到外面遊玩時,被眼前美麗的春景所震撼,創作下一首詩來表達他對眼前的無限春光的喜愛。可是其中一句卻被我們曲解了。
  • 「一枝紅杏出牆來」明明寫景,為何被曲解?作者在上句挖了「坑」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做學問該有的態度,而對於愛好詩詞的普通人來說,是否也需要有這樣的深究精神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咱們的老祖宗,確實是很會為難人的,一不小心咱們就得落入他們挖的「坑」。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作者是宋代著名詩人葉紹翁,這首七言絕句是他的成名作。說起來,葉同學也是運氣不錯的。一個春日裡,他去踏青,看見一處小園便想進去賞玩一番,卻不想園內無人應門,於是他便寫下了這首詩。
  • 「一枝紅杏出牆來」,明明是寫春色,後來如何被人玩「邪」了?
    「一枝紅杏出牆來」,明明是寫春色,後來如何被人玩「邪」了?二流詩人改動陸遊一個字,成就一首千古名篇,原詩反而被人淡忘!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詩題「遊園不值」,說的是詩人想遊園,卻吃了閉門羹,連門兒都沒能進門。「屐齒」中的「屐」,是古人常穿的一種木鞋,鞋底前後都有高跟兒,叫屐齒。
  • 葉紹翁想遊園主人不開門,寫下一枝紅杏出牆來,是氣憤還是欣喜
    宋代詩人葉紹翁的這首《遊園不值》憑藉最後兩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而流傳千古。學生時代讀詩只覺得這兩句寫得好,不到園林便知春色滿園,一枝紅杏更給人留下無窮想像,亦如南北朝陸凱「聊贈一枝春」,一枝梅花便可傳去春意。
  • 葉紹翁「一枝紅杏出牆來」堪稱絕句,廣為流傳,但「紅杏尚書」卻另...
    春色滿園關不住 , 一枝紅杏出牆來。 ,卻看到園內杏花盛開探出了牆外,於是興致勃勃,作下此篇。 (園子主人)應該是憐惜園內青石板上的青苔,怕被我的木屐鞋踐踏到,所以敲了很久木門,仍然沒有主人來開門。一園子的繁花盛開的春景是關不住的,盛開的杏花枝頭已經探出了牆外。 此篇詩作,可謂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也是葉紹翁的名篇。
  • 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單純寫景嗎?
    這個關於詩歌多重含義的問題很具體 : 宋代葉紹翁"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是純寫景嗎?前言單就這首詩來說,作者是不是純寫景很難說。詩人是否另有所指,需要根據其創作時的背景來判斷,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對於作者的用意只能是猜度了。
  • 一枝紅杏為何會變成現在的意思?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首別有風韻的小詩,作者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標題《遊園不值》的意思是想要遊園卻沒能進門,其中的「值」意為遇到,「不值」就是沒得到機會。)詩人猜想,或許是花園主人擔心園中青苔被人踐踏,故而閉門謝客吧。詩人仍不舍離去,獨自在園外徘徊,正當失意惆悵之際,卻在抬頭時不經意發現一枝花開正豔的紅杏越牆探出頭來,此情此景,讓他對園內春色充滿遐想。
  • 家長給孩子說「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意思,老師:不會解釋就別瞎說
    這本來是說每個人對文學作品都有自己的品讀方式,但不知何時起,卻成了很多人曲解作品原意的藉口。在古詩詞裡,這種曲解更是屢見不鮮:把蘇軾寫春景的絕美詩句「春宵一刻值千金」當成洞房詩;把元稹的愛情詩「貧賤夫妻百事哀」,當成抱怨生活的俗語;把李商隱訴說相思的「蠟炬成灰淚始幹」,當成誇園丁的妙語。
  • 賞析《遊園不值》,一枝紅杏出牆來,只是寫景嗎?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閒暇時,我喜歡讀些古典詩詞。但我發現有些詩詞賞析寫得很深奧,讀著不順。有的賞析文章就象是一位嚴肅的高士,讓人摸不著頭腦,要理解半天才能明白。於是,我就想試著用一種平淡的語言筆法,來做賞析文章。今天就拿宋朝詩人葉紹翁的《遊園不值》試試,且當一樂。
  • 一枝紅杏出牆來
    一枝紅杏出牆來 一年一度,杏花又開 一枝紅杏出牆來 那出牆的紅杏,在農家小院 搖曳在枝頭
  • 寫春天的文章,用哪些古詩詞開頭比較吸引人?
    江邊,青翠的竹子稀稀疏疏,幾枝桃花從竹隙間探出頭來,臨水自顧。綠葉紅花,是春天最基本的景象。紅綠相襯,色彩斑斕,盎然的春意撲面而來。竹很稀,桃花很少,春雖未到最濃烈的時候,但春已來,一切都是最好的開始。桃枝下,幾隻野鴨在水裡嬉戲。
  • 「一枝紅杏出牆來」年年入選課本,卻被誤讀千年,真正意義無人知
    「一枝紅杏出牆來」年年入選課本,卻被誤讀千年,真正意義無人知 前言: 在古代的時期裡,出現了很多的詩人,他們所塑造出來的詩句,總是會被我們現代人進行著學習,但是很多的句子都被現代人進行著惡搞,更是被人們隨意點去改編。
  • 滿園春色,一枝紅杏探出牆外
    「老爺,這還剩一個雞蛋呢,您吃了再去也不遲!」男子對面坐著的一個四十多歲,穿著樸素的婦人指著木桌上的一個雞蛋,關切地說道。「不吃了,你吃吧!對了,你去把前些日子新做的那雙木屐拿來,我今天穿它去做客。」男子瞅了瞅腳上的鞋子,望著婦人說道。
  • 古詩詞意象:紅杏出牆?不是所有杏花都風流薄倖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好像杏花,一直是大家心頭的風流之花,薄倖之花。其實不然!開在三四月份,伴著春風與春雨,杏花早已經成了報春使者之一。讓我們從詩詞作品中,再來賞一賞,這可愛的花兒!1、 遊園不值【作者】葉紹翁 【朝代】宋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