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近期,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推出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上映。講述家族與祖先、漢字的力量、國際化中國、中國製造、科技的藝術、飲食的藝術等中國傳統文化內容,不但在國內引發熱議,在海外也受到了外國網友的一致好評。
通過講述「中國故事」,影片展現中國文化瑰寶的風採,塑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正面健康、蓬勃向上的國家形象。通過文物看文化,從文化思考文明,讓海內外觀眾對中國有了一次全新的視覺體驗。
博物館文物成為《中國的寶藏》的主角,通過國寶,展現其所處時代的生活片段,還原中華民族在歷史演變中流傳或失傳的文化傳統,並與現代生活中的歷史痕跡做呼應,讓觀眾從情感和心理上得到更大的共鳴。
《大禹治水圖》玉山局部(受訪者供圖)
唐三彩駱駝載樂俑(受訪者供圖)
《家族與祖先》這一集,選取的敘事角度很有意思。上海博物館的大克鼎、湖南廖氏宗祠以及耗費上萬工時打造的寧波朱金木雕花轎,這三件文物看似毫無聯繫,但通過文化符號、傳承、古代與現代的聯繫這三大主題,被連接到一起,呈現了中華民族古傳承至今的家庭觀念,展示了中華文化的魅力。
該部紀錄片在海外獲得了極高的關注。義大利職業攝影師協會主席Alessandra Salimbene發文表示,「通過博物館、城市、迷人的自然景觀,感受到了一個美麗而和諧的中國」。他還表示,似乎只能想到讚美的詞彙去形容這部紀錄片:「高品質的拍攝、一流的剪輯、充實的內容。」一位英國網友評論:「這部紀錄片毫無疑問讓我們跳出了呆板的、甚至帶有偏見的固有想法,從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和接受,並最終愛上中國這個古老而又現代的國度。」
該部紀錄片由英國知名歷史節目主持人阿拉斯泰爾·蘇克講述。他的國際化視角,讓中國博物館的文物「活」了起來。主持人歷史底蘊深厚,觀察獨特,既代表海外觀眾的感受,又讓中國觀眾覺得很新奇,形成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主持人觀賞寧波萬工轎(受訪者供圖)
(文化副刊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