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號從月球取土返回,月球土到地球後會不會有很大的輻射?

2020-12-24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嫦娥5號探測器的上升器,已經於2020年12月3日晚間,攜帶著2公斤的月球土樣品從月面起飛,隨後與停留在月球上空環月軌道上的軌道器進行對接,然後將月壤樣品轉移到返回器中,等待時機踏上返回地球的徵程。大家知道,月球上面基本沒有大氣,來自宇宙空間和太陽的輻射,可以在幾乎沒有任何幹擾的情況下直射月球表面,那麼,這些被帶回來的月巖樣本,是不是會有很大的輻射呢?

如果從輻射的定義來看,它指的是由一個場源所發出的電磁波,其中所攜帶的能量一部分脫離了場源向著遠處傳播而不在返回的現象,這種能量的傳播是以電磁波或者粒子的方式進行的。由於宇宙間的所有物體,包括我們地球上的一切物體,其溫度都高於絕對溫度,理論上都會向外界以電磁波或者粒子的形式傳輸能量,所以,只要是物體,都會存在輻射,這是對輻射的廣義理解,不單單是放射性物質存在輻射,手機、太陽光、茶杯都存在輻射,當然月球上的土壤也不例外。

我們根據輻射場源的差異,可以將輻射劃分為幾種常見的類型,比如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其中非電離輻射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既有來自自然界的可見光、紫外線、雷電等,又有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電器、手機、電氣化設備、飛機火車、高壓線、廣播等等。這些輻射的強度往往都很低,對人體來說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處在安全的範圍之內,對身體健康不會產生影響。

輻射的另外一種類型就是電離輻射,它是一種可以直接或者間接使物體發生電離的輻射形式,根據粒子帶電與否,又可以將電離輻射細分為帶電粒子輻射和不帶電粒子輻射,比如α、β粒子輻射就是帶電粒子輻射,中子、X和γ射線為不帶電粒子輻射。電離輻射過程中,由於場源的物質表現出放射性,在衰變的過程中釋放出不同程度的能量,因此對人體將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損害。

但是,上述電離輻射中,除中子輻射外,其餘射線都只是在放射性物質衰變過程中釋放出相能量,對於接受物體來說,吸收這些能量後會提高自身組成分子的內能,並不會使物體的實質發生什麼改變,更不會表現出放射性。此外,中子輻射主要發生在核裂變過程中,多數都是在人力的影響和控制之下進行的,中子輻射不會電離原子,但可以和不同元素的原子核進行撞擊,從而產生「中子激發」現象,最後形成一種新的不穩定同位素,這種生成的物質則具有放射性。而從宇宙空間的輻射,以及太陽內部的核聚變來看,是幾乎不產生中子的,即使有的在極端情況下產生了,也會在較短的時間內衰變為質子,結合形成其它物質了。

所以,如果從電離輻射即引發物質的放射性角度來看,月巖樣本是不會因為宇宙空間和太陽輻射等外界的影響,而從非放射性變化為放射性。那麼,僅剩下的一種可能,就是月巖樣本本身就含有放射性物質。

嫦娥5號降落的地點,處於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附近的月海,與美國和前蘇聯之前登陸探測器採集月壤的地點完全不同,這裡對於人類來說還是一個全新的區域。從此次的地質歷史來看,該區域在25億前還曾經有火山噴發,而其它區域在35億年前基本上都停止地質活動了,這表明該區域由火山噴發形成的冷卻熔巖相對年輕,主要巖石類型為玄武巖,其中鈾、釷、鉀等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較高,另外還有很大的機率含有氦3這種核聚變反應堆的重要材料,上述這些物質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估且認為是一種狹義的輻射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採回的月球巖石樣本中肯定會含有放射性物質,因為含量只有那麼一丁點,所以不會產生太大的輻射強度。

而且,為了避免採回的月球巖石樣本,受到地球環境的各種幹擾和影響,會進行嚴格的封閉保存措施,所以也不用擔心它的放射性問題。科學家們關心的,也不會是它的放射性,而是通過對土壤結構特徵、化學組成、同位素年齡測定等,來深入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和主要進程,以及太陽活動和太陽輻射對月球表面的影響等情況,別看只是一小堆「土」,它裡面所蘊含的信息還真不少,待嫦娥5號平安著陸以後,更多的驚喜會很快陸續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首次曝光「挖寶套裝」
    原標題: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挖寶套裝」曝光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之後將在月球表面採集2公斤左右的月壤樣品,地點選擇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為什麼選擇這裡?採樣如何進行?採樣時會用到哪些新奇的工具?
  • 月球取土,地質科技來幫忙
    這是嫦娥五號首次月球「挖土」並「打包」帶回地球,它的一系列操作中也有行星地質學家的智慧與汗水—— 此次嫦娥五號邁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的關鍵一步,實現月面自動採樣並成功返回,是我國探月工程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4斤「土」,裡面有什麼寶?
    (圖片來源:CCTV截屏)文/張淼12月17日凌晨,歷經19多天的太空工作,嫦娥五號攜帶來自風暴洋呂姆克山的2千克月壤返回地面。這是1976年蘇聯月球24號帶回100多克月球樣本以來,人類再一次得到來自月球的「土」。
  • 地球土那麼多,為何嫦娥5號要千裡迢迢從月球帶回土壤?
    嫦娥5號登月是我國航天工程歷史性的突破,而目前嫦娥5號已經開始啟動返程之路,其中還帶了兩公斤月球土壤。對於嫦娥5號帶回兩公斤月球土壤,很多網友都表示不理解,地球上的土壤那麼多,為什麼要把月球上的土壤帶回來呢?
  • 月球上沒有發射臺,嫦娥五號落月挖土後,怎樣返回地球?
    組合體進入月球軌道嫦娥5號的登陸行動是如此引人矚目,因為這是自1976年來第一次有探測器將要從月球帶回樣品,而且是月球上年輕的呂姆克火山,這裡的月巖樣品炙手可熱,NASA阿波羅計劃帶回的月巖不再是唯二(前蘇聯帶回了384克,自己用還不夠呢)!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4斤「土」,裡面有什麼寶?
    凌晨1時33分,嫦娥五號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約為11.2千米/秒)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實施初次氣動減速。凌晨1時59分,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攜帶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以百米衝刺的姿態迫不及待地,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 今晨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4斤「土」,裡面有什麼寶?
    嫦娥五號返回地面動畫模擬畫面。(圖片來源:CCTV截屏)文/張淼12月17日凌晨,歷經19多天的太空工作,嫦娥五號攜帶來自風暴洋呂姆克山的2千克月壤返回地面。這是1976年蘇聯月球24號帶回100多克月球樣本以來,人類再一次得到來自月球的「土」。
  • 嫦娥5號12月1號登陸月面,17號重返地球,返回地球為何比較難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5號在海南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5號運載火箭發射,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5號登月器在月球著陸。12月2日,在月球上打洞取土。12月3日,上升器從月面起飛。到12月16號,返回器才完成姿態調整,準備返回地球。》返回器帶著2公斤月球樣本,在月球軌道上轉了10天,比登月耗時還長。嫦娥5號從地球發射到月球,要進入轉移軌道。我們知道衛星繞地球的運行軌跡是一個圓軌道或者是橢圓軌道,其中地球位於圓心,或者橢圓一個焦點上。
  • 「嫦娥」到月球上只是挖把土?其實是為上去挖窯洞建基地做準備
    嫦娥五號正在奔向月球的路途當中。很多人已經開始議論,這樣複雜的探測器,就是去月球上挖把土嗎?我們要做的事情,可遠不止這些呢。他會不會像是諸多科幻小說中所表現的那樣,有一大片閃閃發光的科幻建築組成,有著金屬質感的牆壁和透明的穹頂?這樣的月球建築很快就會老化根據中國科學家的看法,月球基地肯定不會長成這個樣子,相反它會有一個非常傳統的構造,像極了陝北高原上的窯洞群。
  • 「嫦娥」去月球「挖土」之前,他們已經造了11年的土
    當嫦娥五號著陸器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順利展開太陽能帆板,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空間力學團隊師生們的心也終於落了地。   「嫦娥」飛月前,在模擬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地面試驗場,團隊圓滿完成了20多種「嫦娥」在月球著陸的工況,以確保著陸器穩穩地踏上月球的土壤。
  • 中科院金屬所為嫦娥五號月球鑽土製造鑽杆
    中科院金屬所馬宗義介紹為嫦娥五號月球鑽土製造鑽杆。 沈殿成 攝中新網瀋陽12月4日電 (沈殿成)12月2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工作。其中月球鑽取採樣機構中的關鍵部件—鑽杆及其結構件是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馬宗義團隊研製的碳化矽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製成,其輕質、高剛度、高強度和耐磨損等特點,滿足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苛刻工況下的採樣需求。我國的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負責嫦娥三期工程「採樣返回」任務的中國首顆月球採樣返回探測器。
  • 嫦娥5號飛到哪裡了?2公斤樣品算地球重量還是月球重量?
    減速後的嫦娥5號已經被月球引力成功捕獲,因此目前仍然沒有分離的嫦娥5號已經成為月球的衛星。嫦娥5號的軌道十分精準,這進行了2次輕微的軌道修正就進入月球環繞軌道,表現出了極高的精確度。嫦娥5號的發射剛剛過去幾天,就已經到達了月球,根本原因是發射她的胖五推力強大,起飛後就不斷加速,達到10.5公裡每秒以上的地月轉移速度,遠地點已經在36萬公裡以上,直接越過了地月引力的平衡點。
  • 嫦娥五號月球挖的「土」,為何世界各國沸騰了?
    嫦娥五號在月球挖了兩公斤「土」,為什麼老外那麼緊張呢?這次我們帶回來的圖案確實是不同凡響的。嫦娥五號探索的和取樣的位置非常特殊,是人類的探測器從來沒去過這個地方, 位於月球北部 叫呂姆克三的地方。這個地方直到十到十五年前才停止火山噴發是月球上呢最年輕的區域。
  • 月球輻射有多可怕?嫦娥4號發現超地球兩百倍,為何登月不受影響
    月球因為磁場幾乎消失,且引力較小,並沒有留下自己的大氣層,造成由於月球表面真空,除了因隕石擊起的月塵,基本和外太空無異。這樣的環境,造成月球表面的輻射場與行星際空間的輻射場相似。雖然美蘇上個世紀就開始了無人和有人的登月探測,但月球表面的輻射水平調查的最清楚的卻是我國的嫦娥四號。
  • 嫦娥五號為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抔「土」,其意義何在?
    嫦娥五號飛船收集了有史以來返回地球最年輕的月壤,幫助科學家們梳理月球歷史的奧秘。與火箭分離後,嫦娥五號通過推進器進行了為期4天的飛往月球之旅,之後,在一個名為呂姆克的火山附近著陸,大概方位在月球正面的西北地區。在那裡,著陸器從月球表面鑽取樣品並封裝。取樣工作完成後,著陸器上的上升器起飛,攜帶2千克月球物質樣品,發射迴繞月軌道。在繞月軌道上,軌道器將封裝好的樣品回收,返回地球,以極高的速度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降落內蒙古。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曾經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為避免月球晝夜的極端溫差損壞電子器件,著陸月球和上升離開月面需在一個月球日內(大約14個地球日)完成。3、降落地點:嫦娥五號在月球風暴洋西北部地區的呂姆克山附近,雖然是月球正面,但是確實以前未曾探索過的區域。在這附近收集塵埃和碎片,很可能會有新現象、新發現。
  • 嫦娥五號雷霆返回之際,美國人留在月球的國旗,變成白旗了!
    另一個就是表土取樣,這由一個機械手完成,長長的數節杆子,伸出著陸器從月球表面取樣,國旗不展開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萬一最佳位置取不到足夠的月巖樣品,那麼會繼續從另外幾個側面取樣
  • 月球挖掘機哪家強?|阿波羅11號|阿波羅|地球|樣品|月球
    嫦娥5號順利升空,如果一切任務執行正常,那麼大約十幾天後就可以攜帶2公斤以上嚴格密封的月壤樣品返回地球。而距離人類上一次月球取樣,已經過去了44年之久。取樣的成功必然會在全球掀起新的外星探索熱潮。按照慣常的說法,現在地球上擁有月球樣品最多的國家自然是美國,因為有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月球沒有火箭,飛船是怎麼離開月球返回地球的
    雖然有一些朋友相信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是真實的,但是很難想像到在50年前,當時的科技水平是如何將太空人送上38萬公裡外的月球,又是如何將太空人從月球表面帶回地球的。在地球有大型的發射場,還有巨型運載火箭,飛船從地球起飛,問題倒不是很大,最大的問題是,月球並沒有這些發射場,也沒有運載火箭,太空人是怎麼回來的呢?現在我們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將以實際行動來回答這一個問題。
  •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詳情介紹 嫦娥五號月球取土的挖寶套裝是啥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之後將在月球表面採集2公斤左右的月壤樣品,地點選擇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為什麼選擇這裡?採樣如何進行?採樣時會用到哪些新奇的工具?動畫短片,聽嫦娥五號說說自己的「挖寶套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