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新冠疫情,我們的學生遲遲不能開學,所有外面培訓機構全面叫停。雖然開始了網上教學,但有些家長卻心急如焚,擔心孩子學業拉下。
的確,因為全面叫停外面的培訓機構,所有孩子網上學習,老師無法看到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可能開始上班,無法監管,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平時靠家長和老師推動著走的學生,此時正是思想鬆懈的時候,上課期間,也可以放鬆 ,電腦切換其它遊玩軟體玩得樂此不彼,這類學生是跟著老師都不學的學生,我把他叫做三流學生。而另外一部分學生,他們在認真跟隨老師學習,完成老師安排的任務,搞懂老師講解的所有知識點的。這是跟著老師認真學習的學生,我們把他叫做二流學生。還有第三種學生,他們在第二種學生的基礎上,還會充分利用課餘時間進行閱讀,甚至還主動再去購買一些質量較高的網課進行擴展補充。他們在知識的海洋裡滿足地吮吸著,探索著。這類學生不但跟隨老師學,掌握老師學的所有知識,還對知識垂涎欲滴,主動去抓取,我把這類學生叫一流學生。少了外在的動力,這三類學生在學業上的成績肯定會大相逕庭的。
誰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流的學生,為什麼我的孩子就成了二流學生,三流學生呢?其實上面三類學生反映的是一個學習自主性的問題,學習自主性強的孩子,成為了一流學生,自主性一般的,成為了二流學生,學習自主性差的,成為了三流學生。那學習的自主性又是怎麼來的呢,其實這得從我們的家庭中找到答案。
最早的自自主性開始於0-6歲,兒童的自我構建期,此時,孩子選擇了做他要做的事,他就會變得對人的信任和依賴,因此心滿意足,特別安靜,特別專注。這樣持續性地生活,最後形成了兒童的意志,獨立性自主性也隨之建立起來。此時孩子是歸屬於他自己的,不用歸屬於別人,他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意圖,於是在今後的做事中表現出很強的自主性。但如果這個時候的兒童被剝奪了他選擇做他自己喜歡的事的機會,就會喪失了自我,內心充滿掙扎,再別人和自我中迷失自己,於是,他可能屈從於別人,來尋求歸屬,沒有了自我,自然在今後的做事中缺失自主性。
孩子的自我構建期自我構建起來,將為孩子的一生打下基礎。但如果這個被成人所破壞,他將花費更長時間來構建自我。這個責任更多地落在了小學階段。
小學階段,如果我們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寬鬆的、民主的、引導性的。在維護孩子興趣的前提,用愛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協助孩子,孩子可能建立了對學習的興趣。如果你的孩子在0-6歲的自我構建期建立了自主性,加之小學階段用愛與協助的方式去引導孩子,那初高中階段,你的孩子可能就是一流的學生,自然會自主學習;如果你的孩子在0-6歲沒有構建起自我,通過家長有效的方式去引導,你的孩子可能就成了二流學生。
最可怕的是,有些孩子在自我構建期沒有構建起自我,而在小學階段仍然是被要求、管理,打壓,由家長老師推動著走,孩子本身就有了很強的逆反心理。只是暫時沒辦法逃脫權威的掌控。一旦沒有了這個外在的推動力,有機會逃脫,孩子便像脫韁的野馬,偏離了軌道。這樣的孩子自然成為三流學生。
所以,表面是延遲開學導致孩子成績的分化,倒不如說孩子學習的分化反應了孩子自主性的強弱。根源問題是作為家長的你,多年來對孩子教育的反饋,而非推遲開學的必然結果。所有也以此警示我們的家長們,想要你的孩子成為一個獨立好學的孩子,請收起你的功利心,給他愛和自由,讓他按生命的規律成長 ,讓孩子真正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