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陳海,今年22歲,現就讀於黔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是一名大二學生,家住赫章縣輔處彝族苗族鄉茶花村半坡組。
我父親共有兄弟四人,家裡各方麵條件都不好,父輩分家時,只能擠在一起住。
我家的新住房 後來大哥、二哥出生,父親為了改善一家人的居住條件,用外出務工的積蓄和東拼西湊的錢在半山腰上修建了3間60平米的土坯房,從此我們算有了一個家,雖然房子低矮、擁擠,但很溫馨。2015年我家獲得危房改造工程補助資金12300元,2017年房子終於裝修完成,我有了屬於自己的房間,放置了書桌,那一刻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幸福。 從我記事起,爸爸一年只有農忙季節才在家,其餘的時間都是外出務工貼補家用,但因為只有小學文化,只能到處打零工。一年到頭,也沒掙著幾個錢。母親只能在家種幾畝溥地,由於沒有技術只能種植傳統的洋芋和玉米勉強度日。
我叫陳海 從小,我就立志要好好學習,將來讀高中上大學,走出貧窮落後的大山,以後過上城裡人的生活,由於常年的辛勞,父親患有多種慢性病,家裡只能靠母親一個人苦苦支撐。家裡的幾個哥哥原本成績很好,但由於家庭貧困,他們勉強上完高中就開始掙錢養家,我只能把上大學這個希望放在心裡,默默的努力。 2016年我上了高中,享受了貴州省精準扶貧教育資助政策,獲得1900元的教育資助。老師還鼓勵我們說,家庭貧困不要怕,大家要努力學習,只要大家考上大學,國家不會讓我們讀不起書上不起學了。
我家原來的房子 通過老師的鼓勵,2019年我順利的進入了黔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就讀,獲得了教育資助和助學貸款,同年我家還獲得1萬元直補到戶養牛項目款。2019年6月我媽被推薦為茶花村的扶貧專崗每月可獲得400元的收入,一到家我媽還給我說起村裡面整治衛生的事,講到這些我真心的感謝黨和政府,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好日子。 值得高興的是,我二哥、三哥通過政府組織的培訓,學到了建築行業高空作業的塔吊工證,每月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今年我二哥還買了車,娶了嫂子。一家人的生活是越來越好,爸爸媽媽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幫扶我家的茶花村第一書記陳松經常到我家裡宣講政策,噓寒問暖。同時,他也經常打電話給我,詢問我在學校讀書的相關情況,教育資助得到了沒有、身體怎麼樣、學習怎麼樣……感謝他們的付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和新奮鬥的起點,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回報社會。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星 整理
編輯 孫遠銘
編審 田旻佳 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