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沒被洗腦日本師團,別人打仗他們撈金,投降時還近乎整建制

2020-12-05 謙謙談歷史

自古以來能夠在戰場生存下來的是十之八九,而部隊能夠在戰爭整監製的保存下來更是少之又少,特別是在熱武器時代,能夠在戰場上全身而退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二戰當中,作為亞洲最先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其整體實力僅次於美國,再加上武士道精神和軍國主義的洗腦下,日本人個個都以效忠天皇為榮,最終爆發了日軍侵華戰爭。

經過洗腦的日本人,他們認為效忠天皇是一件非常驕傲的事情,即便為此付出生命也是光榮的,因此,在天皇的號召下日本舉全國之力發動了滅絕人性的侵略戰爭,但是日本眾多軍團當中,有一個軍團非常的奇葩,他們並不以效忠天皇為榮,而是反其道而行,遇到戰爭就躲,上了戰場就跑,在投降的時候卻非常積極,也是日本唯一一個滿建制投降的軍團。

這個師團便是大名鼎鼎的大阪師團,我們都知道日本的人口本身就比較少,再加上在戰場上損失慘重,最後不得不在國內強制徵兵,而大阪師團大部分都是做生意的小販,做生意還行,但是要讓他們去拼命很顯然是非常困難的,再加上他們的頭腦都非常的靈活,洗腦對他們也沒有任何的作用,他們的目的就是活下來,對於軍功什麼他們根本不在乎。

大阪師團雖然毫無戰績,但是收藏武器裝備可是一絕,每當要打掃戰場的時候,大阪師團都會主動請纓,表現得非常積極,這是因為他們可以在把有價值的武器偷藏起來,然後拿到黑市上去賣,從中牟取暴利,即便沒有機會打掃戰場,也會偷偷的把倉庫中的武器拿出去賣,上級詢問的話直接說丟失了,因此,大阪師團的士兵都非常的富有。

隨著大阪師團在戰場上的敗績越來越多,上級也知道派不上用場,便直接把他們負責警衛工作留守後方,不過,如果遇到前線告急的情況,他們還是要上前線的,不過大多都是打醬油的,壓根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在日本宣布投降的時候,大阪師團是第一時間上交了武器,他們都想拿著錢第一時間回家享福,而大阪師團也成為在整個戰爭中唯一整建制投降的軍隊,只有數十人在戰場上犧牲,而其它師團基本上都是折損過半,甚至全軍覆沒。雖然這件事情被日本軍部曝光了,整個日本都以大阪師團為恥,但是他們卻不以為然,本身也不是上戰場建功立業的,只要還活著一切都是值得。正是因為他們的消極怠戰,才避免了他們犯下滔天大罪。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獨特的師團,別人打仗它賺錢,投降時還幾乎滿員
    眾所周知,在二戰爆發之前,日本是最早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經濟十分的發達。但隨著經濟危機的爆發,很多商品直接滯銷了,當時日本就妄想通過戰爭掠奪更多的領土和物質,於是發動了二戰。
  • 日軍傷亡最小的部隊,一邊打仗一邊賺錢,投降時還幾乎滿員
    導語:日軍傷亡最小的部隊,一邊打仗一邊賺錢,投降時還幾乎滿員眾所周知,侵華戰爭期間,日軍士兵毫無人性可言,他們的行為十分極端,視生命如草芥,頻繁對無辜者出手,導致幾百萬人喪生。大阪師團是個由小商販組成的部隊,他們打仗的能力不行,但賺錢的能力倒是很出色,畢竟大阪是個商業城市是和國際接軌的,商販們都見多識廣。早期日軍徵兵的時候,商販們是不想參軍的,但又抵擋不住國家暴力機構的強迫,無奈只能放棄生意,投入到前線去作戰。然而奇葩的是,成員們似乎都沒有很高的戰鬥欲望,反而喜歡做一些跟打仗背道而馳的事情,比如說偷偷賺錢。
  • 二戰最聰明的日本師團:別人打仗它賺錢,回國時還近乎滿員
    在二戰期間,日軍曾經揚言三個月之內就要拿下我們,但他們低估了中華兒女誓死保護國家的決心。這場戰爭長達14年的時間,也是有原因的。當時日軍的裝備、武器都十分先進,還擁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師團參與到戰爭當中,可見這些日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其中有一個師團,可以稱得上是當時比較聰明的兵團。
  • 熊本師團,二戰中日本陸軍最能打的部隊,卻在太平洋全軍覆沒
    第六師團是日本陸軍精銳,其不僅僅是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更是日本明治時代初建新式陸軍時的六大師團之一,由日本六大鎮臺中的熊本鎮臺改編而來,所以也稱熊本師團。
  • 二戰日軍唯一成建制投降,指揮官流淚對天皇謝罪,日軍高層不承認
    我們也都知道,在二戰時期的日本士兵受軍國主義洗腦非常嚴重,在他們的認知裡,戰死沙場是為天皇效忠,所以還是很少會見到日本士兵投降的場景。即便是投降了的日本兵,回到國內還會遭到同族的排斥,即便如此,日軍高層還是將這些事情隱藏了起來,不讓世界知道。
  • 二戰時期,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真的是窩囊廢嗎?看完後明白了!
    二戰時期日本的第四師團絕對不是什麼窩囊廢,反而可能是最麻煩的敵人之一。 確實,目前網絡上有很多關於第四師團的段子。說第四師團來自大阪,而大阪是商業城市,素來出商販。因此第四師團的士兵很多也是和商販一樣貪生怕死,打仗不行,做生意倒很在行,有商販師團這麼個外號。不過這只是段子而已。
  • 二戰時期,日軍大阪第四師團戰績並不差,為何卻被稱為是懦夫?
    當然,第四師團在日本國內名聲不好的也不僅僅是因為被地域黑,其軍隊有些時候的作風,確實和當時的日本軍隊有些不一樣。在二戰時期,這支軍隊打仗,很少會有像其他日本軍隊那樣不要命的打法,他們往往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算了,談不上所謂的武士道精神,更談不上為天皇盡忠。
  • 為什麼日本人在中國打仗時,如同禽獸一般?看看他們的妻子就明白了
    在我國歷史上曾經經歷過一次非常慘痛的戰爭,這便是由日本國家對我國發動的侵華戰爭,這場戰爭總共持續了8年的時間,最終以中國勝利日本無條件投降而結束,但是如果不是因為美國不痛不癢的往日本國家投了兩顆原子彈的話,可能留給中國無辜百姓們戰爭的沉痛的時間還會更長!
  • 二戰日本關東軍的「精銳」甲種師團,也是二戰日軍最「窩囊」的師團
    日軍大阪第四師團成立於1888年,是日軍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也是日軍為數不多的甲種師團之一。在二戰時期他們不會如其他日軍一般實行瘋狂的自殺式衝鋒,其士兵甚至會做一些倒賣軍用物資之類的「小買賣」。在日軍內部,這支特殊的部隊一向為其他部隊指揮官所不齒,在我國甚至曾一度傳出該部隊各種堪稱搞笑的故事。
  • 二戰風雲,別具一格的大阪師團
    而大阪師團接到命令後,半天也沒集合到一半的人,師團聯隊長納悶了,問下屬為什麼只有這麼點人,下屬說:「軍營中有惡疾,大部分人病倒了。」這下這聯隊長更納悶了,前倆天還好好的人,怎麼就全病倒了。趕緊到兵營去看看。一到兵營問軍醫才知道,根本就不是什麼惡疾,無非是頭痛 咳嗽 崴腳什麼的。這擺明就是不想上前線,在這裝病。這下把聯隊長氣急了,把白大褂一穿直接親自坐診,給他們看病。
  • 出身商販蔑視上級,打仗裝病愛好和平,日軍中的「另類」師團
    引言:在軍國主義盛行的日本曾有這樣一支甲種師團,它雖然同樣是精銳,但由於獨特的文化影響,根本不把上級命令放在眼裡, 因此造就了一支堪稱「別樣」的日軍師團。因此至於上下級觀念則根本沒放在心上。至於為天皇效忠的觀念更是嘴上說說而已,大阪人對自己的利益看得更為重要,因此作為軍人在執行命令時,根本不會徹徹底底的服從,而是經過百般討價還價之後,才敷衍了事。而第四師團據傳還有三不原則,即:不追擊逃跑的敵人,不付出無畏的犧牲,不合理的仗不打。這麼有原則的日軍簡直是聞所未聞。
  • 日本人得知天皇投降什麼反應?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欣喜若狂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老百姓歡欣鼓舞、張燈結彩。而得知天皇投降的日本人情緒就比較複雜了,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欣喜若狂,還有人動起了小心思。日本政府宣傳的他們感覺對不起天皇,才為輸掉戰爭而痛哭,不過是哄小孩子的把戲罷了。更搞笑的是日本的大阪師團,在聽到投降的廣播後,沒有人剖腹自盡,也沒有人痛哭流涕,有不少人面露喜色,想要儘快回到家鄉。還有更多的軍官和士兵在已經心有所思,在考慮別的東西了。
  • 二戰時期日軍六個「海洋師團」結局,有的全軍覆沒,有的順利投降
    對日本軍隊或者二戰戰史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日軍陸軍的基本編制是「師團」,舊日本帝國陸軍的師團分為甲種師團(常指二戰前日軍的17個常備師團)和乙種師團。前者採用四四制編制,約15,000至20,000人,人數多、裝備好、訓練有素、戰鬥力強;後者採用三三制編制,約10,000人,裝備一般、戰鬥力較甲種師團為弱。
  • 二戰時期,俗稱「大阪師團」的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真的是窩囊廢?
    唯有大阪師團,光榮實現了「零玉碎」!不僅「怕死」,大阪師團還經常倒賣軍需物資,這在二戰時期的日軍中也是極其罕見的。把軍需物資倒賣給商人牟利已經算是最「保守」的了,大阪師團一些「膽大」的軍官甚至敢把軍需物資倒賣給抗日武裝!
  • 日本投降的前一天,發生了什麼驚心動魄的事
    011945年8月15日,東京時間中午12點,無數日本民眾守候在收音機前,聆聽裕仁天皇的「玉音放送」。可他們聽到的卻是天皇發布的《終戰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有的日本人流下了眼淚,有的如釋重負,也有的人選擇了自殺,為軍國主義的失敗陪葬。而中國、美國、蘇聯、英國以及東南亞各地的民眾,聽到這個消息時,無不感到歡欣鼓舞。
  • 二戰日本關東軍的「精銳」甲種師團也是二戰日軍最「窩囊」的師團
    日軍大阪第四師團成立於1888年,是日軍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也是日軍為數不多的甲種師團之一。在二戰時期他們不會如其他日軍一般實行瘋狂的自殺式衝鋒,其士兵甚至會做一些倒賣軍用物資之類的「小買賣」。在日軍內部,這支特殊的部隊一向為其他部隊指揮官所不齒,在我國甚至曾一度傳出該部隊各種堪稱搞笑的故事。
  • 1945年日本投降時,在中國境內日軍兵力、武器統計(上)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日本陸軍僅有常備的17個師團,此外加上其他輔助部隊,日本陸軍現役部隊為38萬人。 此後因日軍全面侵華,其陸軍在1937年底即擴充到了108.4萬人,到1939年底,日本陸軍擴充到了40個師團,其中85%的部隊投入到了中國戰場。
  • 二戰日軍六大總軍之關東軍,全面抗戰中每年師團變化及投降時序列及...
    日軍投降時在現在遼寧境內駐軍,標註僅指指揮部,下同 【關東軍】1919年4月,日本將關東都督府改為關東廳,將原關東都督府陸軍部升格為「關東軍司令部」,實行所謂軍政分治。從此,關東軍正式命名。
  • 日本最悲催的師團長,在日本投降的當天,被自己人打死了
    但有一位日本師團長卻死得比較有趣,明明天皇都已經決定要投降了,他卻在詔書宣讀前不久被人打死,且還是在日本本土被自己的手下打死!死在中國戰場的兩名日本師團長他的名字叫做森赳,當時是近衛第1師團師團長,主要職責是負責日本天皇安全、警備宮城,也可以理解為古代的御林軍。按道理來說這樣的人必然是深受信賴,旁人巴結還來不及,為何會遭遇不測?其實這要從日本投降說起。
  • 日本「奇葩」師團:愛好和平,不效忠天皇,戰場上最愛跑路
    1942年4月,大阪師團同第五、第十八、第二十一師團一起對科雷吉多爾要塞發起最後攻擊。這一仗,大阪師團一反常態地進行得非常順利。他們用炮火和佯攻消耗美菲軍的彈藥和戰鬥力,最終消滅和俘虜了6.5萬敵軍,圓滿完成了任務,讓巴丹半島的美菲軍全部投降。此戰給該部隊帶來了極大的榮耀,在故鄉大阪和日軍中的名氣變得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