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徐志摩生下2個孩子的張幼儀,離婚30年後成中國首位女銀行家

2020-12-22 騰訊網

作為民國第一離婚案的女主,才子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張幼儀的人生無疑令人感嘆。

在與徐志摩有關的三個女人中,林徽因是大家眼中的民國女神,陸小曼是頂流名媛,而張幼儀作為徐志摩的原配夫人,與其他兩位奇女子比起來,卻顯得並沒有那麼熠熠生輝。

然而,這個一生都在尋找愛與尊重的女人,卻用她觸底反彈的人生,帶給我們普通人無盡的思考和借鑑。

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

世人都說張幼儀嫁徐志摩是"高攀",但實際上是"下嫁"。

張幼儀出身名門,祖父為清朝知縣,父親張潤之是當時上海寶山縣巨富;二哥張君勱是中國現代史上頗有影響的政治活動家和哲學家,與梁啓超是好友,時任《時事新報》總編,還是當時的內閣國際政務評議會書記長和總統府秘書長;四哥張公權是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副經理,上海金融界鼎鼎有名的實力派。

張幼儀家中有八個兄弟,四個姐妹,她在十二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八,作為在政治、經濟界都具有很大影響力的張家,當張父寫信給徐父商量結親之事時,只是硤石富商的徐申如自然十分滿意這門親事,便馬上回信答應。遂在其精明盤算之下,定下了婚約,張幼儀便輟學嫁到浙江做了徐家少奶奶。

結婚前,張幼儀家裡還特地派人去歐洲採辦嫁妝,陪嫁豐厚得令人咋舌。光是家具就多到連一節火車車廂都塞不下,是她神通廣大的六哥安排駁船從上海送到海寧硤石。

結婚後,張家對於這位女婿也是各種幫助,就連徐志摩想拜梁啓超為師,還要通過顯貴的大舅子牽線搭橋。

而張幼儀嫁到徐家後,對徐志摩盡賢妻之職,對家人盡應盡之責,受到徐家人的喜愛,但只有徐志摩從始至終對她極其冷淡。

還未見面只見照片就嘲諷她是"鄉下土包子",生活中更是從不正眼看她;張幼儀想盡辦法希望和她接近一點,換來的也只是他的冷暴力;即使在張幼儀為她生下大兒子徐積鍇,也絲毫未曾改變他對張幼儀的態度。不久,他便瀟灑轉身出國留學,留張幼儀在家照看家人。後來,即使張幼儀隻身漂洋過海去歐洲找他,他也是極度不情願。

張幼儀回憶當時徐志摩來港口接她的情形:"我斜倚著尾甲板,不耐煩地等著上岸,然後看到徐志摩站在東張西望的人群裡。就在這時候,我的心涼了一大截。他穿著一件瘦長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圍了條白絲巾。雖然我從沒看過他穿西裝的樣子,可是我曉得那是他。他的態度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不會搞錯的,因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當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表情的人。"

晚年,張幼儀的孫女問她愛不愛徐志摩。張幼儀說:"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對外人一生溫柔浪漫的徐志摩,偏偏對張幼儀冷眼相對。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張幼儀晚年曾說,她的一生可以分為到德國之前和到德國之後。如果沒有在德國體會到最深的絕望,大概也不會有後來的這位中國最早的女銀行家、企業家。

1920年,張幼儀坐了三個月的船到英國追尋徐志摩,在張幼儀顯赫的二哥寫信告知的情況下,徐志摩極不情願地去港口接她。

見面後,徐志摩做的一件事不是讓遠道而來的妻子好好休息,好生照料,而是帶她去買了一身新式的衣服,因為她穿的中式服裝太土,讓他在朋友面前丟臉。

沒過多久,張幼儀就在異國他鄉懷孕了。徐志摩聽後立刻命令她:"把孩子打掉!"

那個時候的打胎技術並不發達,打胎甚至意味著喪命,當張幼儀惴惴不安地對徐志摩說:"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了"的時候,徐志摩用冷酷又自帶嘲諷的語氣對她說:"還有人因為火車事故死掉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

人生地不熟的張幼儀沒有將孩子打掉,徐志摩對她吼道:"我要離婚!"之後,便消失了,將張幼儀一個人扔在沙士頓的小屋裡。並派自己的朋友來給張幼儀送個口信,單方面宣布:"徐志摩不要你了。"

更讓她難以接受的是,當張幼儀寫信給在巴黎的二哥說明一切時,二哥的反應卻是:"張家失徐志摩之痛,如喪考妣。"就好像是因為她不夠好,張家才沒有留住這位"賢婿"。

人生至暗時光來臨,痛苦如一張大網牢牢捆綁住她,獨自一人身在異國他鄉的張幼儀幾次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最終,在哥哥的幫助下,她一人懷著身孕輾轉到德國,而即使知道她的行程和行蹤,徐志摩也從未探望哪怕問候一句。

當她生下次子彼得後,徐志摩也從未寫信問過一句,只在去找她逼著她快速籤下離婚協議書時去醫院看過孩子一眼。直至三年後,小彼得因病夭折,他也未曾去見最後一面,也未曾對在異國他鄉痛失次子的張幼儀安慰過一句,仿佛一切都未曾發生過。

張幼儀說:去德國以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國以後,我一無所懼。正是徐志摩的無情,讓張幼儀置之死地而後生。

清朝詩人李冶有詩云:"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徐志摩將一生殘忍絕情都留給這個15歲便輟學下嫁給她的原配妻子。

蝴蝶過山門,輕舟過重山。

在德國期間,張幼儀一邊照顧孩子,還一邊上學,曾就讀於德國裴斯塔洛齊學院幼師教育業。1925年痛失愛子彼得後歸國的她,再也不是剛去歐洲時那個什麼都怕,寄希望於他人的弱女子了。

1926年,她便開始在上海開展她的事業。先是在東吳大學教授德文,之後接辦上海女子商業銀行、經營雲裳服裝公司。

張幼儀最初對金融沒有任何經驗,也沒有系統學習過金融相關的知識,在歐洲期間也是學的教育學,但她以學徒的心態從零做起,虛心學習。

當時的銀行職員後來這樣回憶道:"那年她約40歲左右,腰背筆挺,略顯高大,神情端莊大方,有大家風範。她就在我們營業廳辦公,準時上下班,除接電話外,很少說話,總是專心看文件。我經常要將報表和裝訂好的傳票本請她蓋章,有時聽到她打電話時用德語。"

同時,她還將自己的辦公桌擺在銀行大廳的最後頭,這樣銀行的全景就能一覽無餘。由於潛心學習,篤志於此,張幼儀沒過幾年便如魚得水,並連續多年當選為銀行董事,在當時的上海金融界具有極大影響力。

由張幼儀創辦的雲裳服裝公司,是中國第一家新式服裝公司,採用獨特的立體剪裁法,改良了中式服裝的樣式,引領著當時上海乃至全中國的時尚潮流。開業時還邀請了陸小曼做了時裝模特,在當時也引起不小的轟動。

1954年,已經走過人生半途的張幼儀在香港與鄰居蘇紀之結婚。蘇紀之是一位宅心仁厚的醫生,曾留學日本,他沒有徐志摩的瀟灑浪漫,亦非富商巨賈,但他溫厚善良,更重要的是,他傾其所有給了半世漂泊的她一個家。

維此良人,作為式谷,辛勞半輩子的張幼儀終於得以安定。

1967年,67歲的張幼儀在蘇醫生的陪同下,重遊英國康橋、德國柏林。她站在46年前和徐志摩居住過的小屋外,內心異常平靜。此時,距離詩人徐志摩飛機失事罹難已經36年。

蝴蝶過山門,輕舟過重山。回首過往,她說:"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若不是離婚,我可能永遠都沒辦法找到我自己,也沒辦法成長。他使我得到解脫,變成另一個人。"

其實,不必感謝徐志摩,最應該感謝的是她自己。

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誰也無法保證不會遇到愛而不得或者半路轉身離開的人。如果遇到了,那就瀟灑轉身離開吧,去過好自己的人生。放過那個不愛你的人,實際上也是放過你自己。

相關焦點

  • 張幼儀:被徐志摩拋棄鄉下「土包子」,如何逆襲成第一個銀行家?
    離婚後,又以中國銀行家的卓越身份,出現在世人面前,一生充滿了心酸與傳奇。 她,就是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張幼儀。 1 1900年,張幼儀出生在江蘇保山。 父親是個醫生,祖輩曾在清代做過地方官,也算是名門望族。
  • 徐志摩的原配張幼儀,一個被拋棄女子的傳奇,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
    1915年,在張徐兩家人的安排下,18歲的徐志摩娶了張幼儀為妻,對於這門婚事,徐志摩顯得很是淡然「媒妁之命,受之於父母」婚後,張幼儀並沒有受到徐志摩的寵愛,反而是處處受限,在家裡過得十分不如意,因為徐家的要求,兩人結婚三年後,張幼儀生下了一個兒子,對家裡有了交代,徐志摩也迫不及待地離開了家。
  • 她是中國近代第一位被離婚的女子,也是近代首位女企業家、銀行家
    徐志摩每晚都睡在書房,不願意同張幼儀履行夫妻的義務,後來在家人的逼迫下,徐志摩才不得已同張幼儀圓房。嫁到徐家3年後,18歲的張幼儀生下了徐志摩的長子徐積鍇。但是急著逃離張幼儀的徐志摩,冷漠的看了一眼襁褓中的兒子後,便完成任務似的迫不及待到了英國留學。
  • 徐志摩原配張幼儀:從民國第一棄婦到女銀行家,彪悍人生需要解釋
    人如其名,張幼儀的一生似乎都在詮釋著她的名字。祖父曾是清廷高官,家中積攢有大批土地和大宅子;父親是治病救人的醫生,張家財富還不足以讓他收診金;母親是溫婉慈愛的傳統女性。張家有12個孩子,8男4女,張幼儀是家中的第二個女兒。
  • 她是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15歲結婚,22歲被拋棄,單身30年
    若問大家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是誰,估計很多人回答不上來,但若問徐志摩的原配妻子,或被徐志摩拋棄的那個人是誰,很多人都能信口捻來。因為在民國,文人拋妻棄子這種事,可是非常之多的。因為那時候新的婚戀觀剛傳入中國,許多男士,特別是有文化的男士,都會吵吵著要「解放」,要「自由」。徐志摩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個,而他的原配妻子張幼儀就是其中受害最大的一個。
  • 逆襲成女強人,成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
    加上接受新式教育的徐志摩,看了張幼儀的照片,又見到她裹了一半的腳後,就更加不願意娶封建傳統的張幼儀了。 1915年,張幼儀帶著豪華的嫁妝,嫁到了徐志摩的家裡。、 從此,張幼儀開始了她的冷暴力婚姻生活。 結婚後5年,徐志摩了讀大學,隨後出國留學。
  • 102歲徐志摩獨子徐積鍇:母親張幼儀並不恨林徽因,更同情陸小曼
    出生於1897年的徐志摩,家境富裕,18歲時,他依父母之命,娶了15歲的門當戶對的張幼儀為妻,張幼儀也同樣出身名門,是個富家小姐,典型的大家閨秀。她和徐志摩的身份地位完全相稱,但感情這種事強求不來,尤其是徐志摩受過新思想教育,與張幼儀沒有什麼話題,從看到張幼儀照片的第一眼他就表示不喜歡,娶她只是因為不敢違背父母的命。
  • 張幼儀去世後墓碑上曾寫了四個字,這是對前夫徐志摩最好的報復
    此時的徐志摩與林徽因墜入情網,不久徐志摩就提出離婚,並希望張幼儀墮胎,已有二個月身孕的張幼儀毅然同意。妻子懷孕,徐志摩都能提出離婚,我想是個男人都不會這麼做。
  • 張幼儀:離婚後成為更好的自己,即使被愛所傷,也要活出精彩
    1922年春天,張幼儀在德國柏林生下次子不久,與徐志摩籤字離婚,這在當時被稱為「中國第一樁現代離婚案」。如果不是離婚,張幼儀也許永遠是一個三從四德的舊式女子,但也是因為離婚,張幼儀從一個舊式女子成長為一名獨立的新女性。
  • 張幼儀:人生,從來是靠自己成全
    這句話對張幼儀來說非常確切。徐志摩和張幼儀的婚姻,可以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產物,她是徐志摩的合法妻子,卻也是中國第一位被離婚的女子。被離婚的張幼儀,經歷了痛苦的淬鍊,最終靠著自己不屈不撓的努力,成為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真正開啟了她傳奇的一生。
  • 朝霧裡的小草花 | 徐志摩原配夫人張幼儀的悲歡(二)
    1934年,二哥張君勱主持成立了國家社會黨,張幼儀應邀管理該黨財務。抗戰爆發後張幼儀又囤積軍用染料,大發了一筆橫財。之後,她又用這筆錢作為資金,投資棉花和黃金,依舊是財星高照。和徐志摩離婚後,張幼儀和他的關係反而得到了改善,因為阿歡和徐家二老,他們經常通信見面,像朋友一樣的交往。一次,胡適請張幼儀吃飯,客人中也有徐志摩和陸小曼。
  • 徐志摩再婚後生活拮据,找張幼儀借錢,張幼儀說的話讓他面紅耳赤
    在民國1922年,中國歷史上第一樁西式文明的離婚案在那一年的上海灘發生了。這簡直震驚了整個中國的文人圈子,當時徐志摩一定要與張幼儀離婚的理由是:「西服與小腳,怎堪相配?」小腳自然指的就是張幼儀,而西服就是指的徐志摩了。這簡直就是堪稱侮辱的一句話。 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徐志摩離婚的當年,張幼儀剛剛生下幼子就被徐志摩逼著回國離婚。中國傳統觀念上的月子,而在懷孕的途中,徐志摩也不斷的逼迫張幼儀打胎。
  • 張幼儀很土,配不上徐志摩?看看真實的張幼儀,能讓你羨慕!
    民國的不少女人出名都是因為自己有個獨特的見解和不一般的才華。張幼儀大家熟悉她是因為張幼儀有個出名的丈夫就是徐志摩,大家都知道徐志摩不喜歡她想和她離婚是因為她的庸俗,覺得她十分的老土。但是張幼儀的家庭其實也不簡單的。
  • 張幼儀人生的三個追求者,徐志摩眼中的土包子,也曾是別人的女神
    假如一個從未見過面的人被安排成你未來的伴侶,如果那個陌生人僅僅是看了一張照片就對你充滿了嘲諷,你會怎麼做呢?在許家和張家當家的幾次會面之後,張幼儀和徐志摩的婚姻關係已基本確定。徐志摩從不把張幼儀當作自己的妻子,她只是自己口中的「土包」。即使是兩個人的孩子,也不過是徐志摩為了家裡的老人而安心養育,從未是愛情的結晶。那是徐志摩和張幼儀婚姻的縮影。
  • 被渣男徐志摩拋棄後,她是如何逆風翻盤的?妥妥的小說女主
    出生於江蘇寶山的張幼儀,在十五歲時就嫁給了民國的大才子徐志摩為妻,可卻被罵「土包子」,跟著徐志摩到英國讀書,懷孕了兩個月卻被提出離婚,而就在離婚之後,張幼儀的一生才開始正式綻放,穩穩的小說女主的人設!十二歲時,張幼儀就讀於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還沒有畢業,就被家裡人結婚接回家去與徐志摩結了親,較為傳統的當時的年代,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這樣,兩人便成了一家人。
  • 上海寶山弱女子張幼儀,慘遭海寧徐志摩拋棄,是如何反擊逆襲的?
    為了逃避這場包辦婚姻,1916年,徐志摩先是跑到北京上學,再後來,竟自顧跑到國外留學去了。1920年冬天,張幼儀經徐志摩同意,前往英國倫敦陪讀。誰知即便在國外,徐志摩對她仍不待見。更令人絕望的是,1921年,徐志摩偶然結識了杭州美女林徽因,為之痴迷,遂展開瘋狂追求。
  • 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年輕時有多美?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驚豔了時光
    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年輕時有多美?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驚豔了時光 現在著重介紹的是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她年輕時真的很美,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簡直驚豔了時光。
  • 民國四大才子之一的徐志摩,首富家的「麒麟才子」中國離婚第一人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去世,徐志摩作為其表哥被頻繁提及,瓊瑤、錢學森與徐志摩、金庸等人均為親屬關係。 徐志摩原名幼申,據說周歲生日那天,一位法名志恢的和尚路過徐府,一見到幼申,張口便說:這位小公子 「麒麟再生,將來必成大器。」就為了這句話,1918年徐幼申去美國留學的前夕,他父親給他改名叫徐志摩,希望他「志可摩天,修德成器」。
  • 徐志摩詩人的浪漫愛情史,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你知道多少?
    沈鈞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瓊瑤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1915年,由政界風雲人物張君勱為自己的妹妹張幼儀提親,徐志摩把從未謀面的新娘娶進了門。 從婚前到婚後,徐志摩是一直是鄙棄張幼儀的。第一次見到張的照片時,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棄的口吻說:「鄉下土包子!」 婚後從沒有正看張幼儀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之外,對其不理不睬。
  • 張幼儀:離開徐志摩是結束也是重生,掌握自己的人生才能如願歡喜
    18歲時,張幼儀生下兒子徐積鍇,但兒子的出生並沒有改變徐志摩的態度,他最終選擇出國留學,遠離了她。後來在張幼儀二哥的勸說下,徐志摩不情願地把張幼儀接到身邊。不久妻子又懷孕了,但徐志摩卻讓她打掉,還執意要和她離婚,張幼儀不同意,他便一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