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拜佛時,遊客捐的香火錢最後都去哪了?不清楚的可以看看!

2020-12-16 小威旅行視野

大家好,我是小威,歡迎和我一起看世界,我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明的國家,對於文化信奉上面有著非常高的造詣,人們一直宣揚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因此在佛教從印度傳入我國之後,就將其精華部分不斷發揚光大,並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現如今,我國建設的佛教寺廟數不勝數,吸引前去的人群也是不計其數,不論是哪個寺廟,但凡有佛像供奉之地,每到逢年過節都會看到浩浩蕩蕩的人群前往寺廟燒個香,拜個佛。捐個香火錢,祈求來年平安順遂,事業一帆風順。不過很多遊客在經過這些步驟之後都不免對寺廟中香火錢產生了好奇。寺廟的平時收入是怎麼來的?香火錢的最終用處又是什麼?接下來小威就來給大家來綜合介紹一下。

寺廟的收入來源其實很簡單,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當地政府進行資助補發,寺廟收取門票所賺,若是與當地旅遊景點合作,寺廟會分得一部分聯合利息分成,遊客燒香還願所捐贈的香火錢。這四項收入來源中,大部分人對於香火錢比較看重,畢竟有些富豪在捐贈香火錢時為了表示自己的心誠,經常一下子就捐好多,事後來還願時捐的更多。那麼香火錢的最終歸宿又是哪兒呢?

一般來說,香火錢的存在就是為了保證寺廟的正常運營。首先它會為寺廟修建方面做貢獻,畢竟這些知名度較高的寺廟建立年代較為久遠,歷經風吹雨淋,難免會有破損,因此香火錢就要花在寺廟修葺上面。

其次,寺廟內的人員都是無業人員,整天都在寺廟內吃齋念佛誦經,他們的衣食住行以及各種補貼都需要依靠香火錢。

第三,寺廟中在某些固定節日都會進行相關的活動,需要有志願者或者是義工的參與,雖說他們不需要給予大額薪水,但吃住補貼還是要有的。

最後,香火錢一般還會被用在一些公益活動上。畢竟寺廟本身就是一個遠離世俗喧囂追求善意的地方機構,因此它會對於社會中需要幫助的群體進行一定的捐助。

如今寺廟中香火錢的最終歸宿根本就沒有一個明細的開支,因此需要一個特別透明的制度來向社會各界公開展示下它們的最終去向。畢竟這些香火錢是人們基於對寺廟的尊重與信任才捐助的,因此他們有權利知曉香火錢的最終歸宿,但如果碰到黑心的住持那麼這錢的去向就流向了自己的腰包。

怪不得現在很多網友看到這些之後都紛紛表示不想再捐款了。當然了,除了某些個別寺廟以外,大多數寺廟香火錢的最終歸宿都是好的,他們利用寺廟中所得的香火錢為寺廟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使得寺廟知名度越來越高,吸引的人群越來越多。因此對於某些寺廟香火錢的不合理使用問題,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

以上的這些,就是小威對於寺廟中香火錢最終歸宿的一個簡單羅列。當然了,若是有小夥伴對此還有補充的話,不妨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好了,本期節目就到這裡,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求神拜佛都要燒香,為什麼一定要燒香,燒香有什麼用?
    旅遊時,影視中,常會看到許多人去寺廟,先敬了香火,然後再拜佛。其中有顫顫巍巍的老太太,也有嘻嘻哈哈的小青年,還有些小孩,由大人引導著,蹣跚上山,入廟拜佛。他們不惜破費,大多是買了幾柱香火點燃後,再去拜佛的。不敬香火,空手拜佛的極為罕見。那麼,拜佛的時候為什麼要燒香呢?
  • 少林寺一年上億的香火錢,都花到哪去了?釋永信:我工資就700
    在我國歷史上,佛教出現的很早,而少林寺的出現,就是弘揚佛法,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少林寺的香火錢,少林寺一年上億的香火錢,都花到哪去了?釋永信:我工資就700。 但佛教也只是一種宗教信仰,它的傳播與發展對我國的哲學、文化、藝術等領域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些年來,由於少林寺的影響力逐漸加大,去少林寺燒香拜佛還願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而香客的激增帶給少林寺的,是數不盡的財富與人氣。
  • 高考前燒香拜佛,管用嗎?各地這些寺廟求學業香火旺盛
    於是,前去燒香拜佛、求保佑的考生家長,就成了這個時期「季節限定版」的香客,頻繁在各大寺廟出現。那麼,全國各地哪些寺廟最受考生家長青睞、求學的香火最旺盛呢?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北京:孔廟、國子監、雍和宮、十方普覺寺求學業,大家一般都會首先想到孔廟。
  • 少林寺每年有上億收入,這些香火錢都去了哪?釋永信:我工資700
    想必大家應該知道,被稱之為「千年古剎」的少林寺,應該是我們國內最有歷史的寺廟之一了,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和信佛者,親自上到少林寺去燒香拜佛,給自己的未來祈求庇護。去過少林寺的朋友,應該還記得在寺廟中會有一個功德箱,大家都是自願的捐贈一些金錢進去,雖然都是自願捐的,但還是不少朋友有疑問,這功德箱裡面收到的捐款,最終的去向又是哪兒了?
  • 當年,年收入上億的少林寺香火錢,香客們的燒香錢都哪去了?
    少林寺是中國非常著名的寺廟,它跟那些普通的山寺有所不同,因為它繼承了很高的武學傳統,又擁有著多年的歷史,既是佛門淨地,又是武功高深的江湖,所以讓很多人都心生嚮往,少林寺最近的一個主持,佛法名號叫做釋永信。釋永信出席公開活動時,大家發現他所佩戴的佛珠絕對不是普通的佛珠,而是高達千萬價格的金絲楠木佛珠。
  • 你是先燒香還是先拜佛?看看修佛人怎麼說
    介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每年農曆的某個特定時間去廟裡祈福佛和和祝福,然而在的語境中,佛法的普及度越來越低,許多人甚至不知道是先燒香還是先拜佛。其實,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如果順序不對,你可能得不到佛祖的保護,反映你的粗心大意,也會被寺院嘲笑其他人。
  • 少林寺每年上億的香火錢,捐的錢花哪了?釋永信方丈:我月薪700
    文/橙桔遊天下(歡迎大家評論和轉發)提起少林寺,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在影視劇中看到過少林寺的武打片,不知大家是否和小編一樣,在小時候看到後還想去少林寺學武功,這個寺廟一直備受人們的關注,接下來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去寺廟燒香拜佛,默念三個拜佛原則,好運隨之而來
    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燒香禮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越來越流行。許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都會遞上自己的供奉,在佛前嘮叨幾句,向佛菩薩禱告自己的願望。然而很多時候人們不了解,其實拜佛也是有講究有學問的。如果在拜佛時犯下原則性的錯誤,那麼自己許再多願,供再多香油錢,那也於事無補,是得不到佛菩薩回應的。
  • 我國唯一不燒香的寺院,用鮮花代替香火,門票免費卻鮮為人知
    我國的寺院太多了,大大小小的寺院數都數不清,基本上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寺院,我們一般去寺院的時候都是去燒香拜佛的,當然對於不信佛的人來說,寺院就是一處旅遊景點,也不願意去燒香,其實在我國還真有一處不需要燒香的寺院,只需要去的時候帶上花就好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 我國「最闊氣」寺廟,遊客可以向菩薩借錢,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參拜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非常快,假日出去旅行放鬆自己心情的人越來越多, 現在很多寺院的景點也很受歡迎,不僅能來這裡看美麗的景色,還能滿足自己內心的願望, 但是,去有名的寺廟祈禱的話,雙方都要買煙、吃齋飯等的錢, 另外,也有人捐一點香油錢, 燒香拜佛是為了祝福, 據說心誠是靈, 很多人認為花錢越多心裡就越誠實
  • 經常燒香拜佛的人,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
    每逢過年過節,很多人都喜歡去寺廟拜一拜佛,如果你也經常去拜佛,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否則容易求福報不成反遭災禍。很多人去寺廟拜佛時,都把重點放在了拜佛時的禮節上,其實我們真正需要注意的地方,反而是這三件事。
  • 舉頭三尺有神明,燒香拜佛的4大禁忌要牢記,不懂的可以看看
    逢年過節,初一十五,很多人都有去寺廟燒香拜佛的習慣,我們在去寺廟拜佛時,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不可觸碰,否則容易招災惹禍。穿戴乾淨:預知第一天要去寺廟燒香,頭天晚上就需要淨身。穿戴不浮誇、另類。不能與佛像合影。因為有些地方的佛像歷史悠久。如果我們拍照,上面的閃光燈將損壞佛像,並且不容易修復。還有一點是,佛像是神聖的東西,你在佛像面前拍照,這是對佛像的不敬。
  • 少林寺香火錢每年超億,錢去哪了,方丈:我月薪幾百,寺廟開支多
    想必大家都看過武俠小說或者武俠電影,其中門派一個比一個牛,但是有兩個門派卻是其它超越不了的,一個就是少林另一個就是武當,好稱武俠世界裡面的泰山北鬥,足以說明這兩個的分量。特別是少林寺,目前是世界文化遺產,每年的香客無數,據說香火收入早就超億元了。窮拜佛,富燒香,中國人常用這句話形容國人的一種狀態。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想必大家都看過,就是因為這部電影,少林寺的美名傳天下,再加上少林寺在個武俠作品中的精彩表現,少林文化更是達到了一個高峰,目前是世界文化遺產。
  • 進寺燒香拜佛,遇高僧大德,這些問題最好不要問
    這人來寺裡見師父,見面就說:「喂,和尚,俺剛捐了一大筆香油錢,你幫俺問問如來佛啥時候俺能再撈一筆?給個準信兒。」為此,師父差點與他的那位朋友絕交。世人入寺,燒香磕頭,必有所求;拜佛誦經,必有所願,這是人之常情。如能有幸遇到高僧大德,請教修行,獲得指點,更是莫大造化。
  • 為什麼不是「點蠟燭拜佛」,是燒香拜佛呢?什麼時候用蠟燭好?
    介紹我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燒香拜佛,很多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我相信很多人已經注意到我們通常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在寺廟裡,我們總是把蠟燭稱為香燭,我們家的佛像前都有蠟燭,你知道刀燭和香有什麼區別嗎?所以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我們在拜佛時不點蠟燭而是燒香。
  • 少林寺1年有上億收入,這些香火錢都到哪去了?釋永信:我工資700
    高達上億元的香火錢這些都是前來參拜之人為了能夠心想事成,拿出一些錢財放進去,只為圖一吉利,少林寺也是這樣,他們也會放一個功德箱,讓那些前來參拜的人可以放一些錢財。許多前來參拜的人,將錢財放到功德箱中為的就是一個平平安安,不過許多人對於功德箱中的錢財的去向並不是特別的清楚,後來曾有人專門調查過,如同少林寺如此規模的少林寺,每年的香火錢就高達上億元。這一結果也讓許許多多的人不太相信,他們認為,這麼小的一個功德箱為什麼能夠一年收入上億元,再說了如此多的香火錢最後都用在哪了?
  • 為何不是「點蠟燭拜佛」,而是燒香拜佛?蠟燭什麼時候用最好?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裡燒香拜佛過,也有不少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相信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一點,那就是我們拜佛一般都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拜佛,而寺廟裡從來都是喊蠟燭為香燭,佛前一般也有香燭供奉,我們家裡供的佛面前也有蠟燭擺在兩旁,那麼你知道蠟燭和香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 少林寺每年收入過億,香火錢都用在何處?釋永信:我工資700
    ——《望少林寺》大多數人對少林寺的了解都源自於武俠小說或者是武俠電視劇中,而且在很多人認知裡,少林寺的人都是武功高強之人。在《望少林寺》中:「雲際梵音常縹緲,松悄塔影自森沈。」我們可以感受到少林寺不僅僅只有武術,更多的是深厚的佛教文化。關於寺廟很多人知之甚少,只是在每年既定日子或者突發奇想之時前往參拜。
  • 燒香拜佛時,這3種願望儘量不要許,這是犯愚痴之舉
    現實中許多佛門信眾,每逢初一十五或者菩薩生辰,都會有去廟堂古剎燒香禮佛的習慣,在供養佛菩薩完畢後,人們就開始向佛菩薩行叩首之禮,向佛菩薩禱告,希望佛菩薩能夠庇佑自己實現願望。要知道,燒香拜佛,是信眾對三寶的虔誠信仰和皈依,不得半點無明迷信。佛只是開悟的凡人,並非無上神通的神祗,不能直接實現人的願望。正如佛語中所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 生活不順時,去寺廟燒香拜佛,有用嗎?答案可能會讓你失望
    生活的重壓下,面對各種不如意的事情,拜佛成為了很多人追求成功的「捷徑」,將佛堂當成自己的避難所。在這些人眼裡,給佛祖磕幾個頭,燒幾柱香,一切就能平平安安、萬事大吉了。那麼,去寺廟拜佛燒香到底有用嗎?關於這個問題,古往今來都爭議不斷,有人覺得靈驗,有人則充滿懷疑。正如《金剛經》中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世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大致意思是,世人若是對佛跪拜,求佛保佑他,這是錯誤的行為,是不可能得見佛菩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