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駕駛」:4D成像毫米波雷達將掀起「革命」?蘋果自動駕駛汽車...
今年年初,Waymo發布的第五代感知系統中,為自動駕駛量身定製了4D成像雷達系統;而傳統毫米波雷達巨頭大陸集團已經宣布了新型ARS 540毫米波雷達,這款4D成像雷達最快將於2021年中實現量產,寶馬或將成為首家使用4D成像雷達的汽車製造商;華為近期也發布了4D成像雷達。2021年被視作4D成像雷達進入了市場化量產元年。
-
Xilinx 與大陸集團聯合打造汽車行業首款量產版自動駕駛 4D 成像雷達
大陸集團的 ARS540 是一款高端長距離 4D 成像雷達,不僅解析度高,而且探測距離長達 300 米。其 ±60° 的寬視野可實現多假設跟蹤 (MHT,即 Multiple Hypothesis Tracking) ,在駕駛過程中提供精確預測,這對處理複雜的駕駛場景至關重要,例如,在橋下檢測交通擁堵。
-
汽車3D雷達竿頭日上,為什麼又出了4D成像?
龐大物體視而不見屢見不鮮對雷達來說,汽車應用已來到一個令人興奮的時刻。當然,這裡說的雷達主要是指3D毫米波成像雷達。2019年,由於在更多情況下都可使用,其安裝量同比增長了44%,在超短程方面侵蝕了雷射雷達(LiDAR)和超聲波技術的市場。中國的車載毫米波雷達市場發展也在步入快車道。
-
【牛車實驗室】趣味解讀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 自動駕駛的「電子眼」
自動駕駛從概念化走向現實世界似乎非常迅速,對於自動駕駛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對大量交通數據進行運算,最終得到最優的行車路線和速度,車輛實現無人幹預的自動行駛。但是最關鍵的技術難點卻在於獲取數據,所以雷達變成了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硬體。自動駕駛汽車通過雷達將複雜的交通數據全部捕獲。目前來說汽車上常見的雷達有兩種,分別是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
-
森思泰克秦屹:毫米波雷達是ADAS和自動駕駛汽車的未來
自動駕駛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被認為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而要實現自動駕駛,必然少不了諸多傳感器作為「耳目」感知道路周邊環境,毫米波雷達就是其中核心的傳感器之一。而圍繞自動駕駛和ADAS相關的新型產業鏈尚未成熟,正是搶佔先機,實現彎道超車的時機。在新一波技術熱潮的推動下,國內創業企業也迎來發展機會和空間。
-
自動駕駛導航技術興起,國產毫米波雷達前景如何?
·國產毫米波雷達晶片廠商盤點 1.加特蘭微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加特蘭微電子致力於應用在汽車輔助及自動駕駛、安檢成像、智能家居等領域的77GHz CMOS工藝毫米波雷達晶片的研發。2017年,該公司發布了第一代77GHz毫米波雷達射頻單晶片。
-
幾千塊能買雷射雷達,大疆進軍自動駕駛,旗下公司雷射雷達首亮相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蛋醬、張倩雷射雷達可以說是自動駕駛汽車最顯眼的配置。這種傳感器精度高、成本高、技術門檻高,但因為安全係數也較高,目前多數自動駕駛汽車仍然選擇搭載該設備。如今,這個行業又多了一位入局者——大疆。
-
4D雷達是什麼?
本周,Xilinx和美國大陸航空宣布了汽車行業的第一臺可投入生產的 4D成像雷達。 但是4D雷達實際上是否超出了理論範圍? 無人駕駛汽車的自主性通常以「 自動化水平 」的尺度來衡量。
-
汽車雷達傳感器行業科普
中國雷達傳感器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在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發展過程中,汽車對周邊環境的感知與理解,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基本前提。傳感器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基礎,只有準確及時地感知車輛周圍的道路、其它駕駛主體、行人等信息,自動駕駛汽車的駕駛行為才會有可靠的決策依據。
-
解讀:為什麼毫米波雷達是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傳感器?
在近日嘉之道汽車舉辦的一場ADAS相關論壇上,杭州智波創始人兼董事長袁帥以「車載毫米波雷達技術和智能駕駛應用」為主題進行了分享,詳述了毫米波雷達的頻段、發展史、基本原理、關鍵技術以及市場預期。雷鋒網新智駕(AI-Drive)進行了精編:一、毫米波頻段的劃分毫米波實質上就是電磁波。
-
「無人駕駛」:採埃孚宣布建立全球軟體中心:軟體定義汽車
03Smart Radar System推新型4D成像雷達 可探測自動駕駛汽車的盲點據外媒報導,汽車與工業應用成像雷達技術領導者Smart Radar System宣布將推出Sub-1° 4D 成像雷達(無線電探測與測距)技術,用於自動駕駛汽車。
-
自動駕駛「三駕馬車」之毫米波雷達,原理其實蠻簡單
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被稱為自動駕駛傳感系統的「三駕馬車」。雷射雷達很貴,攝像頭有先天缺陷,但毫米波雷達卻是所有高級別自動駕駛ADAS不可或缺的標配,本文從科普角度為讀者介紹毫米波雷達。什麼是毫米波毫米波,英文名稱為Millimeter Wave,縮寫為MMW,波長為1~10毫米,頻率為30~300GHz的電磁波。
-
小鵬汽車將在汽車界率先應用雷射雷達,阻止特斯拉的是成本?
隨著智能汽車的興起,自動駕駛技術成為了智能汽車的標配,強調不造車的華為也在入局智能車機、自動駕駛領域,為未來的智能汽車提供服務,據悉華為也在研發雷射雷達,在汽車圈比較火熱的小鵬汽車更是宣布將在2021年發布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
-
毫米波雷達是自動駕駛主流傳感器,打破壟斷需資本支持
在自動駕駛上應用的毫米波雷達逐步從24GHz向77GHz和79GHz逐步發展,監測範圍和精度持續提升。目前自動駕駛毫米波雷達仍然被世界巨頭壟斷。方象知產研究院認為,國內廠商如能解決資金壓力問題,加快研發進程並實現量產,可能降低國內自動駕駛成本及對國外相關技術的依賴。
-
小鵬汽車發布雷射雷達自動駕駛量產車進展
日前,我們從小鵬汽車官方渠道獲悉,小鵬汽車將在12月22日宣布有關雷射雷達量產智能汽車的進展,屆時還會宣布供應商夥伴,並就雷射雷達、自動駕駛深入交流。在11月20日的廣州車展上,何小鵬宣布,小鵬汽車下一代自動駕駛的軟硬體體系將進行大幅升級,採用雷射雷達技術提高性能。據了解,2021年小鵬汽車將率先在全球推出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導語:汽車雷射雷達這個180多億美元的市場,以Luminar當前技術和市場壟斷性優勢,足夠成長起一家千億市值的公司。汽車自動駕駛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生活中實際看到的不多,但是隨著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和深圳運行,大眾可以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汽車雷射雷達這個180多億美元的市場,以Luminar當前技術和市場壟斷性優勢,足夠成長起一家千億市值的公司。汽車自動駕駛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生活中實際看到的不多,但是隨著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和深圳運行,大眾可以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自動駕駛。隨著特斯拉FSD的測試版發布,是個大的突破性進展,自動駕駛離實際使用越來越近了。
-
不到30萬,自動駕駛敢叫板特斯拉?體驗天際汽車ME Pilot
據介紹,天際汽車ME Pilot基於22個傳感器的硬體基礎,其中包括1個前單目攝像頭,4個環視攝像頭,1個最大探測距離150米,最大探測角度90°的前置毫米波雷達,2個最大探測距離45米,最大探測角度120°的側向毫米波雷達,12個探測距離2.5米~5米的超聲波雷達,1個行車記錄儀和1個駕駛室內攝像頭。
-
L3自動駕駛量產前夜,雷射雷達成智能汽車標配
馬斯克對自家的攝像頭和視覺技術充滿信心,聲稱不依賴雷射雷達也能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他還曾揚言即使雷射雷達免費,特斯拉也不會用。然後在 11 月的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宣布要在下一代自動駕駛系統中加入雷射雷達傳感器,並且計劃在 2021 年量產配有雷射雷達的車型。
-
智能汽車浪潮將至 國內車企自動駕駛技術大比拼
2015年,長城汽車首次對外動態展示L3級自動駕駛技術;2017年,長城汽車發布了可迭代升級的自動駕駛平臺「i-Pilot智慧領航」;2019年,長城汽車在數博會上展示了L4級別城市自動駕駛、5G遠程無人駕駛、全自動代客泊車等智能駕駛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