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到了最後階段,便遇上了想像。——雨果
對於每一個國家而言,創新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前提保證,是成為高新人才所必備的素質,更是一個國家不斷前行的不竭動力。打破固有思維,勇於想像,大膽創新已經成為決勝的關鍵。
就以橋梁為例,在原始時代,人們僅僅是利用樹木、石塊、藤蘿等自然形成的物體來連接兩岸,以達到跨越水道的目的;後來生產力進步,生產水平提升,人們開始有意識地伐木為橋,並開始給橋梁做造型;再之後,木浮橋、石拱橋誕生,人類開始研究如何提升橋梁的承重力和耐久性等;現如今,鋼筋混凝土打造的橋梁早已遍布全球。
那麼如何在現代橋梁的基礎上展開創新呢?今兒筆者就給大家介紹3座全球最「怪」、最有創意的橋,其中中國的那座,常常被大家戲稱「拿反了圖紙」。
第一座:法國蹦床橋
看到這座橋的第一眼,十有八九的人都會覺得這是「遊樂場項目」,蹦床橋(Trampoline Bridge),修建於2012年,位於著名的巴黎塞納河上,整體由3個直徑為30米的可充氣組件接合而成,裡面足足灌入3700立方米的空氣,而這些充氣組件的中間,則是幾個巨大的蹦床。
蹦床橋的設計目的很簡單——讓人們在河面上盡情跳躍,享受擺脫重力的愉悅感,與緊張的巴黎生活形成對照。不得不說,設計者的目的達到了,很多身心俱疲的上班族都會來蹦床橋緩解壓力,據悉該橋還拿下了「建築成就大賽」的大獎。
第二座:馬格德堡水橋
馬格德堡水橋(Magdeburg Water Bridge),始建於1997年,2003年建成,耗資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1億),位於德國馬格德堡附近的霍恩沃特城外,它的能力可不一般,既能走人,還能走橋,經常出現人和船一起過橋的場景,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馬格德堡水橋是一座渡槽(指輸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溪谷、窪地和道路的架空水槽),連接了德國2條最重要的航運運河:易北河-哈維爾運河和米德蘭運河,意義非常重大。由於人和船可以一起過橋,所以當地人還把它稱為「大浴缸」,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體驗一番。
第三座:淘金橋
淘金橋(Gold bridge),這名字一聽,就特別招人喜歡,該橋位於湖南省洞口縣距縣城15km的淘金村,1989年建成,整座橋全長74米,跨徑70米,橋面寬度為4.5米,設計者是中國高級工程師吳琦瑛先生。
從圖片中可以看出,淘金橋的造型十分獨特,它和一般的拱形橋構造恰好上下顛倒,第一次見到它的朋友絕對忍不住驚呼:「設計師是不是拿反了圖紙啊?」別急,這正是吳琦瑛先生的高明之處。
用專業術語來說,淘金橋是一座自錨上承式懸帶橋,這樣設計有3個好處,其一是整橋的豎向荷載由預應力索承擔,充分發揮了鋼材的抗拉能力;其二是橋面梁板結構既用於通車,又作為受壓構件平衡拱的水平力;其三是最大限度節省材料,便於施工,甚至不需要另外支設腳手架。這座淘金橋,確實是一絕!
以上3座奇橋,都是設計者們智慧的結晶,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裡,設計師們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