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作品是否能成為經典,時間是最權威的檢測手段,如果一個作品能經過漫長的時間依然被世人提起,那才是前人留下最寶貴的財富。在所有作家當中,毛姆雖然自嘲為「二流作家」,但其許多作品早已被奉為佳餚,如《月亮和六便士》、《人生的枷鎖》、《面紗》、以及今天要講的——《刀鋒》。
對於這樣一個偉大的作家,能夠在他的作品中觀察他的思想和三觀是一件非常珍貴的事情,身為普通人由於眼界有限,不懂人生,也不懂世界是如何運行,但讀大師的作品總能成長一些。毛姆的小說有半自傳的性質,書中的故事不一定都是他親身經歷的,但也許就是這樣才能更客觀地表述出來。
今天跟讀者分享的《刀鋒》出版於1944年,講述的是一個參加世界第一次大戰的飛行員拉裡在戰爭結束後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通過以拉裡為視角中心,毛姆向讀者展現其對於人生和社會的思考,用整本書的故事寫出了生命的意義。讀完本書後很多人表示毛姆思想的偉大,已寫出人生的真諦。
人生的意義?
主人公拉裡如果放在現代一定是大眾眼中最極端的一種人,按照《局外人》的話說,他唯一的錯就是沒有參加這場「社會遊戲」。拉裡在戰爭中被朋友保護,而朋友卻因此而死,得救後的拉裡不想工作、不願結婚,每天只想著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為此拉裡拋棄了自己的美人未婚妻,一生巡遊世界,每天看8個小時的書,還做過很多職業,包括勞動工人、汽車廠的修理工等等,拉裡認為通過這些底層的工作能夠更清楚地體會活著的意義。
當然,沒有人會說從事底層工作是無意義的,起碼在有認知高度的人看來如此。從客觀角度來觀察,毛姆把大眾的想法和拉裡的想法區別開來,大眾的想法是享受物質財富,為此要工作、要結婚,這是人類幾千年文化所傳承下來的生存形式。而拉裡的想法則是追求精神財富,想要弄清楚人生存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當然這也是傳承下來的)
拉裡的想法便是毛姆本書的主旨,意圖告訴讀者生存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也是哲學家們一直思考的問題。毛姆在故事中給出了答案:人生的意義多種多樣,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人生意義。比如對拉裡的未婚妻而言,她想要的就是富貴的物質生活,她根本理解不了拉裡所謂的人生意義。而拉裡則視金錢為糞土,只有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是人世間最值得的。
除了拉裡和未婚妻之外,毛姆還刻畫了許多其他的角色,每一個都栩栩如生,都有他們各自的人生意義,為了保證你閱讀時能抱有足夠的興趣,我就不在這裡過多的劇透其他人物。當你獨自閱讀的時候,總能從這些人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幸運的話你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
三點感悟
《刀鋒》這本書有很多關於人生的見解,每一個拿出來都能令人深思熟慮片刻,在這裡我只跟大家分享我認為最有人生意義的三點:
一、所謂的完美人生,也許就是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多人在生活中呻吟想要一個更完美的人生,但當你問他們這到底意味什麼的時候,他們又支支吾吾說不明白。毛姆說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完美的人生。就像拉裡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讀書和旅遊,未婚妻伊莎貝爾追求地位過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
二、你面對苦難的方式,決定了你的人生道路。
這是全書比較深刻的價值觀之一,我們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將會決定我們的人生。當不幸發生的時候,你可以不斷逃避,靠酒精來麻痺自己;也可以是讓情緒平復,帶著傷痛依然好好的生活。你會如何選擇?你是否擁有選擇的勇氣?
三、為自己而活的人,面對人生淡定從容。
你為自己而活還是為他人而活?這個問題希望你花幾分鐘來仔細思考一下,我相信大部分想要為自己而活,卻不得不面臨他人的牽扯,也許是你的家庭、你所面臨的困境,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和無力,能夠為自己而活的人這本身就是強大的。就如拉裡一般,為了自己追尋的放棄一些,但生活中這種人很少,他只存在人類的想像中。
結尾:
受制於篇幅,今天給大家的有關《刀鋒》的分享就寫到這裡,希望你能親自去閱讀這本書也許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就像開頭所說,這本書沒有一個固定的結局,每個人物的發展都非常開放,這也是這部作品的高明之處。
毛姆的經典作品有很多,每一部都能從生存的最底部給出最本質的感悟,有關家庭、愛情、人生、成功等等,這些作品是真正的經典,定能讓你受益匪淺。
上面這套毛姆的著作一共有四本,包括《刀鋒》、《月亮和六便士》、《人生的枷鎖》(上下冊),原價165元,現價只要99元,放在如今也就是一頓飯錢,卻能讓自己受益一生,我覺得這是很划算的投資。大家不要錯過這本書,點擊上方連結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