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寡老人家被淹,李頂武社區幹群齊心巧安置
「喂,李頂武社區嗎?廣武大樓被淹了,車庫裡住著一個老婆婆------」7月8日一早,武穴辦事處李頂武社區黨委副書記胡文華接到電話,不顧外面傾盆大雨,立馬往廣武大樓趕。來到婆婆家裡,得知婆婆姓朱,今年68歲,無兒無女無住房,租住在廣武大樓車庫。
-
千手巧繪「同心圓」 ——武穴市武穴辦事處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創新
2018年、2019年,武穴市武穴辦事處連續兩年榮獲「黃岡市十佳鄉鎮黨委」榮譽稱號。地處武穴市中心城區的武穴辦事處,是全市城市治理的主戰場。近年來,該辦事處牢固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理念,按照「做強街道、做優社區、做實系統、做活治理」工作思路,堅持黨建引領,興治理、優服務、強保障,著力探索打造「358」工作模式,持續鞏固防疫工作戰果,不斷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
-
遮風雨 送安穩——受災群眾轉移安置中的暖心故事
新華社北京7月21日電題:遮風雨 送安穩——受災群眾轉移安置中的暖心故事新華社記者劉健、程迪、範帆、陳諾應急管理部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洪澇災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等24省(區、市)2385.7萬人次受災,203.9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
-
武穴城區街道「看海」,800多名黨員幹部奔波在抗澇一線保衛家園
7月4日,一場極端暴雨天氣襲擊武穴城區,萬達廣場「水漫金山」,向陽商廈「門前看海」,棲賢路、青林路「板車作渡」,整個城區短時間變成「澤國」。汛情就是一道無聲的命令,武穴辦事處800多名黨員幹部按照汛情預案,自覺奔走在抗澇一線。處黨委副書記、主任王金華穿著綠色雨水,頂著瓢潑暴雨出現在龍潭側路,與早期達到的人大主任遊紅亮等人一起清理被阻塞的篦子,確保排水流暢。 由於環湖大道施工的原因,郭應龍社區賈貫垸120畝良田被淹。
-
大學生志願者活躍在洪湖轉移安置點:「為鄉親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光正 通訊員 肖莎7月15日11時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洪湖市沙口鎮第二小學,沙口村潭子河垸42名受災群眾正在吃午飯。食堂一角,13名身穿紅馬甲的年輕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是大學生志願者,專門來陪伴和安撫受災群眾。」沙口鎮副鎮長肖陽東說。潭子河垸有三分之一民房淹水。7月14日上午,沙口鎮組織受災群眾轉移。當天中午,該鎮招募大學生志願者,到集中安置點為受災群眾服務。住在附近村莊的華南師範大學研三女生崔抗等13人積極報名,下午就來到安置點上崗。「我生於1996年7月,正是抗洪的時候,父母給我取名『抗』。現在做志願者為抗洪盡一份力,感到很自豪。」
-
山洪突襲,湘西北爭分奪秒轉移群眾
新華社長沙7月7日電(記者柳王敏、張曉迎)「6號晚上10點多,鄉鎮幹部上門來勸我們緊急轉移,房子裡不能待了,隨時有垮塌危險。」雖然已經過去10多個小時,回憶起昨晚的經歷,65歲的羅月華仍然心有餘悸。羅月華家住湖南省桑植縣橋自彎鎮青龍村,6日深夜突降大暴雨引發山體滑坡,當地幹部徒步進村,將村內62名群眾安全轉移到處於高地的村小校園內。桑植縣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脈腹地,境內高山綿亙,雲霧縹緲。6月進入汛期以來,桑植縣已經過多輪強降雨,部分山體土壤含水量飽和,山洪地質災害風險高。
-
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治理與後續發展綜述
布拖縣依撒社區共安置來自全縣26個鄉鎮、100個行政村的搬遷群眾(含整村搬遷11個村),有2890戶14230人。一同搬入社區的農村黨員就有265名,根據安置點黨員人數超過100人,達到成立黨的基層委員會的規定,依撒社區成立了黨委。社區黨委接受所在鎮特木裡鎮黨委領導,社區黨委書記同時任特木裡鎮黨委委員。
-
西安市周至縣馬召鎮安富園社區入選全國「十三五」美麗搬遷安置區
其中,西安市周至縣馬召鎮安富園社區入選「十三五」美麗搬遷安置區。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是解決群眾「穩得住、能脫貧」的重要舉措。2020年,市發改委牽頭推進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後,對全市19個安置點進行了實地調研,經市政府同意,出臺了《西安市全面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政策體系,形成了後續扶持長效機制,8月初我市順利通過了國家的「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評估核查工作。
-
百萬群眾如何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陝西安康新社區...
搬遷群眾住上了好房子,如何過上好日子?如何鞏固扶貧搬遷成果,實現樂業安居?如何讓搬遷工程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近年來,安康抓住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騰籠換鳥」的有利時機,依託1364個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大力興辦新社區工廠,培育勞動密集型等生態友好型產業,讓易地搬遷群眾就近就地就業,探索出一條「建設新民居」「培育新產業」「打造新農民」的就地城鎮化有效路徑。
-
周至安富園社區入選美麗搬遷安置區
原標題:周至安富園社區入選美麗搬遷安置區 為宣傳推介各地區各部門「十三五」推進
-
湖北武穴第三醫院公衛科長黃美林:「拼命三郎」在疫線!
據了解,武穴市第三醫院公共衛生科承擔著武穴辦事處19個社區的公共疫情防控任務,轄區地處武穴城區,商業網點多人口密集,全市新冠肺炎病例大部分在這裡,防控難度嚴峻複雜,面對繁重的面廣線長和人員不足的現實問題。身為公衛科長的黃美林,從除夕夜開始24小時奮戰在一線,電話一響,這邊剛完成消殺任務,迅速又投入另一場戰鬥,在他的臉上印證了疲憊與滄桑。
-
打餈粑、跳蘆笙、玩遊戲、吃年飯,勻城各社區居民嗨翻天
沙包堡辦事處黃鶯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月15日下午,沙包堡辦事處黃鶯村村委會辦公室傳來了陣陣歌聲,村支兩委與群眾齊聚一堂,開展脫貧攻堅「送溫暖、送政策、送祝福」座談會。(肖敏)金恆星移民安置點貼對聯、打餈粑、吃年飯、跳蘆笙、打銅鼓。1月16日,都勻市水家學會來到金恆星移民安置點,為當地移民群眾義務寫春聯,跟他們一起熱熱鬧鬧過新年。
-
武穴綜合執法:探索實行「三長」制 精細化管理零死角
自2015年3月開展試點以來,該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湖北省和黃岡市關於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的要求,緊密結合武穴實際,堅持邊研究邊實踐,邊推進邊完善,大膽探索了具有武穴特色的「1+4」改革推進模式,逐步形成了「實施範圍全域化、整合職能集約化、機構設置扁平化、協調配合一體化」的武穴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之路,改革進程穩步有序,改革效果正在凸顯。
-
岑鞏大榕安置點:「菌」家300崗位 讓易搬群眾「站穩了腳」
近日,記者來到岑鞏縣大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貴州貴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雙孢菇生產基地,邁進車間,只見工人們熟練的操控著生產機械,上料、送料、覆土,一氣呵成。「現在廠都開到家門口了,工作環境也不錯,每月還能拿到3500到4500元左右的工資,家裡家外都兼顧,很滿意。」
-
組圖丨有油有米有水有電 蓮花坳被轉移安置村民生活有保障
紅網時刻7月12日訊(記者 汪衡 攝影 陳杰 陳奧男 )蓮花坳是沅江市瓊湖街道辦事處蓮花島村的一個洲島,位於南洞庭湖水域,四面環水。近日,隨著洞庭湖水位的上漲,蓮花坳一部分淹沒在洪水當中,絕大部分村民的房屋也一同淹沒在洪水當中。
-
河南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下山入社區 搬進幸福裡
河南在安置點配建公共服務設施,確保搬遷群眾配套設施齊全、生活便捷;支持易地搬遷後續產業發展,讓搬遷群眾能就近就地就業創業;此外,解決好戶籍問題,推進社區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搬遷群眾的日子越來越安穩。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覆蓋河南50個縣(市、區)。「十三五」期間,河南省在「三山」地區建設858個安置點、7.7萬套安置房,易地扶貧搬遷25.97萬人,提前一年完成搬遷任務。
-
把溫暖送到每一個村寨——災區群眾安置紀實
帳篷、棉衣、棉被、食品、設備設施……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人員和物資,通過及時搶通的「生命通道」不斷向災區最深處匯集,大部分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被蓋、有臨時安全住處。 突發震情 駐地力量就地救災 「就感覺有人用力地在背後搖我!」在九寨溝景區內的荷葉寨安置點,72歲的龍珠介坐在帳篷口的藤椅上,回憶起當時的場景。
-
昌都三巖片區易地扶貧搬遷加查縣江塘安置點迎來數百名入住群眾
中國西藏網訊 初冬的暖陽靜靜地照在雅江河畔,西藏自治區昌都三巖片區跨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車來人往,不時傳出一陣陣歡笑聲和「扎西德勒」的歡呼聲。 經過四天的路途,1月1日,載著從昌都遠道而來的群眾和行李的大巴車及卡車緩緩駛入山南市加查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這標誌著昌都市三巖片區跨市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順利入住新家,一場跨越千餘公裡的遠行隨之結束。當地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每一名搬遷群眾送上潔白的哈達,祝賀他們順利入住,32戶240名群眾將在這裡開啟幸福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