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溫暖送到每一個村寨——災區群眾安置紀實

2021-01-07 四川省人民政府
把溫暖送到每一個村寨——災區群眾安置紀實
2017年08月13日 08時05分 來源: 四川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8日夜,四川九寨溝縣發生7級地震,受災嚴重的九寨溝縣6萬多名居民徹夜未眠、不少群眾有家難回,如何保障百姓基本生活,成為救援被困人員之外最大的任務之一。

  這是一次暖人心扉的大援助。帳篷、棉衣、棉被、食品、設備設施……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人員和物資,通過及時搶通的「生命通道」不斷向災區最深處匯集,大部分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被蓋、有臨時安全住處。

  突發震情 駐地力量就地救災

  「就感覺有人用力地在背後搖我!」在九寨溝景區內的荷葉寨安置點,72歲的龍珠介坐在帳篷口的藤椅上,回憶起當時的場景。

  荷葉寨離震中位置不到20公裡,其所在的九寨溝景區海拔在2000米至4000米之間,聞名中外,但交通不便,山高溝深,僅有一條道路可通外界,還是盤山公路。

  「這麼大的地震,盤山公路肯定會中斷,外部的救援力量肯定沒這麼快。我們村委會和民眾30多人就自發組織了起來,分成幾路,分別查看塌方、水電路等受災情況,並把村民疏散到籃球場等空曠地帶。」荷葉寨村民阿旺說。

  地震發生當天,九寨溝縣漳扎鎮許多房屋出現牆體倒塌、牆面開裂,特別是在餘震不斷的情況下,居民們大多不敢回家,滯留空曠地帶。高海拔的寒冷夜晚,駐地幹部、武警、民兵等迅速行動,幫助安撫、安置百姓。

  「我們是離震中最近的武警力量,當時連自己的營地也來不及查看,就迅速轉向各村寨,幫助受災民眾。」森林四川武警總隊九寨溝支隊隊員廖海州說,從永竹村開始,隊伍順著301省道朝川主寺方向開展搜救,只要遇到受傷人員,就先拉回駐地安置照顧。

  駐地力量的迅速投入,讓8日夜這個不斷「震蕩」的夜晚變得相對穩定。而在另一邊,來自各地的救災力量也正力圖突破被落石、塌方阻隔的道路,希望儘快抵達,開展救援,並將各種救援物資送達。因為他們知道,九寨溝還有數以萬計的百姓在企盼著。

  餘震不斷 八方力量火速馳援

  「冰箱就不要拿了,先把面和菜搶出來,再把鍋搶出來。」10日,在漳扎鎮永竹村,十幾名武警官兵戴著安全帽穿梭在一些半倒塌樓房前,武警四川省森林總隊總隊長李巖說,有些居民不敢進危樓,怕被砸傷,就先幫他們把生活必需品搶救出來。

  雖然這次地震震級達到7級,但樓房垮塌較少,包括食物在內的不少生活必需品得以保留。部分森林武警九寨溝支隊官兵在搜救工作一結束,就轉身鑽進危樓幫助居民搶出生活必需品。而在整個災區,還有多方力量正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幫助當地居民渡過難關。

  「您先把肚子減下去,身體自然就好了!」在荷葉寨安置點,國家救援隊醫療隊急診科主任馬立芝剛給村民量完血壓說,地震時受傷的村民都已經得到救治,現在更多的是給村民做檢查。目前,國家救援隊的醫療隊已經分成多路在各個村寨巡查巡診,並在多個安置點駐紮人員,實時關注群眾心理身體狀況。

  「中午吃的是自熱米飯,住的是帳篷,從家裡拿出來了被褥,大家的基本生活沒有太大問題。」阿旺站在成堆的麵包、礦泉水、水果等救災物資前說。荷葉寨安置點有600多人,這裡的食物都是這兩天從外面送進來的,大概還能支撐兩天左右。

  據介紹,截至10日下午,有關方面已經向各安置點調運了3000床棉被、3000套棉衣褲、2000頂帳篷、1000張摺疊床、3000個睡袋。麵粉、礦泉水、自熱米飯、水果等大量品類齊全的食品也送到了災區群眾手中。至此,安置點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

  籌劃未來 後續救助正在路上

  「現在還經常有餘震,這些破損的樓房肯定是不敢住進去了。」在漳扎鎮永竹村安置點,25歲的任介牙正和村民們一起做午飯,對什麼時候能離開安置點、返回家中居住,還沒有太大信心,「我的房子受損嚴重,肯定是要推倒重建了。」

  安置點雖然保障了當地居民的基本生活,但對未來,不少居民也有迷茫:修房子的錢從哪兒來?旅遊生意怎麼辦?一家人以後靠什麼生活?

  事實上,群眾所憂,正是政府所想。

  ——中央財政已緊急撥付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1億元,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應急補助6000萬元,省級財政安排應急搶險專項資金5000萬元,各級政府部門的援助措施,正是為了解決受災群眾過渡安置期的基本生活。

  ——中國地震局地震現場應急指揮部已派出80餘人的16個災評小組,在九寨溝地震災區各地開展烈度評定和災害調查工作,近日地震局還將發布此次地震烈度圖。烈度圖將成為災後援助和重建工作開展的有力依據。

  ——九寨溝的恢復重建工作已經或將陸續開展。道路搶通,電力、通訊、飲用水恢復供應等工作正在進行;景區災後重建規劃和其他配套工作,待專家完成景區地質災害、水循環、生態系統等評估工作後也將逐項實施。

  ……八方支援可以讓受災群眾更快地恢復過來,但比這更重要的是九寨溝居民自身的堅強與努力。所幸,這些安置點裡已經有不少居民開始行動起來了。「只要人在,以後肯定會慢慢好起來的。」漳扎村安置點的甲佐曼說。(新華社記者 許晟 馬牧旺青 馮啟迪 楊迪)(新華社四川九寨溝8月11日電)

責任編輯: 劉怡

相關焦點

  • 東華理工大學組建志願者奔赴洪澇災區 為安置點兒童開展心理疏導
    央廣網南昌7月24日消息(記者謝元森 通訊員高彩鳳 陳兆軒)7月12日,江西省九江市修河三角聯圩發生潰口,2萬餘名群眾緊急撤離。東華理工大學經管學院第一時間招募志願者,19名師生組成的青春經管志願服務隊「逆行」奔赴災區,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志願服務活動。
  • 遮風雨 送安穩——受災群眾轉移安置中的暖心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力組織搶險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維護好生產生活秩序,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新華社記者深入各地受災群眾轉移安置點看到,面對突如其來的洪災,各地黨委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心用情做好安置工作,為受災群眾支撐起遮風避雨的溫暖之家。
  • 清淤泥、查災情 守護家園受災群眾積極自救
    保障安置點群眾吃上熱菜熱飯「香。」6月28日11時,彝海鎮曹古村安置點一頂帳篷內,受災村民果基克巴的兩個外孫高興地吃著午飯——一碗簡單的泡湯飯和一份炒土豆片。「昨天還是餅乾零食,今天就吃上熱菜熱飯了。」果基克巴對記者說。
  • 中建科工黨員先鋒隊馳援災區傳遞溫暖
    中建科工黨員先鋒隊員陳亮亮在臨河兩側清理淤泥21日迅速組成黨員應急救援先鋒隊前往樂山,全力以赴馳援災區抗洪搶險。全心為民,勇擔責任,在危急關頭彰顯「迎難而上、為民解難」的央企擔當。與志願者、環衛工一起清理積水8月24日,由中建科工四川公司職工幹部自發捐贈籌備的首批生活物資(600床棉被、1000件款泉水、600箱方便麵)抵達犍為縣居民安置點。突擊隊第一時間為轉移到這裡的鐵爐鎮五一村400多位居民發放物資。
  • 西班牙王后不懼疫情,跑到國外災區慰問送溫暖,也太拼了吧
    西班牙王室的萊蒂齊亞王后和丈夫費利佩國王被網友戲稱為歐洲王室中的勞模,一年之中公務活動之多讓眾多吃瓜群眾都感到很累,但是這兩口子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著實令人佩服,最近兩天萊蒂齊亞王后又遠赴中美洲因颶風受災的宏都拉斯,公務活動現場讓人們再次感受到了這位西班牙王后到底有多拼
  • 荔枝記者調查:災區飲食有黃瓜、西紅柿炒蛋、肉絲豆角
    早餐分三次發放 有雞蛋有油條還有黑米糕   據阜寧縣人大代表、阜寧最大公益組織「大城小愛」的工作人員郭劍雲介紹,災害發生後,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組織安排下,阜寧「大城小愛」公益組織承擔了吳灘街道受災群眾的飲食後勤工作,今天早餐,他們主食安排了雞蛋和黑米糕,還有其他地方的志願者也有帶來豆漿、油條等食物,分發到災區群眾手中。
  • 時光輝到貴陽市開展「入村寨進社區走企業訪群眾」大走訪調研活動
    貴陽發布 舉報   11月30日,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時光輝深入貴陽市息烽縣,開展「入村寨進社區走企業訪群眾
  • 三都:寒潮襲來社區給移民群眾送「溫暖」
    連日來,寒冷空氣來襲,氣溫下降,為切實保障社區困難群眾平安度過寒冬,近日,鳳羽街道城南社區組織幹部和志願者為困難群眾送去棉衣、棉被等暖冬物資,讓大家感受到社區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和「家」的歸屬感。在鳳羽街道城南社區「新市民追夢橋」辦公室,沙發上、凳子旁整齊擺好待發放的棉被、棉衣、毛毯等暖冬物資,社區群眾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排隊、籤字、按手印後,由志願者統一發放社區準備的「寒冬溫暖」禮包,群眾們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 青州:把法律服務送到群眾心坎上
    為提高基層法律服務水平,濰坊青州市從基礎設施、業務提升、隊伍建設等方面綜合發力,提升基層司法所和矛盾糾紛調解中心規範化建設水平,把法律服務送到群眾「手頭上」,走進百姓「心坎裡」。去年來,該市各司法所參與指導調解社會矛盾2424起。
  • 甘肅舟曲: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當地政府對投親靠友及集中安置的受災群眾進行過冬安置,發放米、面、油、煤等必要生活物資,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臨時住宿、有醫療服務。舟曲縣還將為符合條件的受災群眾發放應急期生活救助金,確保群眾過冬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 閃電公益行動|濟南愛心企業援助壽光災區 物流企業免費運送
    齊魯網8月26日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得知壽光災區受災後,濟南幾家愛心企業紛紛伸出援手。據悉這些物資是濟南三家愛心企業援助的,在了解到閃電新聞客戶端發起的「接力共築 愛的堤壩」閃電公益行動後,他們將這些物資送到廣野物流公司,今天早上七點從濟南裝車,經過四個多小時後,中午十一點多趕到壽光田柳鎮糧所倉庫。由於現場捐贈車輛太多需要排隊卸貨,在等待一個多小時後,才進入現場卸貨。
  • 高峰赴興仁市開展「入村寨進社區走企業訪群眾」大走訪活動
    在興仁市真武街道辦走訪為貫徹落實省委政法委、州委政法委對「入村寨進社區走企業訪群眾」大走訪活動的部署要求,12月9日,黔西南州中級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高峰赴興仁市真武山街道開展「入村寨進社區走企業訪群眾」大走訪活動,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煤礦企業了解生產經營情況和困難訴求
  • 讓群眾看到這身警服就感到心安!安徽公安全力以赴防汛抗洪搶險保安全
    到安置點巡邏看望是王濤每天堅持做的事。汛情就是警情,雨情就是命令。面對嚴峻防汛形勢,安徽公安聞汛而動,全力投入防汛抗洪搶險救援工作。截至7月20日17時,全省公安機關累計出動警力70357人次,調派搶險救援車輛、船艇10394臺次,參與營救被困群眾1萬餘人,參與疏散轉移群眾超過10萬人。
  • 翟天臨現身災區當志願者,穿夾腳拖鞋不懼高溫和暴雨熱心救災
    許久沒有現身的翟天臨近日現身四川救災,有網友拍到翟天臨戴著帽子,穿著救災服現身宜賓災區,一開始很多當地的人並不認識這就是翟天臨本人,看到有鏡頭拍自己,翟天臨還有些害羞。接著,翟天臨繼續為災民服務,一遍遍的詢問大家,幫大家發放救災物資。去了災區之後的翟天臨都曬黑了不少,畢竟這幾天正是高溫天氣,一直在太陽下暴曬,必定會曬黑。
  • 聖輝大和尚一行赴衡陽江華江永等地 幫扶慰問洪澇受災群眾
    在三地的捐贈儀式上,省佛慈基金會向石市鎮靈川、黃門、珍珠、梅樹等村200戶受災嚴重的群眾現場發放了每戶捐贈救災款300元及價值120元的米和油,以及包括新衣物在內的捐贈物資,共捐贈善款物資10萬餘元。向江華縣200戶受山洪侵襲的受災群眾家庭,共捐出善款10萬元。
  • 武穴辦事處李頂武社區群眾轉移安置點書聲琅琅
    7月17日下午,武穴市婦聯副主席富豔、安妮花閱讀館老師王賢等一行來到了武穴辦事處李頂武小學應急轉移安置點,為安置點的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閱讀課。除部分群眾通過投親靠友的方式自行安置外,另共有152人被集中轉移至李頂武小學應急安置點,其中有兒童26名。
  • ...安排部署全國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 保障受災群眾冬春期間基本...
    12月3日,應急管理部召開2020—2021年度全國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應急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重要部署,進一步安排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保障受災群眾冬春期間基本生活。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周學文出席會議並講話。
  • 堅持防減救並重 強化全災種管理 全力以赴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省減災救災辦再次強化部署安排,要求各地明確責任主體,配齊基本設施,嚴格安置管理,加強生活保障。應急、公安、市場監管、衛生健康、消防等部門和基層政府積極配合,堅決維護集中安置點秩序,保障入住人員安全,確保受災群眾轉得出、住得好、穩得住。各地同時密切跟蹤分散安置群眾,給予適當生活補助。
  • 岑鞏大榕安置點:「菌」家300崗位 讓易搬群眾「站穩了腳」
    近日,記者來到岑鞏縣大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貴州貴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雙孢菇生產基地,邁進車間,只見工人們熟練的操控著生產機械,上料、送料、覆土,一氣呵成。「現在廠都開到家門口了,工作環境也不錯,每月還能拿到3500到4500元左右的工資,家裡家外都兼顧,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