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哪國夥食奢侈?英國飛行員被此國俘虜,吃戰俘飯時激動地落淚

2020-12-22 文史怪

二戰哪國夥食奢侈?英國飛行員被此國俘虜,吃戰俘飯時激動地落淚

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管什麼時候打仗,士兵的夥食始終是擺放在第一個位置的,那麼在二戰的時候,各國夥食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首先來看看我國,1937全面抗戰前,國民政府給士兵的標配午餐為每人「每天1.5斤大米,罐頭肉4兩、乾菜2兩、鹹菜2兩、食鹽3錢、醬油4錢。」這個搭配看上去還可以,遺憾的是在戰爭的時候,國力有限,只有少數的精銳中央軍才能得到這樣的配置,由於日軍轟炸等問題,斷絕補給也是常有的事情,因此無奈之下,不少部隊只能夠就地取材,吃紅薯的吃紅薯,吃米飯的吃米飯,吃麵的吃麵,條件十分的艱苦。

而北方的蘇聯,也算是中國的難兄難弟了,在蘇聯農業始終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尤其是在蘇德戰爭中期,大量的糧食生產地被佔領,即便史達林實行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模式,所有資源優先送上前線,他們的糧食卻也是非常的緊張。而黑麵包則成為了蘇聯人的救命口糧,它由小麥以及皮層、胚芽、糊粉層等組成。根據統計,二戰時期黑麵包至少救了蘇聯40萬人的生命,並且維持了將近1000萬蘇聯軍隊的戰鬥力。

在進行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時候,蘇聯來到了最為困難的時刻,不少飢餓的蘇軍指揮員不惜用手錶來換取麵包,麵包緊缺的時候,人們還在麵包當中混合了木屑,導致大量的蘇聯士兵因為腸胃疾病而死去,如果你去俄羅斯,詢問二戰的故事,或許俄羅斯人就會和你說起「125克麵包」的故事,在被德軍重重圍困的史達林格勒,城裡面的平民每天能夠得到了食物就是125克摻雜木屑的麵包,蘇聯之後有了美國後勤的援助,這才慢慢改善了困境。

那麼咱們再來談談美國和英國以及德國,這三個國家比起前面的人,夥食可以說是好上太多,不但有豐富的主食,甚至有啤酒和點心還有香菸,以美國為例子,二戰期間美軍消耗掉了10億罐可樂。

在戰爭初期,他們還有巧克力的發放,不過美國軍部很快就發現,一些美國大兵因為吃巧克力太多出現肥胖,還有一些人竟然拿著去勾搭當地的姑娘,為了達到「物盡其用」,美國軍方促使好時巧克力公司研發出了摻雜有大量可可和小麥粉的能量棒,這種巧克力味道奇苦無比,還耐高溫,利於在熱帶儲存,這才抑制了美軍當中的不正之風。此外,英國和德國,也有充足的肉食供應,以及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朗姆酒等等,後來英國因為受到了徵服歐洲大陸的德國封鎖,夥食才差上一些。

但是這些國家比起這個國家,卻統統的不值一提,那就是義大利,義大利的戰鬥力可謂是出了名的差,而他們的夥食又偏偏好得離譜,義大利是一個十分享受的國家,墨索裡尼為了能夠勸說義大利人打仗,夥食上自然下了極大的一番苦心,在非洲作戰的義大利官兵,有著專門從亞平寧半島空運過來的新鮮水果,甚至還有通心粉,他們的菜單如下:

麵包650克,黃油40克,蔬菜350克,肉類250克。魚30克,葡萄酒250克,啤酒250克,水果300克,點心65克。

二戰有這麼一則趣聞,非洲戰役中,一名英國飛行員被意軍俘虜,結果義大利人丟了一份俘虜餐給英國飛行員,又飢又渴的英國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之前即便是飛行員,也只能夠吃罐頭菜,於是流著淚吃完了義大利人準備的美餐,在義大利投降後,英國飛行員回國依然不能忘記義大利的那份俘虜飯。

實際上,這也就足以看出義大利人的聰明之處,既然有吃有喝,生活這麼美好,為什麼要著急去替墨索裡尼賣命呢?

相關焦點

  • 二戰哪國夥食最豐盛?英軍飛行員被俘虜,吃此國戰俘飯印象深刻
    在如今的市場上,有一種「二戰罐頭」的商品受到了不少歷史愛好者的喜愛,這當然不真是二戰年代留下來的罐頭,而是仿造二戰期間軍用罐頭所製造出來的商品,不少人想以此體會一下戰爭年代的夥食,那麼二戰期間各個國家的夥食究竟是怎麼樣的,誰最奢侈呢?
  • 「吃垮法西斯」的民族:二戰期間當義大利的俘虜,夥食有多好?
    無論是義大利人的戰俘營,還是義大利人被其他軍隊俘虜,他們都會用盡一切手段,以吃到可能的最好夥食。因此義大利也被戲稱為能夠「吃垮法西斯」的民族,在二戰時期如果能當上義大利人的俘虜,也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
  • 二戰時各國士兵吃什麼?別人都是來打仗的,而義大利是來野餐的!
    其中士兵夥食比較好的幾個國家就要屬美國、英國和德國的。包括牛肉,麵包,雜燴湯,咖啡以及奢侈的奶酪等,有時還有供士兵消遣的零食水果和酒水供應。只是到了戰爭後期,德國士兵的夥食標準才有所下降,肉也漸漸被土豆和其他蔬菜代替,但總體也算吃得不錯。
  • 二戰時,西方國家的夥食有多好?美軍用罐頭擦鞋,義大利的更過分
    俗話說的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自古以來,吃飯就是人們的頭等大事,所謂民以食為天,如果百姓不能吃飽飯,那麼國家政權就是不可能穩固的。吃飽飯,是正常進行勞動的基本保證,是整個社會得以正常運轉的基本保證。對於尋常老百姓是如此,對於那些要上戰場打仗的士兵來說,就更是如此了。
  • 二戰時日軍戰俘心懷不軌,與西伯利亞女子結婚,為何蘇聯會同意
    有戰爭,就會有勝利者,也會有戰俘。二戰期間,由於《日內瓦協議》的規定,國際上各國的戰俘受到保護,不能被虐待,可是邪惡的法西斯國家卻虐待了許多戰俘。不過美國、英國、蘇聯、中國等國家遵從國際協定,以法律標準對待戰俘。當時,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就有六十萬日本戰俘在勞作。
  • 二戰義大利軍隊夥食有多好?英國士兵有幸吃過一餐,後來哭了出來
    食物是戰爭中最不可缺少的東西,士兵們只有填飽肚子才能有力氣打仗,最強的戰鬥力才能發揮出來,但在這樣的惡劣條件下,能夠有吃的已經很不多了,壓根就沒有挑選的資本。一些有實力有底蘊的國家還好說,沒有實力的有啥就吃啥,甚至兩天才能吃一頓飯,士兵打仗完全都是靠毅力支撐。
  • 志願軍最頭痛的是這國的戰俘,幾乎沒說過幾句好話…
    抗美援朝的我軍戰俘營裡,匯集了聯合國軍的各國戰俘,期間發生了大量匪夷所思和有意思的事,其中土耳其和美軍的戰俘是典型代表。 在最初建立戰俘營時,我軍也沒有經驗。而且一開始正是美軍轟炸最兇,後勤物資嚴重跟不上。
  • 二戰時日本海軍的夥食到底有多奢侈?看這艘航母上的飲食就明白了
    雖然在二戰的時候,日本海軍的夥食標準高於陸軍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在1980年5月10日的《朝日新聞》公布的當時參與珍珠港作戰的「瑞鶴」號航母上的日常飲食標準,依然讓大眾對這種不同軍種之間的區別對待有了更深的認識。
  • 二戰中日本戰俘最大越獄:一千人手持餐刀調羹衝向機槍
    二戰期間,考蘭是人煙稀少的農業區,盟軍在這裡設立了一個大型戰俘營,關押了近兩萬人軸心國戰俘,有義大利兵、日本兵和朝鮮兵、臺灣兵(屬於日軍部隊),分為ABCD四個區:其中的B區集中關押日軍戰俘,大部分來自海軍。 戰俘營關押的第一個日軍俘虜,叫豐島一(被俘後化名「南忠男」)。
  • 二戰中被日軍俘虜的盟軍士兵待遇如何?10萬美軍戰俘慘遭虐殺
    隨著日軍勢力的擴張,他們也俘虜了大批的盟軍戰俘。我們都知道德國人通常是將戰俘關押在集中營,或者強迫參加軍工生產。那麼,二戰中的日本又是如何對待戰俘的呢? 戰俘是日本劫掠資源的機器 正如我們大家所知道的,日本是個資源貧瘠的國家。他們之所以偷襲珍珠港,也是美國人向他們禁運石油、橡膠以及廢鋼鐵,使得他們戰爭資源大大減少。
  • 二戰時戰俘集體槍決為何不敢反抗,活著回來的老兵說無非三個原因
    戰爭之所以殘酷的原因就是它會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尤其是在戰爭中奮力拼殺的軍人們,他們有的會直接戰死沙場為國捐軀,有的即使僥倖留住了性命,也有可能因為力竭而被敵人俘虜。儘管日內瓦公約曾明確規定戰爭雙方不得虐殺戰俘,但當戰爭真正爆發時,卻很少有國家會遵守這種協定。
  • 二戰日本戰俘,為啥寧願凍死餓死,也不去女澡堂幹活?
    導語:二戰日本戰俘,為啥寧願凍死餓死,也不去女澡堂幹活? 在二戰當中,日軍的侵略性很強,曾經侵略過30多個國家,有印度、汶萊、馬來西亞、還包括我國。這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14年,在戰爭的後期,也有大量的日本士兵成為俘虜。各國對待俘虜都會有自己的方法來,比如說德國,就有著褒貶不一的評價。如果是這些俘虜來自西歐國家,那待遇可能還會好一些。但猶太人就不一樣了,情況會變得十分危險。而日軍對待戰俘,那就只能用一個字形容「狠」。日本拒絕在《日內瓦公約》上簽字,而且對戰俘都很苛刻。
  • 抗戰期間,八路軍是如何歸化日本戰俘的?
    其實大多數日本兵在被八路軍俘虜之後,第一反應是殺身成仁,畢竟「七生報國」的思路在當時的二戰日軍中非常多見;而且考慮到自己在中國土地上作惡太多,所以他們認為中國人會在他們身上進行報復性虐殺,最早的日本八路前田光繁也就是在被俘虜的時候挨了打,然後就再也沒有被體罰或者虐待過。
  • 日本海軍的夥食怎麼樣?陸軍吃不起飯的時候,海軍可以大魚大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日本陸軍的夥食可以說是最差的了,雖然說紙面寫的看上去還不錯,可實際作戰中卻基本吃不飽飯,有的時候都要喝泥湯,吃草根。然而日本海軍卻完全不一樣,不僅頓頓白米飯,能吃到海魚,甚至於士兵都能吃到西方菜系的菜餚。同為日本軍隊一員的陸海軍之間的夥食差距,差距之大簡直讓人無語,似乎他們不是一個國家的軍隊。
  • 二戰哪國輸得最慘?並不是日本
    導語:二戰哪國輸得最慘?並不是日本,此國戰后街上基本見不到男人我們知道,二戰是人類有史以來作戰面積最大、戰況最激烈、參戰國最多的一次世界大戰。在這場戰爭中,有很多國家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在二戰中有一個國家輸得也是相當慘,那就是這次二戰軸心國之一的納粹德國,比起被原子彈轟炸的日本,納粹德國在這次二戰中損失要多得多。納粹元首希特勒當政時期,就以打造軍事強國而徵收了大量的士兵,二戰開始後,更是有很多青年男人投入戰場。
  • 二戰結束後,澳大利亞拒絕日本投降,將17萬日本戰俘全部處死
    二戰中的日軍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二戰徹底結束。中國以及其他受到侵略的國家紛紛開始釋放日本戰俘,讓他們返回家鄉。澳大利亞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日本在戰爭中太喪心病狂了,他們可不奉行什麼以德報怨,而是堅定地以牙還牙。日軍無視國際條例,不僅在戰場上毫無人性,他們對待戰俘和醫護人員也是隨意屠殺。
  • 中美俄軍事強國夥食對比:美軍吃的奢侈,俄軍吃的實在,中國呢?
    那麼美俄中作為全球軍事排名前三的大國,這三個國家的軍隊吃的又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美國,眾所周知,美國在建國成立的這200多年裡,美國一直在對外發起軍事戰爭,在二戰後成為霸主後也更加猖狂了,那麼作為全球排名第一的大經濟體系,對士兵的待遇也可以用奢侈來說了。
  • 二戰各國夥食都如何?美國人巧克力最難吃,此國用木屑做麵包
    看上去似乎還不錯,不過根據相關學者的估計,當一個人處於高消耗,高度精力集中的戰爭狀態時,主食和副食的重量不能小於1.5kg。蘇軍最著名的夥食當然要屬於黑麵包了,不過和如今我們吃的麵包卻大不相同,普通麵包都是由精麵粉製作,但是黑麵包除去麵粉之外,還有小麥麩皮,呈現出黑黃色,雖然造價和來源變得大幅度低廉易得,口感卻可想而知。
  • 二戰後,被蘇聯俘虜的日本關東軍,都去哪裡了?
    整個戰役歷時24天,共擊斃日軍8.3萬人,俘虜59.4萬人。近60萬俘虜,在戰後並沒有回歸日本,那麼這些被蘇聯俘虜的關東軍,都去哪裡了呢?根據蘇聯總參謀部數據顯示,在同日作戰期間俘獲了594000名戰俘。由於日本投降了,所以也沒有任何話語權,更不存在換俘了,所以這些戰俘被蘇聯一窩蜂似地運回了國內。
  • 二戰日軍的又一殘酷暴行,揭秘用戰俘血淚堆砌而起的泰緬鐵路
    在泰國和緬甸荒無人煙的山區,戰俘和勞工冒著炎炎烈日修築鐵路,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十六七個小時,毫無尊嚴可言。據一位倖存的英國老兵哈羅德·哈切利回憶:"我們每天都要工作14到18個小時,每天摸著黑起床,摸著黑回來。每天回來,我們重新報數時,都會發現人數在減少,因為幾乎每天都有人死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