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成昆鐵路!它和阿波羅登月、第一顆人造衛星並稱20世紀三大...

2020-12-05 瀟湘晨報

00:00/00:00

100%

用戶鑑權失敗,請先 註冊成為百度雲用戶

百度雲

在中國14萬公裡運營鐵路中

沒有一條

像成昆鐵路這樣

充滿奇蹟

它歷經艱苦卓絕建成

近1100公裡線路

從四川盆地到雲貴高原

穿越有「地質博物館」之稱的複雜山區

被外國人視作「生命禁區」

從1958年到1970年

中國人用自己的技術、自己的隊伍

10餘年艱難奮戰

打通了這條川滇大通道

留下了鐵路史上濃墨重彩的「 成昆精神」

成昆鐵路工程

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登月活動

(前)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

被聯合國組織評為

「象徵20世紀人類徵服自然的三大奇蹟」

與成昆鐵路有關的雕刻

至今仍存放在聯合國

從1970年至今

運營半個世紀

成昆鐵路重任不減

當高鐵飛奔在中國大地

「綠皮車」緩慢而堅定地行駛在成昆線上

穿行於人跡罕至的大小涼山

將一個個與世隔絕的寨子與外界相連、跟上發展步伐

讓孩子、農特產品走出大山

讓扶貧隊伍、新知新風走進山區

見證著貧窮消亡

見證著全民小康

標準更高、運行時速更快的

成昆複線正在建設

攀枝花到昆明段「綠巨人」奔行

動車已經開進了攀西地區

在涼山腹地、在崇山峻岭深處

一座座隧道、橋梁正在架設

向橫斷山脈發起挑戰

待最難的峨眉到米易段建成後

成昆複線就將全線通車

動車將駛進大小涼山

見證新的奇蹟誕生

川觀新聞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 聯合出品

川觀新聞記者 王眉靈 剪輯 周芷冰

圖片由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提供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阿波羅登月騙局:美國為什麼48年來不再登月?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1972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阿波羅17號成功登陸月球,兩位太空人在月球表面上停留了三天多的時間。這是人類在月球上活動時間最久的一次,也是目前為止的最後一次載人登月任務。
  • 成昆鐵路:生命鑄就的二十世紀人類三大奇蹟之一
    成昆鐵路被聯合國稱為「象徵20世紀人類徵服自然的三大奇蹟之一」。 成昆鐵路始建於1958年。成昆鐵路一經全線通車,就震驚世界,創造了18項中國鐵路之最,13項世界鐵路之最。1974年,中國將大型雕刻作品「成昆鐵路」贈與聯合國,是新中國成立後給聯合國送上的第一份禮物。1984年12月,中國成昆鐵路、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登月、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被聯合國並稱為「象徵20世紀人類徵服自然的三大奇蹟」。
  • 美國阿波羅計劃和蘇聯的「聯盟」登月計劃
    美國阿波羅計劃和蘇聯的「聯盟」登月計劃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月器升空,在月球著陸採樣,將在本月中返回的消息,再次讓中國的航天工程舉世關注。繼美國、蘇聯之後,全世界第三個有能力到月球採樣的國家,也將是44年以來第一個到月球「挖土」的國家。
  •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世紀騙局,真相終究要被解開
    作者丨張育上世紀60年代正處於冷戰時期,美國在載人航天人造衛星方面落後於蘇聯,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成為了首次進入太空的人類,加深了美國對在太空競賽中落後的恐懼。為了改變這一被動局面實現對蘇聯的反超,甘迺迪總統決定啟動阿波羅計劃 (英文:Apollo program)。
  • 美蘇為什麼幾十年不敢再登月?阿波羅登月計劃,真的是騙局嗎?
    阿波羅登月計劃一共進行了7次,成功了6次,時間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事實上從這個時間,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美國實行這樣的登月計劃,其實是一次非常巨大的冒險行動,因為此時距離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當中,才過去了不到10年的時間,航天航天的技術也處於一個完善的過程當中,登月更是難上加難。
  • 成昆鐵路金沙江大橋往事——紀念成昆鐵路通車50周年
    1974年12月,我國一座成昆鐵路象牙模型雕刻與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帶回的月球巖石、前蘇聯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模型一起,專列於禮品的一室,標註著「20世紀人類徵服大自然三項最偉大傑作」。精緻潔白的成昆鐵路象牙模型,罩放在一個玻璃櫃內,高約1米,寬約2米,安放在1米高的木柜上。象牙模型的正中,是一座平弦菱形雙斜腹杆鋼桁梁大橋——金沙江大橋。
  • 我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設計壽命僅僅20天,為何50年了還在飛行
    當人類研製出第一顆人造衛星,並成功發射以後,我們終於知道了地球原本的模樣,也知道了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地球只是一顆非常渺小的星球。在其他國家紛紛研製出人造衛星以後,我國也在不斷建設自己的航天事業,最終在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成功研製出了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而這顆人造衛星的設計壽命明明僅只有20天,可為何50年了還在太空飛行。
  • 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人6次登月實錄,我選擇相信
    上世紀60年代,是美國探索領域風光無限的時候。在此之前的50年代,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更是第一個將自己的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這一時期,美國的航天發展進度全面落後。也就在這個時候,美國總統甘迺迪入主白宮,他立即組織制訂了新的航天計劃。甘迺迪代表美國政府宣布:「要把前蘇聯人擊敗在月球上!」
  • 五十年前阿波羅11號登月有哪些疑點?
    1969年7月20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歷史上的這一天,美國阿波羅11號成功地降落在月球的寧靜海區域,英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跳下登月梯,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月球留下腳印的人!因為那時候我們家裡如果有一臺黑白熊貓電視機已經很了不起了,大街上跑的汽車都很少,而美國卻做了一件相當科幻的事情就是登陸月球,這簡直就像科幻小說一樣!
  • 阿波羅登月被徹底顛覆,航天科技五院公開設計圖紙!刷新認知水平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半個世紀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後發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講,這是人類向多星球物種演變的裡程碑事件。那一刻距離人類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不過才十二年,阿波羅11號登月飛船發射當年我們的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還沒有上天。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年
    1969年7月20日,在「阿波羅11號」環月飛行了12圈、並釋出登月艙「鷹」之後,這一句久等的話,讓許許多多在場的工作人員熱淚盈眶。如今,刻畫宇宙探索的科幻大片層出不窮,月球已經不算是冒險家的樂園了,觀眾也不會更感興趣。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年
    1969年7月20日,在「阿波羅11號」環月飛行了12圈、並釋出登月艙「鷹」之後,這一句久等的話,讓許許多多在場的工作人員熱淚盈眶。如今,刻畫宇宙探索的科幻大片層出不窮,月球已經不算是冒險家的樂園了,觀眾也不會更感興趣。
  • 阿波羅登月51周年!程式設計師還原阿波羅登月高清影像,效果震撼
    【新智元導讀】7月20日是阿波羅登月51周年。一位YouTube名為DutchSteamMachine的程式設計師使用AI技術修復了阿波羅登月的原始影像,將登月鏡頭的像素從每秒12幀提升到每秒60幀,效果令人震撼。7月20日是阿波羅登月51周年。
  • 20世紀人類科學界著名的三大計劃一覽
    20世紀人類科學界著名的三大計劃一覽1、曼哈頓原子彈計劃2、阿波羅登月計劃3、人類基因組計劃曼哈頓原子彈計劃,是美國陸軍1942年6月開始實施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製原子彈的計劃,該計劃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計劃,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於1945年7月16日成功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
  • 飛馬無人機在成昆鐵路「8.14」崩塌災害應急救援中應用
    關鍵詞:「8.14」甘洛崩塌;成昆鐵路;高位崩滑;應急救援 00 引 言 成昆鐵路始建於1958年,北起成都站、南至昆明站,全長1096km,設計時速80km/h,鐵路施工環境惡劣、條件艱苦,該工程曾與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登月活動和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共同被聯合國組織評為
  • 阿波羅登月畫面突然消失,真相至今被掩蓋,登月第一人:遇到怪事
    在航天領域,雖然前蘇聯是先驅者,但是後來美國慢慢的追趕上來並且超越前者,在美蘇航天競賽中,標誌著美國在航天領域徹底領先的一個標誌就是1961年開始實施的阿波羅登月工程,從1961年到1972年短短11年的時間,美國先後把12名太空人送上距離地球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從而一舉贏得美蘇航天競賽,而前蘇聯從此在航天領域徹底落後美國。
  • 我國現階段能不能載人登月?看完阿波羅11號登月過程就知道了
    早在半個世紀前,美國發射了一系列的阿波羅載人飛船將6批共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並順利返回地球。從科技發展的角度來看,現在的科技已經比半個世紀前更發達了,為什麼人類沒有再次踏上月球表面呢?我國現階能不能載人登月?
  • 阿波羅登月前的冷戰太空爭霸:美蘇兩位宗師級大佬隔空鬥法(上)
    ,大約有2000餘名德國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工人等連帶他們的家眷一起被帶到了美國,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大名鼎鼎的V-2火箭的總設計師和後續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的領軍人物,馮·布勞恩!R-7發射當然,R-7火箭作為運載工具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並不是簡單的拆卸掉火箭的彈頭,換成衛星就完事了。
  • 「阿波羅計劃」耗資2000億,近乎不可能的登月壯舉,背後有何隱秘
    1961年5月25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向國會建議美國在10年內,也就是1970年之前實現登月目標,國會在幾乎沒有經過討論的情況下就批准了甘迺迪的提議,這是因為20世紀50年代,前蘇聯在美蘇冷戰的太空競賽中已經處於了領先地位!
  • 嫦娥五號對比阿波羅登月,著陸腿壓痕明顯不同,這是為什麼?
    嫦娥五號踏上歸途阿波羅載人登月的成功為嫦娥五號任務的實施積累了知識與經驗,繼往開來的嫦娥五號也是對「質疑阿波羅載人登月造假」言論的一次有力澄清,因此它的一舉一動都免不了與前輩加以對比LRO衛星阿波羅11號登月遺址成像阿波羅11號,登月時間:1969年7月20日協調世界時20:17:43航天員: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駕駛員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