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賽迪《2019/2020中國公共信用數位化市場白皮書》顯示,金電聯行在公共信用數位化市場,連續2年市場佔有率第一,遙遙領先於競爭對手,保持著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
作為「信用行業唯一獨角獸企業」的金電聯行,利用大數據顛覆傳統行業認知,從大數據信用融資,到全面參與國家信用體系建設,再到全產業數位化轉型賦能,金電聯行已經成為許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背後的隱形獨角獸。
金電聯行顛覆傳統行業對大數據應用的認識
金電聯行創始人、董事長範曉忻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2000年就開始創業,在汽車供應鏈的IT領域進行深耕。當時由於汽車供應鏈的交互系統非常複雜,存在的問題比較多,各類數據量大繁冗,日常維護費時費力且效益一般。為解決這個問題,範曉忻帶領團隊自主開發了一套新系統,在當時市場上處於領先水平,全北京有四家大型汽車企業,其中三家選擇了範曉忻的數據系統。
正是因為此前他們開發的系統好、能有效處理大量數據,範曉忻和其團隊才具備了做金融服務的數據技術基礎,並創立了金電聯行。金電聯行成立後,一直致力於運用大數據手段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這比《大數據時代》的出版早5年,比「大數據元年」的到來早6年。
顛覆國內傳統行業對大數據的認知並不是易事。創立初期,金電聯行遇到許多艱難險阻,範曉忻率領金電聯行逐漸讓那些沉睡著、看上去沒有什麼大用處的數據,變成了經濟領域的「新油田」。
金電聯行使用獨立研發的一整套評估模型,對企業各項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對企業的經營和信用狀況進行打分,然後把評估結果提交給銀行,銀行根據評估分數選擇是否放貸,以及放貸多少。
從創立初期幫助銀行提交企業大數據信用評估,到被中國人民銀行授予首批企業徵信牌照,金電聯行先後成為國家發改委合作的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國家信息中心信用信息共享合作單位、北京地區徵信機構總經理聯席會議主席單位……體現了國家政府機關對金電聯行的大數據能力的認可。
金電聯行顛覆企業貸款融資傳統模式
範曉忻成立金電聯行的初衷就是為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而位於郊區的生產車間、小鎮上的製造工廠,那些處於融資困境中的企業,更激發了金電聯行立志用大數據服務企業的情懷。
從相關數據來看,中小企業貢獻了我國80%的就業、60%的GDP和50%的稅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但中小企業融資一直都困難重重。西方國家因為有完整信用體系,企業僅憑有效訂單就能申請到純信用貸款。怎麼客觀評價中小企業信用,並讓金融機構認可,成為了範曉忻關注的重點。
他認為,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供應鏈,每個供應鏈都一樣能夠產生大量數據,通過收集、整理、分析這些供應鏈數據,就能把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用數據形式分析出來,把企業的真實信用計算出來,就可以作為金融機構給這些中小企業發放貸款時的授信依據。
金電聯行在用數據技術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的同時,也逐漸成為各大銀行的得力幫手,幫助銀行追蹤計算貸後風險狀況,進行大數據量化風險管理。廣發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郵儲銀行等都是金電聯行的服務對象。
金電聯行「信用科技」在政府場景大放異彩
金電聯行開創性地提出「客觀信用」服務於金融信用融資,將金融行業修煉的能力應用於政務領域,再一次顛覆性地提出「科技信用」,把領先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落地應用於信用體系建設,短短幾年,已成長為中國科技信用第一品牌,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
金電聯行已經為省級、地市、縣級、園區等提供上百個公共信用平臺建設和創新的信用服務。範曉忻表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已經進入全新階段,信用平臺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進行建設的趨勢更加突顯,各地信用平臺二期建設都在「科技蛻變」,金電聯行在信用建設領域的優勢也愈加明顯。
金電聯行正在逐漸顛覆數位化轉型理念
在數位化轉型已不是一個非常熱門詞語的當下,作為國內最早倡導大數據賦能理念的金電聯行,用其特有的數位技術,解答了什麼才是數位化轉型,以及他們要建立什麼樣的智能生態。用範曉忻的話就是:數據體系搭建、技術體系搭建、業務體系搭建和生態體系搭建,為企業實現實際價值。金電聯行沒有那些「花哨動作」,就是通過紮實全面的數據技術服務,為企業實實在在解決融資、銷售等問題,幫企業搭建價值最大化的智能生態。在金電聯行看來,為企業打造一萬個華麗的概念,也比不上幫企業贏得一個精準的客戶。
金電聯行關注的是企業的數據歸集,注重把企業生產過程中所有節點的數據全部統籌起來,建立起數據工業軟體(系統),以軟體(系統)的形式幫助企業實現智能生產(範曉忻說,智能生產不是生產自動化,儘管二者有聯繫)和銷售。
範曉忻說:「中國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數據、最多樣的場景。」並且,經過這十幾年的探索發現,行業共性越來越滯後於數據共性,雖然行業不同,但這些行業間的數據類型有95%左右都是相同的。這就構成了金電聯行研發和應用數據工業軟體(系統)的客觀基礎,並成功推進多個知名企業數位化轉型。這是金電聯行通過服務企業、參與智能生態建設的真實寫照。
本圖僅作為配圖使用
作為國內最早專注大數據行業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金電聯行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能夠助力傳統行業數據智能化轉型,顛覆以往的轉型思路。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除了已有效使用的大數據五層架構理論,金電聯行2020年在建模領域也實現了新的突破,被業內專家評價為「世界領先水平」,其中,範曉忻創造性提出了「基於因果關係的機器學習」,比以往的機器學習多了一層,成為金電聯行獲取行業優勢的「秘密武器」,從看到數據、數據接入再到數據管控、數據的標準化、原數據管理,甚至數據的整個生產調動,都包含在一個全流程自動化的閉環大數據平臺,完全不受人為等因素幹擾,並且能夠對大批量企業同時進行監管,未來能滿足各行業場景下的實時計算需求,幫助用戶處理各個數據層面的問題。
迄今為止,金電聯行已獨立開發出30多條產品線和百餘套智能產品,已為金融、政府、製造業等行業提供了上萬個大數據與人工智慧落地案例。特別是當政府部門各流程數據被建模分析之後,政府或將更多的由行政管理向數據治理轉變。這些大數據人工智慧產品的最終走向,會形成一種約束力,促成整個新基建乃至全社會各行業的信用體系建立健全、整體提升。
金電聯行這個隱形獨角獸,以一己之力,推動了一個大數據智能時代的到來!
文:趙長春 / 數據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