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不適應高海拔長期部署?印度人還是早點面對現實的好

2020-12-22 環球時報

《今日印度》網站2020年12月1日刊文稱,在長達七個月的中印邊境冬季軍事對峙中,印度準備在海拔4200米的所謂拉達克地區維持近5萬人的兵力部署,這促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為駐守在邊境的士兵採購高海拔裝備和服裝。

文章聲稱,中國軍隊「沒有預料到印度會在寒冷的冬季繼續在邊境地區佔領高地」,那裡的溫度已經開始下降到零下20度以下,印媒在文中聲稱「中國軍隊此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於是在上個月,為應對印度的部署,解放軍給邊境部隊提供了更多的後勤保障。」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都具有寒區部署經驗】

一位印軍官員說:「低溫和嚴寒因素已開始成為巨大的挑戰。整個冬季,溫度將會降至零以下40-50度。」

文章稱,位於中印邊境4200米高海拔地區的班公湖,已經開始結冰。數千名士兵處於近距離軍事對峙中,雙方在班公湖兩岸都部署有大炮、坦克和裝甲車。即使溫度驟降,班公湖北岸和南岸的高地也沒有被空置,大量士兵部署在那裡。

【中印邊境的印軍士兵在紙面上擁有充足裝備】

文章頗為「自豪」地稱,2020年10月,考慮到在漫長冬季中印邊境所謂拉達克地區的邊境持續軍事對峙,印度從美國緊急購買了更多適應高海拔駐守士兵的冬季服裝。印度政府聲稱要給每個邊境守軍提供的冬季裝備包括三層衣服,其中包括特殊的夾克和褲子,並穿上保暖披風以抵禦風寒。此外,護目鏡、口罩、手套、帶有厚厚羊毛襯裡的雪地靴、能完全蓋住頭部和耳朵羊毛帽,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裝備。該套件還包括一個帶吸管的帆布背包,該吸管連到一個保溫瓶裡,為士兵提供溫水。同時還包括一個特殊睡袋。

文章還炫耀,從今年9月份開始,印軍舉行了一系列大規模軍事演習,儲備了大量口糧、冬衣、高海拔帳篷和燃料等必需品,為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長期軍事部署做準備,並考慮到在漫長冬季所需的額外部署。

【印度在中印邊境為士兵建造的居住設施媒體截圖】

此外,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稱,為了確保冬季部署部隊的作戰效率,印度陸軍已完成了為所有部署在該地區的部隊建立居住設施的工作。為保護部隊免受嚴寒和低溫侵襲建立的生活住所包括可快速安裝的模塊化避難所。除了多年來建造的具有綜合設施的智能營地之外,最近還創建了一個具有綜合性設施的先進住所,住所裡面包括水、電、供暖設施,保健和衛生設施等。

作為對比,文章稱,中國也為駐守士兵建立居所,包括為其部隊配備了「特殊帳篷」。最近,他們還試圖從前線地區輪換部隊,以保持部隊活力並避免冬季傷亡。此外印媒也注意到,中國已經開始建立由健身中心和圖書館組成的休閒設施(編者註:實際上是已經建成使用),最後,印媒沒來由地認為中方「不適應冬季高海拔地區長期部署」。

【印度媒體發布的班公湖地區中印軍事對峙部署情況】

事實上,印媒其實已經有所意識到當面的解放軍擁有良好越冬設施,文中提到「中國已經開始建立由健身中心和圖書館組成的休閒設施」,不知道印軍自己是否具備這樣的設施?而且根據央視等官方媒體的報導,解放軍邊防軍的生活設施可遠遠不止如此而已。這樣的設施意味著解放軍的高原營房建設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印媒文章作者應該是不願意承認的。印度媒體顯然從不認真閱讀關於解放軍駐藏部隊的新聞報導,對解放軍邊防部隊的訓練和裝備情況缺乏了解,完全不知道對方已經住上了能抵禦零下40度嚴寒的高原營房,擁有溫暖適用的高寒地區野戰被服,還有充足的新鮮食物可以保持體力和健康。只是異想天開地認為解放軍不適應冬季高海拔地區長期部署。

另外,此前已有國內報導顯示,在喜馬拉雅山區的中印邊境地區部署的解放軍士兵「已在享用無人機送來的火鍋和床邊制氧機產生的氧氣,同時穿著最新的外骨骼來幫助他們在嚴酷的低溫下執行基本任務。」這些信息全部都是有圖有視頻,真的假不了,而且如此大規模的資源調配和基建,可說明不了印媒聲稱的「中國軍隊事先沒有預料」,沒有長時間的準備,解放軍比印軍條件高出幾個檔次的營房難道是一夜之間長出來的?

印度人看不到或者不願看到的東西,並不表示它們不存在。印度媒體在國內玩玩自我欺騙還是無妨的,但要覺得這種欺騙可以讓印軍在極寒的邊境地區過得更舒服,或者讓他們面對解放軍碾壓性的後勤優勢時能不那麼磕磣,還是早點洗洗睡的好。究竟是誰會「不適應冬季高海拔長期部署」,完全可以基於兩軍的保暖營房、服裝和後勤,用時間來檢驗。

(作者:寧浦版權稿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文章內容系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焦點

  • 解放軍不適應高海拔長期部署?印度早點面對現實吧
    文章還炫耀,從今年9月份開始,印軍舉行了一系列大規模軍事演習,儲備了大量口糧、冬衣、高海拔帳篷和燃料等必需品,為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長期軍事部署做準備,並考慮到在漫長冬季所需的額外部署。此外印媒也注意到,中國已經開始建立由健身中心和圖書館組成的休閒設施(編者註:實際上是已經建成使用),最後,印媒沒來由地認為中方「不適應冬季高海拔地區長期部署」。
  • 違心不?印媒自吹印軍軍力保障厲害,而解放軍不適應高海拔部署
    文章還炫耀,從今年9月份開始,印軍舉行了一系列大規模軍事演習,儲備了大量口糧、冬衣、高海拔帳篷和燃料等必需品,為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長期軍事部署做準備,並考慮到在漫長冬季所需的額外部署。此外印媒也注意到,中國已經開始建立由健身中心和圖書館組成的休閒設施(編者註:實際上是已經建成使用),最後,印媒沒來由地認為中方「不適應冬季高海拔地區長期部署」。
  • 印參謀長視察前線,卻被前線部隊哀求,因離解放軍營地僅200多米
    中印對峙仍在持續,目前的情況是印度還在不斷增加部署,一方面希望能夠在冰雪融化後迅速形成面對解放軍的對峙優勢,另一方面也希望提升己方的士氣,但這真的有用嗎?
  • 強行對標解放軍!印度採購遙控機槍,準備部署在中印邊境一線據點
    中印邊境目前依然處於緊張的對峙狀態,印度的海陸空三軍的特種部隊已經全部部署在邊境地區,解放軍也已經加強了列城全線的防禦力量,並部署了超過285個重裝貨櫃單元,這些貨櫃單元在第一時間就可以批量組成重火力武器。近日,印軍為了強行對標解放軍,在邊境搞了一些大動作,印軍想法真管用嗎?
  • 解放軍4萬人兵臨邊境,還有轟6在喀什壓陣!印度人的壓力來了
    印媒稱,近期在南疆地區集結進行大規模演習的解放軍兵力總數多達四萬餘人,所擁有的重型武器裝備和遠程火力,都是拉達克地區的印軍第14集團軍所不具備的。近日有衛星圖片顯示,在距離中印對峙一線690公裡的喀什機場,解放軍部署了多型戰機。至少有6架轟6K、12架殲轟7A和4架殲16在停機坪上待命。 690公裡的距離對於空軍來說僅有1個小時的航程,將極大增強中方對前線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應對實力。尤其是經過多次升級的轟6K,是帶有一定戰略打擊能力的轟炸機,這是印軍所不具備的能力。
  • 高海拔生活改變的不只是基因
    蓋丘亞人是秘魯的土著居民,他們在25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生活了至少11000年,已經進化出了適應惡劣環境的基因。近日,一項新研究發現,極端條件可以改變控制DNA活性的化學修飾。這些表觀遺傳變化是第一個證據,證明在山區長大不僅能改變基因,還能改變身體使用基因的方式。相關論文刊登於《基因組生物學與進化》。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想知道,環境壓力(比如低氧濃度)能否塑造高地人的基因活動。
  • 解放軍可千萬別打過來!印媒:印軍現在正常的巡邏作戰都做不到
    印度媒體表示,這是印軍史上首次在冬季,往拉達克地區部署這麼多的部隊,這就直接導致了一個問題,印度根本就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受高原惡劣氣候的影響,現在印軍每天都有非戰鬥減員發生,就連正常的巡邏作戰都做不到。照這種情況看來,10萬印軍保不準真要凍死高原?自從進入冬季後,印軍在邊境最大的敵人就已經不是解放軍,而是高原上極端寒冷和高速大風的天氣,以及稀薄的大氣。
  • 美分析師:解放軍給駐藏部隊最好裝備,印度則給邊防軍發二手衣服
    一位中國軍方人士告訴《南華早報》記者:「9月20日首次亮相的新型冬季作戰裝備在西藏進行了試驗,後來經過修改和改進,以適應部隊在西藏冬季作戰的需要。西藏前線部隊已經裝備好了。」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新型冬季巡邏裝備包括防寒帽、冬訓服、大衣、吸溼快幹內衣、防水保暖手套和襪子,以及防眩光眼鏡和多功能保溫水瓶。
  • 從印軍體制與戰爭潛力角度,分析印度人為何不具備戰爭基因
    解放軍對印軍,不論歷史傳承(包括兩國軍事戰爭史,戰爭基因,直接交鋒紀錄)還是現實中(軍事體制、物資供應、組織方式),都佔優勢。今天把這篇拿出來,算是從軍事體制上做一個對照。這篇文章是舊文,今天拿出來不是為了炒冷飯。我覺得,承認自身優勢,並非五毛,亦非自信過頭,也是一種實事求是。
  • 印度人的回答出人意料
    印度人的回答出人意料,有超過五成的印度人認為他們在軍事上和中國相比不佔優勢。印度一向都自我感覺良好,認為中國實力不如他們。這次調查結果著實令人意外,居然有這麼多的印度人認為自身實力並不如中國。現在印度國內的民主主義情緒如此的嚴重,還能有這麼多的印度人承認自不如人,說明如今中印之間在軍力上的差距之大,已經引起了很多印度人的重視。
  • 印媒:中印軍隊實力仍有不小差距,印度人:中國沒在意過印度
    對於印度為什麼不吸取歷史的教訓我們不得而知。但在上世紀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上卻有一很有意思的一幕。解放軍在一次攻陷了印軍倉庫後,穿著印度的軍裝,吃著印度的罐頭,對印軍逃兵窮追猛打。但伴隨著軍事實力的不斷提升,作為人口僅次於中國的印度現如今已經越發自信。到目前為止,印度已經主動和多國挑起了爭端。同時在邊境一線地區,印度也已經部署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
  • 印媒:解放軍奪回並控制5104高地!
    數十名疑似印度軍人撤離高地 也有消息稱,這段視頻是今年8月底的,當時印度人吹噓說他們推進了4公裡,佔領了包括班公湖南岸黑頂在內的多個制高點
  • 印度造不出的高原防寒裝備,中國能大批配發,性能好價格低得驚人
    《印度論壇報》(Tribuneindia.com)網站10月20日發表文章,分析印度陸軍為何不穿國產的高海拔防寒服裝和裝備:因為沒有產業鏈,造不出來。 文章稱,在今年八月份,當印度陸軍意識到部署在中印邊境的數萬名印度士兵有可能必須在高海拔、高寒地區越冬的時候,就開始了瘋狂採購特殊服裝和登山裝備(SCME)。印度國防部和陸軍的官員散布到歐洲,澳大利亞,美國和加拿大,在「緊急採購」流程下花費巨資採購這些服裝和裝備。
  • 印媒開始哀嘆:中國軍隊條件比我們好得多
    而大山的阻隔使印度人不得不想辦法鑽隧道,為避免工程過於龐大,印軍也無法修築寬闊道路」。另一個殘酷現實是,喜馬拉雅山擋住了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使印度一側的降雪量大增,而「中國人就不會遇到積雪阻塞通道或長時間隧道被堵的考驗」。
  • 在高海拔地區騎車爬坡是什麼體驗
    高海拔爬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胡):在高海拔地區由於空氣較為稀薄,所以容易讓車手缺氧,很難發揮出最好狀態,爬坡計時賽也是首次參加,非常辛苦,呼吸也非常急促。(黃):高海拔的爬坡賽和平原完全不一樣,呼吸明顯感覺比較困難,心率上不去。
  • 「想要正常巡邏作戰都不容易」,印媒哀嘆「拉達克」印軍過冬艱難
    而大山的阻隔使印度人不得不想辦法鑽隧道,為避免工程過於龐大,印軍也無法修築寬闊道路」。另一個殘酷現實是,喜馬拉雅山擋住了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使印度一側的降雪量大增,而「中國人就不會遇到積雪阻塞通道或長時間隧道被堵的考驗」。 對於「拉達克」地區而言,冬季的首個挑戰是嚴寒,當地目前的最高溫度僅3攝氏度,最低可降至零下10攝氏度至零下15攝氏度。
  • 巴基斯坦訂購的054A/P型護衛艦下水,為何印度人對此高度緊張?
    可以說,中國的武器裝備還是讓印度軍隊十分忌憚的。最近,印度人似乎又開始高度緊張起來了,因為他們發現巴基斯坦海軍馬上又要接收新裝備了。果不其然,護衛艦下水的消息剛出,印度方面馬上就開始表示擔憂了,有印度媒體指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巴基斯坦的海軍都十分弱小,在面對印度海軍時幾乎沒有還手的餘地,但很快這一局面將會迎來轉變,因為未來054A/P型護衛艦入列服役後,將成倍增強巴基斯坦海軍的作戰實力,這將會對印度的海軍造成一定的威脅。
  • ...外傳中國解放軍「東風-17」中程彈道飛彈已部署在中國東南沿岸...
    《南華早報》報導解放軍東風-17超音速飛彈已部署東南沿海後 臺軍方回應:已將飛彈、雷達機動化】根據臺灣媒體《自由時報》周一(10月19日)最新報導,外傳中國解放軍「東風-17」中程彈道飛彈已部署在中國東南沿岸,意圖威懾臺灣。事實上,臺灣軍方通過歷年「漢光演習」驗證因應解放軍飛彈威脅的作為,並已將飛彈、雷達「機動化」,同時通過研製「雄二E」飛彈、外購各式精準彈藥以強化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