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勝利日當天,一輛搭載著多名歌手的大巴車穿行在土耳其安塔利亞省阿拉尼亞市的大街小巷上,移動大巴車在安塔利亞市區及其周邊地區裡行駛了五個五個多小時,車上的擴音器裡傳出一首首蘇聯戰爭歌曲,其中就包括膾炙人口的歌曲《喀秋莎》。有時,大巴車會停下來,將康乃馨送給駐足聽歌的觀眾。這一活動是在該市政府的支持下,由當地的俄羅斯文化協會舉辦的。
烏克蘭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西比哈和節日大巴車
這本是一件很尋常的節日慶祝活動,然而卻讓烏克蘭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西比哈大為光火。他威脅說,由於勝利日當天在這座度假勝地的移動音樂會上演唱了歌曲《喀秋莎》,土耳其將不再出現烏克蘭遊客!
5月11日晚間,這位烏克蘭駐外使節在其Twitter帳號上寫道:「我認為我們在阿拉尼亞的土耳其朋友被誤導了。安塔利亞市政府支持這種挑釁行為的事實表明,他們不尊重數百萬烏克蘭人的感情。真正美麗的阿拉尼亞不需要烏克蘭遊客了嗎?」
烏克蘭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西比哈的Twitter截圖
同時,他指出參加節日活動的該市居民違反了疫情期間的隔離制度,危及到了周圍居民的安全。
大多數政治評論員不支持這位烏克蘭大使的做法,並對他的這一舉措感到奇怪。很顯然,這位大使對戰勝法西斯主義的周年慶祝活動不高興。
大巴車上演唱《喀秋莎》等戰爭歌曲的歌手們
現年45歲的安德烈·西比哈出生在烏克蘭西部的捷爾諾波爾州的茲博羅夫市,大學畢業於利沃夫國立大學(又名伊凡·弗朗科大學)。捷爾諾波爾州在1920年至1939年屬波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這裡的烏克蘭人與納粹德國親密合作。而利沃夫市是烏克蘭新納粹組織的大本營。這位大使有如此的舉措,就不難理解了。
近年來,烏克蘭國內的新納粹抬頭,另外在前總統波羅申科執政期間還通過了《去共產主義法》,但凡是與蘇聯和俄羅斯沾邊的事情,該國的政客都會跳出來撕咬一番。《喀秋莎》是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傳唱最廣泛的歌曲,在鼓舞當時的蘇聯軍民戰勝納粹德國侵略者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烏克蘭為了反俄連這首歌曲都要利用,只能說這個國家的政客們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了。
(2020年5月14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