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人們對生活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人民越來越關注休閒時光所以旅遊成為人們最好的休閒,去往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到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可以看到民族文化的差異。
高鐵時代到來了,「八縱八橫」是一個非常大的網絡,充分照顧了所有可以照顧的城市,但依然有一部分城市可能會失去,作為沿江通道和京廣通道兩條幹線的樞紐,武漢區域的中樞地位很牢固,普鐵時代,武漢只接入京廣的幹線,缺少東西行駛的幹線,高鐵時代武漢又多了一條東西行駛的滬漢蓉幹線(沿江通道),地位其實在升級,但是,之所以將其歸類為「失落者」,主要是因為現在的計劃與以前的過大期待有點不一致,特別是面對鄭州和合肥的高大上的米字型圖案,武漢確實有點不好意思。
武漢,簡稱「漢」,別名「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工業基地、科學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武漢位於江漢平原的東部,長江中遊,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橫跨市界中央,將武漢中心城市分成三部分,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力的結構。
武漢大學的前身是成立於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的自強學堂,1928年更名為「國立武漢大學」,學校瀕臨東湖,抱著珞珞山,校園內綠樹蔭涼,近年來,武大的櫻花名聲很高,校園內的主要賞花場所有櫻城、櫻花街、櫻花頂、粟珈廣場等。
黃鶴樓是武漢的城市地標之一,唐代詩人崔顥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的詩句而聞名,李白、毛澤東等為黃鶴樓留了詩,登上黃鶴樓眺望,可以看到長江和武漢三鎮的風景洶湧澎湃,黃鶴樓位於武漢長江南岸黃鶴樓公園內,是公園的主體景點。
武漢東湖是武漢的城中湖,分為四個區域,聽濤景區、東湖磨山景區、落雁景區和吹笛景區,四個景區各有特色,聽濤休閒,磨山賞花,落雁觀鳥,吹笛遊山,其中聽濤景區最接近市區,是外國遊客去得最多的景區。
對於高鐵時代一個落寞的湖北城市,還是中部六省「唯一的特大城市」,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旅行的意義並非是要去看多少風景、品嘗多少美食,而是體會不一樣的人文以及歷史文化,豐富我們的知識庫,了解各個城市的發展,我想,這才是我真正熱愛旅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