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地球可以很酷,90後小夥用10年時間拍攝300多座冰川

2020-12-17 澎湃新聞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然而地球的「健康狀況」並不太好,作為地球組成部分的冰川,因全球變暖正在加速消融。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2019年年初發表研究報告顯示,南極冰川融化速度是20世紀80年代的6倍。冰川加速消融不僅引起相關專業機構的高度關注,不少普通人也正在加入記錄冰川的行列,他們用鏡頭和圖片勾勒出冰川和時代的變遷,也向世人發出警示:保護地球,人人有責。出生於四川廣安市鄰水縣的90後小夥王相軍就是其中一員。

王相軍是一位視頻博主,從2012年開始,他曾多次穿越原始森林,爬上喜馬拉雅山,深入多處生命禁區,拍攝了大量冰川的珍貴視頻,因為這些視頻的傳播,千千萬萬個網友才了解到冰川加速消融的真實狀態,同時也更加關注全球變暖並開始反思個體對環境保護的重要責任。

敢想敢做,不畏艱險

初識冰川,是2011年。那時的王相軍囊中羞澀,坐不起纜車,他就徒步八小時爬上了玉龍雪山,第一次看到冰川,皚皚雪域的美景令他印象深刻,成為他日後神往的目的地。2012年,正在麗江打工的王相軍再次被一張雪山海報吸引,便立刻辭職開啟了他的冰川之旅。

一次,王相軍在衛星地圖上看到一座山地冰川,到現場時,才發現S型冰川已經化成一個夾在山中間的湖。當時,王相軍踩著結冰的湖面進入冰川主體,爬進冰川洞後,他用相機留下了這尊龐然大物消融殆盡前最後的光影。等他返程時危險才顯現出來,原本的冰面融化到不足來時的一半厚度。他硬著頭皮挪動,突然一腳踩空墜入冰湖。掙扎著回到冰面後,沒走幾步,王相軍再度墜入湖中。之後,他只能匍匐在薄薄的冰面上前行,衣服、頭髮和眼睫毛都結冰了。

王相軍在穿越冰川 圖源:王相軍

2017年,王相軍開始接觸快手,他將之前拍攝的冰川融化視頻上傳到了快手,很多網友看後唏噓不已。在與網友互動中,他意識到自己偶然做了一件與環保相關的事。此後,儘管他仍然對氣候變化、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等這些專業詞組的概念比較陌生,但他開始更多地將鏡頭放在了關注冰川消融上。

網友在王相軍快手號中的留言

王相軍曾探訪過位於念青唐古拉山東部的祥格拉冰川。第一次去,巨大的、藍色的冰川晶瑩透亮,還非常完整。不久後,王相軍再次來到這裡,卻意外發現,冰川上出現了巨大的冰窟,底部的冰在湍急水流的衝刷下迅速融化。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可知,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升高了 1°C ,這種升溫導致的冰川融化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生活造成了威脅。而這種威脅在王相軍的視頻中可見一斑。

從2018年秋天王相軍上傳的視頻中,可以看到西藏昌都邊壩縣像房子一樣大的冰塊正從冰川上掉落。王相軍說:「冰川已經不是像原來那樣一點點融化,而是在大塊剝落。」也因此他加快了探訪和拍攝冰川的步伐。王相軍並不足夠清楚自己在與誰賽跑,只是隱約意識到,有些美好的東西消失後可能再難見到。

王相軍的攝影作品

如今,王相軍的冰川之旅進行了將近10年,他拍攝了大大小小的冰川300多座,跨越了無人觸及的冰川70多座。要拍攝這些冰川,就要穿越原始森林,跋山涉水,有時甚至要徒步經過無人區。通往冰川的每一條路,每一步都是王相軍生生從荒野中踩出來的。2018年元旦,在亞龍冰川附近,王相軍在一個閒置的小木屋休息時臉被碎石砸醒,睜開眼才發現屋頂伸進了一隻熊爪,正在努力去抓他還沒吃完的餅乾。

「我以前在路上看到幾個小孩子抬著一頭小犛牛,內臟已經被熊吃乾淨,只剩下外皮。牛肚子豁開的空洞一直在我腦子裡盤旋,當時很害怕。」 回憶起以前的經歷,王相軍說,「這些年遇到的兇險很多,但想要為環保做出點事情,就要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更要有不怕兇險的精神。我現在野外生存能力很強,別人覺得危險的事我已經習以為常了。」

不走尋常路,願為環保服務

提起王相軍多年拍攝冰川的事跡,他說:「我拍這些也只是讓大家知道了冰川在加速消融,算不上什麼大事。」而對很多人來說,這卻是一件不平凡的大事。

由於王相軍的視頻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2019年年底,他代表中國民間環保觀察者受邀參加在馬德裡舉辦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向世界分享他的冰川觀察。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的王相軍(右二)

圖源:網絡截圖

從馬德裡回國後,王相軍在快手主頁上傳了新視頻。他把在馬德裡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的楊富強教授對話的場景進行剪輯,楊富強每講一句理論和觀點,王相軍就在後面穿插一段自己在野外拍攝的對應冰川實景。他以這種可視化的方式讓人們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希望喚醒人們保護地球的意識。

視頻來源:王相軍

聯合國氣候大會之行,王相軍的視頻創作有了新的方向。他第一次覺得,自己的拍攝創作,與一個關乎人類和自然命運的宏大命題發生了聯繫。他把「氣候變化禍延後代」這句話作為警言,希望「保護環境,從我開始」。

因為楊富強教授的研究團隊真正探訪冰川的機會並不多,看到王相軍的視頻後評價道:「他的記錄很多都是珍貴的史料,即使是常年在戶外勘探的專業的地質學家、科學家和環境保護者都不曾掌握,它們很可能成為歷史的孤本。」

得到專業人士的肯定,王相軍更加體會到所做之事的價值。他說:「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如果我像父母期待的那樣在城市打工、娶妻、生子,我也不可能拍下這些對大家有用的視頻。」

在同一位置318通麥大橋上拍到加拉白壘附近的雪峰,左圖王相軍於2019年3月19日拍攝,右圖為王相軍朋友於2020年4月5日拍攝,雪山融化,雪際線明顯上升。

回想9年前,當時高中畢業的王相軍因不願意按照父母期待的生活方式過日子,主動切斷了和家裡的聯繫,開啟了自己理想的野外冒險之旅,才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王相軍。

在探訪冰川途中,王相軍與一隻因好心餵食而追隨其後名叫「土豆」的流浪狗相伴。多年來,「土豆」陪伴王相軍走過了很多雪山冰川,不僅減少了他路途中的孤獨,也為他在野外防止野生動物侵擾起到了保護的作用。

王相軍第一次帶「土豆」上冰川時

把它裝進包裡全程背了上去

圖源:王相軍快手視頻截圖

2018年8月,王相軍的表弟偶然在快手刷到了王相軍的視頻,覺得面熟便拿給王相軍父母辨認。在視頻裡,王相軍膚色黝黑、嘴唇乾裂,頂著雞窩頭站在白茫茫的冰川腳下正說著一些父母聽不懂的話。6年多沒有聯繫,看到日思夜想的大兒子,母親又喜又悲,哭了出來。

儘管家人仍然希望他回歸平常生活。然而王相軍已無法與冰川分離。無論家人理解與否,他仍然選擇繼續拍攝記錄冰川,他說那才是屬於他的生活,更是一份責任。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曾寫道,「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相軍能夠克服艱難險阻,四處探訪冰川,藉助時下最流行的短視頻進行傳播,不僅讓人觀賞到冰河山川的壯美奇偉,也將最樸實的環境觀念根植於人心。

來源:中國環境

編輯:喬建華

更多精彩,請關注中國環境APP

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

版權聲明

中國環境報社旗下媒體包括中國環境報、《環境經濟》雜誌、中國環境APP、中國環境網、中國環境微信、中國環境微博等。為維護自身版權利益,制止非法轉載行為,特此鄭重聲明如下:

1、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凡在網際網路、移動客戶端、微信和微博等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須事先取得中國環境報社的書面授權後,方可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和轉載,且必須為作者署名,並註明來源,同時按有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向中國環境報社支付版權費用。

2、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對於侵權行為,中國環境報社將予以警告。

3、對於警告無效者,中國環境報社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主管部門舉報、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等多種措施以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屆時產生的一切後果由侵權人承擔。

4、對於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舉報。

原標題:《捍衛地球可以很酷,90後小夥用10年時間拍攝300多座冰川》

相關焦點

  • 曾徒步拍攝70多座冰川,呼籲關注氣候變暖問題
    曾徒步拍攝70多座冰川,呼籲關注氣候變暖問題 2020-12-28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西藏冒險王」獻身冰川的追夢人生:徒步丈量70多座冰川,稱「危險...
    ·王相軍媒體喜歡稱王相軍為「西藏冒險王」「冰川哥」,他的生活和工作就是拍祖國各地的冰川。他徒步丈量過70多座冰川,記錄了冰川消融的景象。連專家學者都認為,他拍攝的影像資料彌足珍貴。粉絲們更喜歡叫他「老王」,雖然他才30歲,是「90後」。2019年12月在西班牙馬德裡召開的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王相軍受邀登上講臺,向全球氣候專家分享他多年來拍攝的作品,希望更多人關注氣候變化,參與到保護環境當中。就是這個可愛的「冒險王」,遇難了。
  • 謝謝你7年拍下70座冰川,「西藏冒險王」再見了
    曾去到雪山深處的冰川與地下洞穴探索、記錄並分享,用這種方式記錄大自然的另一面。  他痴迷冰川。  花了7年時間,拍下了70多座冰川的樣子,告訴大家:全球的冰川正在逐漸融化,希望大家熱愛大自然。  在分享自己拍攝的視頻後,他越來越火,但沒有被商業所影響,依然堅持探索那些神秘的冰川。
  • 「西藏冒險王」落水失蹤:這個曾在富士康打工的小夥如今獻身冰川
    三年前,隨著短視頻平臺的崛起,越來越多的粉絲觀看王相軍的視頻。他不再需要打工賺路費,於是他將更多的時間花在旅途上。他用相機下的冰川、瀑布、雪山,等等攝影作品維生,網友們可以挑選喜歡的照片下單。  八年來,王相軍走遍雲南、西藏、廣西,登上過薩普神山、梅裡雪山、來古冰川、布加雪山等70多座冰川,其鏡頭下拍攝過的冰川達300餘座。這些冰川大多位於喜馬拉雅山上,海拔在4000到6000米之間。  王相軍在短視頻平臺的簡介中寫道:「我只是熱愛大自然,深入其中,只想要去感受它的神奇美麗和能量,拍照記錄,不搞破壞,當我離開的時候,什麼都不會留在那裡」。
  • 中國冰川探險第一人「西藏冒險王」意外離世
    至此希望大家不要去這個地方炒作,尊重逝者……他這一生痴迷於冰川,同時獻身於冰川,這裡是他最好的歸宿。」王相軍快手帳號最近一條消息王相軍被網友們稱為「冰川哥」,他曾花了7年的時間徒步70多座冰川,記錄冰川消融前的景象。
  • 從快手到聯合國講臺 這個四川農村小夥讓大家真正認識冰川
    他用10年時間爬上中國西部70多條冰川,「這些震撼的景象,我要分享給更多人看。」比如,當他到達現場,發現距離衛星圖像的拍攝時間僅過了幾年,地圖上原本覆蓋大片冰川的白色區域已變成漂浮在湖面上的碎冰。「幾乎每一個去過的冰川都是這樣,跟衛星圖像差別很大。不到現場,你就感受不到冰川退化的速度。」他說。
  • 第四紀冰川遺蹟在赤峰
    300萬年前,地球經歷了第四紀冰川的洗禮,那時的赤峰是一片被冰雪覆蓋的地方。大約1萬年前,冰雪逐漸融化,巨型的猛獁象和披毛犀開始在這裡活動。約8000年以前,猛獁象、披毛犀已經在赤峰滅絕。冰川遺蹟的發現在赤峰這片九萬平方公裡土地上的崇山峻岭中,第四紀以來數次冰期的冰川活動,給這裡留下了無數冰川遺蹟。冰臼這個「世界奇觀」,多少年來,一直默默地躺在那裡,沒有一雙慧眼去認識它。然而,時光的歲月走到1997年10月,才有了轉機。
  • 90後小夥用插畫實現「腦洞大開」創意
    大連90後小夥蘇強用插畫的形式,實現了「腦洞大開」的創意。10月26日以來,這組名為「海洋綠城」的系列主題插畫,在網絡上走紅。在作者筆下,鯨魚遊蕩在西安路的空中,寄居蟹在現代博物館的樓頂小憩……蘇強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來表達和展示大連城市之美。
  • 地球冰箱門已隙開縫隙,科學家正鑽進南極末日冰川,測定崩潰時間
    南北極是地球的冰箱,存儲著大量的冰塊,調節著地球的整體氣候,維持著海平面的平衡。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日益加劇,地球的冰箱已經隙開了一條門縫,靠近門縫的冰塊正在快速融化,導致全球氣流、洋流改變,海平面上升的威脅日漸增大。
  • 流浪冰川,一個理想主義的底層青年
    2020年最後幾天,沒想到還是在不停地送別,很多人都是名人,但還有這個蓬頭垢面的30歲小夥。 沒讀過大學,打過30多份零工。但是他走遍雲南、西藏等地,拍下300多座雪山冰川美景,並永遠地留在了冰川裡。 弟弟發布訃告「他痴迷於冰川,最終也獻身於冰川」。碎片化的短資訊裡,很難拼得出來王相軍完整的形象。 相比較「中國冰川探險第一人」、「西藏探險王」等稱號,在擁有300萬粉絲的快手和抖音上,大家會更親切地喊他「冰川哥」。
  • 140年後的地球可能很熱,但阻擋不了500萬年後地球進入冰川時代
    全球變暖是不爭的事實,140年似乎也並不遙遠。但據美媒稱,現在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速度大約是上次全球變暖主要時期的10倍。事實上,上一次二氧化碳排放水平這麼高的時候,北極地區成了棕櫚樹和鱷魚的家園。同時,全球變暖導致極地冰川融化、上層海水變熱膨脹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對沿海城市和地區造成災難性影響。溫室效應可以恐怖到什麼程度?我們的近鄰金星可以給出答案。金星大氣層中百分之九十的佔比為二氧化碳,這麼高濃度的二氧化碳給金星結結實實的包裹上一層「保溫被」,把太陽給金星帶來的熱量牢牢鎖住,使得金星表面的溫度可高達420℃,甚至480℃。
  • 衛星顯示:氣候變暖導致冰川急劇減少!全球變暖,冰川融化加劇!
    今年6月陸地衛星拍攝到格陵蘭島彼得曼冰川上出現融水池。(圖片來源:美國航天局/美國地質勘探局) 地球冰川正在急劇減少。 根據最近50年衛星觀測的結果,在全球變暖影響下地球南北極的冰川發生了巨大變化。
  • 100年後地球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上升50米,人類會有什麼後果?
    氣候變暖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在剛開始的時候,人類不是很相信地球會越來越暖,直到媒體報導南極上空出現了一個臭氧空洞,人類才開始緊張起來,於是人類採取緊急措施遏制地球氣候變暖,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慢慢變小,從2700公裡縮小到1000公裡,於是又把氣候變暖這個問題拋到了腦海,正所謂「好了傷疤忘了疼」,這些年很少有南極臭氧洞的報導了
  • 南極的冰川為什麼比北極少,為什麼南極大陸冰川佔有率會到90%?
    當溫室氣候持續下降、氣溫持續下降時,兩極冰區將逐漸擴大,最終到達陸地,阻斷海洋或海水的水平對流,有可能形成新元古代和石炭二疊紀等巨大冰川。因此,當兩極都是海洋時,除非地球溫度極低,冰川一般不會形成。但如果形成了冰川,那一定是一個巨大的冰川。大陸正在漂移,這是維格納已經證明的結論,並得到了地球科學的承認。有東西向漂移和南北向漂移。
  • 詩城90後小夥痴迷火車模型 家中建起「馬鞍山站」
    馬鞍山90後小夥陳勁是個地道的火車迷,不僅喜歡收集各種火車模型,更為痴迷的是,他還在家裡嘗試建了個「馬鞍山火車站」模型,雖然看起來有些粗糙,但卻十分有「味道」,與馬鞍山老火車站十分相似,月臺、鐵軌、候車室、交通指示標誌有模有樣
  • 150萬粉絲網紅拍冰川遇難,西藏冒險王弟弟發聲:請嘴上留德
    (王相軍戶外形象)愛好瀏覽探險視頻的網友對「老王」並不陌生,粉絲口中的老王大號王相軍,是一名來自四川廣利農村的90後青年,從3年前開始在短視頻平臺上,利用打工之餘的時間分享拍攝的冰川冒險視頻,幾年下來積累了150萬粉絲。
  • 《極地冰川》豹子頭-協助拍攝
    冰川形成是因為在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的地區,降雪量大於融雪量,不斷積累的積雪經一系列物理變化轉化為冰川冰,並在自身的壓力作用(即重力作用)下向坡下運動。受重力作用而移動的冰河稱為山嶽冰河或谷冰河,而受冰河之間的壓力作用而移動的則稱為大陸冰河或冰帽。
  • 西藏冒險王跌落冰河前畫面曝光 150萬粉絲網紅拍冰川遇難
    (王相軍戶外形象)     愛好瀏覽探險視頻的網友對「老王」並不陌生,粉絲口中的老王大號王相軍,是一名來自四川廣利農村的90後青年,從3年前開始在短視頻平臺上,利用打工之餘的時間分享拍攝的冰川冒險視頻
  • 「90後」小夥闖電商 拼出致富新天地
    其中,來自徐州的「90後」小夥劉闖搭上了電商快車,在拼多多上開水果店,一年能賣出1億元。目前,劉闖在南寧籤約合作的果園有300畝。   「90後」小夥搭電商快車闖出新天地   在拼多多上開水果店已3年的劉闖,每天在果園和倉庫忙碌。他在南寧的皇帝柑倉庫日均發貨量2萬單。去年,劉闖在拼多多上全年線上銷售額破億元。
  • 怕你來不及去看冰川美景,我們,建了這座氣象公園!
    怕你來不及去看冰川美景,我們,建了這座氣象公園!這可急壞了小夥伴紛紛表示要去看看冰川別著急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可以讓你一飽眼福而且這裡即將成為一座氣象公園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