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新聞社12月16日報導,德國善待動物組織(PETA)要求最高法院禁止未經麻醉就閹割公豬的做法,並且小豬被該組織列為原告。
「公司和協會等非人類實體都有法人資格,為什麼動物不能?」支持PETA的律師代表科妮莉亞·齊姆說,「在德國,只有『有人』認為自己的基本權利受到侵犯,甚至連一頭豬都可以根據憲法提出申訴。」
不麻醉就給豬做絕育手術的行為在歐洲引發諸多爭議,瑞典、挪威和瑞士等國家已將這種「痛苦的手術」禁止。
農場主們堅持認為,小豬出生幾天之後接受閹割是必要的,因為壯年期的公豬未經閹割,烹飪時偶爾會出現異味、造成經濟損失。
德國議會早在2013年宣布在沒有止痛措施的情況下直接閹割為非法行為,但這條法律給農民提供5年的適應期——這一時間線在去年延長到2021年。
以PETA為首的動物保護組織對政府這一舉動感到憤怒,他們代表小豬到德國最高法院打官司;該組織希望法官們認識到,豬擁有和人類相似的權利,這些權利正遭到「未經止痛而閹割」的侵犯。
PETA認為,根據德國法律,沒有合適的理由動物都不應該受到傷害;不過科妮莉亞律師認為官司打贏的概率很小。
曼海姆大學的法學教授延斯·布埃爾特說:「根據德國法律,動物沒有自己的權利,PETA的訴訟基本不可能成功。」
這不是PETA第一次替動物打官司。2015年,PETA要求美國法庭授予一隻猴子自拍照片的版權,那張照片是猴子自己用野生動物攝影師的相機拍攝,這起事件一度成為全球頭條。
這隻咧嘴大笑的猴子照片在網上瘋傳,但法院最終裁定動物不能提出版權侵犯相關的訴訟。PETA譴責了這一判決,稱這隻猴子「僅僅因為是非人類而遭受歧視。」
再說回德國小豬的權利——德國農民每年大約閹割2000萬頭小豬,這種工作長期以來都是在未麻醉、未止痛的條件下進行。
專家表示局部麻醉和基因編輯暫時還無法普及,因為成本太高,在一個以愛吃炸肉排和香腸的國家更是行不通。
2018年底,政府閹割前止痛的命令生效前,額外給予農民兩年的延長期,這一決定遭到反對黨綠黨譴責,他們認為這是將肉類產業的利益置於保護動物之上。
一些德國豬肉生產商還將希望寄托在特殊的疫苗上,公豬接種兩次這類疫苗肉質就不會發生變化,這在其他國家已經是很流行的方法。
目前一個相關的試驗項目正在進行中,不過有人透露疫苗也價格不菲。
類似的爭論蔓延到了法國,法國農業部長迪迪爾·紀堯姆最近支持,在2021年底前應該禁止對公豬直接閹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