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蘇德戰爭,蘇聯空軍的作用到底發揮得怎麼樣?對蘇軍地面部隊的支持到底體現在哪些重要方面,庫班戰役就是個分水嶺。因為1941年6月22日德軍閃擊蘇聯時,蘇軍部署在前線的66個機場和1200架作戰飛機遭到德軍突襲損失殆盡,那麼,到1943年4月至6月的庫班空戰,蘇聯空軍的戰鬥力恢復得怎麼樣了呢?他們又是如何戰勝德國空軍重新拿到戰場主動權的呢?
01庫班空戰的背景
1942年6月28日,史達林格勒戰役正式打響,雖然此戰是德軍為進攻高加索作牽製作戰,卻最終打成了主戰場,不僅迫使德軍收縮戰線,將進攻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回防北上,還將一直在南線作戰的第17集團軍依託塔曼半島有利地形,建立起了「藍色防線」防禦陣地,進可對高加索形成威脅,退可為克裡半島提供增援,對這條防線,蘇軍統帥部決心予以打擊。
一方面,收復塔曼半島,對蘇軍收復克裡米亞至關重要。1942年,德軍在曼施坦因指揮下,接連取得克裡米亞大捷和佔領塞瓦斯託波爾的勝利,使蘇軍在克裡米亞的海軍基地無所依託,緊接著蘇聯空軍和海軍的重要基地新羅西斯克也被德軍佔領,對於蘇軍登陸刻赤半島和收復克裡米亞是個重大損失。因此,對德軍在庫班地區建立藍色防線,蘇軍不僅要堅決打掉,還是為收復新羅西斯克作前期準備。
另一方面,德軍退縮到塔曼半島,對蘇軍進攻機不可失。由於史達林格勒第6集團軍的被圍,德軍不得不調整南線戰略,將A集團軍群進攻高加索的企圖收縮,客觀上講這給蘇軍重新收復邁科普、羅斯託夫和克拉斯諾達爾等重要據點創造了條件,第17集團軍以塔曼半島為依託,既與德軍主力脫離了聯繫,又被蘇軍北高加索方面軍包圍,對蘇軍來說,收復塔曼半島只是時間問題。
從這個層面講,史達林格勒戰役以後,蘇德戰場南線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蘇軍要想收復刻赤半島和克裡米亞,先收復塔曼半島是關鍵,尤其是蘇軍收復克裡米亞以後,就可對德軍在羅馬尼亞的燃油供給實施打擊,因此,雙方圍繞庫班地區的攻防戰鬥就顯得意義重大。
02庫班空戰一波三折
蘇德雙方選擇在庫班地區進行空戰是有原因的,由於半島地形複雜,地面部隊進攻困難,蘇軍又有海軍和艦隊的支持,空軍就成為了這場戰鬥的主力。
首先,蘇軍出其不意搶到了一塊登陸場。1943年2月5日,蘇軍使用特遣隊在新羅西斯克以南的梅斯哈科地區,建立了一個寬4公裡、縱深2.5公裡的登陸場,在這裡部署了一個旅的步兵和一個空降兵團。蘇軍的目的是想先收復新羅西斯克,然後再向縱深發展,但蘇軍的多次進攻均遭到德軍反擊,連續兩個月蘇軍的戰術目的都沒達到。
其次,小地反擊戰,拉開庫班空戰的序幕。1943年4月17日,德軍為了摧毀蘇軍在梅斯哈科建立的叫「小地」的登陸場,在第4航空隊支援下,於4月18日突破了蘇軍的防線,制空權一度被德軍佔領,為此,蘇軍增派了轟炸航空兵第2軍、殲擊航空兵第3軍、混成航空兵第2軍、殲擊航空兵第282師前來支援,到4月24日,蘇軍保住了小地登陸場,擊毀德機152架,拿到了戰場主動權。
再次,激戰克雷姆斯卡亞,蘇軍達成戰役目標。在德軍進攻小地登陸場的同時,蘇軍也對新羅西斯克東北30公裡的克雷姆斯卡亞展開進攻,因為打通這個重要據點就等於突破了德軍第一道防線。為此,蘇軍自4月29日至5月10日的這12天中,頻繁地以每天50到80架次的空襲頻率支援地面部隊進攻,這場戰鬥極大地鼓舞了士氣,雖然蘇軍損失了78架飛機,卻成功地打開了德軍的第一道防線缺口,對新羅西斯克直接構成威脅。
第四,兩村激戰,蘇軍奪得戰場主動權。克雷姆斯卡亞戰鬥的勝利,蘇軍一鼓作氣準備在基耶夫斯卡亞和摩爾達萬斯卡亞這兩個村子之間展開一次大規模行動,由於此次行動是對德軍縱深的發展,遭到德軍從克裡米亞和烏克蘭增派的空軍支援,德軍從5月26日開始,接連兩天使用成千架次飛機對地面蘇軍展開空襲,同時與蘇聯空軍展開空中較量。但德軍的進攻因為受到即將發起的庫爾斯克戰役影響,庫班的重要作用讓位給了庫爾斯克,到6月底,戰場主動權重新回到蘇軍手中。
從這個層面講,庫班空戰,是蘇聯空軍在蘇德戰場為數不多的一次空中較量,從保護地面登陸場開始,到打通德軍防線缺口,蘇軍一步步插進到德軍第17集團軍的縱深,為9到10月收復塔曼半島打下了基礎。
03庫班空戰,蘇聯空軍戰鬥力明顯提升
庫班空戰,從整體戰鬥力來講,蘇軍處於劣勢,由於德軍裝備有當時比較先進的BF-109G2\G4型飛機,其中還有德軍的精銳空中聯隊,對於蘇軍的LA-5型戰鬥機來講,這是個新的挑戰。
一方面,德軍的作戰經驗豐富,對蘇聯空軍作戰能力是個檢驗。為了便於指揮,蘇軍專門成立了北高加索方面軍空軍司令部,統一指揮空中作戰,在4輪空戰中,蘇軍使用了遊獵戰術,不僅深入德軍後方襲擊機場,還在空中靈活打擊德機。應該說,這次戰役使蘇聯空軍戰鬥力提升很快。
另一方面,蘇軍基地較遠,數量優勢抵消了德軍的地理優勢。庫班空戰,德軍的基地位於克裡米亞半島與塔曼半島,距離庫班空戰區域僅50-100公裡,而蘇軍的基地位於克拉斯諾達爾,距離前線有150公裡以上。但蘇軍能夠依靠數量優勢頻繁起降,採取多批次小規模空襲,不僅對地面德軍實施有效打擊,還在空中頻繁與德機打遭遇戰,湧現了一大批優秀飛行員和空中射手。
總結:庫班空戰,對蘇聯空軍來說,不僅檢驗了組織架構的完善和適應戰場需要,還檢驗了蘇聯空軍的作戰能力。由於這次戰役成功阻止了德軍的進攻,並突破了德軍的藍色防線,從而為蘇軍在下半年殲滅德軍塔曼集群打下了基礎。1943年9月,蘇軍北高加索方面軍發動了新羅西斯克-塔曼攻勢,13日收復新羅西斯克,10月3日解放塔曼,蘇聯空軍在庫班空戰的作用功不可沒。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讚、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蘇德戰爭》
精彩推薦:二戰隆美爾折戟阿拉曼,為何是突尼西亞戰役的序幕?兵力懸殊太大
二戰蘇德戰爭,蘇軍為何頻繁調整作戰指揮結構?逐步適應戰場需求
二戰蘇德戰爭,為何蘇軍越打越多傷亡率卻不見下降?形勢任務緊迫
二戰頓巴斯戰役,第6集團軍再遭圍殲,曼施坦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