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庖丁解牛,將小說拆解得清清楚楚——關於李浩的《匠人坊》

2021-01-20 光明網新聞中心

  【經典書,細細讀,讀出海底萬丈波】

  作者:張豔梅(山東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李浩的這部《匠人坊》(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是對中國現當代經典作家作品的評點,也是李浩自己小說觀念、文學觀念和藝術觀念的重申。他做的是文本細讀,無論是對寫作者,還是普通讀者,都頗有啟發。《匠人坊》有趣好讀,既讓我們領略到文學之美和小說智慧,又充滿了李浩式的犀利與真誠。

  《匠人坊》選擇了魯迅、沈從文、張愛玲、莫言、餘華、史鐵生、白先勇、王小波、殘雪和東西等10位作家的短篇小說,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和個人趣味。除沈從文和史鐵生外,其他幾位基本上屬於現代派或偏先鋒性作家;而沈從文和史鐵生,李浩選擇的解讀角度也不是常見的歷史感、抒情鄉土和浪漫主義,他強調的依然是「個人的繆斯獨特的面部表情」,是解剖、拆解和重組過程中獨特的審美體驗和文學理解。既知其妙處,懂其深意,不吝欣賞,也直言其憾。

  《匠人坊》中提到,沈從文小說多是描述的,描述的狀態不呈現內心的掙扎,重柔美,小而溫暖。圖為沈從文先生生前在寫作。資料圖片

  10篇小說,被李浩拆解成各種語言、人物、情節和意義碎片。他手裡的剔骨刀,提取血肉乾脆利落,最終呈現小說骨骼。李浩說,魯迅小說細節少,敘述多,共感力差;沈從文筆下泛著暖光,不夠深入,難以抵達人們沉默著的幽暗區域;殘雪安置她筆下的人物有時太過強勢,太過信手拈來。這些評價直截而篤定,建立在李浩明確的小說審美判斷力之上。他談到小說情節的推動力,包括故事、語言、情緒、思辨推動,對於每一種推動他都有別樣闡釋。他談到文學有兩種,勘世與創世,接近我們理解的現實主義與魔幻現實主義,但立足點與延展性不同,前者基於認知,後者長於想像,前者是復現的體驗缺如,後者是創造的審美溢出。

  李浩認為,沈從文小說多是描述的,描述的狀態不呈現內心的掙扎,重柔美,小而溫暖,無法承擔「偉大的悲哀」這一評價,卻又對船上男人的悲哀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喜歡張愛玲細碎又尖銳的觸覺,封鎖的時空,流動的氣息,兩個人的心理微瀾。李浩像說書人一樣,環環相扣,輕鬆解鎖,又像庖丁解牛,每一根血管和神經都被他分離得清清楚楚,纖毫畢現。說到餘華《愛情故事》與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的互文式寫作,是致敬,也是拓展,還是一種隱形的較量,作家懷著寫作的雄心,重新講述一個故事,提供新的認知、新的經驗,找到新的敘事支點,給出撬動敘事的新鮮動力。場景、情境、畫面、鏡頭感,提取得輕重分明;心事重重的男孩,青梅竹馬的窺見,失魂落魄的現在,捕捉得遊刃有餘,「現在」被強化,故事被切分。李浩的復現,是餘華對海明威復現的復現,像一幅油畫,每一次色彩疊加,都是對世界的重新理解和建構。

  序言裡,李浩反覆強調自己的匠人身份,略略帶著驕傲。他認為,文學,是生活的異形;寫作,是技術的訓練。李浩自信可以揭開小說的各種秘密,每一篇作品在他面前,就像放置在手術臺上,他不僅對其內部結構了如指掌,那些遊動在小說肌理、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在他閱讀經驗的顯微鏡下,同樣無處遁形。小說被他製作成了標本,那些我們注意到的地方,他從不同角度補了光;那些我們忽略的地方,他放大了給我們。指認那些被忽視的故事褶皺,是他的樂趣和小小的得意。即使有些判斷與寫作者初衷有違,他也不憚于堅持自己的偏見。反過來,那些積滿歷史灰塵的小說,在他滔滔不絕的講解中,恢復了溫度、溼度和亮度,他以古今中西的藝術經驗為土壤,為他喜歡的作品注入了新的靈魂。

  面對一個事物,難免會有正見與偏見。見,是看到,也是看法。李浩不反對主題先行,但強調小說細節應該飽滿,而魯迅的敘事過於瘦骨嶙峋。小說是語言的連綴,語言連綴起來表現為意義的呈現過程,李浩一寸一寸拆解,讓所有詞語各歸其位,在他手裡,恰到好處的語言表達,是有光澤、有彈性、有韌性的。每一個詞語都與其他詞語相關聯,構成一個意義表達鏈條。語言組合與意義建構,都是創世,沒必要糾結故事性與思想性誰覆蓋誰。小說的本質是提供意義,完全無意義的故事,在小說裡並不存在,或者說不應該存在。

  好的小說具有生長性。李浩帶著我們一段一段分解,再整合,嘗試不同的重組。打通意義的斷壁殘垣,詞語的支離破碎,變形、拆分、重建一個世界,不斷逼近小說的終極意義。不是知識的堆積,也不是空洞的指稱,推理演繹的過程充滿愉悅體驗和嚴肅理解,是對小說藝術可能抵達的極限的探索。李浩漫步於經典作家作品,穿枝拂葉,路徑交叉,隨時可以進入敘事內部和背後。他喜歡通過這樣的方式,闡釋自己,表達自己,仿佛藉助他人屋舍,裝修自己喜歡的風格。這裡面有種遊戲的快樂,他在和作者捉迷藏,又不斷為讀者提供謎底,最終落點依然是文學的審美意義所在,就此而言,《匠人坊》堪稱精準的藝術導航。

  與李浩交流,有精神的愉悅,心靈的共鳴,更多是智力上的博弈。知識、技術和思想,道與術渾然一體的美,李浩都不匱乏,但他熱衷於談論技術。而我知道,他和我一樣,對寫作者的思想立場和思想能力,有著更加固執的要求。這些年,我們就這樣,在喧囂時代的寂靜角落彼此眺望,在文學世界的盡頭相互溫暖。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13日 14版)

[ 責編:陳暢 ]

相關焦點

  • 《匠人坊》:像庖丁解牛般拆解小說(有贈書)
    《匠人坊》中提到,沈從文小說多是描述的,描述的狀態不呈現內心的掙扎,重柔美,小而溫暖。圖為沈從文先生生前在寫作。資料圖片李浩的這部《匠人坊》(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是對中國現當代經典作家作品的評點,也是李浩自己小說觀念、文學觀念和藝術觀念的重申。
  • 李浩:非遺魯班鎖代表性傳承人
    他,就是李浩。天梁、地橫,前簷、後擋,左擎、右柱,六木扣合、榫卯相嵌、自成乾坤,非釘非膠也,牢而不破也。一把小小的魯班鎖,集合了中國匠人的大智慧。李浩曾「三顧茅廬」請民間的木匠師傅,一起研究實驗,經歷過數不清的通宵達旦,方才做出了第一個魯班鎖工藝製品,令普通的玩具成為了高端的禮品。然而,緊接著遇到的就是第二個難題「賣出難」。這個問題的解決,多虧了省市各級領導,代言帶貨、大力宣傳推廣,方才扶持著李浩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 李浩白 靠筆桿子養活自己
    十年磨一「劍」前段時間熱播的《軍師聯盟》,將一個全新的「司馬懿」帶到了觀眾面前,也為觀眾帶來了認識三國的全新角度,引起了又一輪「三國熱」。但少有人知的是,早在2009年,河北大學出版社就出版了李浩白創作的《天才權謀家司馬懿》,這也是關於司馬懿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而後來的《司馬懿吃三國》則是他的加長版,共150萬字。
  • 《煙雨江湖》庖丁解牛怎麼學 庖丁解牛學習教程分享
    導 讀 雨江湖中的庖丁解牛是一種技藝,玩家會在南陽渡老曹支線完成後獲得庖丁之術的書。
  •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的魔術師李浩,卻偏偏選擇靠才華
    提起魔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神秘,驚豔,不可思議,小編見過大大小小的魔術表演,也接觸過多多少少的一些魔術師,但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魔術師李浩,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魔術師李浩的故事。
  • 莊子在《逍遙遊》和《庖丁解牛》中,分別提出了哪「三個境界」?
    莊子像莊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是戰國時期「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在高中階段,其代表作《逍遙遊》和《庖丁解牛》被選入教材,成為學生學習和背誦的經典古文篇目。「逍遙」境界,是莊子提出來的關於翱翔的最高境界。它的高深莫測在於,人們只能在想像當中去理解這種高度,而這種境界又不僅僅是高度上的特徵,更重要的特徵是「沒有任何阻礙和憑藉」。莊子用「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來描述概括這種境界,莊子把這種至高境界稱為「逍遙遊」境界,它是人們在想像中的最高境界。
  • 「坊巷記憶——坊巷間的勞動者」研學旅行活動
    2020年5月15日星期五上午,2020年南街街道「我家在南街,幸福七十載」系列活動之「坊巷記憶——坊巷間的勞動者」研學旅行活動在三坊七巷順利開展。活動邀請到了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福州市非遺軟木畫代表性傳承人陳君錕與孩子們一起,體悟匠人精神,感受幸福南街。
  • 每經專訪國海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浩:2021年A股將迎盈利修復,核心...
    「未來十年的經濟趨勢是類滯脹,對應股票市場的是核心資產趨勢」,對於通脹的預期,李浩有自己的看法。李浩認為,中國供需緊平衡的格局在2019年已充分體現。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企業資本開支較2019年更弱,產能被進一步約束,同時,由於海外供需缺口產生的需求波動,會將供需矛盾進一步放大,中國的供需緊平衡特徵將進一步凸顯。
  • 推理大師的三個寫作建議:如何通過拆解,掌握小說的寫作技巧?
    在《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中,勞倫斯告訴我們,寫作是沒有公式的,別人的寫作方式不一定適合你。這就意味著,新手寫作者要做的,不是「複製」那些成功作家的寫作方式和習慣,而是要去「拆解」成功作品的寫作亮點和技巧,在拆解中學習,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勞倫斯·布洛克的建議讓我豁然開朗。
  • 榮和燒坊:專注醬酒傳承工匠精神
    「榮和酒坊」是一家距今已有141年歷史積澱的老牌燒酒坊,早在1915年就曾代表中國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享譽中外。新中國成立以後,「榮和燒坊酒」也是屢次國宴專用酒招待重要外賓,在1949年開國大典上,周恩來總理就欽定:「吃淮揚菜,喝榮和酒」;在1950年,毛澤東主席出訪蘇聯時,榮和燒坊酒更是被作為國禮送給了史達林同志,成為新中國第一款外交國酒;到了1952年,榮和燒坊(王茅)與成義燒坊(華茅)、恆興燒坊(賴茅)合併成立貴州省地方國營茅臺酒廠。
  • 關於「怎麼寫」的探索式微,是小說文體缺少創新的一個原因
    不同代際作家、評論家共話「新『小說革命』」系列之一新世紀小說二十年:在先鋒文學洗禮後重新出發主持人傅小平對話者賀紹俊、王堯、餘澤民、羅偉章、何平、李浩、路內、石一楓、楊慶祥、笛安、叢治辰、顏歌、李唐「1990
  • 關於索尼PS5主機拆解報告介紹
    打開APP 關於索尼PS5主機拆解報告介紹 陳思學 發表於 2020-12-14 10:08:56 而在近期,拆解機構iFixit也發布了索尼PS5主機的拆解報告。總體而言,索尼PS5的拆解難度並不高,在滿分10分的評分中,索尼PS5可修復性評分為7分。
  • 匠心社——對話手藝人、匠人工坊燕風品牌創辦人張勇
    事實上,中國有很多好的手藝,優秀的手藝人,由於種種機緣限制,沒有像張勇這樣勇敢的闖出一條窄窄的道路,反而淹沒於現代的信息洪流中,不為人知,更遑論產品變現和收穫匠人尊嚴了。偶然也是必然,當一個手藝因為不可抗力中斷,同時也埋下了一個伏藏,待機緣成熟,終將被打開。張勇從工廠出來,全職做自己心愛的手工作品,他把這個機緣歸結於小時候爺爺那句話「我教你做刀。」
  • 以太坊2.0:信標鏈將鼓勵企業應用
    人們期待已久的對以太坊網絡的安全和可擴展性升級, 已經按計劃於12月1日啟動,這對以太坊社區來說, 是一個巨大的裡程碑。表面上,Eth2信標鏈將有助於提高整個以太坊網絡的可擴展性和容量。然而,信標鏈的推出意味著比原來承諾的網絡利益帶來更多,並且有可能進一步推動企業對區塊鏈的採用。
  • [教師也創客]拆解法:學科學像解謎一樣有趣
    作為科技教師,我們可以將「拆解玩具」作為主題開展創客活動。當然,拆解的對象也不一定是玩具,其他合適的常見物品也是可以的。科技學堂的STEM雲教研「拆玩具,學科學」活動從整體上看是一個「編碼—解碼」的過程。我們選擇的玩具便是一個「編碼」的過程,玩具就像一個包裝巧妙的謎題,學生在玩具拆解的過程中完成對科學原理的「解碼」,找到這個謎題的答案。
  • 萬古神帝:天庭界將新戰場選在星恆天的目的,只為神女十二坊嗎?
    文/小小說編年史導讀:神女十二坊,說白了算是星恆天的主人,本身實力也不弱,更是有著出色的情報能力,但是,無論是面對天庭界還是地獄界這類龐然大物,也都得罪不起。並且,因為隱藏著逆神族這一身份,更是讓神女十二坊時刻處於風雨之中,出不得一點岔子。如今,在暴風雨來臨的前夕,神女十二坊更是如同一顆隨風而搖的見葉草,能夠倒向哪邊?並不是神女十二坊說了算,也不是白皇后說了算,而是大勢。
  • 2019新匠人大會:匠人的春天,從拈花灣開始
    文 / 巴九靈(吳曉波頻道)拈花灣位於無錫雲水相接的太湖之濱,藏於秀美將南山環水抱的馬山半島,距離無錫市區大概三十公裡的路程。4月28日,500多位匠人在這裡聚集,共同參加「拈花灣美好生活節暨2019新匠人大會」。其實,早在幾年前,靈山文旅集團董事長吳國平和吳老師就曾約定做一件有匠心的事情。
  • 匠人智裝:裝修業主的真實評測,滿意是匠人的宗旨
    作為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的理事單位,安徽省家裝市場的知名品牌企業,匠人智裝四年來服務了全省2000多個家庭,贏得了裝修業主的一致好評!匠人智裝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樹立大全包整裝行業的新標杆!建立大全包整裝模式的新標準!
  • 由顏料坊的變遷沉浮,看傳統與現代的矛盾
    這部小說為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住在蘇州河畔的姜家是一個顏料世家,在歷史的輾轉中,顏料坊歷盡滄桑,最終傳到了姜思爸爸姜琰的手上,但這種傳統的手工藝卻因為各種原因,面臨著消失的可能,爸爸對此情況既擔心又毫無辦法。姜思在這種淡淡的憂傷中慢慢地長大,不知是先天的天賦還是後天的薰陶,小小年紀的姜思竟然對色彩有著極高的敏感度和感受力,同時又非常喜愛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