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老祖宗們很喜歡把一些名人故事簡化為成語,賦予這些成語另類的意思,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風聲鶴唳等等都是這樣來的,在這裡,不得不對老祖宗們的智慧說一個「服」字,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給我們學習成語的時候帶來的別樣的歡樂。
蘇軾作為大宋朝的標杆人物,詩詞書畫無一不通,五一不絕,他的作品流傳千古,經久不息,跟他有關的成語自然也不少,那麼,你又知道哪幾個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和蘇軾有關的成語以及這些成語背後的故事。
出人頭地
出人頭地是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高人一等,一般是形容某個人德才超眾或者成就突出。出自《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四九與梅聖俞書》:「讀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歐陽修是蘇軾出道以前的大宋文壇領袖,雖然政治手段不行,是範仲淹改革裡面的「豬隊友」,但在文學上的成就卻是槓槓的。他這個人有個很雅致的愛好——喜歡提拔新人。蘇軾在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他正是主考官,批改文章的時候看到後大吃一驚,蘇軾文章可以說鋒芒畢露,針砭時弊,切中要害,歐陽修對他很是讚賞,後來和人交往時不自覺地就說出了這句話,要給蘇軾讓一讓路,好讓他大展才華。
可以說,正是歐陽修這個文壇領袖的公開讚賞和支持,使得蘇軾名聲大震,為他順利進入仕途掃清了不少的障礙。
後來這句話經過宋代俞成的《螢雪叢話》就徹底演變出了「出人頭地」這個成語,也成就了歐陽修和蘇軾的一段佳話。
明日黃花
「黃花」是指菊花,明日黃花的意思是過了時節的菊花,最早出自蘇軾的一首詩《九日次韻王鞏》:「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意思就是說我們好不容易相聚一次,就不用急著回去了,要不然等到明天,重陽節過去,菊花枯萎,不僅人看了沒什麼意思,就是飛舞的彩蝶也要發愁。
後來,這個詞就成為了一個固定的成語,代指過時了的東西或者事情。不過很多人經常把這個詞理解錯誤,認為「明日黃花」是指明天的菊花,代指未來美好的事物,完全把意思搞反了。
事實上,這個詞還隱含有另外的一層意思,就是要珍惜眼前,及時行樂。眾所周知,蘇軾為人灑脫樂觀,但其實他這個性格並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經過一次次的挫折打擊後看透人生才形成的,尤其是在經歷過「烏臺詩案」,在生死關頭走了一遭後,更是大徹大悟。在這裡,蘇軾勸解友人,人生就如同「明日黃花」,要趁著黃花沒有凋謝的時候盡情欣賞。
另外,我們經常會用「昨日黃花」這個詞,但其實昨日黃花這個詞根本不存在,是某些人杜撰出來的,因為他們不清楚「明日」其實是相對於九月九重陽節這一天來說的,當然不可能是過時的意思,既然是過時,當然應該是「昨日」,這就是不了解成語典故造成的。
滄海一粟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滄海一粟這個詞就誕生於《前赤壁賦》這一句話。當時蘇軾的友人正為時光流逝,在輝煌的人生也會逝去,人生苦短、渺小而哀婉嘆息。蘇軾卻不以為然,他認為,如果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也不過是轉瞬之間,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人生無窮,又何必羨慕不變的江水和明月呢?就更不必「哀吾生之須臾」了。
聊聊熟語之間,一個豁達、樂觀、超脫、隨遇而安的蘇軾就已經躍入眼前,讓人為之驚嘆的同時也萬分羨慕,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像蘇軾一樣如此樂觀向上,更遑論從生活中超脫而出。
作為蘇軾一生詩詞裡面最磅礴大氣的文章,《前赤壁賦》在表達了蘇軾積極、豁達的人生觀,磅礴浩蕩的宇宙觀的同時,也留下了眾多意味深長的成語,除了滄海一粟以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泣如訴、飄飄欲仙等等都出自這篇千古名篇。
絕無僅有
絕無僅有的意思是只有一個,一般是形容某樣東西非常稀少。出自蘇軾的《上皇帝書》:「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之所絕無而僅有」。
當時王安石變法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中,宋神宗、王安石等人都是滿懷期待的大力推行變法,試圖把掉往深淵的大宋朝給拉出來,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等在全國到處鋪開,然而世間安得雙全法,有利就有弊,新政也帶來了一連串的隱患和不便,看見這一情況的蘇軾憂心忡忡,因此向宋神宗進奏了《上皇帝書》。提出「結人心、存紀綱」,不折騰的治國理政,反對王安石變法。因此得罪了變法派,遭到貶官。
悲歡離合
悲歡離合意指生活中的悲哀和歡樂,出自蘇軾手中,歷史上賞月主題的最巔峰詩作《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這首詞即便在蘇軾的眾多詩詞裡面都可以說是鶴立雞群,其背後的故事也是令人動容。
眾所周知,蘇軾和弟弟蘇轍、老爹蘇洵並稱三蘇,父子三人更是同列「唐宋八大家」。蘇軾和蘇轍的感情十分深厚,兄弟兩一起考中進士,確實值得歡欣鼓舞。然而,一入仕途,身不由己,兄弟兩從此聚少離多。古代的交通不發達,兄弟兩遠隔數百裡、上千裡,再加上各自為官,沒有命令不能擅自脫離崗位,只能憑藉著書信互訴思念之情。
某一年,時值中秋賞月,望見圓月的蘇軾,感慨六年沒有見到弟弟蘇轍,倍感思念,深情之下,就做下了這首名震千古的賞月詞《水調歌頭》,藉以抒發思念之意。
大文豪蘇軾,給我們留下數不清的詩詞文章的同時,也留下了眾多的成語,大大地豐富了我們民族的文化底蘊,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和蘇軾有關的成語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