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競爭時代,只有出奇制勝才能防止別人彎道超車。商界是如此,美食界亦如是。
許多之前,小汐寫過一篇標題為《那時年少無知,還以為臺灣小吃真的很好吃》的文章,內容重點介紹了臺灣省的傳統小吃。但是,許多有名的小吃,例如蚵仔煎、大腸米線、甜不辣,以前看《康熙來了》還以為很好吃,及至試過以後,真的有點夢想幻滅。
不過,臺灣是一個美食省,有許多新式的臺灣美食還是很讓人驚喜的。能在美食界站穩陣腳的都是汰弱留強下後的「精英」,為了吸引年輕人,許多小吃還在傳統之上增添了許多創意,很有想法!
所以,這一集,小汐為大家搜羅了一些「腦洞大開」的臺灣小吃!如果你也從事飲食行業的,說不定會有所啟發。
01燒麻薯
白白胖胖的麻薯經過糖漿熬煮過後香甜軟糯。通常有兩種口味選擇,花生粉和黑芝麻粉。價格大約30元臺幣兩顆。
切開,內裡還有夾心!
吃每次看到這種糯滋滋的美食就垂涎欲滴。廣東有一種名為「糖不甩」的小吃,做法與這款燒麻薯也有幾分相似。
02米苔目冰
米苔目冰,名字很陌生,不過內容大多數還是聽過的。這一碗包括米苔目、米粿、米圓、黑糖粉粿、仙草、綠豆、紅豆。
一看就知道是夏日美食了,這一大碗真的可以飯吃了。
打包的方法千千萬,用透明塑膠袋裝就懷舊。
不過,臺灣網友說,其實他選擇用袋子裝只是為了拍個照,若不是買回家吃的話,用袋子其實很不方便。
而賣米苔的店大多是這樣的!
許多種粉粿和粉圓選擇,根據自己喜歡的種類湊成一碗。論Q彈程度來說,珍珠>米苔目>米粿。
03手切冰淇淋三明治
嚴格來說這種是新加坡小吃,不過是在別的地方興起而已。
麵包看似只是一個包裹冰淇淋的工具,但如果牙齒不過敏,真正把它當三明治咬會是一個與別不同的味覺體驗。這款冰淇淋三明治,小汐在之前去過的美食節攤檔上也看到過,不過當時是冬天,就沒想有想試的欲望。
04布丁銅鑼燒
多啦A夢最喜歡的銅鑼燒,不過裡面不是夾紅豆,而是焦糖雞蛋布丁!
毫不違和卻又讓人意想不到的組合,很有腦洞!布丁的幼滑加上蛋香十足的餅皮,在兩者之間再加上一層奶油來mix口感,味道各自精彩卻又相互加分。
對了,這款不是街頭小吃,而是臺灣全家裡售賣的點心。
05滷水雞蛋白
太人性化的產品了!不愛吃蛋黃的舉個手?
每次吃滷蛋都很尷尬,因為我只想吃蛋白不想吃黃。果然商家的腦洞都是比別人開得大一點點的,這位老闆肯定也是個不愛吃蛋黃的。
據說這款滷水蛋白是按重量賣的,100新臺幣半斤。每天早上擺攤,不過很快就賣完。
06烤飯糰
飯糰本是平常物,但顏色繽紛且烤過的飯糰,卻變成了排隊二十分鐘才買得到的美食!而且,除了有大大顆的傳統烤飯糰,還有新品mini飯糰串……
橘色的是梅子口味,外皮炙烤微焦,吃起來會有點像鍋巴。紫色口味是紫蘇梅,微酸之中夾帶著梅子香。黃色的是咖哩口味。最後偏白色的是柴魚口味。烤好之後撒上一點海苔鹽,據說口感一級棒!
這一串價格60新臺幣。成本更多應該是來自時間和人工了,因為據說排長隊的原因是烤得的時間有點長。
關於臺灣小吃,大家還吃過哪些新奇又好吃的美食?期待你留言分享。
今天分享的「不得不說,這些「腦洞大開」的臺灣小吃,真的很有想法!」到這裡。本文文字為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