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種經典的臺灣小吃

2021-01-11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在臺灣,小吃的意義重大,它的哲學是經常吃而且要吃得好。臺北有近20種精緻的街邊小吃。每當你認為你找到最好的小吃,總會有另一家超越他。臺灣的小吃結合了閩南,潮州,福建以及日本的佳餚。這種食物間聯姻的形式就造就臺灣各色各樣的美味。如果你問臺灣當地的朋友那種是島上最好的小吃,由此引發的爭論可能會結束你們友誼。

滷飯

有這樣一句臺灣俗語,如果你看到哪家的煙囪上有縷縷青煙,那麼那家一定在做滷肉飯。由此可見這種小吃的流行度。一碗好的滷肉飯,它的五花肉被精心切過,但並不太碎,慢慢在有5種香料的汁裡燉製。之後將做好的肉澆在熱米飯上,一碗香甜,微鹹的滷肉飯就完美了。

牛肉麵

你知道,當一種面有自己的節日時,人們對他的喜愛便成為一種痴迷了。牛肉湯可以激發大廚們的競爭和創新。每個人都像被成為牛肉麵之王。無論是光顧世界上最貴一碗的牛肉麵店(10000臺幣或是334美元),還是在街上偶然發現的臨時攤點,在臺灣你幾乎不會有壞的牛肉麵經歷。林東芳的牛腱很有嚼勁,湯是四季皆宜的草本湯。這家街邊小店的秘訣就在於在最後加入一勺自家制的辣椒醬。

蚵仔煎

這是一種展示臺灣島精華的小吃,它一部分來自土壤,一部分來自海洋。在島上很容易找到牡蠣,同時加入番薯粉可以增加其膠粘的口感,成為臺灣食物口感的代表。難怪它在每月《環球視野》1000種食物中被評為能代表臺灣島的最佳食物。

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是臺灣人熱愛「QQ」食物口感,這個可愛的聲音代表嚼的聲音,就像奶茶裡的木薯球。據說這種飲料的製作是出於無聊。製作者在1998年決定性的一天將一些甜的木薯布丁扔進了冰的阿薩姆邦茶,於是臺灣一種偉大的小吃就誕生了。現在奶茶有很多種改變,包括芋頭味的和茉莉茶或者是涼的或熱的咖啡。

棺材飯

這種臺灣小吃是法國吐司和海鮮雜燴湯的改變後代。一片特別厚的麵包中間被挖空來組成平面的麵包碗。接著把它烤硬,在其中加入海鮮雜燴湯。一天,一個考古學家嘗了這種湯,告訴廚師說,「這看起來就像我現在正在挖一個棺材。」於是,這種海鮮雜燴湯就採用了這個恐怖的中文名字「棺材飯」。

擔仔麵

你將會喜歡一個叫做度小月的小店,它也是你來臺灣的第一站。這個標誌性的小店在1個世紀前起源於臺南。一個漁夫在淡季是賣這種面,這個生意非常成功,這個漁夫也不再打漁了。這家店的招牌面是在三鮮湯中加入豆芽,香菜,豬肉丁和鮮蝦米。

生煎包

你喜歡蛋糕那種順滑的口感和土豆片的酥脆嗎?生煎包能同時給你這兩種享受。這些包子是由海綿狀的麵粉製成,底下被煎炸。咬開皮就能看到豬肉餡。

割包

它是臺灣式的漢堡。在蒸饃中夾入滷肉,泡菜和花生醬,它的餡被切成小片,並把它們混合在一起,每咬一口感覺嘴裡什麼都有。

鐵蛋

之所以被稱為鐵蛋,是因為它硬的就像釘子。這個如橡膠似的耐嚼的蛋,由於在醬汁中長期煮燉被染成了黑色,它是臺灣容易讓人上癮的美味。通常由鵪鶉蛋製成,這些小球被泡在醬汁中,之後在空氣中風乾。這個過程要被重複很多遍,直到它的蛋白質變硬並獲得預期的嚼勁。

鳳梨酥

這種臺灣標誌性的糕點是你最佳紀念品選擇。這些迷你的鳳梨酥有糖制鳳梨餡。傳統的鳳梨酥餡是由鳳梨和可嚼的冬瓜混合成,它既有水果的香甜也有表皮金黃的酥脆。

甜不辣

甜不辣指的的魚糊被製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和尺寸,長時間油炸後,在肉湯中煮熟。食用前,將魚糊塊從肉湯中撈出,悶在褐色的醬汁中。它是臺灣人所深愛的一種瀰漫著濃鬱的香味而且百嚼不厭的美味。甜不辣基於日式雜燴,口感更加甜香,並配有更硬的魚豆腐和獨特的醬汁。完成魚豆腐的製作後,還有很多的工序。在小攤販的美食車上用小碗乘些許湯汁和醬汁,攪勻後去品味這種屬於臺灣的獨特美味吧。

肉圓

肉圓是臺灣的大餃子。它是由麵團、玉米澱粉和番薯粉所烹製而成,烹熟後呈現出透明的光澤。餡料可以選擇豬肉、蔬菜和雞蛋,如果再澆上肉汁就更加美味了。肉圓普遍被認為在人們生活貧苦的時候發明出來的,後來這種簡單的豬肉餃子成為人們在農曆新年時享用的一種奢侈的小吃。

鹽酥雞

臺灣足可以給自己的鹽酥雞辦個展覽會,在傳統祭祀的時候常會製作一隻巨大的鹽酥雞,不僅如此,雞米花也是相當誘人的一種美味。整雞會被切成大塊浸泡在滷汁和麵糊中,炸透後即可撒上椒鹽食用。這種美味遍及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蔥抓餅

沒有什麼可以比緩慢撕開蔥抓餅那種景象更能吊起人們的食慾了。加上奶酪和蛋會增加這種視覺美感。在夜市裡攤邊要大口吞食以保證它還熱乎著。

蚵仔米線

一碗好的蚵仔米線應該有濃厚的多味的湯底,同時米線和蚵仔應該保留著她的原汁原味。一些人會在其中加入腸來增加湯的味道。

臭豆腐

這是世界上有名的喜歡或討厭的小吃,臺灣這方面做得很好。炸過的豆腐塊並覆蓋著甜辣的湯汁,如果你捂住鼻子,它看起來和吃起來就像是一般的豆腐,有著酥脆的外殼和柔軟的內部,如同布丁一樣。

地瓜

除去它的味道,氣味和營養價值,地瓜在臺灣這麼有名的原因就在於它的形狀像臺灣島嶼。臺灣長的地瓜會加入湯中,或者是路邊烤的,再或者加入其他菜餚中來增加口感,或者是炸成地瓜條。

刨冰山

臺灣炎熱,潮溼,有暴風雨的夏天給了人們一個很好的藉口吃刨冰。一堆很大的刨冰上堆著新鮮的水果和其它調味品,例如芒果,果汁和濃縮甜牛奶。光是憑樣子它就已經讓人流口水了。

胡椒餅

這是夜市中必嘗的小吃,胡椒餅酥脆的外殼裡有多汁的豬肉餡,它混合著芳香的黑胡椒。在土爐邊烘烤後的胡椒餅是對胡椒的頌歌。

鼎泰豐小籠包

小籠包可能是臺灣的小吃,但也有人說是臺灣人使其完美。鼎泰豐一口香小籠包一貫堅持的高質量。其如紙薄的皮裡包著多汁鮮嫩的豬肉餡。

魚丸湯

有什麼比新鮮的海鮮更好呢?當然是製成球的海鮮。臺灣的製作魚丸的過程中含納了更多的空氣,這可以使其吸收更多的湯汁。佳興魚丸由製作魚丸而聞名。

藥燉排骨

這是臺灣版本的肉骨,這種中式湯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很受歡迎。在臺灣,湯在中國傳統藥材中煮燉,從豬骨中汲取精華,其中有超過14種藥材,根和幹水果。美味而且對身體也有好處,尤其是在冬天保暖。骨頭上並沒有多少肉,這道菜的重點就在於它的湯。不要害羞用你的手挑肉和吸取上面的汁,事實上,不這樣做才奇怪呢。

鵝肉

在臺灣農場裡養殖的鵝,絕對沒有浪費。從它的皮膚到血都被製成了各種佳餚。鹽水鵝或烤鵝是天啟的。每一口多汁鵝肉加上微燻的鵝皮都是對家禽的慶祝。

鼎邊挫

鼎邊挫是一碗滑滑的米粉團。米粉糊被灑在一個大鍋邊緣。它會滑下來自己展開。幹了之後,將其切成條狀。當製作成鼎邊挫時它會變成很細有嚼勁的麵條。吳家鼎邊挫是一個家族老字號店。上菜時還會加上自製的豬塊,蝦塊,白菜,黃花菜和竹筍。

大腸包小腸

在臺灣的各個夜市,豬肉腸都具有很高的人氣,但是,和大腸包小腸比起來還是有些不足為道。大腸包小腸和熱狗有十分相似,不過要將包裹著豬肉腸的麵包換成糯米。簡單來說,就是將體積較大的糯米腸切開後,再夾住體積較小的臺式香腸。

嘗鮮地點:臺中市 逢甲夜市

麻糬

這種糯米糰子就像棉花團一樣柔軟,既有甜餡也有鹹餡。傳統的麻糬以紅豆醬為餡,並撒上花生粉。不過近些年來,草莓餡、黑芝麻餡、綠豆餡以及花生餡都頗受歡迎。如果有興趣自己製作麻糬,可以到臺灣麻糬主題館

吃麻糬時記得要細細咀嚼,再吞下,否則一旦被這種黏性極強的糯米糰子噎住,可就不好辦了。

燈籠滷味

「燈籠滷味」小吃店裡的小吃都會淋上他們家的獨門五香醬,醬由丁香、八角、肉桂等香料製成,芳香撲鼻,味道不鹹不淡,微甜。客人們在店裡挑選好食材,然後由師傅放入醬汁中煮。夜晚外出,逛街逛得累了,來這裡吃上幾樣中意的小菜,美味又飽腹。烹調時,師傅們總是耐心等待食材將醬汁慢慢吸收,所以食客們也得有些耐心才成。

嘗鮮地點:臺北市 師大路夜市 燈籠滷味

太陽餅

太陽餅起源於臺中市,這種以麥芽糖為餡的油酥餅看似沒什麼特別之處,卻成為了臺中市著名的旅遊紀念品。臺中市內的太陽餅店數不勝數,都聲稱自家的產品最正宗,真假難辨。最正宗的太陽餅店—太陽麵包店已經因為68歲老闆的退休而宣告停業。

筒仔米糕

製作筒仔米糕首先將糯米和香菇一起炒香,然後和肉燥、滷蛋一起放入竹筒中,蒸至糯米鬆軟即可使用,淋上甜醬更佳。早在40年前,大橋頭筒仔米糕就開始營業。現在生意早已擴大了許多,但是筒仔米糕的味道還是那樣正宗美味。(臺北市 大同區 延平北路41號 大橋頭老牌筒仔米糕)

臺式早餐

芝麻餅、豆漿、油條是臺灣人的早餐必備。阜杭豆漿店裡的芝麻餅尤為受歡迎,許多地方的芝麻餅既幹又薄,但是阜杭家的芝麻餅甜度剛好、香氣濃鬱、酥脆可口,每到周末都要等上半至一個小時才能吃得上。

嘗鮮地點:臺北市 忠孝東路 華山市場二樓 阜杭豆漿

豬血米糕

這種糕點用豬血和糯米混制而成,串在竹籤上,就像棒棒糖一樣,還有人喜歡在上邊撒上花生粉。籃球明星林書豪就曾經表示最近遊玩臺灣時,豬血米糕是他最喜歡的小吃之一。相信這種糕點也對很多人的胃口。

嘗鮮地點:臺北市 羅斯福路四段136巷

三杯雞

三杯雞的三杯指的是一杯米酒,一杯油以及一杯醬。如果再加上辣椒和大蒜,味道更是無與倫比。不過,也有廚師將「三杯」理解為一杯酒,一杯芝麻油以及一杯糖。

嘗鮮地點:高雄市 鼓山區 新臺灣原味

阿給

阿給來源於日本的油豆腐,即炸豆腐塊。首先將油豆腐中間挖空,然後填充滷汁、或肉燥粉絲,以魚漿封口,加以蒸熟,食用前淋上甜辣醬或其他特殊醬汁。因為豆腐吸收了湯汁,所以每咬一口都會有湯汁迸出。阿給配上一杯豆漿,絕對是一頓風味獨特的早餐。

粉圓

粉圓口感滑潤,香Q有彈性。粉圓可以由糯米粉及各種填充餡製成,比如糯米粉以紅豆、綠豆牛奶蛋羹為餡,看上去鮮豔誘人。不過更常見的原料是樹薯粉,無餡。如果加入紅糖的話,會呈黑色,即是我們熟悉的珍珠奶茶中的珍珠。

嘗鮮地點:臺北市 饒河夜市

豪大大雞扒

根據臺北時報2011年的報導,臺灣人每天消費約250,000片雞扒。如果將這些雞扒累疊在一起,會比508米高的臺灣第一高樓—臺北101大樓高上10倍。

豪大的大雞扒頗具盛名:人臉般大的雞扒,表皮酥脆,再淋上五香粉和胡椒粉。一口接一口,美味得讓人停不下來。豪大剛開始只是士林夜市的一個攤點,如今卻在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開了分店。

嘗鮮地點:士林夜市 豪大大雞扒

烤墨魚

在臺灣這個海島上,墨魚可不缺,烤墨魚串隨處可見,很是受歡迎。冬天,當地人喜歡把墨魚和草藥、蔬菜一起燉湯,用來暖身。不過,最佳食用方法莫過於將剛捕撈上來的墨魚直接燒烤:濃鬱的香味伴隨著碳烤的煙撲鼻而來,油脂滴到碳火中的噼啪聲,翻捲起的墨魚邊…緩緩將人們的味覺喚醒。

嘗鮮地點:臺中縣 逢甲夜市

愛玉冰

提起臺灣人最愛吃的冰品,愛玉冰絕對能排到前頭。愛玉樣貌明亮通透,口感軟硬適中,加入檸檬水和刨冰,便是一道夏日佳飲。

嘗鮮地點:臺北市 師大夜市

可樂餅

可樂餅是臺灣街頭常見的小吃之一,與日本的炸肉餅類似。可樂餅以土豆泥或肉末為餡,然後裹上麵粉、雞汁和麵包屑。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將肉末、蔬菜、海鮮以及其他食材混合在一起。我們最喜歡的莫過於肉末和奶酪的混合。

嘗鮮地點:臺北市 萬華區 肉丸餅

潤餅

如果簡單的將潤餅解釋為非油炸的或蒸的春卷未免對潤餅不公平,畢竟潤餅比春卷出現得要早。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自己製作潤卷的「秘方」。每遇到節日時,家家戶戶都會選好餡,然後自己卷潤餅。到臺北101的欣葉僅能吃到美味得潤餅,還能欣賞整個城市的景色。

嘗鮮地點:臺北市 信義區五段 信義路 臺北101大樓85樓

麻辣火鍋

臺灣人對麻辣火鍋愛得深沉。可是誰又不是呢?不停冒泡的鍋裡滿是各式各樣的草藥和香料,在裡面煮過的食材鮮美麻辣,重重刺激著食客的味蕾,讓人慾罷不能。如今,臺灣的麻辣火鍋店層出不窮,每家都聲稱特色鮮明。不過只有真真正正致力於味道和質量的店才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不過臺灣的麻辣等級和重慶比起來,只是小打小鬧而已。(實習編譯:張卓思 林敏)

相關焦點

  • 外媒精選40種非吃不可的臺灣小吃(下)
    臺灣美食包羅萬象,融合了閩南、潮州、客家、日本等飲食文化,已然成為臺灣名片之一。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15年的讀者票選中,臺灣不僅成為美食旅遊地的冠軍,還特別精選出40道非吃不可的臺灣小吃, 簡直是為吃貨量身打造的覓食地圖。
  • 中國臺灣小吃匯總
    臺灣四面環海,漁獲豐富,海鮮自然成為小吃料理的主角,著名的蚵仔煎、生炒花枝、魷魚羹、蝨目魚湯等,都是代表。在售賣糖燻滷味與花枝丸的攤位,臺灣大佬告訴記者,臺灣的小吃源遠流長,打從清代起,福建一帶的農民前往開墾臺灣,見他們整天忙碌于田間,小吃生意者們便挑著各樣冷的或熱的小吃,向農民兜售。
  • 臺灣30種超讚小吃,史上最虐心臺灣美食攻略~
    蚵仔煎是很多大陸遊客熟悉的小吃,民間傳聞,當年鄭成功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索性就地取材將臺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成了風靡全臺的小吃。鳳梨酥是臺灣最具人氣的伴手禮,遊客來臺不嘗一口或帶一點回家,總覺得少了點什麼。臺灣鳳梨酥的酥皮奶香四溢,內陷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傳統內餡,用鳳梨加冬瓜製成,口味不會太酸。另一種是土鳳梨酥,只有鳳梨,口味會略酸一些。
  • 每日好書分享:《最受歡迎的50種臺灣小吃》,滿足每一個吃貨的心
    大家好,這裡是每日好書分享,今天分享的是張政智和何金城的作品《最受歡迎的50種臺灣小吃》,滿足每一個吃貨的心。「民以食為天」,不論是哪個國家他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文明。在亞洲的東方,有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那裡有令人垂涎欲滴的山珍,也有讓人回味無窮的海味,她就是中國。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我們的飲食文化也已經成為了世界美食的寶庫,享譽世界的「中國八大菜系」就是最好的證明。
  • 臺灣經典小吃系列:油炸雞屁股、棺材板、青蛙下蛋
    在我國臺灣地區,有一道經典小吃,名叫七裡香,就是用雞屁股炸的,這雞屁股不太好聽,就取了這麼一個好聽的名字,跟鹽酥雞一起賣,炸得香香脆脆,根本吃不出來是雞屁股。七裡香一串大約25元臺幣,七個一串,在高雄的六合夜市,和臺灣各大夜市都可以買到。
  • 細數名字奇葩的臺灣小吃,蝦扯蛋、七裡香是什麼?你知道嗎?
    寶島臺灣,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嘗遍了國內小吃的你,是不是對臺灣那邊的小吃還不怎麼了解呢,雖也經常聽說臺灣的小吃非常多,好像卻也一時說不上來,也有可能是太多的緣故,一時卡住了,不知道該說出什麼為好。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幾種,在臺灣小吃中,有著奇葩名字的小吃,你是否都知道了,或者知道是怎麼做的呢?都能猜得出來呢?第一種:蝦扯蛋這個名字聽上去,是不是有些怪怪的,沒錯,你眼睛卻是沒有看錯,是真的蝦扯蛋(瞎扯淡)。其實,這就是普通的一個小糕點而已,除了名字有些特別外,也沒什麼兩樣,做法,也相對比較簡單。
  • 你知道為什麼臺灣的小吃中心是臺南嗎?
    摘要:其他諸如狀元粿、鼎邊趖、棺材板等名稱怪異的小吃,也都出自臺南府城。資深媒體人,做過電臺DJ,幹過《FHM男人幫》主編和《男人裝》資深編輯,還出過兩本書《遇見臺灣》和《臺灣的臺》。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大家都知道臺灣小吃很有名,但你知道臺灣小吃最有名的地方是臺南嗎?
  • 臺灣小吃加盟 芋觀園搶攻國內甜品市場
    說起創業投資,2014年火爆指數較高的要數臺灣小吃加盟,據臺灣甜品專家芋觀園的2014年上半年的一份數據報告指出,在過去的半年裡平均每日有30名以上創業者諮詢過芋觀園甜品加盟項目,而正常月份平均每月都有40名以上創業者來總部考察品牌項目,並且諮詢與考察的人數也在隨著旺季的到來跳到了另一個高峰期,芋觀園表示,「臺灣小吃加盟」在國內市場的被認可度是造成這類項目火爆的原因之一。
  • "少見多怪"的臺灣小吃 50元吃個肚兒圓
    在臺灣逢甲夜市你可以品嘗到這個號稱全球首創的脆皮巧克力香蕉冰,據說這個巧蕉王是通過專利認證的名牌小吃,多次登上報紙雜誌,攤主老爺爺很有明星氣場。臺灣小吃絕對是寶島最搶眼的一張名片,朋友們在我旅行出發前,都叮囑我多拍些美食的照片回來。我問過臺灣朋友島上的小吃到底有多少種,他們回答說很難統計,多元的飲食文化為小吃蓬勃發展提供了沃土,新品種的美食不斷湧現,要給出一個固定的數字實在很難。以下介紹的僅是臺灣小吃的極小一部分,要想了解更多,還是需要親自去寶島看看。
  • 這個初夏來臺灣夜市感受煙火氣息,嘗嘗火爆網絡的特色小吃!
    大腸包小腸大腸包小腸是臺灣相當普遍的小吃,炭火燒烤的大腸外皮微酥,肉餡米粒飽滿,夾上風味絕佳的香腸,鋪上酸菜、小黃瓜、薑片與菜脯蛋等小菜,一口咬下肉汁四溢,滿嘴的美味。蚵仔煎臺灣小吃銷售排行榜第一名,因偶像劇《轉角遇到愛》被兩岸粉絲追捧。如今從臺灣頭走到臺灣尾,每到一地都可尋到蚵仔煎的芳影。
  • 放假臺灣遊,在臺北夜市吃著臺灣小吃,讓我不想回家
    讀書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看臺劇,其中有一部叫做終極三國,特別喜歡裡面的演員啊,還有臺灣的風景小吃。現在好了,長大了有時間也有經濟了,好不容易盼到放假,義不容辭的去了臺灣的臺北市,到臺北市的時候已經晚上,找好旅館安頓好之後我就去當地的夜市大吃了一頓,吃著當地的小吃我都不想回去了,接著呆了兩天,讓我的身心與味蕾都得到了滿足,心滿意足地回到了大陸。現在就安利給你們這些臺灣的美食吧。
  • 我愛小吃:臺灣小吃巡禮之臺北阿宗面線
    臺灣小吃是由臺灣市井文化發展而來,在數十年前隨著臺灣經濟的起飛,一些誕生於臺灣街頭巷尾的美味小吃開始大放異彩。有些臺灣小吃也漂洋過海在海峽的彼岸開起了連鎖,比如:永和豆漿.豪大大雞排.一點點奶茶.都可奶茶等等,不過要吃到正宗道地的臺灣小吃還是要身臨其境的到臺灣來大快朵頤才好。
  • ...知名廚師阿基師做客《康熙來了》評選TOP10臺灣十大美食小吃排名
    臺灣十大美食小吃是成千上萬種臺灣傳統小吃中最能體現臺灣飲食特點的十種小吃——【粵菜譜欄目組第59期】中國臺灣是多元族群與文化的社會,追求互相融合,體現最完整的地方就在飲食文化。連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曾報導過不能不吃的臺灣美食,曾經臺北旅遊網挑選10道必吃TOP10美食,想想深刻體驗臺灣的文化,就從品嘗在地美食小吃開始吧!
  • 40年彈指一揮間,那時的臺灣是什麼樣?
    1979年的今天,《告臺灣同胞書》正式發表,今天剛好40年!40年來,《告臺灣同胞書》提出的許多政策主張都已成為現實,兩岸的發展也都十分迅速。那你知道40年前的臺灣是什麼樣嗎?40年前臺灣民歌初露頭角,李建復、李宗盛和陶曉清在討論音樂40年前,蔡琴、蘇來和李建復聯合推出《天水樂集》專輯,成為現代民歌時代的絕唱。在商業文化、傳媒產業、西方潮流和世界一體化的共謀下,臺灣樂壇進入了現代流行音樂時代。「民歌運動」直到四十年後的今天都是不可複製的,當代臺灣原創音樂中也不可抹去「鄉愁」印跡。
  • 不得不說,這些「腦洞大開」的臺灣小吃,真的很有想法!
    許多之前,小汐寫過一篇標題為《那時年少無知,還以為臺灣小吃真的很好吃》的文章,內容重點介紹了臺灣省的傳統小吃。但是,許多有名的小吃,例如蚵仔煎、大腸米線、甜不辣,以前看《康熙來了》還以為很好吃,及至試過以後,真的有點夢想幻滅。不過,臺灣是一個美食省,有許多新式的臺灣美食還是很讓人驚喜的。
  • 臺灣著名小吃,怎麼吃都吃不夠
    鹽酥雞是中國臺灣常見小吃之一,屬高溫油炸類食品;鹹香可口,氣味濃鬱,口感酥脆。蛤仔煎是在臺版電視劇中最常見的一種臺灣路邊小吃,先將蛤仔放入鍋中煎制,之後澆上面糊,放入青菜碎,最後打個雞蛋就完成了,配上沙司,香而爽口。粄條是一種流行於華南地區的米食。是海南省、福建福州,臺灣等地的傳統小吃。
  • 幾種臺灣特色小吃的吃後感
    臺灣遍地是美食,去到哪都有夜市,可以說在臺灣最不愁的就是吃!這次想說說我吃過的幾種小吃之後的感覺。1、棺材板名字聽著有點不吉利,老一輩的可能不會點來吃!2、臭豆腐臺灣的臭豆腐跟長沙的不同,長沙的有一面是黑黑的,看著就覺得抗拒。也跟紹興的臭豆腐不同,紹興的看著軟軟的,比較多汁。如灣的臭豆腐外表很乾爽,是炸過的,裡面是嫩嫩的豆腐,也不會很臭,讓小編有了第一次嘗試!
  • 七寶夜市試營業,東南亞小吃、網紅小吃……百餘種美食...
    七寶夜市試營業,東南亞小吃、網紅小吃……百餘種美食挑戰你的胃 2020-12-01 0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灣有名的夜市之一,夜晚各色小吃齊聚道路中央,非常熱鬧
    臺北大同區的迪化街,是臺灣知名的南北貨市場,街上的古老建築有閩南、洋樓、現代主義、巴洛克式等風格,迪化街店屋,屬於長條形連棟式店鋪,門面不寬,屋身幽長深邃,以便兼顧商業和居住的功能,是清代臺灣商街的典型,是一條極具歷史意義的老街。
  • 盤點臺灣臺北市的五種經典美食,看看有你吃過的嗎
    盤點臺灣臺北市的五種經典美食,看看有你吃過的嗎文/最開心美少的臺北市位於臺北盆地中部,是臺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臺灣島上的第一大城市。臺北市是臺灣北部的遊覽中心。距臺北市16公裡的陽明山,是臺灣著名風景區之一,一年四季、陰晴雨霧,景象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