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從老家回來後寫了一篇關於老公大妹的文章,沒想到引起網友們這麼多的關注和點讚。今天就寫寫我的婆婆,首先從我和老公的相識談起。
我和老公是大學校友也是同鄉,一開始我們家裡也不同意,特別是母親覺著怎麼又找了個農村的。父親問我男方家情況如何,我說比咱家好點。父親嘆了一口氣,說,隨便找個人家都比咱家過得強。
我從小家境貧寒,兄弟姐妹多我是老小,等我畢業的時候父母都60多歲了。家裡沒有能力陪嫁,我也對老公家沒有啥要求。父母把自己養大,又供完學業,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我那時候就一個信念,啥也不要,以後就靠自己掙。
訂婚的時候,我收到了800元的見面禮,有老公奶奶,姑姑,公公婆婆還有嬸嬸的,我也分不清到底誰是誰的,也不在乎。那時候的女人和現在不一樣,結婚要有車有房,我那時候就是一根筋,自己賭志氣去掙。婆家簡單添置了幾件家具,雙方父母給做了幾床棉被,我們就在老家房子裡面結了婚。
婆婆個子很高,現在年紀大了駝了背。我覺得她年輕的時候應該有1米七,瘦高個。而我個子矮,穿上高跟鞋也沒有她高。姐姐們都笑話我說,自己談的也不打聽打聽人家咋樣,將來要是受氣的話看你往哪裡哭去?
沒想到婆婆是個心地善良的老實人。後來姐姐們說話都反過來說了,時常提醒我,收斂收斂你那個小脾氣,別動不動給人家甩臉子看。怕我給婆婆氣受。
其實我婆婆這一輩人是最苦的,年輕的時候受婆婆的氣,等到多年媳婦熬成婆了,時代又變樣了,現在都是兒媳強勢,動不動對婆婆吆五喝六,沒有好臉色。
我們之間沒有這樣的情況,但是老公奶奶,也就是婆婆的婆婆,是個狠角色。奶奶年輕的時候就非常強勢,說一不二,等到年紀大了,事兒多多不好伺候。她喜歡吃肥豬肉,又高血壓,都不敢讓她吃,可是她不管這些,非得吃,恨恨地說,哪怕明天就是死了,今天也非吃不可。沒人敢勸她,只能等她吃出毛病來再拉去醫院。
奶奶一直跟著婆婆在同一個院子裡生活。其實公公還有3個妹妹和兩個弟弟。在農村,老人都很少去閨女家住,養老還都是兒子們的事情。奶奶跟著婆婆吃住,事兒特別多,羊肉湯不鹹不辣了,婆婆胃不好不能吃辣;嫌過年的時候餃子餡裡面沒有肉啦,反正經常挑三揀四。我有時候看不下去,就對婆婆說,人家都是弟兄幾個輪流養,你也讓她去另外兩個嬸嬸家住一段時間,距離產生美,這樣也許她會想起你的好來。婆婆聽了就只是笑笑,說她那麼大年紀了,給她一般見識幹什麼?等她自己願意去的時候再說吧!
聽附近鄰居們講,以前老公姥姥半身不遂,也是婆婆照顧了7-8年,等我結婚的時候才被兒子們接走了。老太太走的時候拉著婆婆的手哭著不願意回去。
婆婆就是這樣,她從不考慮自己,為了老人為了孩子,沒日沒夜地操勞。老家還有10幾畝地,還養了10幾隻羊。婆婆從來不像其他農村婦女,沒事就聚到村口東家長西家短,她總是不停地忙活。早上5點多起床,晚上9點多才休息,除了地裡就是家裡,除了幹活就是放羊,每天像個陀螺一樣,一刻也不捨得停歇。
她特別疼孩子,前幾年都是蒸好饅頭給我們捎來,公公從河裡抓到小魚,和手指頭那麼粗細,婆婆一個個捏好,洗淨,用油炸了,一個也不捨得吃,都給兩個孫子送來。還有家裡的老土雞,小鴿子,一個個處理乾淨,讓我們燉著吃。家裡老母雞下的雞蛋,也都一個個攢著,給孩子們捎來。
婆婆自從大妹家出事之後,更加不願意出門了,雖然她不說,但是我也知道她心裡很難過,只能把一切苦楚深深地埋進肚子裡。
去年老公奶奶去世了,她活了98歲。婆婆和大妹哭得很是悲痛,尤其是大妹,好多人都勸不住。後來大家都說別勸了,大妹也是苦命人,哭老人其實也是哭自己悲慘的命運,就讓她哭吧,好好地發洩一下。
婆婆已經70多歲了,身體也不大好。經常腿疼,牙也剛剛拔了3顆。昨天我們回老家,她準備了一桌子好吃的,羊肉湯,兔子肉,可是她都不能吃,只能自己去煮麵條喝。
熟悉我的人都誇我命好,遇上這麼好的公婆。其實是因為我也出身農村,早年也家有老爹老娘,我太清楚農村老人們的辛苦境地了。她們不像城裡老人有退休金,年老了啥也不用幹就可以頤養晚年。看著公婆這麼大年紀了還為兒女操勞,真是於心不忍。
心懷感恩 將心比心,如果咱們娘家也有兄嫂或者弟媳對爹媽不好,你是不是心裡也會難過?還有那些喜歡刁難兒媳的惡婆婆們,如果你的女兒也攤上一個和你一樣不講理的婆婆,你又會怎麼想?
家和萬事興,多處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一下,多想想別人的難處,我覺著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婆媳矛盾了。
我婆婆其實就是咱們國家最樸實善良,最勤勞無怨的農村勞動婦女的真實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