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個國家和地區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高體重指數變化參差不齊

2020-12-25 科學網

200個國家和地區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高體重指數變化參差不齊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8 22:25:12

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因素協作組匯總研究了200個國家和地區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高體重指數變化趨勢。2020年11月7日,該研究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

關於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和營養的全球可比數據很少。研究組的目的是估計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和平均身體質量指數(BMI)的年齡軌跡和時間趨勢,該指數衡量的是體重增加超出了身高增加的預期。

研究組使用了由非傳染性疾病危險因素協作組組織整理的心臟代謝危險因素資料庫,應用貝葉斯分層模型來估算1985-2019年間5-19歲年齡段的兒童每年平均身高和平均BMI的趨勢。

研究組匯總了來自2181個基於人口研究的數據,並對200個國家和地區的6500萬參與者的身高和體重進行了測量。2019年,研究組估計19歲青少年人口身高最高的國家(荷蘭、黑山、愛沙尼亞和波赫的男孩,荷蘭、黑山、丹麥和冰島的女孩)與最矮的國家(東帝汶、寮國、索羅門群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男孩,瓜地馬拉、孟加拉國、尼泊爾和東帝汶的女孩)身高差距超過20釐米及以上。

在同一年,青少年BMI最高的國家(太平洋島國、科威特、巴林、巴哈馬、智利、美國和紐西蘭的男孩和女孩,南非的女孩)和BMI最低的國家(印度、孟加拉、東帝汶、衣索比亞、查德的男孩和女孩,日本和羅馬尼亞的女孩)差距約為9–10 kg/m2

在某些國家/地區,5歲兒童的身高或BMI值一開始超過全球中位值,在某些情況下其健康狀況與表現最好的國家一樣。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同齡人相比,他們的健康狀況逐漸惡化,身高增長變慢(例如奧地利和巴貝多的男孩,比利時和波多黎各的女孩),或相對於身高體重增加過快(例如科威特、巴林、斐濟、牙買加和墨西哥的女孩和男孩;以及南非和紐西蘭的女孩)。

在另一些國家,5歲兒童在兒童後期和青春期身高超過了其他同齡人(例如拉脫維亞、捷克共和國、摩洛哥和伊朗),或體重增加變緩(例如義大利、法國和克羅埃西亞)。

考慮到身高體重指數的變化,韓國、越南、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和一些中亞國家(如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女孩,中歐和西歐(如葡萄牙、丹麥、波蘭和黑山)的男孩,在過去3.5年中,身體狀態變化最為健康,因為與其他國家的兒童和青少年相比,他們相對於BMI身高增加更快。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多數國家、紐西蘭和美國的男孩和女孩,馬來西亞和一些太平洋島嶼國家的男孩,以及墨西哥的女孩,其身體狀態變化最不健康,與其他國家的兒童相比,身高增長過矮,體重相對身高增長過多,或者兩者兼之。

總之,在各個國家,學齡兒童和青少年隨年齡和時間變化的身高和BMI軌跡變化很大,這表明營養質量參差不齊。

附:英文原文

Title: Height and body-mass index trajectories of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1985 to 2019 in 200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a pooled analysis of 2181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with 65 million participants

Author: Andrea Rodriguez-Martinez, Bin Zhou, Marisa K Sophiea, James Bentham, Christopher J Paciorek, Maria LC Iurilli, Rodrigo M Carrillo-Larco, James E Bennett, Mariachiara Di Cesare, Cristina Taddei, Honor Bixby, Gretchen A Stevens, Leanne M Riley, Melanie J Cowan, Stefan Savin, Goodarz Danaei, Adela Chirita-Emandi, Andre P Kengne, Young-Ho Khang, Avula Laxmaiah, Reza Malekzadeh, J Jaime Miranda, Jin Soo Moon, Stevo R Popovic, Thorkild IA Srensen, Maroje Soric, Gregor Starc, Ahmad A Zainuddin, Edward W Gregg, Zulfiqar A Bhutta, Robert Black, Leandra Abarca-Gómez, Ziad A Abdeen, Shynar Abdrakhmanova, Suhaila Abdul Ghaffar, Hanan F Abdul Rahim, Niveen M Abu-Rmeileh, Jamila Abubakar Garba, Benjamin Acosta-Cazares, Robert J Adams, Wichai Aekplakorn, Kaosar Afsana, Shoaib Afzal, Imelda A Agdeppa, Javad Aghazadeh-Attari, Carlos A Aguilar-Salinas, Charles Agyemang, Mohamad Hasnan Ahmad, Noor Ani Ahmad, Ali Ahmadi, Naser Ahmadi, Soheir H Ahmed, Wolfgang Ahrens, Gulmira Aitmurzaeva, Kamel Ajlouni, Hazzaa M Al-Hazzaa, Amani Rashed Al-Othman, Rajaa Al-Raddadi, Monira Alarouj, Fadia AlBuhairan, Shahla AlDhukair, Mohamed M Ali, Abdullah Alkandari, Alaa Alkerwi, Kristine Allin, Mar Alvarez-Pedrerol, Eman Aly, Deepak N Amarapurkar, Parisa Amiri, Norbert Amougou, Philippe Amouyel, Lars Bo Andersen, Sigmund A Anderssen, Lars ngquist, Ranjit Mohan Anjana, Alireza Ansari-Moghaddam, Hajer Aounallah-Skhiri, Joana Araújo, Inger Ariansen, Tahir Aris, Raphael E Arku, Nimmathota Arlappa, Krishna K Aryal, Thor Aspelund, Felix K Assah, Maria Cecília F Assuno, May Soe Aung, Juha Auvinen, Mária Avdicová, Ana Azevedo, Mohsen Azimi-Nezhad, Fereidoun Azizi, Mehrdad Azmin, Bontha V Babu, Maja Bksgaard Jrgensen, Azli Baharudin, Suhad Bahijri, Jennifer L Baker, Nagalla Balakrishna, Mohamed Bamoshmoosh, Maciej Banach, Piotr Bandosz, José R Banegas, Joanna Baran, Carlo M Barbagallo, Alberto Barceló, Amina Barkat, Aluisio JD Barros, Mauro Virgílio Gomes Barros, Abdul Basit, Joao Luiz D Bastos, Iqbal Bata, Anwar M Batieha, Rosangela L Batista, Zhamilya Battakova, Assembekov Batyrbek, Louise A Baur, Robert Beaglehole, Silvia Bel-Serrat, Antonisamy Belavendra, Habiba Ben Romdhane, Judith Benedics, Mikhail Benet, James E Bennett, Salim Berkinbayev, Antonio Bernabe-Ortiz, Gailute Bernotiene, Heloísa Bettiol, Jorge Bezerra, Aroor Bhagyalaxmi, Sumit Bharadwaj, Santosh K Bhargava, Zulfiqar A Bhutta, Hongsheng Bi, Yufang Bi, Daniel Bia, Elysée Claude Bika Lele, Mukharram M Bikbov, Bihungum Bista, Dusko J Bjelica, Peter Bjerregaard, Espen Bjertness, Marius B Bjertness, Cecilia Bjrkelund, Katia V Bloch, Anneke Blokstra, Simona Bo, Martin Bobak, Lynne M Boddy, Bernhard O Boehm

Issue&Volume: 2020/11/07

Abstract:

Background

Comparable global data on health and nutrition of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re scarce. We aimed to estimate age trajectories and time trends in mean height and mean body-mass index (BMI), which measures weight gain beyond what is expected from height gain, for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ethods

For this pooled analysis, we used a database of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collated by the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Risk Factor Collaboration. We applied a Bayesian hierarchical model to estimate trends from 1985 to 2019 in mean height and mean BMI in 1-year age groups for ages 5–19 years. The model allowed for non-linear changes over time in mean height and mean BMI and for non-linear changes with age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cluding periods of rapid growth during adolescence.

Findings

We pooled data from 2181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with measurements of height and weight in 65 million participants in 200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In 2019, we estimated a difference of 20 cm or higher in mean height of 19-year-old adolescents between countries with the tallest populations (the Netherlands, Montenegro, Estonia, and Bosnia and Herzegovina for boys; and the Netherlands, Montenegro, Denmark, and Iceland for girls) and those with the shortest populations (Timor-Leste, Laos, Solomon Islands, and Papua New Guinea for boys; and Guatemala, Bangladesh, Nepal, and Timor-Leste for girls). In the same yea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est mean BMI (in Pacific island countries, Kuwait, Bahrain, The Bahamas, Chile, the USA, and New Zealand for both boys and girls and in South Africa for girls) and lowest mean BMI (in India, Bangladesh, Timor-Leste, Ethiopia, and Chad for boys and girls; and in Japan and Romania for girls) was approximately 9–10 kg/m2. In some countries, children aged 5 years started with healthier height or BMI than the global median and, in some cases, as healthy as the best performing countries, but they became progressively less healthy compared with their comparators as they grew older by not growing as tall (eg, boys in Austria and Barbados, and girls in Belgium and Puerto Rico) or gaining too much weight for their height (eg, girls and boys in Kuwait, Bahrain, Fiji, Jamaica, and Mexico; and girls in South Africa and New Zealand). In other countries, growing children overtook the height of their comparators (eg, Latvia, Czech Republic, Morocco, and Iran) or curbed their weight gain (eg, Italy, France, and Croatia) in late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When changes in both height and BMI were considered, girls in South Korea, Vietnam, Saudi Arabia, Turkey, and som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eg, Armenia and Azerbaijan), and boys in central and western Europe (eg, Portugal, Denmark, Poland, and Montenegro) had the healthiest changes in anthropometric status over the past 3·5 decades because, compared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other countries, they had a much larger gain in height than they did in BMI. The unhealthiest changes—gaining too little height, too much weight for their height compared with children in other countries, or both—occurred in many countries in sub-Saharan Africa, New Zealand, and the USA for boys and girls; in Malaysia and some Pacific island nations for boys; and in Mexico for girls.

Interpretation

The height and BMI trajectories over age and time of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re highly variable across countries, which indicates heterogeneous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lifelong health advantages and risks.

DOI: 10.1016/S0140-6736(20)31859-6

Source: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1859-6/fulltext

相關焦點

  • 研究:過去35年中國男生平均身高增速全球第一 長胖也很明顯
    【財新網】(實習記者 尤方明 記者 馬丹萌)身高和身體質量指數(BMI)是衡量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在過去的35年間,中國男生平均身高增長量位居世界第一。醫學期刊《柳葉刀》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全球範圍內的學齡兒童及青少年(5-19歲)在身高和BMI兩項指標上存在顯著差異,其中部分國家的學齡兒童及青少年在5歲時的身高與BMI水平雖能達到健康標準,但在成長過程中,他們的健康水準卻漸漸落後。
  • 飲食不良影響身高 青少年平均身高差距高達20釐米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5日報導,一項研究顯示,學齡兒童及青少年飲食不良,可能導致平均身高最高和最矮的國家之間,有大約20釐米的差距。報導稱,這項研究發布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由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進行。
  • 最新全球身高及BMI趨勢報告:過去35年,中國兒童平均身高增長最多
    《柳葉刀》(The Lancet)近日發表一項最新全球分析報告,該研究顯示了200個國家兒童青少年的身高及肥胖趨勢。結果表明,一些國家的兒童在5歲之前能夠健康生長,但這種健康生長的趨勢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停止,由此引發了人們對學齡兒童獲得營養食物和健康環境的擔憂。
  • 噌噌噌……中國00後身高超過韓國逼近美國!但有個危險指標別忽略
    中國男孩身高增長全球最快 男女孩均為東亞第一▼這篇研究關注的是兒童青少年的體格變化趨勢,主要是身高、體重兩項指標。研究匯總了2181項基於人口的研究數據,測量了200個國家和地區的6500萬參與者的身高和體重。
  • 中國男孩身高增量全球第一
    圖片來源:Pixabay撰文 戚譯引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領導的團隊使用了來自 193 個國家和地區的 6500 萬 5 至 19 歲兒童和青少年的數據,評估了過去 35 年全世界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高和體重變化,論文近日在《柳葉刀》(
  • 聚焦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營養健康課題
    聚焦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營養健康課題 2020-03-03 15:03:03來源:太湖明珠網 聚焦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營養健康課題
  • 《柳葉刀》報告:中國19歲青少年平均身高均為東亞第一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近日,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一項對全球兒童青少年身高和肥胖趨勢的研究報告,覆蓋193個國家的6500萬5-19歲兒童青少年的數據。
  • 超過韓國,中國19歲男女平均身高成東亞第一,你當年什麼水平?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當地時間11月7日,一項發表在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的最新研究表明,從1985年到2019年,中國和韓國成為了5至19歲兒童及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長最快的國家。數據來源節選過去35年裡,中國19歲男性的平均身高增加了8釐米,達到175.7釐米,增幅在200個國家地區中位列第一,相應的世界排名從1985年的第150名提升到了2019年的第65名;中國19歲女性的平均身高增加了6釐米,達到163.5釐米,增量全球第三,平均身高全球排名從第129
  • 女性163.5cm 男性175.7cm,中國19歲男女平均身高位列東亞第一!
    5至19歲兒童及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長最快的國家。過去35年裡,中國19歲男性的平均身高增加了8釐米,達到175.7釐米,增幅在200個國家地區中位列第一,相應的世界排名從1985年的第150名提升到了2019年的第65名。
  • 中國「00後」身高逼近美國,但是有一個重要指標太可怕!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從1985年到2019年,中國和韓國成為5至19歲兒童及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長最快的國家。 研究顯示,中國19歲男女的平均身高(男性175.7釐米/女性163.5釐米)均超過韓國(男性175.5釐米/女性163.2釐米),位列東亞第一。
  • 中國人身高躍居東亞第一,那誰墊底了?
    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1859-6這項研究評估了35年來全球200個國家和地區,6500萬參與者身高和BMI變化軌跡,除發現中國和韓國是5至19歲兒童及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長最快的國家外,還同時揭示了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的不健康增長趨勢。
  • 外媒分析:各國身高差異為何這麼大
    外媒稱,人的身高並非單單由基因決定。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展開了一項最新的全球性研究,研究論文近期發表在英國《柳葉刀》周刊上。此項研究揭示出,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營養不良可能是導致人口身高最高和最矮的國家之間平均身高相差20釐米的主要原因。
  • 全球各地平均身高為何相差這麼大?這項研究發現關鍵因素
    此項研究揭示出,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營養不良可能是導致人口身高最高和最矮的國家之間平均身高相差20釐米的主要原因。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6日報導,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帝國理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安德烈婭·羅德裡格斯·馬丁內斯說,這是首次從1985年至2019年對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6500萬名5歲至19歲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高及體質進行長期跟蹤研究。
  • 中國00後的身高已經逼近美國!但有1個危險指標被忽略了……
    這篇研究關注的是兒童青少年的體格變化趨勢,主要是身高、體重兩項指標。 研究人員分析了全球200個國家、2181項研究,納入了6500多萬5~19歲兒童青少年的數據,估算了過去35年間(1985~2019年)的身高和BMI(體質指數)的變化趨勢[1]。
  • 學齡兒童營養健康注意事項
    一般來講,學齡兒童是指從6歲到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各個國家定義不同)。學齡兒童生長發育迅速,處於一生中最關鍵時期。因此,更需要強調合理飲食均衡營養。同時,這一階段也是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 19歲中國男女生身高東亞第一,女生身高與美英相當
    指數數據,涉及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6500多萬個兒童及青少年。19歲中國男生雖然不是世界上最高的,但身高增幅是全球第一。從1985年到2019年的35年裡,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增加8釐米,增幅在200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列第一。
  • 「00後」身高居東亞第一,但肥胖問題令人擔憂 |...
    導讀:30餘年來,中國人越來越高,「00後」身高甚至追趕歐美,但不容忽視的是,變胖的速度竟位世界之巔。 近日,LANCET雜誌發表了一項評估全球200個國家地區青少年身高、BMI於35年間變化趨勢的研究報告,納入了1985-2019年間共計6181萬名來自不同國家地區青少年的數據。
  • 中國少年猛躥高,19歲中國男女生身高東亞第一,女生身高與美英相當
    BMI指數數據,涉及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6500多萬個兒童及青少年。 從1985年到2019年的35年裡,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增加8釐米,增幅在200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列第一。
  • 中考將體重指數納入分數考察,能解決青少年兒童的肥胖問題嗎?
    以前覺得孩子胖胖的很可愛,但是當地中考體育考試中,體重指數也計算到中考成績裡,這就有很多家長為此擔心了,生怕孩子因為差這2分而考不上好的學校。其實這個體重指數的考核,就是3-5分的範圍,孩子們的成績頂多能差2分,教育部門這麼規定,無非是想要給孩子和家長起到一個引導作用,讓學生們注意身體,加強體育鍛鍊,因為我國青少年兒童的肥胖率增長的越來越高了。
  • 女人標準身高體重表 女人標準身高體重表
    3歲寶寶身高體重小孩在每個不同的階段,身高體重都會出現變化。這也是許多父母一直關注的問題。看著別人家的寶寶越來越高了,自己家的寶寶好像沒什麼變化啊。別著急,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3歲女孩身高體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