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江掌中木偶亮相香港黑盒劇場 50場校園演出掀「晉江」旋風
啟動儀式後,晉江掌中木偶將進香港校園,為在校學生進行50場演出,涵蓋幼兒園、中小學和大學,這也將促使香港、晉江兩地的木偶傳承合作進一步深化。應邀參加活動的有香港民政事務局的相關領導,以及來自湖南、泉州、廣州木偶藝術家,與香港學者、導演及演藝學院教師代表。
-
泉州市布袋戲(掌中木偶)邀請賽系列活動進校園
6月11日下午,安溪縣虎邱鎮金榜布袋戲「假宜真」戲班第五代傳人林海良分別走進泉州實驗小學、豐澤區湖心實驗小學,將傳統布袋戲帶進校園,為兩校同學上了一堂生動的閩南文化課。 林海良與同學們現場互動 鑼鼓聲響起,林海良兩手各託著一個木偶,一邊在臺上變換各種姿勢,一邊抑揚頓挫地唱和著,繪聲繪色地將布袋戲角色呈現在舞臺上。當天,林海良分別帶來傳統劇目《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對於不少同學而言,這是第一次接觸布袋戲,熱鬧的打鬥場景,妙趣的對白,引得現場笑聲一片。
-
久違的木偶戲,走進了課堂
作為一名六零後,看木偶戲,就是童年時代的文化與精神大餐了。記得小時候,秋收之後,村民們空閒下來了,於是各村輪流湊錢邀請鄰縣比較有名的木偶劇團到村上演出。對於木偶戲,每個村都有一些超級木偶戲迷,而我們小孩子看木偶戲,純粹是為了湊熱鬧,當然,看木偶戲時,還可以趁機磨著媽媽買點小零食,那絕對是世上最美妙的享受。
-
木偶戲溯源之旅
圖3:漳州市南江木偶劇團現任團長鄭青松在和後來錦秀聊天的過程中,我才知鄭錦秀其實就是漳州市南江木偶劇團的第四代傳人,正是因為她,漳州市南江木偶劇團才得以在微博上與大家見面。鄭伯伯跟我們介紹了布袋偶之所以叫布袋偶的原因: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他說他的印象中,臺灣那邊布袋戲偶很重,這點我深感贊同,年中我入了一個霹靂布袋戲木偶,卻從來沒真正操偶成功過,甚至連舉起偶都十分吃力,帥不過三秒。
-
今天 這群老姐妹帶著巴渝木偶戲登上央視
受訪者供圖1月7日下午5點30分,cctv-3正在播放舞蹈類欄目《舞蹈世界》,70歲的羅筱玲坐在位於重慶市南岸區的家中,正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視屏幕上的自己和團裡那20多個年齡都超過了50歲的老姐妹。舞臺上,一段名為《木偶情》的群舞正在表演,這是羅筱玲、宋斌和20多個渝中區半島舞蹈團的阿姨,為了展現渝中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巴渝木偶戲特意編排的舞蹈。
-
「讓木偶活起來」的泉州提線木偶戲
木偶戲,又稱傀儡戲,是中國藝苑中一枝獨秀的奇葩。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繁多、技藝精湛。中國木偶真正成為藝術,還在它的戲劇特徵:「人以木偶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 歷史悠久的木偶戲 木偶戲歷史悠久,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
坐高鐵·遊慶陽|尋找指掌春秋中的正寧木偶戲
坐高鐵·遊慶陽|尋找指掌春秋中的正寧木偶戲 2021-01-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戲
提線木偶在木偶的重要關節部位如頭、背、腹、手臂、手掌、腳趾等,各綴絲線,演員拉動絲線以操縱木偶的動作,也叫懸絲木偶;託棍木偶,又稱杖頭木偶,在木偶頭部及雙手部位各裝操縱杆,頭部為主杆,雙手為側杆,演員操縱時左手持主杆,右手持側杆,舉起木偶操縱其動作;手套木偶,又稱掌中木偶、布袋戲等,木偶估計身高0.27米或0.4米,頭部中空,頸下縫合布內袋連綴四肢,外著服裝,演員的手掌伸入布內袋作為偶人軀幹,五指分別撐起頭部及左右臂
-
臺灣金光布袋戲南安獻藝 五代木偶同臺(圖)
昨晚,臺北興洲園掌中劇團在市人民會堂獻藝。圖為登臺亮相的前四代木偶(從左至右),其中,第一代是傳統木偶,二、三、四代是金光木偶。 唱、念、做、打、射、噴……在臺灣操偶師的手裡,小小木偶一個個都變得「全能」,或笑或怒,或喜或悲,偶人們栩栩如生的表情讓臺下觀眾不時鼓掌歡呼。同時,操偶師還不時到觀眾中進行表演,小朋友紛紛奔上前去觀看。 聽說人民會堂有來自臺灣的金光布袋戲演出,溪美彭美社區84歲的林大爺早早就來佔位,「現在的布袋戲跟小時候看的不太一樣,現場音效更好,木偶又奇特,表演得很精彩啊」。
-
湛江木偶戲上榜 將製作系列動畫傳承
其中,由湛江市赤坎區申報的非遺項目「木偶戲(湛江木偶戲)」榜上有名。 木偶戲表演。 記者 李嘉斌 攝湛江木偶戲歷史悠久湛江木偶戲歷史悠久,是融合表演、戲曲、雕刻藝術為一體的民間傳統藝術,一直活躍在雷州半島城鄉大地。
-
德化:木偶戲夫妻檔 37年行走鄉間唱大戲(圖)
在德化,有一對小有名氣的木偶戲夫妻檔,丈夫叫陳金蘇,今年51歲,妻子叫林淑芳,今年50歲,夫妻倆是德化龍潯長春木偶戲團的創始人。37年來,他們走村串巷,足跡遍布德化18個鄉鎮,為鄉親們上演了一場又一場木偶好戲。
-
晉江木偶走進研究生課堂
這次,與他們有約的是晉江掌中木偶戲。指尖上的藝術晉江市掌中木偶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副團長尤天相通過現場講解和即興表演、互動等形式,將閩南特色文化的代表——木偶戲引入研究生課堂,同學們也過了把木偶「手癮」。後期福州大學先進位造學院將舉行課程匯報演出,編寫美學與美育案例教材,與晉江戲劇中心建立研究生美學教育基地等,進一步推進研究生美學教育改革。(記者 許雅玲 通訊員 徐維耕 文/圖)
-
霹靂布袋戲:用木偶講好霹靂故事
舞臺上活靈活現的木偶,靈巧地做出開合扇子、斟酒、拿書、寫字等一系列動作,宛如擁有生命一般。這便是木偶戲的魅力,「木偶戲」起源於漢朝,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並憑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起來。捷克的提線木偶;越南的水上木偶;日本的文樂木偶;中國的霹靂布袋戲都深受喜愛。
-
布袋木偶戲:掌間大舞臺
近日,在漳州市布袋木偶劇團裡,好戲正在上演。一個個精緻的布袋木偶在表演者的演繹下,生機靈動,仿佛被賦予了靈魂,令圍觀者嘖嘖稱奇。作為漳州的一張文化名片,布袋木偶戲有著淳樸的藝術風格、靈巧的操縱技藝、生動的木偶造型,是中國木偶戲中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同時也是閩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戲劇劇種之一。布袋木偶戲別名掌中戲,是傀儡劇種之一。
-
木偶戲除了三種的常見的木偶,還有兩種少見的木偶,基本失傳了
使用一條條的細線,一邊操縱木偶小人,一邊唱戲,再配上伴奏的樂器,這就是木偶戲的表現方式,但並不是每一種木偶戲都是如此,有兩種少見木偶戲,至今都快要失傳了,它們的模樣可能讓您大開眼界,究竟是什麼樣的木偶戲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
木偶情深,「非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走進湘鄉...
(通訊員:劉芳 、李春輝、沈文科)12月14日,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湘鄉市第二中學初中部,為全校師生送來一份獨特的文化大餐。 此次活動共表演四個木偶戲節目。《金色的魚鉤》激發了學生學習紅軍在長徵中不畏艱難險阻、堅忍不拔、團結奮鬥的鬥志。《扇韻》中三個美麗的少女,飛舞著長袖,轉動著舞扇,顧盼生輝。《小和尚》中小和尚的頑皮可愛引起了孩子們的共鳴。《農樂舞》中典雅的舞步、激情的長鼓、熱烈的象帽飄帶將大家帶入生活的美好中。木偶戲的演員們將節目表演得惟妙惟肖,師生們陶醉其中,時而哈哈大笑,時而鼓掌喝彩,時而鴉雀無聲。
-
虛淵玄新企劃 木偶戲「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記」
虛淵玄新企劃 木偶戲「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記」 動漫 178遊戲網 ▪ 2016-02-05 13:48:42
-
原來臺灣的布袋戲早就超越大陸木偶戲這麼多了!
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籠底戲、掌中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的中國福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此外在福建寧德福鼎市亦有流傳,當地人稱之為大拇指戲。
-
陰陽師木偶戲首領陣容搭配 木偶戲首領打法陣容推薦
陰陽師鬼童丸之亂活動最終決戰木偶戲首領很多小夥伴還過不去,其實這個boss並沒有多難,陣容方面需要做一些調整,還不知道用什麼陣容打木偶戲首領最好的小夥伴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陰陽師鬼童丸之亂木偶戲首領陣容推薦
-
跟著粉紅豬小妹學英語:Chloe的木偶戲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跟著粉紅豬小妹學英語:Chloe的木偶戲 2013-11-04 14:33 來源:滬江英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