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時間讓你和我遇見,而這裡的文章讓你決定是否留下。
韓戰以後,世界各國相繼對志願軍展開研究和評價,其中,英國的評價最為到位,堪稱一絕,英國的皇家大學戰略研究會對中國志願軍的總體評價是這樣的——
「這是一支以騾馬化為主的精銳軍隊,他們和機械化裝備精良的聯合國軍作戰,其特色在戰爭史上舉世無雙。」
抗美援朝戰爭,是我軍戰爭歷史上敵我力量對比最懸殊的戰爭,我軍既沒有制海權,也沒有制空權,但是志願軍在短短兩年零九個月的時間裡,就迫使美國在朝鮮籤訂停戰協議,這標誌著抗美援朝戰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第一次戰役中,志願軍對美軍和南朝鮮軍隊突然出擊,在1950年10月19日的晚上,秘密渡過鴨綠江,採取了一系列的隱蔽偽裝,敵人未能察覺我軍的行動。
聯合國軍佔領平壤渡過清川江之後,麥克阿瑟堅信中國軍隊不會介入,然而,我軍的4個軍已經在長津湖秘密集結,麥克阿瑟一無所知,在他的錯誤指揮和判斷下,聯軍遭遇了出其不意的打擊。
第二次戰役,志願軍第9兵團執行東線作戰任務,15萬大軍向戰場進發,在夜裡將美軍的1個多師分割包圍,美國輿論界忍不住驚嘆「這是世界戰爭史的奇蹟」。我軍識破敵人自恃的心理,於11月6日發起試探性進攻,隨後將主力撤到泰川一帶構築防禦工事,讓小部隊節節抵抗,以求誘敵深入。
由此,敵軍開始疲憊,供應線拉長,待到時機成熟之時,西線的軍隊抓住時機向敵人發起猛攻,為最終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抗美援朝期間,聯合國軍廣泛使用坦克,志願軍缺乏反坦克部隊和相應的武器,但是志願軍戰士們採取了各種手段,用可得的武器積極應戰。手榴彈打坦克,設置反坦克障礙隔離坦克和步兵,實施近戰,利用地形伏擊,增強了反坦克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