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

2020-12-15 samuraipeian

1950年10月19日,數十萬志願軍浩浩蕩蕩的跨過鴨綠江向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掀起了震撼世界的抗美援朝...

在此之前,美國人是無論如何沒有料到中國人敢與參戰。在美國人看來當時中國國內的情況不容樂觀,新中國雖然建立了,但是當時在大陸上還殘存了百萬的國民黨殘軍。經濟是一片蕭條。中國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戰爭了。「難道他們還想打仗?不可能。這樣的情況打不了戰爭」美國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想的。

但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中國依然參戰了。並且在第一次戰役,第二次戰役,第三次戰役中重新的將戰線推回了三八線。這次戰役,毫無疑問的刷新了全世界對中國共產黨及其志願軍的看法。在以往的白人世界看來。中國人就是弱,就是懦夫。不管中國人是何種意識形態,他們都一樣弱小。就是打不了仗。

但是這次中國共產黨軍隊敢向當時全世界最強的美國軍隊開刀,這是何等的威風,連當時的蘇聯可都不願意和美國起衝突。這著實讓世界震撼了一把。並且狠狠的打了麥克阿瑟的臉。

實際上在志願軍開赴朝鮮之前,白宮雖然知道大概率情況中國人是不會出手的,儘管如此白宮依然對前線部隊三令五申,特別是麥克阿瑟這樣不聽白宮指揮的統帥。讓他們不要去挑釁中國人。不準空中部隊越過中朝邊境。但是麥克阿瑟顯然把這些都當了耳邊風。在麥克阿瑟看來就中國現在這些破爛武器和戰鬥力,就算參戰美軍也不會害怕。

麥克阿瑟沉迷在打擊朝鮮人民軍的勝利中。他此時應該都在想回國後會怎麼受到英雄般的待遇。他的部隊在朝鮮半島拯救了韓國政權,完成了白宮不準共產主義在朝鮮半島勝利的任務。還打垮了朝鮮人民軍。打垮朝鮮人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畢竟金日成那些軍隊雖然裝備有蘇系武器,但是沒有任何海空支援,在空軍面前就是靶子而已。

麥克阿瑟準備一口氣將戰火燒到中朝邊界,徹底的消滅金日成政權。但是別忘了中國自古就有幫助朝鮮的傳統。

麥克阿瑟現在確實在人生巔峰中還有他的美國大兵狀態也是極其良好,士氣極佳。但是他們很快就會迎來志願軍的迎頭疼擊。將會把他們打入地獄。麥克阿瑟在此之後也會被免職,而他承諾給美軍聖誕節就可以回家的願望,也將成為空話。

志願軍將聯合國軍重新打回三八線後,雙方將會邊打邊談,並且在金城和上甘嶺展開殘酷的拉鋸戰。

到我們今天這個時代,韓戰已經過去那麼久了,大部分中國人似乎都已和平慣了,在社會上不停的有人質疑韓戰,那麼到底為什麼中國要去幫助朝鮮呢。這些問題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解答,因為非常複雜。所以請大家關注我。但是無論如何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在朝鮮戰場中犧牲的戰士們。因為今天的和平就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

相關焦點

  • 韓戰,我們捍衛了尊嚴,金一南將軍:「打出了中國人的精神」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韓戰對我們的影響很大,以美為首的「聯合國軍」,不但要全面攻佔朝鮮,還對我與朝鮮邊境接壤的地區進行轟炸,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和損失,因此我國被迫進行自衛還擊。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準備大舉北進。
  • 美軍第一軍夢斷鐵原,志願軍63軍是如何在朝鮮打出中國人的風採的
    1950年,因為美蘇全球對峙、意識形態不一樣導致朝鮮半島發生內戰,意外地把當時的中國拖入戰火之中,前後三年時間,中國投入無數人力物力,最終和美國進行了一場超規格的戰爭。鐵原阻擊戰就是韓戰的一個小型戰役,這一次戰役志願軍成功的挫敗美軍的瘋狂攻勢。鐵原是朝鮮半島南部的一個戰略據點,在韓戰期間,是給前線志願軍運輸補給的一條生命要道,美軍為了快速地斬斷志願軍的生命線,於是策劃了鐵原攻堅戰。
  • 文擊:用大炮打出志願軍的威風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 題:文擊:用大炮打出志願軍的威風  劉汝山、劉小紅「我這一生與炮兵結下不解之緣。在朝鮮戰場上,我們用大炮打出了志願軍的威風。」今年已102歲的老將軍文擊說,從晉察冀軍區成立獨立炮兵營開始,他一直是一名炮兵。
  • 韓戰後,日本人是怎麼看待中國人的?答案您可能想不到!
    韓戰後,日本人是怎麼看待中國人的?答案您可能想不到! 我國與我們的鄰國日本交往已久。在歷史上也有很深的淵源。國人對這個國家既愛又恨。愛的是他曾虔誠的當過我們的學習,努力學習我們所有先進的東西,然後虛心請教,恨的是他們不懂的感恩,非常的沒有良心,反而進行了大規模的侵略!
  • 韓戰對美國人的影響有多大?直到現在都尊重中國軍人
    在韓戰前,美國享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紅利,大發戰爭財,本土還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上是當時絕對的超級大國。當時美國人驕傲得很,這一點從麥克阿瑟不可一世的態度就可看出來。圖|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韓戰對美國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韓戰後,美國人整體沉淪在鬱悶之中。
  • 美國軍隊指揮官眼中的韓戰:中國軍隊最難以徵服!
    1951年7月10日,中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籤署《朝鮮停戰協定》。韓戰結束後,美國認識到自己的實力難於打贏地面局部戰爭,便實行「大規模報復戰略」,同蘇聯展開了持續的軍備競賽,導致冷戰局面進一步加劇。
  • 美國老兵回憶韓戰:當看到他們的雙腳時,就知道這場仗打不贏
    今年是韓戰爆發70周年,如今再回首這場戰爭,感慨萬千。韓戰不僅是中美兩國軍隊第一次大規模較量,也是我們的立國之戰,這場戰爭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可以說,我們今天和平發展的環境,就是這一仗打出來的。
  • 美國歷史是怎樣記載韓戰的?帶你還原一個真實的韓戰
    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詳細聊聊韓戰中你可能不知道的事情,以及離美國歷史關於韓戰的紀錄。 第一,韓戰的起因 在我們的歷史記載中,韓戰講的主要內容是中國志願軍馳援朝鮮,將美國軍隊趕出三八線,成功避免了美國對我國的侵略,保衛了祖國。實際上僅僅只是我國抗美援朝戰爭,但是對於韓戰的詳細起因並沒有太多介紹。
  • 韓戰爆發後,美國到底有沒有侵略我國的野心?
    這樣的蔑視,雖然事後被很多美國媒體諷刺為無知,但放在1950年,卻也有西方人的「理由」:從1840年起,中國人就一直在敗,1895年晚清軍隊就在朝鮮稀裡譁啦,1900年兩萬八國聯軍就能拿下北京。綜合說來,韓戰爆發時的美國,對中國的態度,是既敵視,又輕視,再結合當時的國際大背景,這樣一個美國,不管有沒有韓戰,都不可能有真正的「中美友好」。
  • 俄媒回望韓戰:中國人為祖國的獨立和安全而戰
    參考消息網7月28日報導俄羅斯東方媒體網7月22日刊載題為《歷史的迴響:韓戰中的中國和蘇聯》的文章,作者系該網站主編安德烈·卡拉欽斯基。在韓戰爆發70周年之際,俄媒的這篇文章分析了當年蘇聯和中國參加這場戰爭的歷史背景和戰略意義,並最後指出戰爭無法解決朝鮮半島問題。
  • 韓戰:志願軍嘹亮的軍號聲,是對美軍的一種「死亡的召喚」!
    馬修·邦克·李奇微,韓戰時期,原本為美國陸軍副參謀長,1950年12月,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沃爾頓·沃克陣亡,李奇微接替沃克,擔任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兼"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司令,1951年4月,接替被解職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任"聯合國軍"總司令、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遠東美軍總司令。
  • 韓戰志願軍打的如此艱苦,朝鮮軍隊哪裡去了?戰鬥力如何?
    關於韓戰,我們的關注點絕大部分都是中國志願軍身上,那麼朝鮮人民軍在那3年裡幹嗎了呢?戰鬥力又是怎樣呢,今天就來聊一聊朝鮮人民軍的事。 首先要知道,發起朝鮮半島戰爭的是北朝鮮,金日成想要統一朝鮮半島,1950年初就來曾到北京和毛主席商討統一朝鮮半島的事。
  • 韓戰,美國三易主帥,為何最終還是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韓戰期間,以美國為主導的「聯合國軍」司令,首先由麥克阿瑟擔任,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解職後,由李奇微接任,李奇微調離朝鮮後,由克拉克接任。三易主帥,最終,克拉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並說「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勝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這三位美國主帥在韓戰期間,都做了些什麼,導致最終沒有取得勝利?
  • 日本戰國末期的統治者,豐臣秀吉真是中國人嗎?明朝、朝鮮如是說
    豐臣秀吉晚年發動了對朝鮮的戰爭,大明王朝也牽扯其中。萬曆皇帝出兵朝鮮,是為「萬曆三大徵」之一的「朝鮮之役」。日本最終在戰爭中敗北,豐臣秀吉也隨即身亡,終年61歲。 從豐臣秀吉的人生經歷來看,貌似只有在他晚年侵略朝鮮時,才跟中國產生了交集,那為何會有他是中國人的說法呢?
  • 抗美援朝戰爭,中國打出了一支強大的炮兵部隊,喀秋莎功不可沒
    抗美援朝戰爭,中國打出了一支強大的炮兵部隊,喀秋莎功不可沒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同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正式拉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整個韓戰期間,志願軍共裝備了120臺喀秋莎火箭炮,全部隸屬於第48軍第21炮兵師。由於喀秋莎火箭炮不同於常規火炮,對炮手的操作水平要求很高,志願軍士兵甚至從來沒有見過喀秋莎火箭炮的模樣,所以他們在國內進行了長達5個月的訓練,然後才拉到朝鮮作戰。
  • 韓戰結束後,所有參戰國:我們是勝利者!紛紛扭頭,你也是?
    前言對於韓戰的認識,作為中國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彭德懷元帥領導的抗美援朝戰役,這也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役,是中國的立國之戰。殊不知這也是韓戰的一部分,韓戰原本是南北內戰,卻因為之後的各國的加入,開始變得複雜。
  • 為什麼朝鮮女性不能與中國人結婚?女導遊一番話,道出事情真相
    新中國建立之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想盡辦法打壓新生政權,韓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中國志願軍沒有入朝作戰的話,那中國的頭頂上將會面臨一個巨大的炸彈。先輩們用自己的鮮血替後人開闢了一條道路,這才讓新生的政權得以不斷壯大和發展。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韓戰根本就沒有結束。
  • 韓戰,中國會不會介入?五角大樓朝戰解密:可能性不大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迅速採取強有力的介入姿態,並於26日派遣遠東空軍幫助韓國。27日派遣第7艦隊在臺灣海峽巡邏,同時向聯合國提議建立「聯合國軍」「援韓」韓國。7月5日美軍首次對北作戰;9月15日,美國第10軍登陸仁川,襲擊朝鮮。10月1日,公然越過三八線。揚言要在19日之前佔領平壤,並很快佔領整個朝鮮。
  •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韓戰,將世界三個舉足輕重的大國捲入了戰爭,蘇聯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是一直在背後給中國和朝鮮提供軍事援助,美國也知道蘇聯在背後捅刀子,但是看破不說破,既然你背後搞小動作,那麼我召開聯合國會議,派人直接參戰朝鮮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句,任何國家所有的政治行為和軍事行為都是建立在本國利益之上的
  • 韓戰爆發初期,為何北朝鮮軍隊勢如破竹,直接碾壓南朝鮮軍隊
    今天咱們就要說到韓戰的正題了,那就是戰爭終於爆發了。在1950年6月25號的凌晨,北朝鮮的共產黨軍隊突然攻入了南朝鮮。韓戰自此正式爆發,北朝鮮方面的最初投入的部隊有七個師和三個獨立分隊,總計有八萬九千人。北朝鮮的指揮官把他們的八萬九千人分成了六個密集的縱隊,沿著朝鮮半島上北緯三十八度線這一道邊界,南朝鮮人在戰略戰術上完全實現了突然襲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