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怎麼死的?因為貪吃好客?反正王昌齡難辭其咎

2020-12-19 老土歷史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我們學習過的最早的唐詩之一。在中國人記憶裡,這首詩絕對耳熟能詳。這首詩的作者就是唐朝大詩人孟浩然。孟浩然雖然名聲大,這輩子的遭遇卻很坎坷,連死都死得很不體面。

孟浩然這個人在40歲以前毫無存在感,他當然在家裡讀書寫詩,可能在家鄉也小有名氣,但是在唐朝這個繁華帝國並不知道這個人。在那個平均年齡不到40歲的時代,孟浩然已經到了入土的年紀,居然還沒成名,他也著急。

想要出人頭地,當然要去京城。老孟到京城太學,由於寫得一手好詩,被王維看中,請到家裡,準備推薦給唐玄宗。誰知這天唐玄宗正好駕臨老王家,孟浩然嚇壞了,躲到床下,生怕驚動聖駕。結果王維把他賣了,唐玄宗把孟浩然拎出來,拷問他的水平。

唐玄宗李隆基

按說老孟寫詩不成問題,誰成想,在皇帝面前,老孟的心顫抖了。心一顫抖,腦子就亂了,脫口而出就是自己的一首五言律詩《歲暮歸南山》。

這是孟浩然官場失利心情不好的時候寫的,裡面全是歸隱田園的句子,尤其是一句「不才明主棄」把皇帝惹毛了。唐玄宗當場發作:「我沒說要放棄你啊,我這不是考核你的才能來了。你倒好,在詩裡造謠污衊我,滾。」

孟浩然當然滾蛋了,這一滾,滾了七年才再次回到長安。這次沒碰到王維,碰到了另一個賞識他的人——襄州刺史韓朝宗。老韓讓人給孟浩然傳話,約他一起吃個飯聊一聊,好給他推薦給朝廷。

孟浩然畫像

誰知道孟浩然詩人脾氣大發作,跟朋友喝酒去,還喝得酩酊大醉,壓根不理會跟韓朝宗還有個約會。老韓當然很生氣,從此沒理孟浩然。孟浩然呢?《新唐書》上說他一點不後悔。真實心情很難說,就看他熱衷功名的樣子,應該是酒後清醒了,內心後悔,但是嘴巴硬,就是不認帳。

後來,孟浩然還是當官了。當時貶官荊州的張九齡召他到麾下,做了一個參謀。這個官只能算是張九齡私人的幕僚,還算不上朝廷命官。不過孟浩然總算過癮了。

過癮之後,老孟這輩子的故事也快到盡頭了。因為張九齡在荊州呆了不到一年就走了,孟浩然回到老家襄陽,開始退休養老的生活。這一年他48歲。

接下來的三年,老孟澆花玩鳥,遊山玩水,喝酒吃肉,逍遙樂無邊。到了51歲,孟浩然碰到了他這輩子的催命鬼——詩人王昌齡。

王昌齡

王昌齡也是唐朝一位響噹噹的詩人,最有名的詩應該是這首《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既有懷古,也有英雄氣概,讀起來讓人豪氣頓生。

公元740年,王昌齡路過襄陽,想起孟浩然住在這裡。自己多年前就聽過這位大詩人的聲名,一直無緣得見。於是,趁此機會前去拜訪孟浩然。

王昌齡本人這幾年過得很不順,剛因為一點小事,就被皇帝趕到嶺南吃荔枝。在那個蠻荒之地呆了兩年,皇帝才叫他回來繼續幹活。王昌齡一路往北走,一路遊山玩水。之前一年,他走到巴陵,專門找李白聊天。這回到襄陽,自然不想錯過孟浩然。

李白

孟浩然非常高興,他沒想到,自己一個退居二線的老同志,居然還有人屁顛屁顛上門找他,當然非常熱情地接待了王昌齡。不過,王昌齡來得很不是時候,老孟這會兒剛剛大病初癒,身體條件還很差。

按照《新唐書》記載,當時孟浩然背上長瘡,王昌齡到他家拜訪的時候,孟浩然背瘡剛好,恢復了一點行動力。看見王昌齡來了,孟浩然馬上叫人設宴擺酒,請小王大吃大喝。可能是老孟患病期間憋壞了,在酒宴上就開始放飛自我,有啥吃啥,絲毫不忌口。

第二天,小王走了,老孟又躺下了。這回是徹底不行了,沒熬幾天,孟浩然一命嗚呼,一代大詩人,因為貪吃,沒命了。太可憐也太無釐頭了。

到底是什麼要了他的命,《新唐書》說他是「病疽背卒」,說得好像是背瘡發作引起的。背瘡能要人性命?難以置信。學者王士源編《孟浩然詩集序》對此的記載是四個字:食鮮疾動。什麼意思?吃了什麼太鮮的東西,身體扛不住去世了。

按照中醫理論,身上有毒瘡,不能吃發物。什麼是發物,我哪知道,反正海鮮河鮮之類的東西不能吃。王士源認為孟浩然就是吃了這些東西才死的。到底是不是,誰知道呢。有人還說徐達是吃鵝肉引發背瘡發作而死呢,你信嗎?

我反正是不信這種鬼話的。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孟浩然是跟王昌齡吃完飯後死的,小王同學難辭其咎,嘿嘿。

相關焦點

  • 王昌齡與李白、王維是好友,但與孟浩然的死有關,《塞下曲》賞析
    王昌齡年輕時曾在嵩山學道唐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年),王昌齡出生在山西太原。唐玄宗開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歲,是年前後,曾居嵩山學道。開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歲,約在是年前後,客河東并州、潞州。
  • 王昌齡到底什麼樣的朋友?讓孟浩然為了和他吃頓海鮮甘願送了命?
    與王昌齡吃了一頓魚鮮之後,孟浩然癰疽復發而亡。 孟浩然 談起孟浩然之死,後人往往先是歸結於其性情太過不拘小節,恣意任性,也有人屢屢將此事和王昌齡密切聯繫在一起,認為作為朋友他不該對孟浩然的病情不管不顧,至少應該
  • 寫下「青山一道同雲雨」的王昌齡,在鎮江寫過兩首很牛的送別詩!
    王昌齡,對朋友特別貼心的詩人王昌齡是個喜歡交友的詩人,他的朋友圈,相當華麗。最有名的是「旗亭賭酒」的故事,王昌齡跟高適、王之渙等交遊,高適和王之渙在唐詩中的咖位都是特別高的。王昌齡對好友特別愛護,送別也懂得節制,知道「送客不能醉」,不像現在,每次喝酒時都是往死裡整,大喊」是兄弟就嚯掉「!這樣的小細節,可能和孟浩然的事情有關,孟浩然之死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痛。
  • 王昌齡:大唐赫赫有名的邊塞詩人,交遊甚廣,被稱「七絕聖手」
    閭丘曉臨死前曾乞求"有親,乞貸餘命",被張鎬一句話封答:"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自負的閩丘曉死了,死得好,大快人心。只可惜,王昌齡被冤死,真真讓人悲憫!二、與友人的唱和往來王昌齡結識並友好往來的名詩人很多,如孟浩然、李白、王維、岑參、高適、王之渙等。
  • 孟浩然不是純粹的隱士嗎?為何還要寫詩去求官?
    按理說,孟浩然是個高蹈出塵的隱士,不應該寫這樣的求官詩句,但孟浩然為何要寫下這樣的句子呢?其實,中國的知識分子,一輩子都在出仕與隱居之間做艱難的選擇。這種思想可能來自於孔子的「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的思想,也來自於孟子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思想。
  • 孟浩然的最後一天:想起李白王維老死不相往來,不由潸然淚下
    孟浩然是標準的儒家信徒,他是信奉孔聖人這句話的。其實打心眼裡講,他是想出山的,只是在等待一個時機,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沒人想種一輩子地。他名字中「浩然」二字,就出自老祖宗亞聖孟子。孟子學生公孫丑問,要是齊王給你個宰相,讓你行王霸之業,你出山嗎?孟子說,否,我四十不動心。公孫丑又問,那你是怎麼做到(不動心)的呢?孟子說,我善養浩然之氣。
  • 戲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這樣的朋友應該多交一些
    李白一生豪放、交友無數,結識了同時代的著名文人杜甫、王昌齡、孟浩然、李邕、賀知章、高適、張旭、汪倫等人。一是自身性格,二是也有交友入仕之意。可能是因為李白一生交友,得到好友眾多幫助,他對朋友看得很重,給朋友的詩寫了好多。像《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孟浩然》、《贈汪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雪讒詩贈友人》、《送賀賓客歸越》、《贈裴司馬》等等。
  • 孟浩然:將田園生活過成一首詩
    對於罷考,不必太過遺憾,也不必去懷疑他是否沽名釣譽,因為從後來的人生經歷看,孟浩然對仕途的追求,其實是一件不加掩藏的事。三因為罷考之事與父母鬧出矛盾,十八歲的孟浩然孤身一人搬到了後山的草廬居住。這草廬是每年瓜果莊稼成熟時採摘暫住的,條件雖然有限,但入春以來,空氣清新,花木茂盛,對孟浩然來說,不失為一個讀書寫作的好場所。
  • 孟浩然本可為官,但因在君前背詩時觸犯忌諱而與仕途無緣
    唐朝的山水田園派詩人眾多,箇中翹楚當首推孟浩然,其名望之大、詩才之高,以至於連李白都曾由衷地感慨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不過,這位名揚天下的大詩人在政壇上卻屢屢碰壁,終其一生也未能躋身廟堂,去實現他治國平天下的宏偉抱負,之所以會如此,跟孟浩然一次糟糕的表現有關。一切,還要從孟浩然的經歷說起。
  • 王昌齡很罕見的一首七律,語言淺顯,卻寓意深遠
    王昌齡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聞名,人稱其為七絕聖手。王昌齡28歲進士及第,雖然才華超凡,但一生仕途坎坷。他曾經被流放到嶺南,後來又擔任江寧丞,這期間他與李白、孟浩然、岑參等著名詩人都有詩歌唱和。
  • 孟浩然隱居的鹿門山,那裡不僅環境優美而且非常好客
    今天為大家說一下歷史人物孟浩然。他隱居在鹿門山,那個地方非常情景是一個很好的去處,那邊不僅景色優美而且山泉非常的清新,更重要的是那裡的朋友都非常的好客,孟浩然非常喜歡這個好地方,其實那個時候的人們壓力並沒有我們現在的那麼大,過去的生活非常悠閒,下面讓小編為大家講述一下曾經的歷史故事吧。孟浩然隱居的鹿門山,是個清幽的好去處。
  • 王昌齡被貶龍標之時,寫下《送柴侍御》,後兩句成贈別的千古名句
    因為兩地相隔更近,朋友之間如果想要會面,還是很容易的。然後,他又在詩的最後兩句裡,連用比喻來「化解」離別時的傷感之情。青山一道,並不能阻隔我們的友誼,因為無論晴陰雨雪,我們在青山的兩邊得到的感受都是一樣的。明月在古詩中常用來寄託對親人和友人的思念。明月高懸於神州,思念的光芒籠罩著天涯海角。
  • 孟浩然的一首詩,清新淡雅,仿佛一幅醉美的水墨畫
    孟浩然是盛唐時期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所處的時代社會安定,各地州府又往往好客,這就為幹謁、覽勝的文士們創造了便捷條件,形成了漫遊之風。唐代文人喜歡隱逸、漫遊的風尚,反映到詩壇上,就產生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歌。
  • 《動物餐廳》貪吃貓咪怎麼解鎖 貪吃貓咪解鎖獲取攻略
    標籤: 解鎖 在手遊動物餐廳中,有一件道具深受玩家喜愛,那就是貪吃貓咪,那大家知道該如何才能解鎖貪吃貓咪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動物餐廳貪吃貓咪解鎖攻略,感興趣的小夥伴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孟浩然一首感人的送別詩,僅開篇短短的5個字,讀來就耐人尋味!
    盛唐時期的詩壇群星璀璨,其中的李白、王維、杜甫、賀知章、張九齡、王昌齡、孟浩然等人,每一位都光芒四射,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詩人,他們對於後世的影響力最大。其中孟浩然的人格魅力最突出,連一向驕傲的李白都極為敬仰,還寫下《贈孟浩然》一詩,以此表達自己的敬意,在開篇就稱孟浩然為孟夫子:「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可見在李白心目中,孟浩然的人品,還有學識,可以與聖人相媲美。
  • 【飯糰說】你因為貪吃付出過怎樣慘痛的代價?
    直到一日小二嘗試挑戰吃泡麵被抓……貪吃的名聲火遍了整個年級……當晚也被爹娘揍得不輕…… 被夥伴們嘲笑至今,小二不服!於是發起了此話題【你因為貪吃付出過怎樣慘痛的代價】,看到飯糰們的留言,飯小二突然覺得好欣慰!原來因為貪吃而受過罪的不止本寶寶一個人!
  • 王昌齡的這首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扣人心弦!
    無論是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中的離人愁,還是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中的羈旅愁,亦或是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中的家國愁,都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讀後扣人心弦。
  •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李白為什麼如此崇拜孟浩然?
    第一句「吾愛孟夫子」,很顯然李白對孟浩然一定是非常欣賞的。第二句「風流天下聞」,注意了,「風流」可不是說孟浩然有一堆八卦新聞,「風流」指的是他詩寫得好,詩名天下流傳。三四兩句寫「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說孟浩然不僅詩寫得好,而且人格也值得推崇,值得欣賞。注意,孟浩然又不是個女人,怎麼能叫「紅顏」呢?
  • 《海島紀元》貪吃大嘴怎麼獲得高分 貪吃大嘴高分技巧分享
    導 讀 海島紀元貪吃大嘴怎麼獲得高分 貪吃大嘴高分技巧攻略,貪吃大嘴有什麼技巧,具體應該怎麼做,不妨詳細了解下九遊小編帶來的新內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