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推出智慧交通等五大舉措為城市交通排堵

2021-01-15 騰訊網

去年以來,重慶公安主動適應交通安全新形勢和創新社會治理新要求,積極探索城市交通管理新路徑,五大舉措為城市交通排堵。

智慧交通

讓主城尖峰時段擁堵延時指數下降8.6%

重慶路網縱深小、道路高差大、橋梁隧道多,卡點、堵點多,而機動車保有量卻呈逐年上升趨勢。為此,重慶市公安局向「大數據」要解題思路,積極探索「智慧交通」新應用。

2月18日下午4點,重慶市渝北區興科大道與寶桐一路十字路口東北進口方向由於車流增多,逐漸出現擁堵情況。

遠在30多公裡外的重慶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交通信號失衡監測系統發出失衡提醒,中心負責人鍾添翼第一時間指揮相關民警將擁堵信息傳到了控制信號燈的民警手上,增加寶桐一路十字路口東北進口方向綠燈通行時間,緩解該路口交通擁堵情況。

類似的事例,每天都在城市交通研究中心發生著。鍾添翼告訴重慶日報記者,作為重慶城市交通的「大腦」,城市交通研究中心更多是利用大數據,從宏觀上掌控全市交通情況。

以節假日的渝中區解放碑熱門景點洪崖洞為例,過去,景區周邊道路總是因夜間流量大、人車混行等原因,導致秩序混亂、擁堵嚴重,現在通過該中心預警預測系統,智能預測景區周邊未來兩小時的擁堵道路,以此提前部署勤務,精準夜間警力投放,最大限度激發警務效能,做到「未堵先知、未雨綢繆」。

同時,提前通過導航軟體向自駕遊客智能推薦周邊空餘停車位,減少出遊停車等候時間,有效改善景區周邊的交通通行情況。

得益於這一系列「智慧交通」的應用,重慶主城區尖峰時段擁堵延時指數下降8.6%,提升了合成共治、綜合治堵的複合效應。

公交優先道

個性化設計交通措施 公共運輸更便捷

去年12月26日,重慶機場路(新牌坊立交至雙鳳橋樞紐站)、四公裡立交至茶園段兩條公交優先道正式啟用運行。至此,重慶主城區公交優先道運行裡程達到105公裡。

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將建設主城區公交優先道作為一項民生實事予以推進實施,堅持公共運輸優先發展理念,切實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在規劃建設公交優先道時,根據橋梁、隧道等具體地形特徵因地施策,以及交通大數據分析研判,對每條公交優先道的交通組織進行針對性設計。「比如在黃花園大橋、長江大橋、機場路東環立交至金渝立交等處,採用了『公交車道+定向車道』交通組織措施,提高通行效率20%以上;在四公裡立交至茶園段通過採用『定向車道連接公交車道』的交通組織措施,交通運行明顯好轉,早高峰平均車速由29.5公裡/小時提升至36.45公裡/小時,提高幅度達23.4%。」

同時,在專用道通行時間、通行車型等方面,重慶公安進一步通過大數據分析研判後,實行了分類管理和精細管理。比如對機場路的公交優先道,實行工作日7時30分至8時30分、17時30分至18時30分「公交+黃牌照客車」專用通行管理,「這樣既滿足了公交車的優先通行,也保障了其他社會車輛的通行需求。」

警保聯動

快處交通事故15分鐘後理賠款到帳

2月4日除夕當天,重慶內環快速路上發生了一起兩車擦刮事故,雙方就事故責任爭執不下。不過,幾分鐘後,這一情況就被正在巡邏的警保聯動隊員發現,該隊員立即根據警保聯動服務流程,拍照固定證據並上傳到交管12123,後臺收到數據後立即進行線上定責、線上定損、線上理賠,從發現事故僅過去15分鐘,賠償款就已經打到了車主的帳戶中。

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指揮中心副大隊長唐顯淘說,公安機關與保險公司合作的「警保聯動」工作機制目前已初見成效。去年4月上線來,全年全市累計使用「交管12123事故快處系統」處理交通事故9.1萬餘件,佔使用簡易程序處理非人傷交通事故總量的65%以上,極大方便了車主處理交通事故,也減少了因事故帶來的道路擁堵。

生命工程

防撞護欄每年新增2000公裡

重慶兩江環抱,山高路險、彎急坡陡、橋多崖深,農村道路佔全市公路總裡程的90%。重慶市公安局積極利用鄉鎮派出所、農村勸導站等現有資源,不斷整合公安、交通、應急等力量,形成規模3.4萬人的道路交通安全監管力量體系,擴大了防控覆蓋面。

在推動以人為本的「軟體」建設的同時,重慶持續強化以「生命工程」為載體的硬體建設,累計投入資金50億元,建設防撞護欄2.5萬餘公裡,實現國省縣道全覆蓋,以每年2000公裡的進度向農村道路不斷延伸。

一站式服務

群眾辦事時間大幅減少

去年以來,重慶市公安局全面推動「放管服」改革,減免手續、簡化流程,為群眾辦事打開更多方便之門。

2月19日,市民李先生來到重慶車管所一分所,在綜合業務受理終端機上辦完車輛違章處理。「現在處理違章真的很方便,前後只不到十分鐘。」李先生說,以前處理違章,光排隊可能就要好幾個小時,沒有半天時間根本搞不定。

據了解,從去年開始,重慶公安在全市派出所、銀行、商圈等人流密集區設置了180餘臺綜合業務受理終端機,這些智能終端被老百姓稱為「家門口的車管所」。

此外,重慶公安堅持簡政放權,先後在網上網下放權282項,區縣車管所業務權限擴大到124項,業務佔比上升到80%,並率先在全國推出民營企業車駕管社會服務站號牌現場製作,實現購車、上牌「一站式」辦結,將群眾辦事時間縮短至2小時。(記者 周松)

相關焦點

  • ...揭秘武漢交通「智慧大腦」 大數據賦能讓城市交通更「聰明」
    10月24日,「2020·指尖城市」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武漢市交管局,揭秘武漢交通「智慧大腦」,探秘武漢市交管局如何通過構建的系統化、精細化、智慧化的現代交通管理模式讓城市交通治理變得更聰明。藉助14745處電子抓拍設備和「車控網+」平臺,無死角精準打擊假套牌、超期年審、違法大戶、非法改裝、飆車等交通違法,今年以來共查處非法改裝車輛1604輛。受汛期強降水影響,「海綿城市」武漢漬水壓力很大。交管部門擦亮路面「天眼」實時監測,及時發布易漬水路段預警信息。開發「漬水上報」微信小程序,交警接報後迅速到場排堵保暢並協調水務等部門及時排澇。
  • 北京協同創新軌道交通研究院成立 促智慧軌道交通發展
    京投公司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杜燕)為提質增效建設智慧地鐵,協同創新促進產業升級,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北京協同創新軌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協同創新研究院」)今天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
  • 重慶大學精彩課堂∣聯合課堂之《城市軌道交通TOD綜合開發實踐及...
    2020年10月25日9:00-12:00,重慶大學管科學院MEM《工程合同設計與分析》課程邀請到城市軌道交通方面的專家——重慶市軌道集團經管中心工程部經理湯鴻飛,為重慶大學2019級MEM同學進行聯合授課。
  • 浪潮I9000助力重慶智慧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
    打開APP 浪潮I9000助力重慶智慧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 發表於 2018-12-22 09:12:56 【導讀】自動售檢票系統是一個對基礎平臺的計算性能
  • 同為「山城」,重慶與成都,誰的交通狀況更好?
    我國疆域廣闊,這邊廣闊的土地上隱藏著五顏六色的城市和旅遊勝地,有的城市發展迅速,從而成為網紅城市,比如上海、重慶等地的人們視野中,有的城市發展很好,但比較低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也越來越普及,這也是一個城市的交通壓力隨著私家車數量的增加而越來越大,曾經我們認為一個城市的車水馬龍是繁華的象徵,但是,在現在巨大的交通壓力下,很多城市的交通看起來沒有那麼堵塞,反而給人一種居住的感覺, 那麼,作為西南地區兩個大巨無霸城市,重慶和成都,誰的交通狀況更好呢?
  • 百度地圖2020Q3中國城市交通報告:西安、貴陽、重慶等旅遊城市周末...
    工作日交通擁堵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為重慶、貴陽、北京,與去年同期一致。周末交通擁堵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為西安、貴陽和重慶,均為網紅旅遊城市。在全國百城交通擁堵排名中,前十座城市依次是重慶、貴陽、北京、青島、昆明、上海、長春、西安、廣州、武漢。其中位居前三的重慶、貴陽、北京與去年同期排名一致,武漢也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後進入榜單前十。與此同時,2020年第3季度擁堵加劇最為突出的五座城市分別為青島、西安、武漢、昆明和拉薩,擁堵緩解最為顯著的五座城市則依次為烏魯木齊、贛州、洛陽、淮安和清遠。
  • 城市交通邁向網聯交通新時代百度Apollo用智慧交管解決方案再加一...
    大會期間,百度Apollo智能交通發布了ACE引擎賦能下的智能網聯、智慧交管及智慧高速三大行業的最新進展和解決方案。 憑藉車端智能化的獨特優勢,百度詮釋了對交通智能化升級的深入理解,展示出交通強國AI先行者的領先實力。當下的新基建浪潮中,如何運用智能化手段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是各方關注的重點之一。
  •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踐行雙元育人 協中鐵十一局集團校企共建智慧建造...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與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校企共建智慧建造實訓基地,打造「一體化、多層次、開放式」的實訓平臺。12月11日,智慧建造實訓基地開工儀式於重慶交通職業學院成功舉行。儀式上,張文禮表示,智慧建造實訓基地正是重慶交通職業學院與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推動校企雙元育人的新突破,是學校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形成育人合力的重要舉措。
  • 重慶運輸職院智慧交通虛擬仿真建設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圖為重慶運輸職院智慧交通虛擬仿真(VRAR)創新實驗實訓中心學生正在學習。彭露嬌 攝11月27日,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智慧交通虛擬仿真(VR/AR)創新實驗實訓中心建設項目通過驗收。這標誌著學院在利用前沿信息技術和交互式教學方法培養智慧交通人才方面取得新突破。 驗收過程中,經過5名校外專家認真評審,認真聽取項目實施工作匯報,仔細查看項目建設資料,對相關問題進行現場質詢和討論,並深入中心進行實地查驗。專家們一致認定,學院虛擬仿真(VR/AR)創新實驗實訓中心的建設達到國內相關行業先進水平,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
  • 重慶軌道交通大匯總(2020年),西部首個擁有軌道交通的城市
    截至2019年12月,重慶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共有10條,運營裡程突破裡程329千米,日最高客運量突破百萬乘次。其中,軌道交通2號線是中國西部地區首條城市軌道交通線,也是中國首條跨座式單軌交通線路,亦是西部首個擁有軌道交通的城市。
  • 百度地圖發布2020Q3中國城市交通報告,揭示百城交通「滿血復活」
    《報告》顯示,全國100座主要城市中,超半數的通勤擁堵指數較第2季度出現上漲,城市交通較疫情期間進一步復甦。工作日交通擁堵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為重慶、貴陽、北京,與去年同期一致。周末交通擁堵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為西安、貴陽和重慶,均為網紅旅遊城市。
  • 山西靜態交通公司成立!帷幄科技助力「智慧城市」蹚新路
    太原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新偉在致辭中表示,停車難已經成為制約太原城市發展、影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發展靜態交通是解決「停車難」城市交通病的有效路徑。希望山西靜態交通建設運營有限公司進一步加強與太原市交流合作,太原市將全力以赴為企業創造良好環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推動企地雙方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推動太原在城市治理水平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上走在全國前列、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
  • 重慶成全國最堵城市,真是因為主城紅綠燈、隧道、過江大橋多嗎?
    但是在另外一份當榜單中,重慶再一次奪得了榜首的位置,那就是2019年中國十大擁堵城市中,重慶力壓北上廣深,成全國最堵的城市。當不少重慶市民看到這份擁堵排行榜單的時候,內心還是比較詫異的,因為按照目前重慶主城的人口規模,還不至於超過北上廣深成為全國最堵的城市吧。
  • 治堵、輔助診療、打流調電話……人工智慧正在賦能智慧城市
    治堵、輔助診療、打流調電話……人工智慧正在賦能智慧城市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2020-12-10 14:38 來源:澎湃新聞
  • 再造城市縱橫線:華為雲Stack的交通智能生長邏輯
    大國大交通,強國強交通世界上所有大城市毫無例外都經歷過交通擁堵。交通空間由簡單到複雜,現代城市交通已不是各個要素的簡單疊加,而是各要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有機系統。面對城市日益嚴峻的交通問題,過去的思維模式和解決方案已經捉襟見肘,城市現代化進程加速,交通行業的問題反而加重。
  • 亞美科技築夢智慧交通
    步入2020年,「智慧交通」成為當下社會聚焦的熱點話題。國家將從意識層面大力打造數位化基礎設施,支撐經濟的轉型發展。這為眾多高科技公司創造了多年難逢的機遇,整個網際網路產業將迎來希望。而廣州亞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美科技」)作為一家自主創新型高科技企業,專注於車聯網大數據研究及應用。
  • 十年致力於智慧城市建設,南京智慧交通公司新三板掛牌
    該公司主要致力於智能交通、智慧城建兩大板塊的產業建設、投資及運營,憑藉自主的核心智慧財產權技術,基於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技術驅動,為交通、環衛、倉儲等行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及產品服務。 目前,該公司業務遍布全國及海外市場,自主研發行業監管交通大數據管理平臺,已在南京、蘭州、哈爾濱等地完成建設並投入使用。
  • 重慶交通擁堵現象嚴重,為何至今沒有全面限行,3點原因道出真相
    重慶作為我國的四大直轄市之一,近年來這座城市的發展非常的可觀。隨著短視頻的火爆,重慶成為了人們最喜愛的旅遊城市之一,而且重慶曾經更是創下了我國吸金最多的城市。眾所周知,重慶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城市,而且重慶這座城市地理位置還比較特殊,大多建築也都是依託重慶的地形修建,相信有去過重慶的朋友或者是沒去過也早已有所聽聞,重慶是我國最堵的城市。尤其在每天上下班的時候,重慶的交通可以說是完全癱瘓,出現這一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當地人們的生活水平比較高,現在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了小汽車,而最堵的時候好幾個小時道路都是不暢通的。
  • 解讀智慧交通新思路 - 科技 - 人民交通網
    近年來,國家對智慧交通領域頻頻下發白皮書,緊鑼密鼓推動全國加快智慧交通的基礎建設,結合大力發展新基建背景,根據政策研讀提煉出智慧交通的新導向是:從全局規劃、基礎夯實、動態運維、大數據實際應用等方面,都必須進入實質性階段。
  • 亞美科技加入"智慧城市發展聯盟" 車聯網技術將推動城市智慧交通實現
    亞美科技正式成為「智慧城市發展聯盟」一員  亞美科技已經在車聯網大數據研究及應用的自主創新上深耕近十年,此次加入「智慧城市發展聯盟」,意在將自身的研究成果,應用於推動智慧城市中的智慧交通領域。  相關資料顯示,過去近二十年來我國機動車數量激增,但路網建設不能滿足市民交通出行的需求,且交通的資源整合和監管支撐能力較弱,城市交通擁堵已成為各主要城市共同的老大難問題。為此,在「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第五條中明確提到:「需提升交通發展智能化水平」。要建設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而車聯網正是智慧交通實現的重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