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酒量大就自以為是,如果讀書少在古代你都不好意思上酒桌

2020-12-14 風雨滄桑幾千年

不要以為酒量大就自以為是,如果讀書少在古代你都不好意思上酒桌

眾所周知,「酒文化」在全世界都十分盛行,其歷史源遠流長,不少文人學者都曾寫下過品評鑑賞美酒佳釀的著述,留下了鬥酒、寫詩、作畫、養生、宴會、餞行等酒神佳話,毫不誇張的說,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酒,在人類的交往中佔有極其獨特的地位。

尤其是作為酒的故鄉——中國,「酒文化」更是一直佔據著非常重要地位,到如今,早已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在人文生活、文學藝術、醫療衛生、工農業生產、政治經濟等諸多方面,都產生著巨大影響和作用。

中國不僅是酒的王國,其品種之多,產量之豐,堪稱世界之冠,同時也是酒人的樂土,地無分南北,人無分男女老少,飲酒之風,歷經數千年而不衰,在酒桌上,如果你沒有點兒酒量,被人嘲笑是小事,可能連朋友都沒得交。

不得不說,酒量大的人確實能享受到很多好處,走到哪裡都不怵頭,酒來杯乾,豪氣沖天,這樣的人誰都願意結交,而且還能辦大事,中國人喜歡在酒桌上談生意,不管雙方分歧有多大,只要酒喝到位了,什麼都不是問題。

不過,酒量大的人也不要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可以在酒桌上為所欲為,放到古代,在酒桌上能否出風頭,可並不完全看你酒量大不大,而是要看你會不會行酒令,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讀書少,你在古代都不好意思上酒桌。

古人好喝酒,更好行酒令,這既活躍了喝酒的氣氛,也能鍛鍊人的反映能力,在《紅樓夢》裡,每次酒會都會有酒令助興,有一次,鴛鴦吃了一鍾酒,就笑著對眾人說:「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而呆霸王薛蟠的「繡房竄出個大馬猴」,則讓多少人忍俊不住。

曾經無錫縣有個縣令叫卜大有,喜歡開玩笑,聽聞宜興新來一個姓方的縣令,年少有口才,於是想戲弄他一番,博人一樂,在歡迎宴會的時候,卜說:「我是令官,現在出令,如果不能答上來的話,就罰酒一大杯,如何?」眾人齊贊。

於是,卜縣令說道:「兩火為炎。此非鹽醬之鹽,既非鹽醬之鹽,如何添水便淡。」同僚武進縣令答道:「兩日為昌。此非娼妓之娼,既非娼妓之娼,如何開口便唱。」接下來,該輪到方縣令了。

只見方縣令微微一笑道「我的酒令可能要冒犯卜老先生了。」眾人說,酒令無大小,但說無妨,於是方縣令說道:「兩土為圭。此非烏龜之龜,既非烏龜之龜,如何添卜成卦。」此令一出,滿座哄堂大笑,都佩服方縣令的才思敏捷。

當然了,好的酒令不但令人賞心悅目,也能表達當事人的心境,明朝的國子監祭酒陳詢因為得罪了權 貴,遭到貶職,臨行前,有同僚為他送行,酒過半醺,行酒令是必不可少的娛樂節目,陳詢首先說道:「轟字三個車,餘鬥字成斜,車車車,遠上寒山石徑斜。」

朋友對曰:「品字三個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勸君更盡一杯酒。」陳詢又道:「矗字三個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人生失意莫不酸楚,但能和同道之人切磋,也算是苦中作樂,有個安慰吧,由此可見,在古代,你要是只會薛蟠的「繡房竄出個大馬猴」,就算酒量再大,也只能淪為笑柄。

相關焦點

  • 酒桌上,你酒量再大,也別說「我幹了,你隨意」,高情商會這樣說
    有些人天生酒量就不錯,所以能夠輕鬆地應付各種飯局、酒局。我們不得不承認,能喝酒、會喝酒、酒量大的人無論在哪種場合,都是最厲害的存在。原因很簡單,大部分情況下,沒有誰會為了喝酒而喝酒,大家多多少少都是帶有各自目的來參加的。
  • 酒桌上,領導:「你的酒量好不好」,傻瓜:「好」,聰明人這樣答
    酒桌上,領導:「你的酒量好不好」,傻瓜:」好「,聰明人這樣答對於職場來說,喝酒應該是見怪不怪的事情。特別是有些工作,是需要在酒桌上才能談攏的,像是這種情況就無法避免,要是不喝酒基本意味著訂單黃了,這種「看著到手的鴨子飛了」的感覺著實讓人不好受。不過,在酒桌上有不少地方也是需要注意的,否則就很容易影響到現在的氣氛。特別是與領導一起參加酒局的時候,當領導問你:「你的酒量好不好」,傻瓜才直接回」好「,聰明人會這樣答。
  • 酒桌上,別有這3種行為,自以為活躍氣氛,其實很容易讓人看輕你
    而在中國飯局往往是無酒不歡,大家都喜歡用酒來代表一種尊重與心意。慢慢也就有了一些大家默認的酒桌禮儀,比如領導坐主位、敬酒時酒杯要低於對方等等。除此之外,酒桌上也講究一個氛圍,氣氛越好,賓主盡歡,成為「酒逢知己千杯少」;如果酒桌無人說話冷冷清清,相信這頓飯大家吃得都會不自在。
  • 不要亂拼酒!酒桌上看一個人能不能喝酒,記住下面4點一清二楚!
    導語:不要亂拼酒!酒桌上看一個人能不能喝酒,記住下面4點一清二楚!還有半個月,命途多舛的2020年就要過去了。在這一年裡,許多人的生活大都在家與單位間兩點一線徘徊,與朋友的相見也維繫在視頻、語音等線上通話中,見面的次數少之又少,更別說在一起大魚大肉,敬酒吃喝了。但即使被困在家裡,人們也忘不了酒的魅力,隔著屏幕也能擺幾盤小菜,拿一個酒盅,在群裡開個視頻聊天,你一杯、我一杯,敬個不停。
  • 酒桌上掌握這兩點,你就能夠洞察先機
    禁止白嫖,從你我做起職場生涯,有太多太多的人際關係需要處理,太多太多的職業技巧需要掌握,生活與工作也許可以分得清楚,可是有太多太多的酒局、飯局、而這些局,說到底還是避不開酒。上了局,跑不掉,下了局,吐不完。不喝人說不尊重人,喝一點又說你養魚呢?喝太多了又容易傷害自己,喝酒這件事兒本身是怡情悠哉之舉,卻在社會的大背景下不得不被演變成為職場利器。
  • 領導:「你酒量好不好?「別立馬回「好',高情商的人都這樣回
    有時在酒桌上,領導會問你:「你的酒量怎麼樣,好不好?」在遇到這樣的詢問時,其實一般不要直接回答說「好」,而是要先判斷清楚領導說這句話時心中想的是什麼,才能懂得恰當的回覆。有可能他已經認可了你的工作能力,但想要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重用和提拔,還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審視和檢驗的。並且想要重用一個人,並不是光看這個人的工作能力就可以了,還要看他的應變能力、交際能力等是否都不錯,才能算是一個可以被重用的人才。所以當他在酒桌上說出這句話時,其實就是在試探你的能力。這時你就可表現出自己的能力,但也不要太自負,可以說自己的酒量「還可以」。
  • 幹部酒桌禮儀大全
    在酒桌上往往會遇到勸酒的現象,有的人總喜歡把酒場當戰場,想方設法勸別人多喝幾杯,認為不喝到量就是不實在。「以酒論英雄」,對酒量大的人還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難了,有時過分地勸酒,會將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壞。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敬酒也是一門學問。
  • 酒桌上最忌諱這3件事,可大可小,坑別人害自己,很多人還不知道
    爭議話題不要硬懟跟長輩、同事、同學、領導、親戚等,在一桌喝酒吃飯時,幾杯酒下肚,難免會神志不清,心情異常亢奮,有些人就是這樣,喝酒之前與喝酒後,判若兩人,這個時候要注意了,酒桌上有你接受不了的觀點話題,可以附和或者不理,但千萬別生猛硬懟,這是最忌諱的事情,都是明白人,沒必要搞得太僵硬,別把人得罪了,你還不知道呢?
  • 山東人酒桌上的座次排列,如果坐錯了會非常失禮,值得收藏!
    魯菜技法豐富,做起來難度最高、也是最見功力的一個菜系,它的主要特點就是注重精細以及菜的品相,這也是源於魯菜在飲食文化上的一種追求。魯菜做法講究,作為魯菜的創製者,山東人在飲食文化上同樣有自己獨特的一面,特別是酒桌文化,在座位排序、上菜、敬酒等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規矩。山東人酒桌上的座次排列,如果坐錯了會非常失禮,值得收藏!
  • 酒桌上有領導,長輩,同事,你該坐哪?記住1點,保準不會出錯
    中國人大部分的合作都是在酒桌上談成的,酒桌文化博大精深,對於剛剛入職不到兩年的小劉來說,還是一頭霧水。入職不到兩年的小劉,已經坐上了組長的位置,足以可見自身的業務能力是很強的。今年的年會上,小劉為了表現自己,很早的就入場了,結果領導們一進門,跟在領導身後的同事們,大部分都變了臉,只見小劉坐在正對門的地方,在玩手機,桌上除了一個茶壺之外,再無別的。在這尷尬的場面下,酒桌終於開始了。小劉知道自己的酒量淺,一直跟領導推脫,全程下來只喝了一瓶左右。
  • 猴子自認為酒量好,3罐啤酒下肚後,意外發生了
    猴子自認為酒量好,3罐啤酒下肚後,意外發生了猴子是自然界智商最高的動物,它們常常會做出些擬人化的動作,在模仿起人類的時候惟妙惟肖,場面別提有多搞笑了,而在馬來西亞,還有人訓練猴子去椰子樹上摘椰子,它們的工作效率比人高多了。
  • 酒桌上陪領導和客戶喝酒,避免做三種糊塗事,讓你深得人心
    相信在現在的職場中,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會參加各種應酬,在飯桌上的時候是一個能夠和領導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如果在酒桌上的時候表現得體的話,很有可能能夠獲得領導的賞識,從而在未來的職場生活中如魚得水。不過也有很多年輕人因為社會經驗不豐富,所以在酒桌上的時候會做出一些讓領導不喜歡的事情。
  • 古代酒桌文化的冷知識
    而後才用在餐桌上宴飲,中國古代的酒文化擔任著重要社交的功能,宴會上的飲酒會進行很長時間,比如在唐朝的宮廷宴飲中,往往持續六七個小時,還要伴隨聲樂絲竹,歌舞助興。這麼長時間如果光是喝酒,就比較枯燥,不容易打發時間,所以就發明了勸酒。一、勸酒的強制性質勸酒帶著強制的性質有許多例子。
  • 酒桌上有這些特徵的人,多半是聰明人
    酒桌上的一些小細節如果沒有注意,往往會影響自己的形象。在酒桌上,要讓自己做一個聰明的人,而不是讓人笑話的人。聰明的人,在酒桌上往往會有這些表現。 如果不懂得學會看人臉色行事,在酒桌上說一些有傷氣氛,破壞組局之人目的的事情,就會把整場酒局的氣氛弄差,讓大家都下不了臺。如果自己不是組局之人,至少也不要成為毀局之人,讓這場酒局好好進行下去,愉快結束,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試想一下,如果因為自己,正常酒局的氣氛不對,或者自己在酒局上成為一個笑話,那麼以後誰還會請你參加酒局。既來之、則安之。
  • 酒桌上最蠢的敬酒詞:「我幹了您隨意」高情商的人都這樣說
    想必大家都經歷過很多酒局,如果你覺得酒局上就是大家喝酒開心的地方,只要在酒局上喝得盡興不就可以了,那你就錯了,如果這樣想的話,在那些聰明人眼裡,你還沒上桌就已經輸了。這句話一出口,都會給人一種,我都幹了你好意思不幹的感覺,整的好像是在逼迫對方喝酒一樣,本來開開心心的酒局,被這種人整得很不爽,換做脾氣不好的人,早拿酒瓶砸你臉上了。「我幹了您隨意」,聽起來好像很隨和,但其實卻將對方和自己都逼到無路可退。無形中會給別人一種壓力,總會讓人覺得你都幹了,我不幹不是不給你面子嗎?
  • 老北京「蓋了帽兒了」;山東「不計其數」這些酒桌文化你知道嗎?
    在古代酒桌失德是一種很不禮貌,甚至被定義為犯罪行為。歷史上最出名的酒桌失德事件,莫過於漢朝時期灌夫酒桌失德。漢丞相田蚡娶妻設宴,灌夫酒席上醉酒,失了酒桌禮儀。因此被田蚡以不敬罪彈劾,最後慘遭殺頭!山東省17地市雖然各地方酒桌禮儀不盡相同,但是卻大致上保留了儒家經典《儀禮》之中規定的禮儀。《儀禮》對賓客位置、敬酒方式這禮儀基本完整保留,禮儀制度嚴格。而對於《儀禮》中的菜品數量這一禮儀則沒有計較。按照先後順序大致就是第一、賓客位置:主陪,面對門而坐。這個人要麼是餐飲的組織者,要麼是德高望重者。非兩者不能坐主賓位置。主陪右邊是主賓;主陪對面二陪。
  • 四川人的酒量,能喝到你懷疑人生
    ,這酒量李佳琦聽了都要OMG。 就拿四川人來說,別看他們每次在酒桌上都溫和地跟店員說「來兩瓶」,然而這個「兩瓶」可是沒有上限的,喝多喝少全看當時的心情,最終喝的量可不見得比北方人少。
  • 告訴你換算方法,讓你在酒桌上少吃虧
    男性比較愛面子,在酒桌上,哪怕自己不願意喝,別人稍微一用激將法,就會強喝。男性愛面子,不僅體現在逼自己喝酒這件事上,還體現在拼酒這件事上。酒桌上,大家喜歡拼酒,比拼誰喝得多,誰喝得少,喝得多就是真男人,喝得少就會被人嘲笑。
  • 酒桌上「最沒出息」的行為,尤其第一種讓人反感,你最討厭哪種?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而且我們中國的習俗和禮儀也是非常多的,尤其我們在飲食這方面也是有很多禮儀的,就比如有一句古話說的好,無酒不成席,所以說現在我們在酒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準備酒水了,但是很多人都覺得我們在喝酒的時候,從酒桌上就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怎麼樣?
  • 酒桌上給領導敬酒,聰明人都牢記這三點,讓領導對你刮目相看
    中國的酒桌文化流傳幾千年,果然是有一定道理的。給上司敬酒敬的好不僅能活躍現場氣氛,最主要能通過敬酒的行為讓上司認識你,了解你,從而看重你,重用你。有的人在酒局中,不懂敬酒,對上司熟視無睹,只顧埋頭進食,自然不會得到領導的賞識,而有的人卻因為懂禮懂節,審時度勢,贏得領導歡心,平步青雲。在職場上混,會敬酒的人比會幹活的人更容易升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