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人保財險被銀保監會通報

2021-01-08 證券之星

(原標題: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人保財險被銀保監會通報)

1月6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於人保財險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通報。通過投訴調查發現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人保財險)存在承保後未及時籤發保險單、未嚴格執行經銀保監會備案的保險費率、使用已廢止的保險條款等問題,漠視並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通告顯示,2018年3月,人保財險總公司授權其廣東省分公司與某集團籤訂合作協議,約定人保財險廣東省分公司為該集團旗下平臺的借貸業務提供「合同履約保證保險」保障,投保人為該集團旗下平臺借款人,被保險人為資金出借人,保險金額為貸款本金與利息之和。截至2019年12月底雙方終止業務合作,人保財險累計承保合同履約保證保險、個人貸款保證保險及個人貸款保證保險(多年期)保單700餘萬筆。

通告指出,人保財險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主要問題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承保後未及時籤發保險單,未發送投保成功簡訊。在與該集團業務合作中,人保財險業務系統的功能設置為:投保人發起觸發(查詢、下載等)動作,系統中才能生成相應正式的電子保單,即電子保單不觸發、不生成。人保財險在承保後,未及時向投保人籤發保險單或其它保險憑證,也未向投保人發送投保成功簡訊。

二是未嚴格執行經銀保監會備案的保險費率。人保財險在承保合同履約保證保險、個人貸款保證保險及個人貸款保證保險(多年期)中,未對任何單一保單的保險費率進行核定,直接採用該集團對單一客戶進行差異定價後推送給人保財險的保險費率數據進行收費、承保。人保財險未按照向銀保監會備案的保險費率測算單一保單的保險費率,未嚴格執行經銀保監會備案的保險費率。

三是使用已廢止的合同履約保證保險條款。2018年3月,人保財險廣東省分公司與該集團籤訂的協議中約定適用條款為《合同履約保證保險條款》,該條款於2013年12月備案通過。2019年1月,人保財險《借款合同履約保證保險條款》備案通過,原《合同履約保證保險條款》同時廢止。但是,2019年2月後,人保財險承保的借款合同履約保證保險業務,投保單/保險單所附條款仍為《合同履約保證保險條款》,涉及保單150餘萬筆,保費收入近4億元。

通告稱,人保財險的上述行為,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基本權利,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我局將嚴格依法依規對人保財險進行處理。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開展經營活動,全面落實《關於銀行保險機構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15樓財經|「合同履約保證保險」三項違規 人保財險侵害消費者權益...
    今日(1月6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於人保財險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通報:通過投訴調查發現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存在承保後未及時籤發保險單、未嚴格執行經銀保監會備案的保險費率、使用已廢止的保險條款等問題,漠視並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 人保財險被銀保監會點名通報!原因:承保後未及時籤發保險單等問題
    1月6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以下簡稱「銀保監會消保局」)發布了關於人保財險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通報。點名通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人保財險)存在承保後未及時籤發保險單、未嚴格執行經銀保監會備案的保險費率、使用已廢止的保險條款等問題,漠視並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 人保財險回應銀保監會點名:通報提及業務已於2019年下半年停止承保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 周菡怡)1月6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財險」)就當日銀保監會消保局發布的關於人保財險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通報進行了回應,並表示通報提及的相關業務公司已於2019年下半年停止承保,並針對前期檢查中指出的問題逐條制定整改方案,切實予以整改。
  • 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於招聯消費金融公司侵害...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於招聯消費金融公司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指出,招聯消費金融公司存在誇大及誤導宣傳、未向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而不當收取費用、對合作商管控不力、催收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違反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等權益。《通報》指出,招聯消費金融公司營銷宣傳存在誇大、誤導情況。
  • 輕鬆保經紀在微信公眾號欺騙投保人 登銀保監會通報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8日訊 銀保監會網站今日公布了關於安心財險、輕鬆保經紀、津投經紀、保多多經紀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例的通報。檢查發現,上述機構在宣傳銷售短期健康險產品中,存在「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實宣傳(實際是將首月保費均攤至後期保費),或首月多收保費等問題。
  • 銀保監會: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0年第12號通報《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了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接收的保險消費投訴情況。
  • 因侵害消費者權益 一壽一財倆險企被監管部門狠批
    誤導銷售,一直是保險行業被消費者詬病的痛點。明明是想去銀行存個錢,銀行銷售人員卻「熱心」地介紹某款分紅型保險產品,並承諾「這是一款收益保證型產品,年化綜合收益率可達3.2%-3.4%」,但實際上,該產品的分紅是不確定的。這種行為最近被銀保監會「抓個正著」。
  • 三季度財產險投訴主要險種出爐 人保財險車險、保證保險糾紛投訴量...
    中國網財經12月1日訊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0年第12號通報《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了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接收的保險消費投訴情況。
  • 銀保監會曝光四家機構網際網路保險違規!新規之下,「噱頭」營銷能否...
    來源:陳孝先同學安心財險、輕鬆保用「首月保費優惠」欺騙投保人通報顯示,安心財險與輕鬆保經紀在宣傳保險產品時,都存在欺騙投保人的行為,具體表現為:2019年1-6月安心財險通過輕鬆保經紀微信平臺公眾號而保多多經紀則是在首月「多收了保費」,與其報送給監管的材料不相符:2019年3-6月保多多經紀在微信平臺公眾號及「水滴保險商城」App銷售太平財險 「太平綜合醫療保險」產品時,首期保費按「首月3元」活動收取,但該產品在銀保監會報備的條款費率表中僅有「按月繳費(首月投保0元,其餘分11
  • 財聯社保險周報(8月24日)|財險|壽險|保險公司|人保|人保財險|人壽...
    3、銀保監會發布《保險中介行政許可及備案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  8月18日,銀保監會起草了《保險中介行政許可及備案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針對屢禁不止的以「代理退保」為幌子,進行惡意投訴、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目前金融監管部門正在主動加強與公檢法等司法部門溝通聯繫與信息共享,形成多部門協同效應,遏制這一現象蔓延。
  • 蘭溪人保財險維權5年終勝訴
    伍裕誠 方正威  近日,人保財險浙江蘭溪支公司收到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2)浙民再字第96號判決書,撤銷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2009)浙金商終字第2170號民事判決,維持蘭谿市人民法院(2009)金蘭商重字第1號民事判決,這標誌著人保財險蘭溪支公司歷時5年,終於贏得了經由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的人保財險浙江蘭溪支公司與浙江某企業的保險合同糾紛案
  • 銀保監會掛牌兩年9部門負責人調整;重疾定義修訂保留甲狀腺癌,分...
    據悉,自銀保監會成立兩年來,銀保監會及派出機構皆陸續進行了多輪微調。截至目前,共有9個職能部門一把手和13個銀保監局一把手發生更迭,調整幅度各達3成有餘。此外, 兩年間13個履新的銀保監局局長中,有4名來自銀保監會,其中兩名由部門副職升為銀保監局一把手,另有5名副局長異地交流升任局長。
  • 編制虛假材料等 人保財險多家分支機構合計被罰233萬元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 周菡怡)11月18日,據浙江銀保監局罰單顯示,因存在編制或者提供虛假報告、報表、文件、資料,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以及拒不依法履行保險合同約定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的問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財險」)浙江省
  • 騰訊控股的保險代理平臺「微保」被銀保監處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8月17日,深圳銀保監局披露,對騰訊控股的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簡稱「微保」)罰款12萬元,並對兩位當事人均處以警告並罰款2萬元的處罰。深圳銀保監局稱,微保在手機網頁「微醫保住院醫療」投保頁面以「領取」代替「投保」,以「僅剩XXXX份」進行營銷,且未引導客戶如實健康告知。微保回應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詢時表示,在2019年11月的監管例行檢查中,發現在2019年7月至11月間部分手機網頁「微醫保住院醫療」投保頁面上,存在用「領取」替代「投保」、以「僅剩XXX份」進行營銷宣傳,且未引導客戶如實健康告知的問題。
  • 銀保監會通報多家銀行保險機構 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銀保監會通報多家銀行保險機構中國銀保監會11月21日通報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典型問題,中國工商銀行銀保監會表示,對無視禁令、頂風違規的,金融監管部門將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絕不姑息。通報顯示,按照國務院有關工作部署,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組織開展了小微企業融資收費專項檢查,對民眾通過國務院「網際網路+督查」平臺反映的有關問題線索進行了核查,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對有關突出問題進行了暗訪督查。
  • 多家金融機構被通報,發生了什麼?國辦和銀保監會聯合出手,小微貸款...
    11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和銀保監會辦公廳聯合通報了在暗訪督查中發現的多家金融機構違規向小微企業收取高額服務費,抬升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的情況。兩類典型情況遭通報通報稱,近期,按照國務院有關工作部署,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組織開展了小微企業融資收費專項檢查,對群眾通過國務院「網際網路+督查」平臺反映的有關問題線索進行了核查,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對有關突出問題進行了暗訪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