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有顆珠子,專家稱:或是密宗佛教的「聖物」,價值不可估量

2020-12-09 微醉說歷史

古有「盛世古董,亂世金」之說,如今太平盛世,古董文玩之風也日益興盛;說到這或許有朋友認為,古墓中出土的東西才能稱之為「文物」,其實不然。比如「功夫皇帝」李連杰,他不僅是明星,還是位佛家弟子,因此他的一件飾物或許還是密宗佛教中的「聖物」,連專家也說:如果是臻品,其價值不可估量。

喜歡娛樂新聞的朋友或許還記得,李連杰一次出席活動,脖子裡的一根「項鍊」引發了古董、收藏圈的巨大轟動;乍一看,他這件項鍊好似個圓柱形的「骨頭」,特殊的是上面還有許多黑色圓點,之所以這件東西能引起轟動,主要原因還是它的名字,「天珠」。當然,如果站在考古研究的角度去看,所謂的「天珠」不過是藏民靈石崇拜的產物;在今卡若遺址、藏北那曲、雙湖登曾發現了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這一發現打破了藏族外來遷徙說。

如果從歷史角度看,「天珠」的意義已經超出了藏傳佛教的範疇,甚至可以代表藏民族群;眾所周知,藏族是一個信奉密宗佛教的宗教民族,追溯歷史,傳說千年前就有密宗弟子從「上師」手中獲得一枚珠子作為護身符,此後被藏民視為「上天神物」,可招財、納福等,密宗弟子為表示尊敬及珍貴稱之為「天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天珠」也代表了西藏的古老文明;它是藏族人民天神崇拜的聖物,信奉密宗佛教的弟子更是將其作為「供佛聖物」而代代相傳。

仍以歷史研究為據,天珠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1500年之間;和其他地區人類發展類似,其最早出現於古老文獻記載中的咒術、圖騰等符號圖案或是石刻浮雕等,進而使遠古藏民提升精神意識。據藏傳經書記載:遠古時代的藏區,因為地理環境的限制和天災的影響,多數藏民生存環境惡劣,由此求神助佑之心自然產生,「天珠」就在這一過程中被創造出來;傳說天珠也是天神賜予藏民的一種勞動結晶,藏民是可以製作的,過程極其複雜且要心懷虔誠。

製作天珠過程中,製作人一定要是藏傳佛教中的「上師」,精心打磨過程中還要多次滲入各種藏藥,並已「巫術咒語」的圖騰符畫於石材上,以借諸佛眾神的加持與護佑;當然,這裡講得簡單了許多,總而言之,「天珠」對於藏族人民,尤其是密宗弟子尊奉其為「七寶之首」。其實不光是藏傳經書,就是中原史料中也有相關記載: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嫁給西藏聖主松贊幹布,為表吉祥如意在古印度求得佛像一尊,供奉於西藏大昭寺釋迦殿內。

此後在松贊幹布主持下,這尊佛像被鑲嵌百餘顆各式「天珠」,包括:九眼天珠,雙目天珠、三眼天珠、寶瓶天珠(永生瓶天珠)、虎紋天珠和其它帶眼天珠等,其中「九眼天珠」尤為珍貴;雖然時隔千年,這尊鑲滿天珠的佛像至今仍供奉在大昭寺「釋迦殿」內,由此可證,天珠在藏民心中的地位該有多麼的崇高。當然,隨著藏族文化的日益傳播,目前市面上的「天珠」飾品也有很多,甚至有朋友會認為「天珠不就是石頭做成的嗎?」

實事求是的說,目前市面上的天珠品質參差不齊,有些甚至「有其形,無其實」,說白了,原產地是不是西藏都不能保證,這裡僅以密宗聖物為準;說起天珠的材質,目前沒有準確統一的說法,其主要原因仍是天珠在藏民心目中不容褻瀆,因此專家基本上沒有渠道仔細研究。依據史料記載,天珠在藏語中稱為「si」,漢語譯音為「斯」或「瑟」;《藏漢大辭典》的解釋是:「天珠」亞瑪瑙,貓睛石,俗稱九眼珠,入藥能治腦溢血,這點有藏醫也證實,「九眼天珠」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奇效。

除此外,史學界還有種說法,遠古藏區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由於地殼運動和數萬年的擠壓,喜馬拉雅山逐漸凸起,至今高度仍在變化,這就是地質學中著名的「造山運動」;直白點說,喜馬拉雅山本是海底,隨著「造山運動」使原海底的貝類、海螺等浮遊生物遺留此地,並隨著山的高度增長露出地面,又經千萬年的風乾腐蝕,這些浮遊生物肉身消失,但其外殼逐漸石化,又經「上師」雕琢形成的天然天珠。

目前來看,藏民尤為尊崇的是一種「象雄天珠」,其歷史甚至要追溯到遠古時代,曾經橫跨中亞即青藏高原的最強大文明古國——古象雄國;傳說象雄天珠是由「大成就者」和大德上師供奉、加持後專以供佛或伏藏傳世而來,現存世的象雄天珠皆為古人遺存,因此極其稀有。當然,這些僅是現代專家對「天珠」的部分解釋,大體來講,現代研究仍處於史料記載的階段;對於藏民來說,「天珠」的神聖無可替代,關於它的傳說更是舉不勝舉。

簡單的解釋,藏民認為萬物皆有靈,諸如「天神天兵」、「山神山妖」、「仙女樹妖」等都是真實存在的,且不同「神明」有著不同的力量和意義,不同天珠就是不同神靈的「法器」;一般來講,「天珠」有消災、招財、轉運、納福等功效,其中「象雄天珠」尤為特殊,也有著另一番解釋。相傳藏區在象雄時代,有高僧前往尼泊爾求法密宗,「上師」贈他一些蘊涵各種加持力和巨大能量的珠子作為護身符;因此象雄天珠又是雍仲本教的「護身符」,有護佑藏民的特殊意義。

除此之外,密宗典籍中還有釋迦摩尼成佛後,曾灑下十萬天珠為「僧兵」,以此來整肅「六道輪迴」的邊界和秩序,故此天珠粒粒殊勝,廣蓄佛緣;除「僧兵說」外,還有天珠是「阿修羅」專門針對「帝釋天」製造的神兵利器,寓意非神、非天、非人,威力巨大。也正是其威力巨大,因此天珠要經過「護法師」或上師高僧多次加持,之後才能因勢利導其力量,最終成為一件「無所不能」的寶物。

總而言之,關於天珠的傳說不能一言蔽之,但不管怎麼說,天珠在藏民心目中有著崇高地位,同時也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件「聖物」;說了這麼多,或許有朋友還是有些「糊塗」,或者更關心天珠的價值,對此史料中也有相關記載。《新唐書》有載「吐蕃婦人辮髮,帶不瑟瑟珠,雲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馬」,由此體現出天珠在千年前的市場價值;再說今天,說出來或許有朋友不相信,至今藏族同胞仍可以將古老純正的「天珠」作為抵押貸款,甚至還能直接作為現金買房子、牲口等。

再回到李連杰身上,眾所周知,他是一名佛家弟子,但以其社會地位來推算,那枚天珠應該不會是幾百幾千的普通飾物;也正因如此,李連杰的「項鍊」瞬間引爆了收藏圈,連專家也坦言:如果是真品,無論九眼天珠還是象雄天珠,其價值都不可估量。

相關焦點

  • 李連杰有顆天珠,疑似密宗佛教聖物,全球只有2顆,他從哪來的?
    除了功夫以外,李連杰對於中國古典文化也十分的感興趣,在電影中除了《少林寺》以外,李連杰還出演了《太極張三丰》、《新少林五祖》等多部經典影片,在2011年李連杰還參與創辦了太極禪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專門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等。
  • 世界上僅存的兩顆九眼天珠,一顆就在李連杰的脖子上,價值上億
    一顆天珠石破驚天這顆天珠是李連杰從大寶寺花費2,000萬,求得的一尊天然的天珠,在求取天珠之前,他一直在西藏做出許多貢獻,很多藏族人民受到他的幫助,得到大寶寺割愛後,天珠一直陪伴在李連杰的身邊。天珠呈橄欖型,兩端截平並且中間有穿孔,珠子的顏色是黑白交匯的。這個珠子的顏色走勢很像少數民族文字。當李連杰帶著天珠的照片流傳出來時,引起了廣大熱議。不少考古的專家學者們看見這張圖片,便發出了感嘆聲,如果天珠是真的,那麼他將是價值連城。
  • 李連杰戴的九眼天珠,價值1億,世上只有兩個,馬未都:天珠之王
    普通珠寶在生活中很常見,例如新生嬰兒的長壽鎖,女性喜歡佩戴的項鍊和耳環,以及並非所有人都擁有的特殊珠寶,因為一些稀有珠寶很有價值,例如天高珠寶李連杰穿著。國王李功夫當涉及電影界的功夫明星時,不容錯過李小龍,成龍,甄子丹,李連杰和其他名字。李連杰的帥氣面孔受到許多粉絲的追捧。
  • 李連杰所戴九眼天珠,被曝光是無價之寶,價格已經上億元
    最近,李連杰脖子上所戴的一個配飾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明星佩戴奢侈品配飾在娛樂圈裡是一件非常常見的現象,然而李連杰所戴的這個珠子已經不能用奢侈品來形容了,專家表示如果這是真品,那就是無價之寶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 金剛鈴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 金剛鈴時間:2021-01-06 11: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金剛鈴 藏傳佛教,又稱藏語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是指傳入中國西藏的佛教分支。
  • 小學生發現宋代佛教「聖物」,僅珍珠就多達4萬多顆,起碼100個億
    我們下面要介紹的這件文物可以說是北宋佛教界的「聖物」,其製作技藝堪稱是令人咂舌,有文物專家對其給予過一定的估值,那就是起碼100個億,而且很可能還遠遠不止,因為它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代表是北宋時期最為頂尖的製作技藝。
  • 戴價值1億的九轉天珠,也未擋住李連杰的病痛,老成這樣讓人心疼
    不少明星人物都有收藏一些稀罕玩意兒的愛好,就比如成龍喜歡收藏油畫以及古董家具,都是非常值錢的玩意兒,也有部分明星因為信仰去收藏一些手串之類的物品。而今天要說的是李連杰有一顆價值上億的天珠,被發現的時候引起了很多網友包括專家的討論。
  • 世上僅存的兩顆九眼天珠,其中一顆李連杰戴在脖子上,價值上億
    十多年過去了《雙子神偷》始終沒等到第二部,爛尾差評,不過卻讓我對天珠這個神奇的珠子產生了興趣。 天珠到底是什麼?關於天珠的來源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古生物的化石,比如說海螺化石打磨而成;有人認為是含玉質及瑪瑙成分的沉積巖製成;當然關於神話傳說類的來源就更多了,什麼天神佩戴的飾品灑落人間之類的。但必須得承認的是,天珠在藏族地區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 至高神秘佛教聖物,佛祖舍利的前世今生,罕見指骨舍利在中國
    我們個人曾經去到一些寺廟或拜訪名山時,很多的時候會見到那些有經過大師開光的一些聖物,比如西雙版納那邊的各種的菩提佛珠、緬甸各種的佛像玉石,甚至還有符咒物件,再比如有些旅遊景區的同心鎖、紅線、哈達等等,這些聖物都是佛教信仰文化的一種傳遞和表達,似乎能給信仰者帶來好運和祝福。
  • 藏傳佛教密宗咒語
    我們都知道中原有很多佛教門派。殊不知西藏也有一個神秘的門派「密宗」, 這個門派主要以密宗咒語為主。這主要以當時地域環境和風俗文化有關, 比如西藏當時房屋的矮門和起屍有著莫大的關聯。 當時還是以原始巫術為主。
  • 走進藏傳佛教:了解密宗佛像造型藝術
    自藏傳佛教誕生以來,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演變中, 藏傳密宗佛像藝術就以它獨特的藝術魅力立足於雪域高原, 在「潤物細無聲」中深深地影響著藏族、土族、蒙古族等民族的生活習俗、文化藝術乃至思維方式等。其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 不僅僅在於民眾虔誠的信仰, 還在於它遍布雪域、形式多樣、自然靈活, 且符合佛教義理。由於藏傳密宗佛像是佛教在融合苯教教義基礎上形成並發展起來的, 因此, 作為傳播手段和工具的藏傳佛教藝術也必然是佛苯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即以苯教形象為基礎, 以佛教義理為指導的感性形態, 是佛教義理的感性顯現。
  • 佛教密宗八大明王
    在佛教密宗中,諸佛有所謂自性輪身,正**身,以及教令輪身之分。所謂教令輪身,即諸佛顯現威猛忿怒之形相,以摧破魔障。
  • 密宗祖庭大興善寺,可印證密宗非藏傳佛教所獨有
    在桑耶寺建成之前,文成公主進藏時,有將佛經帶入藏區的記載,儘管這一時間可以將佛教在藏區傳播的時候提前(其他更早年代由西域和印度傳入的記載從略),但依然無法和密宗祖庭大興善寺的建成時間相提並論,兩者之間相差三四百年。從另一方面而言,文成公主帶佛經入藏,也可證明密宗有著由漢地傳入這樣一個脈絡。
  • 郭德綱徒弟拿「鳥籠」鑑寶,說是傳家寶,專家:珠子才是主角
    在悠久的發展歷史中,古人們憑藉著自己聰明的頭腦和豐富的生活經驗,製造出了許多珍貴的老物件,而這些老物件在經過了時間的洗禮之後,都變得非常的珍貴,除了有著非常貴的經濟價值之外,其歷史研究價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人們對其都是特別嚮往的,想要以此來讓自己暴富,也正是因此這些珍貴的老物件被我們稱之為文物。 有一些文物是在博物館中所收藏著,同時也有一些是在民間所收藏著,於是便出現了鑑寶類的節目。
  • 蘇州小學生當年掏鳥蛋時,意外掏到千年國寶,專家稱價值50個億
    而當年,幾個蘇州小學生掏鳥蛋時,意外掏到千年國寶,經專家鑑定,稱價值50個億。舍利子,根據佛經記載,是修行者的功德具象化,也就是修行者的功德達到一定境界之後,就會有舍利子的形成,能夠量化修行者的「功德」。有些人說舍利子其實是結石,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研究舍利子的成分後,跟所知結石的成分並不匹配,而且只有修行佛法的人才能鍛造出來。
  • 佛教養生入門系列之九:密宗的手印養生法!
    佛教養生,妙不可言,今天我們來講講佛教密宗的手印養生法!手印,即用雙手所做的各種姿勢,它是藏傳密宗「三密」之一---身密的主要特徵。密宗的手印數有數千計,常見有三百八十餘種。每一種手印都有特別的涵義和作用。從氣功的角度看,每一種手印作為手勢語言,表示一定含義,可以輔助真言,起到自我暗示的作用。手印配合五大的組合法則,符合中醫經絡、陰陽、五行相生克的原理,有助於氣血的交流、開合、抗衡,從而產生輔助入定或調動內氣的作用。
  • 價值超1億元的九眼天珠,全球2顆,佛像上一顆,他佩戴一顆
    李連杰一直有收藏天珠的愛好,幾年前他曾不惜千金豪擲三千萬求得一尊「九眼至純天珠」,如今市面上的估價早已過億。法螺天珠源自喜馬拉雅山域,是生命的升化,它是遠古時期的海貝海螺經過億萬年演變成為化石之後繼而玉化,中間更是經歷了太空隕石對該地區的撞擊,因此本身含有14種外太空的元素,擁有最強的正能量磁強,被稱為世間靈石,也被藏傳佛教稱為終極聖物。
  • 疫情以來最牛佛教藝術拍賣箭在弦上|小嘴文化
    其實這種稀缺圖騰的珠子別說在龘藏,就是在西藏拉薩,也難找到,天地圖騰的珠子,本身大尺寸的就很難見到,再加上一個眼中眼,超過4釐米的尺寸,在當下市場堪稱珍品。 在佛教世界裡,他有兩種不同的身份。一種認為他是初期大乘經典中宣稱的主持東方淨土世界的佛陀;再一種認為他是佛教密宗崇奉的五方佛之一,我們常見的阿閦佛多為五方佛中的阿閦佛,此尊14-15世紀阿閦佛像即為其中之一。
  • 陝西佛教寺廟系列遊之——遊覽大興善寺(密宗祖庭)
    大興善寺為中國漢傳佛教密宗祖庭,在密宗裡,供奉的主尊佛是「五方佛」。「五方佛」又稱「五智佛」、「五智如來」,代表中、南、東、西、北正方。大興善寺內有清碑四方,即清康熙年間《重修隋唐敕建大興善禪寺來源記碑》、《重修大興善寺碑記》、乾隆年間《隋唐敕建大興善寺祖庭重修記》和鹹豐年間《大興善寺法源碑記》,皆為研究大興善寺的重要史料。唐轉輪藏經殿遺址處在大雄寶殿與觀音殿之間。
  • 密宗佛像大日如來
    對於佛教密宗信徒來說,雖然以修行念佛、普度眾生為己任,但對於生活的態度是嚴肅認真的。他們依據自己飯依的尊神、祖師及追求的目標 ,在看起來枯燥乏味的宗教生活中,精神生活 豐富多彩而充滿激情,其中佛教密宗中的隱修生活方式卻是最富藏地密宗特色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