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圖:北美冰河時代滅絕的10種巨獸,那時候的動物真大

2020-12-10 騰訊網

早在歐洲人到達之前,野馬就生活在北美。

直到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結束,美洲獵豹、巨大的犰狳和巨大的樹懶都以北美為家。但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困惑於這些動物和其他體重超過45公斤的巨獸,為何在1萬年前滅絕。

間冰期的快速變暖時期,以及在較小程度上的冰期人類捕獵動物,是導致該大陸巨型動物消失的原因。以下是北美冰河時代的10種滅絕動物。

1. 北美馬

歐洲殖民者在抵達新大陸時引進了馬。但是,他們不知道遠古的馬蹄聲曾經覆蓋整個大陸。

位於紐約市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哺乳動物學館長羅斯·麥克菲說,古馬生活在大約5000萬年前到1.1萬年前的北美,它們在最後一個冰河時代末期滅絕。

這次大滅絕的一大特點是它們在北美滅絕,但在歐亞大陸和非洲卻倖存了下來,這就是為什麼今天我們仍然有馬和它們的親戚——驢子。」

2. 雕齒獸Glyptodon

雕齒獸看起來像它的遠親犰狳的超大版本。像它的表親一樣,雕齒獸用骨質板做成的殼保護自己。這種身披鎧甲、重達1噸的生物可能是通過連接兩個美洲大陸的巴拿馬地峽從南美洲來到北美的。

雕齒獸在約200萬年前到達北美後,在現在的德克薩斯州和佛羅裡達州沿海地區繁榮昌盛。但這種食草動物已經滅絕了1萬年。

3.乳齒象

乳齒象(Mammut)大約在1500萬年前穿過白令海峽大陸橋進入北美,比它們的親戚猛獁象早得多。它們也更原始,牙齒沒有那麼複雜,它們的臼齒上有錐形的尖頭,這有助於它們在落葉樹和針葉樹的葉子、樹枝和樹枝上嘎吱作響。它們也吃溼地植物,而這些植物在陸生植物中並不富含研磨物質。

乳齒象也比猛獁象矮一些,但這兩個物種都能達到2到4米的高度,兩個物種都穿著蓬鬆的外套禦寒。然而,乳齒象有長而彎曲的獠牙,長4.9米。相比之下,猛獁象的獠牙更捲曲。

4. 猛獁象

根據聖地牙哥動物園的數據,猛獁象(Mammuthus)大約在170萬至120萬年前來到北美。儘管猛獁象和乳齒象在解剖學上有一些不同,但它們都是長鼻目家族的成員。猛獁象的背上有脂肪隆起,這可能在冰期為它們提供了營養和溫暖。

猛獁象的臼齒是扁平的、脊狀的,這種結構可以幫助它們切開纖維狀的植物,而不像乳齒象的尖牙。此外,與乳齒象相比,猛獁象與現代大象的關係更密切,尤其是與亞洲象。

5. 短臉熊

這種巨大的熊實際上和它的名字完全不同,並不短臉。但與它長長的手臂和腿相比,它的臉看起來確實顯得短小。它就像踩著高蹺的灰熊,因為它的四肢至少比現代灰熊長三分之一。它有很長的前肢和後肢,這可能幫助它跑得更快。現代熊能夠短時衝刺,但它們不擅長跑步。

然而,這種熊的長肢仍然困擾著科學家。有一種觀點認為短臉熊會像貓一樣追捕獵物,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已不再是人們信賴的論點。我們不知道它們為什麼習慣於長腿。現在研究人員正在尋找線索,以揭示這種食肉動物是獵人還是食腐動物,或者兩者兼有。

6. 恐狼

在加利福尼亞的拉布雷亞焦油坑和懷俄明州的天然陷阱洞穴裡,有大量的冰原狼骨頭。這些骨骼顯示,恐狼(Canis dirus)大約比現代灰狼(Canis lupus)重25%,體重在130到150磅之間。據佛羅裡達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數據,它的體重在59到68公斤之間。然而,恐狼的四肢比現代灰狼短,這表明它不可能在任何比賽中戰勝它年輕的親戚。

一些研究人員想知道恐狼是否與現代狼有基因上的不同,或者它們是否是不同狼的雜交後代。狼和恐狼來自同一個源頭,但恐狼的進化方向略有不同。

7. 北美獵豹

北美獵豹站起來比現代獵豹稍高,肩高約0.85米,體重約70公斤。然而,北美獵豹可能沒有那麼快:它的腿稍短,這可能使它成為一個更好的攀登者而不是跑步者。研究人員將第一塊已知的化石確定為上新世時期,大約在320萬到250萬年前。這塊化石是在現在的德克薩斯州發現的。它們大約在12000年前滅絕。

8. 地面樹懶

俄亥俄州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爪形化石,然而,這隻爪子並不是獅子的,這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地面地懶。和雕齒獸一樣,巨型地面樹懶也從南美洲來到北美。地懶的化石表明,這些動物大約在3500萬年前開始生活在南美洲。

研究人員在墨西哥發現了一具480萬年前的樹懶瑪瑙化石,後來在美國發現了標本。在間冰期的溫暖時期,地面樹懶會向北延伸到育空地區和阿拉斯加。但當天氣變冷時,樹懶就往南走。

巨型地面樹懶(jeffersonii)高約3米,重約1000公斤,它活到了大約11000年前。

9. 巨河狸

巨河狸主要是通過它在大湖地區的化石而為人所知的,發現的化石顯示,這種巨型生物生活在遠至南卡羅來納州和美國東北部的地方。這種巨型河狸在間冰期冒險進入阿拉斯加和育空地區,但當氣溫下降時,它們就向南撤退了。

它重達57公斤,有趣的是,現代海狸的遺骸和它們古代親戚的遺骸在相同的沉積物中被發現,這表明它們有著相似的生活方式。

10. 駱駝

曾經在北美遊蕩的駱駝被稱為Camelops,拉丁語意為「昔日的駱駝」。據動物園報導,巨型駱駝與大羊駝的關係比現在的駱駝更密切。

化石顯示,駱駝科動物起源於大約45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的北美。它生活在開闊地帶和乾旱地區,但不清楚它是否能像現代駱駝那樣節約用水。巨型駱駝的肩高約2.2米,重達800公斤,尾巴短。

相關焦點

  • 冰河時期的大熊貓 猛獁象是如何滅絕的?
    在所有的已滅絕動物中,除了恐龍,最為人喜愛的恐怕就是猛獁象——按照受歡迎程度,它們可算冰河時期的大熊貓。巨大的象牙和長毛讓人過目不忘,在很多藝術作品中,最後一批倖存的猛獁闊步走在寒冷的西伯利亞苔原上,雄壯中透著一股悲涼。
  • 全球10大最可能復活的滅絕動物
    但如果某種動物在西伯利亞被凍死,或跌入黑暗乾燥的山洞,基因得以成功保存的機率就會大很多,藉助現代科技可能使之「復活」。 這10種最有可能復活的古老動物,基因學家研究了它們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基因的化學載體)保存度以及代孕適合度,看看它們有多大可能「復活」(DNA保存度和代孕適合度最多5顆★)。
  • 3種雖然已經滅絕,但是有希望復活的遠古巨獸!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5億年了,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地球上誕生過很多的生物,不過 由於種種原因,這些生物,絕大部分都滅絕了,它們死後,屍體被埋入了泥土裡,形成了化石,在多年以後,被人類發現,人類可以通過這些化石,可以大概了解到這些史前巨獸 ,生前的形態,還有生活習性,甚至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史前巨獸,甚至還有復活的可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3種可能復活的遠古巨獸
  • 猛獁象是如何滅絕的?氣候變化還是史前人類屠殺?
    圖1:哥倫比亞長毛象(Mammuthus columbi)、美洲乳齒象(Mammut americanum)以及嵌齒象(Cuvieronius)都屬於史前大象群體,它們曾在北美和歐亞大陸,直到最後一個冰河時代滅絕
  • 史前巨獸猛獁象究竟是怎麼滅絕的?
    —阿諾德 在史前時期,當時的人類還未完全主宰地球,和人類一起主宰地球的是各種史前巨獸,比如:劍齒虎,洞獅,洞熊,猛獁象等。然而除了人類之外,它們都因為各種原因滅絕了。 很多人認為這些動物滅絕的原因是人類,但現在科學界認為,我們錯怪人類了,有一些動物的滅絕其實並不是人類直接造成的,比如:猛獁象。
  • 冰河時代巨型樹懶化石坑中,有20具完整骨骸,死因竟是自己的糞便
    巨型樹懶是冰河時代生活在美洲的一種巨獸,成年巨型樹懶的體型跟亞洲象不相上下,它們的體重能夠長到超過4噸,是冰河時代美洲大陸上的王者。即使是強大的刃齒虎,也不是成年巨型樹懶的對手。然而在距今一萬年前的時候,雄霸一時的巨型樹懶卻意外的滅絕了。
  • 長毛象、劍齒虎和長頸駝,那些《冰河世紀》中出現的滅絕動物們!
    《冰河世紀》系列電影是一部深受觀眾,尤其是孩子們喜愛的動畫影片,除了動人的故事外,電影中出現的各種史前動物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就讓我們來看看電影中到底出現了那些真實存在過的動物。2、劍齒虎劍齒虎生活大約300萬年到1萬年前,劍齒虎生長的時代,正處於第四紀冰川時期,氣候寒冷。劍齒虎的體型很大,而且它的牙齒有120毫米左右。劍齒虎曾生活在在亞洲、非洲和北美洲地區。劍齒虎屬在早更新世滅絕。
  • 加拿大發現冰河時代狼寶寶木乃伊
    ,冰河時代保存最完整的狼標本。迄今為止,冰河時代最完整的狼標本!狼崽木乃伊標本(圖片版權:Yukon政府)新的研究發現,它是發現於冰河時代保存最完整的狼標本,幾乎所有的軟組織、毛髮、皮膚,甚至它的小鼻子,都完好保存,非常罕見!
  • 冰河時代犀牛「重見天日」
    2020年8月俄羅斯北部雅庫特地區永久凍土融化,當地居民阿列克謝·薩文發現了一頭保存完好的冰河時代披毛犀,其很多內臟器官仍然完整,其生活年代可追溯到大約2萬至5萬年前。確切年份尚待放射性碳定年法檢測後才能確定。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冰河時代動物標本之一。
  • 為什麼體型越大的生物越容易滅絕?有什麼科學依據?
    在生物進化史上,出現過多次生物體型龐大的時期,比如石炭紀的「巨蟲時代」,在這一時期昆蟲是整個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還有恐龍時代,這個時期的動物平均體型也是生命史上最大的。即使到了早期人類出現的年代,也有體型龐大的猛獁象、劍齒虎、大地懶等大型的動物。但是,這些動物清一色的都已經滅絕。因此,有人說:體型越大的動物越容易滅絕。
  • 12公裡長史前巖畫帶驚現亞馬遜雨林,繪有冰河時代動物
    該史前遺址位於現哥倫比亞的Serrania de la Lindosa地區該史前巖畫遺址位於哥倫比亞的Serranía la Lindosa地區,巖畫生動展示了生活於該區域的史前人類如何與冰河時代的巨型動物共存,畫作中描繪了早已滅絕的冰河時代的動物,如猛獁、古駱駝、巨大的樹懶和冰河時代的馬。畫作中還可以看到人類的手印。
  • 動物世界-猛獁象
    最後一批西伯利亞猛獁象大約於公元前2000年滅絕,那時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時代。這裡對其中的五種進行介紹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動物綱 Mammalia目:長鼻目 Proboscidea科:象科 Elephantidae屬:†猛獁象屬 Mammuthus種:†真猛瑪象 M. primigenius真猛瑪象是已滅絕的猛瑪象。
  • 地球十大最可能被復活的遠古滅絕動物,有你認識的嗎?
    我們說過基因是每一個生物的獨有,通過基因複製,我們可以繁衍出跟之前的生物本體不一樣的生物,但是基因的保存要講究一定的相似條件和環境,地球上被滅絕的動物不計其數,很多生物學家都想藉助科技通過基因複製復活以下的遠古神獸,而且概率也會是非常的大,我們現在一起看看都有哪幾種生物。
  • 獵奇:史前陷阱,瀝青坑裡的動物經歷了什麼?冰河世紀也有盛夏?
    第四紀冰期分為四個個冰期和三個間冰期,對比如今的氣候溫度比歷史上許多時期的溫度都要低,所以第四紀大冰期還在持續,並且我們所處得到時期其實是在間冰期。幾次冰河時期的大冰蓋深度最厚的地區可達數千米,如果現在全球的冰蓋全部融化的話,整體的海平面將上升100米,許多國家及城市都會被淹沒。
  • 同為食肉動物,為什麼貓科體型比犬科大得多?
    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東北虎大型犬科動物有7種,分別是狼、紅狼、鬃狼、非洲野犬、衣索比亞狼、豺和郊狼,體重在10-40千克之間。有趣的是,這正好是中型貓科的體重範圍,中型貓科包括4種猞猁、2種雲豹、2種「金貓」、獰貓、藪貓、虎貓和漁貓,共計12種。
  • 因鼻竇大不能吃肉而滅絕? 史前巨獸洞熊的「食譜」仍是個謎
    來源標題:因鼻竇大不能吃肉而滅絕?史前巨獸洞熊的「食譜」仍是個謎 大部分人可能聽說過冰河時期驚心動魄的滅絕事件中,亞歐大陸猛獁長毛象、披毛犀、大角鹿等巨型動物群的消亡事件,但對體寬1.7米、身長3.5米、體重超過一噸的洞熊卻不一定很熟悉。
  • 記錄大量冰河時期滅絕動物
    古團隊日前在亞馬遜雨林發現巨型巖石壁畫,描繪大量已滅絕的冰河時期動物和人類,畫作可追溯到1萬2500年前,總長8英裡(約12.8公裡)。綜合外媒報導,考古學家近日在哥倫比亞偏遠雨林發現大型史前壁畫,紀錄乳齒象(mastodon)、古時美洲駱(palaeolama)、巨型樹懶和冰河時期的馬類等已絕種動物,考古學家把壁畫與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等穹頂畫比較,將石壁譽為「史前的西斯汀小堂」(SistineChapel of the ancients)。
  • 北美票房:「冰河世紀4」撐大局 唯一新片登頂
    北美票房:「冰河世紀4」撐大局 唯一新片登頂 北美票房本周冠軍——《冰河世紀4 大陸漂移(國語版)》
  • 一百年來,中國人滅絕了多少種動物?
    研究人員在分析數萬種脊椎動物和哺乳類動物的數據後,發現約50%的物種滅絕,發生在近幾十年內。過去一個世紀裡,物種的滅絕速度,是人類出現前自然狀態的百倍左右。在同一時期,中國亦有大量野生動物滅絕,必須引起我們的關注。
  • 新研究:澳大利亞巨型動物滅絕或因氣候變化,而非人類活動
    澳大利亞多種巨型動物為何在4萬年前滅絕一直是個未解之謎。澳研究人員日前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網站上發表論文說,導致巨型動物滅絕最可能的原因是氣候變化,而非人類活動。此前有觀點認為巨型動物滅絕是人類過度狩獵造成的,且發生在人類抵達澳大利亞大陸後不久。但這項由澳大利亞昆士蘭博物館領導的研究結果顯示,水資源減少、乾旱加劇、火災增加以及植被變化等最終導致袋獅、巨型史前袋鼠等至少13種遠古巨獸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