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機甲888
▲德國新一代130毫米滑膛炮以及配套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全貌(圖片來源於:網絡)
德國的坦克研發和生產技術,一直以來都處於世界的先進水平,如其研發的"豹2"系列主戰坦克就號稱是現代主戰坦克的標杆。而"豹2"系列主戰坦克上面最具威力的武器就是那門萊茵金屬公司的RH120系列120毫米滑膛炮,且由於這門炮擁有出色的性能,它也成為了目前西方絕大多數主戰坦克的標配火炮,即使像美國的M1A1以及M1A2系列主戰坦克上使用的M256式120毫米滑膛炮的技術也源自德國的RH120系列120毫米滑膛炮。
▲擁有55倍徑的德國RH120式120毫米滑膛炮如今穿甲能力也不太夠用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過,隨著目前世界先進主戰坦克防護能力的不斷提升,特別是類似俄羅斯T-14,烏克蘭"堡壘"M等一批擁有正面抗穿能力達到1米厚度RHA以上主戰坦克的出現。德國人也發現其RH120系列120毫米滑膛炮的威力,也難以從正面擊穿這些擁有強大防護能力的新型主戰坦克。打個比方來說,RH120系列120毫米滑膛炮中的最強版本55倍徑版的RH120式120毫米滑膛炮,其發射的DM53/63式120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在2公裡距離上的理論穿深也只達到了700毫米左右,因而,要想在正常交戰距離上從正面擊穿俄羅斯的T-14或者烏克蘭的"堡壘"M,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德國冷戰時期研發的配備了140毫米滑膛炮的"豹II"主戰坦克試驗樣車(圖片來源於:網絡)
面對這樣一種火力逐漸不夠用的情形,德國人就開始了重新發展新一代主戰坦克火炮的計劃。而在新型主戰坦克火炮的發展上,如今的德國顯然選擇了一條與俄羅斯類似的思路,即火力不夠口徑來湊。我們都知道,在冷戰時期,德國也曾發展出了140毫米口徑的滑膛炮,不過,這種火炮雖然威力強大,但也存在由於口徑加大,彈藥攜帶基數過少,導致單車持續作戰能力降低的問題。
▲德國研發的新一代130毫米滑膛炮全貌(圖片來源於:網絡)
▲德國新一代130毫米滑膛炮結構示意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為此,在全新一代主戰坦克火炮上,德國人退而求其次,選擇了130毫米這樣一個較為特殊的口徑,畢竟130毫米口徑的滑膛炮,其一方面即有超越120毫米口徑滑膛炮的威力,另一方面又保證了其車內的彈藥攜彈量。如今,德國的新一代130毫米口徑滑膛炮不僅實現了裝車試驗,同時也進行了多次實彈射擊,而從已有的信息來說,這門德國新一代130毫米口徑滑膛炮採用了51倍徑的身管,發射的130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擁有在2公裡距離上擊穿1米以上厚度RHA的能力,即使從T-14或者"堡壘"M主戰坦克的正面進行攻擊,德國的新一代130毫米口徑滑膛炮也能達到在正常交戰距離上一發入魂的目的。
▲德國新一代130毫米滑膛炮配備的彈藥明顯大於現在120毫米滑膛炮配備的彈藥(圖片來源於:網絡)
▲使用"挑戰者"2主戰坦克底盤的德國新一代130毫米滑膛炮試驗樣車(圖片來源於:網絡)
▲德國新一代130毫米滑膛炮實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試驗(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綜上述而言,在如今的西方主戰坦克使用的火炮裡,德國新一代130毫米口徑滑膛炮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西方第一。畢竟即使是美國的M256式120毫米滑膛炮發射號稱最強120穿甲彈的M829A4貧鈾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在2公裡距離上的穿深也僅為700毫米RHA左右。不過,由於德國新一代130毫米口徑滑膛炮仍是一款傳統的化學能火炮,因而,面對未來的諸如電熱炮等新概念坦克炮,其是否還能有一戰之力,那也是不太好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