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恆星:首發基於北鬥三號的衛星天基測控收發信機

2020-12-17 北京海澱
航天恆星高級業務副總經理 杜洪禮

高可靠、低功耗、小型化、高頻度、多用途、適應空間環境……8月27日,在中關村北鬥和空間信息服務產業高峰論壇上,航天恆星科技有限公司(航天五院503所)首發了基於北鬥三號的衛星天基測控收發信機,引起不少企業的關注。

位於中關村環保科技示範園的航天恆星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國最早的參加北鬥系統應用的企業。多年來,該公司承擔了大量導航定位技術領域的國防科技預先研究項目和重大、重點工程項目,專業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航天恆星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嶽富佔介紹,航天恆星衛星導航業務覆蓋宇航、武器和行業民用。設立的空間導航應用技術實驗室,承擔了北鬥一代大系統體制星地試驗驗證任務,參與了北鬥二代系統設計,是國內最早開展北鬥用戶機技術研究的單位,是國內唯一經過星、船、箭三類空間飛行器驗證的衛星導航產品研製單位;武器領域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形成了穩定、可靠的高動態、抗幹擾導航產品,多個型號進入批產階段;民用導航領域,承擔了黑龍江省北鬥高分系統綜合應用示範工程、北鬥林業示範工程、北鬥時空工業網際網路項目、民航北鬥定位與追蹤機載設備、超低功耗北鬥+物聯網通導一體化晶片研製在內的一系列行業推廣應用和新產品研發,涉及交通、水利、電力、農業、林業、邊防、地災等不同領域,收到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積極響應國家北鬥「走出去」重大戰略,不

斷在國際市場發力,承擔了阿爾及利亞星基增強系統、寮國北鬥地基增強系統、緬甸漁業監測系統等工程項目,為北鬥三號建成後向「一帶一路」國家的推廣奠定了基礎。

通過多年的集智攻關,從基礎產品到行業推廣,從國內區域應用到國際市場拓展,以航天恆星為代表的央企團隊發揮著北鬥應用中流砥柱的作用。經過30多年的發展,公司形成了以衛星綜合應用系統總體為核心,以空間應用、衛星遙感、衛星導航、衛星通信、數據鏈、雲計算及信息安全、無人機系統集成、數據運營服務八大領域為支撐的完整業務架構。為國防、行業、區域提供基於天基資源的綜合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系統集成、設備製造和運營服務,獲得國家級和部級科研成果60餘項。(聶蕊)

相關焦點

  • 北鬥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晶片亮相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於7月底建成開通,迄今還不到一個月。2020年8月27日,北京海澱區舉辦中關村北鬥和空間信息服務產業高峰論壇,多項基於北鬥三號的自主創新成果首次亮相,包括北鬥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晶片、衛星天基測控收發信機、北鬥+遙感全球應用服務平臺等。
  • 天鏈衛星備戰天問一號發射 航天裝備業迎高光時刻(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報導,確保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順利完成,我國天基測控系統團隊已經完成天鏈一號02星及天鏈二號01星系統任務適應性改造等多項技術狀態準備。目前,兩顆中繼衛星性能指標已達最佳狀態,靜待天問一號發射。
  • 矚目: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中的「西安交通大學」力量!
    歷經長達6年的艱苦攻關與協調,最終確定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北鬥三號信號方案,通過官網向全球發布並推廣應用。實測結果表明,北鬥三號信號性能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實現了與其他GNSS系統的兼容互操作,並獨具特色支持多樣化服務。
  • 我國中繼衛星運控系統首次完成多目標天基測控任務—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李國利、王然)我國26日夜通過「一箭三星」方式,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三號收官發射一波三折、玉汝於成。
  • 中國衛星深度解析:微小衛星龍頭,航天產業核心標的
    公司具有較強的基礎保障能力 和產品交付能力,能夠為國防、行業、區域用戶和國際市場提供基於天基資源的綜合信息 化整體解決方案、系統集成、產品研製和運營服務,並向智慧城市、工業(企業)信息化、 智慧健康等領域拓展服務。公司在北鬥導航、動中通產品市場佔有率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地 位,並擁有「天繪」系列遙感衛星數據總代理權。
  • 我國完成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收官雙星發射
    衛星系統:北鬥三號衛星部件全部實現國產化自去年11月發射首發雙星以來的一年間,我國已經在太空布設了19顆北鬥三號組網衛星,這充分表明我國太空飛行器的綜合研製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正樣設計之初,北鬥三號就把服務精度設計目標設定在尚未發射的第三代GPS導航衛星及伽利略導航系統設計指標之上。」
  • 淺談北鬥二號退役GEO衛星的再利用
    "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 摘要: 隨著北鬥三號的組網建設,北鬥二號衛星將逐步切出系統。
  •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任務推遲
    發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臨射前測試過程中,發現產品技術問題,發射任務推遲,發射時間待定。 此前消息:發射窗口確定!楊長風講述北鬥幕後傳奇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窗口定為6月16日10時11分至10時50分,瞄準窗口前沿實施發射。航天測量船做好準備。地面測控系統做好準備。
  • 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深度報告:天基網際網路建設全面啟動
    衛星搭載了國內首個基於 SDN(軟體 定義網絡)的天基路由器,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基於低軌星間鏈路的組網傳輸,並在 國內首次構建了基於軟體重構功能的開放式驗證平臺。航天電子(600879.SH)是航天九院旗下從事航天電子測控、航天電子對抗、航天 制導、航天電子元器件專業的上市公司,是航天領域的重要配套商。公司主要產 品包括航天測控通信、航天專用機電組件、集成電路、慣性導航、系統化集成產 品以及其他航天技術應用產品等,主要應用於運載火箭、飛船、衛星等航天領域。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為提高衛星在軌服務可靠性,北鬥三號衛星採取了多項可靠性措施,衛星設計壽命達12年,北鬥系統的水平和高程定位精度實測均優於5米,通過遍布全國2600個地基增強站組成的地基增強系統,可提供米級、分米級、釐米級等增強定位精度服務。
  • 小個頭有護航大能量——長徵八號發射背後的科技創新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小個頭有護航大能量——長徵八號發射背後的科技創新  新華社記者溫競華  12月22日,中國新一代可重複利用的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
  • 北鬥三號衛星全面國產化,能力顯著提高
    中國始終堅持自主建設、發展和運行北鬥系統,全面實現了關鍵器部件百分百國產化。北鬥三號衛星全面國產化,能力顯著提高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 謝軍:整個北鬥系統建設的時候,實際我們一直是立足於自主可控,星上的產品,關鍵產品,元器件都堅持走國產化這條道路,這個初心,我們一直堅持。
  • 衛星產業鏈全景解析
    衛星空間段上的航天測控通信系統是太空飛行器與地面聯繫的生命線和天地信息的傳輸線,也是航天工程和空間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衛星空間段的測控分系統與衛星地面段測控網存在密切聯繫,因此本節將衛星地面段測控網技術發展與衛星空間測控分系統技術發展合併進行分析。 我國的航天測控通信主要由近地軌道測控網、深空測控網和天基測控網。
  •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成功發射
    長三乙火箭起飛第41顆北鬥導航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是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即北鬥三號工程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第一、二顆組網衛星,開啟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新時代。
  • 「北鬥精神」託起小衛星: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的故事
    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2003年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共建成立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2017年成立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  圍繞著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牽頭組建了中科院北鬥導航衛星研製團隊,共承擔2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和10顆北鬥三號MEO組網衛星的研製任務。
  • 我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2018年11月1日 23時 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四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這顆衛星屬於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第十七顆組網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 「北鬥三號」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南航專家這樣說
    全球「天網」成功織就,今後「北鬥三號」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記者採訪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的聞新教授和康國華教授。你早就用上了北鬥,只是你可能不知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教授康國華告訴記者,「北鬥」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 我國成功發射第47、48顆北鬥導航衛星
    人民網北京9月23日電(趙竹青)在舉國上下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任務一線再傳捷報。
  • 對話時空道宇王洋: 低軌衛星的賽道是準確的,未來要搭建航天生態
    第二次畢業時,王洋面臨兩個就業選擇,一是網際網路,二是航天。被問及為什麼沒有選擇去更賺錢的網際網路公司,王洋解釋到「回學校讀書時,我就很清楚自己要幹嘛。我喜歡科技含量高、複雜度高的事情,航天的技術壁壘更高,更適合我。由於有通信的基礎,我當時就判斷基於微小衛星的低軌通信是通信和航天必然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