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推廣#中華傳統美食#,尋古探今,展示中華民族吃貨的智慧結晶。
前面幾期一直在說雞,雞肉吃得多了,今天換換口味,剛剛好近期自己也在山裡分了點豬肉,就豬肉的話題和大家聊聊,剛好也臨近中秋,大家在買肉的時候心裡也有個底,推薦轉給家裡買菜做飯的人看看。
第一次做《本草綱目》介紹的豕,大家把豬頭都是用來煨湯的嗎
豬肉是咱們的家常菜,2020年豬肉價格大漲,實際上漲的只是進口豬。
而我們國家的豬原名「豕」,全國各地價格實際上近些年沒有什麼變化,而且還有些因為品種生長周期長而絕種了,更讓人不解的是遼東白豬好像是被羞辱到絕種,僅僅曇花一現。
《本草綱目》記載如下:[時珍曰]豬天下畜之,而各有不同。
生青兗徐淮者耳大,生燕冀者皮厚,生梁雍者足短,生遼東者頭白,生豫州者咮短,生江南者耳小(謂之江豬),生嶺南者白而極肥。
豬孕四月而生,在畜屬水,在卦屬坎,在禽應室星。
今天咱們就說說《本草綱目》記載的究竟是哪些豬。篇幅有限,我只是儘量選擇有代表性的東西給大家介紹,希望大家對我們的國家越發愛得深沉。
1、 生青兗徐淮者耳大:這個地方,如果對中華地理不了解的人,可能不清楚,「青」是指今山東青州附近,「兗」是指今濟寧市附近,「徐」是指今天的徐州市附近,「淮」是指現今太湖一帶。
所以這個品種應該是現在評定的中國八大豬種之一的「太湖豬」,太湖豬是世界上產仔數最多的豬種,享有「國寶」之譽,無錫地區是太湖豬的重點產區。
太湖豬母性特別好,產仔數量特別多,對世界豬種的進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 生燕冀者皮厚:「燕」是指春秋時的燕國,今天的北京一帶;冀的範圍就比較廣了,可以參考三國志來理解,就是袁氏家族控制的區域,今天的河北,山西等北方區域。
這個品種主要是指深州豬,又名深縣豬,白豆豬,冀州豬。目前的情況比較可憐,快絕種了。深州豬體型較大,耳大、下垂超過鼻端,嘴筒長直,背腰平直狹窄,臀部傾斜,四肢堅實有力,皮、毛黑色,皮厚,毛粗而密。
3、 生梁雍者足短:「梁雍」的地方非常大,今天主要是黃河幾字型以西的雍,加上四川,雲貴等地,這個地方的品種非常豐富,僅僅列舉比較有知名度的品種。
這個地方的品種,首推榮昌豬,榮昌豬體型較大,結構勻稱,毛稀,鬃毛潔白、粗長、剛韌。頭大小適中,面微凹,額面有皺紋,有漩毛,耳中等大小而下垂,體軀較長,發育勻稱,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傾斜,四肢細緻、堅實。
它的背腰微凹,所以顯得足短,南方很多品種都是這樣的。
4、 生遼東者頭白:遼東豬因為頭白,好像絕種了,因為當地區都是黑豬為主,突然出現一個白豬,應該是被羞辱到絕種的,不信的話,大家可以查查或看大神評論。
5、 生豫州者咮短:「豫」就不需要多解釋,今天的河南省。
河南有個非常有名的品種,淮南豬,又名淮南黑豬,其體型較大,耳大嘴短,四肢雄健有力,被毛粗黑髮亮,產仔率高,肉質鮮嫩,色澤鮮豔,五花肉少,瘦肉率最高達35%。
齊嘴大耳型應該是比較優質的品種。
6、 生江南者耳小(謂之江豬):「江南」應該是指長江以南,這個地方特殊的品種就是指華中兩頭烏,浙江金華豬也是這個品種,嘴筒齊,面微凹,耳中等大,形如蝶,額部有皺紋,背腰較平直,四肢粗壯結實。
相比較而言,商品豬出欄時間以8-10月齡為宜,出欄體重60-70公斤。金華兩頭烏皮薄骨細,肉質鮮紅,肉味香鬱,肥而不膩。
7、 生嶺南者白而極肥:「嶺南」就是指兩廣地區了,這邊有名的巴馬香豬,陸川豬。
陸川豬因原產於廣西東南部的陸川縣而得名,是中國八大地方優良豬種之一。陸川豬短、寬、肥、圓,背腰寬廣凹下,腹大常拖地、毛色呈一致性黑白花,成熟早繁殖力高,母性好遺傳性能穩定,適應性廣耐粗飼並且抗病能力強,肉嫩味鮮、體型緊湊。
所以說南方的烤乳豬好吃是有原因的。
下集預告:豬種改良的中外結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