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實驗室怎樣合理布局?

2020-12-14 騰訊網

微生物實驗室良好的通風是關鍵,必要時更應配備抽風機。接種、分離及鑑定致病菌等操作應在生物安全櫃中進行,為了防止交叉汙染,保護工作人員健康,實驗室應至少劃分成3個區。

準備室

準備室用於配製培養基和樣品處理等。室內設有試劑櫃、存放器具或材料的專櫃、實驗臺、電爐、冰箱和上下水道、電源等。

洗滌室

洗滌室用於洗刷器皿等。由於使用過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汙染,有時還會存在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設置洗滌室。室內應備有加熱器、蒸鍋,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還應有各種瓶刷、去汙粉、肥皂、洗衣粉等。

滅菌室

滅菌室主要用於培養基的滅菌和各種器具的滅菌,室內應備有高壓蒸汽滅菌器、烘箱等滅菌設備及設施。

無菌室

無菌室也稱接種室,是系統接種、純化菌種等無菌操作的專用實驗室。在微生物中,菌種的接種移植是一項主要操作,這項操作的特點就是要保證菌種純種,防止雜菌的汙染。在一般環境的空氣中,由於存在許多塵埃和雜菌,很易造成汙染,對接種工作幹擾很大。

1.無菌室的設置

無菌室應根據既經濟又科學的原則來設置。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幾點:

無菌室應有內、外兩間,內間是無菌室,外間是緩衝室。房間容積不宜過大,以便於空氣滅菌。最小內間面積2×2.5=5m2,外間面積1×2=2m2,高以2.5m以下為宜,都應有天花板。

內間應當設拉門,以減少空氣的波動,門應設在離工作檯最遠的位置上;外間的門最好也用拉門,要設在距內間最遠的位置上。

在分隔內間與外間的牆壁或「隔扇」上,應開一個小窗,作接種過程中必要的內外傳遞物品的通道,以減少人員進出內間的次數,降低汙染程度。小窗寬60cm、高40cm、厚30cm,內外都掛對拉的窗扇。

無菌室容積小而嚴密,使用一段時間後,室內溫度很高,故應設置通氣窗。通氣窗應設在內室進門處的頂棚上(即離工作檯最遠的位置),最好為雙層結構,外層為百葉窗,內層可用抽板式窗扇。通氣窗可在內室使用後、滅菌前開啟,以流通空氣。有條件可安裝恆溫恆溼機。

2.無菌室內設備和用具

無菌室內的工作檯,不論是什麼材質、用途的,都要求表面光滑和臺面水平。

在內室和外室各安裝一個紫外燈(多為30W)。內室的紫外線燈應安裝在經常工作的座位正上方,離地面2m,外室的紫外線燈可安裝在外室中央。

外室應有專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盛有來蘇兒水的瓷盆和毛巾、手持噴霧器和5%石炭酸溶液等。

內室應有酒精燈、常用接種工具、不鏽鋼製的刀、剪、鑷子、70%的酒精棉球、工業酒精、載玻璃片、特種蠟筆、記錄本、鉛筆、標籤紙、膠水、廢物筐等。

3.無菌室的滅菌消毒

薰蒸:這是無菌室徹底滅菌的措施。無菌室使用了較長時間,汙染比較嚴重時,應進行薰蒸滅菌。可用甲醛、乳酸或硫磺薰蒸。

噴霧:在每次使用無菌室前進行。噴霧可促使空氣中微粒及微生物沉降,防止桌面、地面上的微塵飛場,並有殺菌作用。可用5%石炭酸噴霧。

紫外線照射:在每次使用無菌室前進行。紫外線有較好的殺菌效果。通常應開啟紫外線燈照射30~60min。

4.無菌室工作規程

無菌室滅菌。每次使用前開啟紫外線燈照射30min以上,或在使用前30min,對內外室用5%石炭酸噴霧。

用肥皂洗手後,把所需器材搬入外室;在外室換上已滅菌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戴好口罩,然後用2%煤酚皂液將手浸洗2分鐘。

將各種需用物品搬進內室清點、就位,用5%石炭酸在工作檯面上方和操作員站位空間噴霧,返回外室,5~10min後再進內室工作。

接種操作前,用70%酒精棉球擦手;進行無菌操作時,動作要輕緩,儘量減少空氣波動和地面揚塵。

工作中應注意安全。如遇棉塞著火,用手緊握或用溼布包裹熄滅,切勿用嘴吹,以免擴大燃燒;如遇有菌培養物灑落或打碎有菌容器時,浸潤5%石炭酸的抹布包裹後,並用浸潤5%石炭酸的抹布擦拭臺面或地面,用酒精棉球擦手後再繼續操作。

工作結束,立即將臺面收拾乾淨,將不應在無菌室存放的物品和廢棄物全部拿出無菌室後,對無菌室用5%石炭酸噴霧,或開紫外線燈照射30min。

恆溫培養室

1.培養室的設置

培養室應有內、外兩間,內室是培養室,外室是緩衝室。房間容積不宜大,以利於空氣滅菌,內室面積在3.2×4.4=14m2左右,外室面積在3.2×1.8=6m2左右,高以2.5m左右為宜,都應有天花板。

分隔內室與外室的牆壁上部應設帶空氣過濾裝置的通風口。

為滿足微生物對溫度的需要,需安裝恆溫恆溼機。

內外室都應在室中央安裝紫外線燈,以供滅菌用。

2.培養室內設備及用具

內室通常配備培養架和搖瓶機(搖床)。常用的搖瓶機有旋轉式、往復式兩種。

外室應有專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手持噴霧器和5%石炭酸溶液、70%酒精棉球等。

3.培養室的滅菌消毒

同無菌室的滅菌、消毒措施。

小規模的培養可不啟用恆溫培養室,而在恆溫培養箱中進行。

普通實驗室

進行微生物的觀察、計數和生理生化測定工作的場所。室內的陳設因工作側重點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一般均配備實驗臺、顯微鏡、柜子及凳子。實驗臺要求平整、光滑,實驗櫃要足以容納日常使用的用具及藥品等。

清潔區

相關焦點

  • 微生物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和環境要求包括哪些?
    大家都知道,微生物實驗室屬於實驗室中的生物實驗室分類,它對於試驗人員的工作以及人們的生活都影響非常大。那該怎樣才能更好的管理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下,關於微生物實驗室管理以及安全和環境條件要求等注意事項,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和建議。
  • 產學研深度融合 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迎來了第25個生日
    激勵實驗室師生樹立遠大的目標和要求,加強學科方向的前瞻謀劃和統籌布局,持續凸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創新性、先進性和引領性。二是堅持「四個面向」,順應社會發展新階段的要求。在研究方向上守正創新,緊密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勇於擔當,服務國家建設。三是宏觀布局謀劃,推進融合發展。堅持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在多學科聯合攻關、跨學科融合創新中培養新的學科增長點,通過產學研結合等形式,充分釋放「國重聯合體」的蓬勃活力。
  •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等5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
    一、充分認識做好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是國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成效、食品及公共衛生安全和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對於新建、改建和擴建生物安全一級、二級實驗室,應當在實驗室建成後30日內向所在地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備案。實驗室負責人、生物安全負責人、場地等主要備案項目發生變更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30日內向原備案機關重新備案。三、嚴格規範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實驗活動(一)規範實驗活動行政許可。生物安全一級、二級實驗室不得從事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活動。
  • 新知| 深埋海底1億年微生物復甦,「地球主人」微生物有著怎樣的...
    交匯點訊 近日,由日本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復活了存在於地表下18000英尺(約5.5千米)、來自1億年前的微生物。要知道,這些微生物早在恐龍滅絕之前就已經處於休眠狀態。  不過,科學家告訴我們,就微生物圈來說,這些甦醒的微生物實在屬於「年輕後輩」,比他們年長的「億歲老人」大有人在。那麼,微生物的前世今生有著怎樣的故事?
  • 深埋海底1億年微生物復甦,「地球主人」微生物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
    交匯點訊 近日,由日本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復活了存在於地表下18000英尺(約5.5千米)、來自1億年前的微生物。要知道,這些微生物早在恐龍滅絕之前就已經處於休眠狀態。不過,科學家告訴我們,就微生物圈來說,這些甦醒的微生物實在屬於「年輕後輩」,比他們年長的「億歲老人」大有人在。那麼,微生物的前世今生有著怎樣的故事?
  • 無菌實驗室建設有哪要求及配置?
    無菌實驗室在行業內其實也會稱之為潔淨實驗室或生物安全實驗室,他主要應用在生物化學、生物醫學、基因重組、微生物學等生物學方面的研究實驗室。無菌實驗室對於潔淨度要求十分高,那麼在設計以及建造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美國全球布局生物實驗室,到底想幹啥
    前不久,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在中俄兩國周邊國家密集部署生物實驗室,並且不願公開生物實驗內容,其行為和目的,令人生疑。美國目前在全世界建立的生物實驗室已超過200個。近日,央視新聞播放央視銳評,稱美國在全球建立生物實驗室的事,該向全世界說清楚了。
  • 廚房如何布局,最合理?
    而廚房做承載的東西之多卻是不可限量,如此小的空間囊括如此多的東西,這就考驗廚房的布局了。並且金廚銀衛的說法也體現了廚房設計的重要性,那麼廚房如何設計最合理呢?動線合理性從烹飪前的準備到飯菜上桌,人在整個流程的運動線路就是動線。如果設計混亂的話,會讓您忙的團團轉,來來回回重複很多不必要的操作。
  • 如何控制食品中微生物含量
    1 檢驗方法的控制食品微生物檢驗必須依據現有效的國家標準[1]、行業標準及衛生行政部門的檢驗方法進行。2 檢驗環境的控制實驗室清潔衛生及消毒工作應符合檢驗室規範要求,嚴格無菌操作,避免室間汙染和實驗室感染發生。
  • 微生物也能畫畫?看沈藥學子秒變靈魂畫手!
    近日,瀋陽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製藥學院舉辦了第三屆微生物藝術設計大賽。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培養皿做畫布,微生物做「顏料」,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藝術作品。「心連心,共戰疫」沈藥學子用微生物作畫向所有奮鬥著的醫護工作者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微生物作畫的原理其實就是菌種的培養,從自然環境中找到合適的菌種,根據它們自身不同的顏色,利用無菌操作等方式,讓菌種長成一幅漂亮的畫。菌株想要長成一幅畫,最大的難點是對「顏料」的提純。
  • 自動化立體倉庫,如何合理規劃布局
    我們在設計建造自動化立體倉庫之前,如何進行合理的規劃布局相當重要。這個關係到建設成本,後續運行效率,使用率等等。一般情況下,我們的自動化立體倉庫的規劃布局遵循以下幾個原則:智能倉儲1、功能區布局規劃原則自動化立體倉庫功能區布局規劃是依據一定的原則對自動化立體倉庫所設置的功能區進行相對空間位置的布局設計,以使各功能區之間相互協調
  • 空間站的環境,受到太空人自身微生物影響,與皮膚的組成相似!
    由國家實驗室和美國宇航局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國際空間站的環境受到太空人自身身體微生物組成的影響。這項為期五年的研究工作是第一次利用元基因組DNA測序技術,將空間站的環境微生物圖譜(或微生物群)與太空人的微生物群進行比較研究,其研究發表在《PLOS One》期刊上,是來自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三個中心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
  • 太空中的微生物:空間站如何保持清潔?
    然而,當太空人們展開研究,對與他們共享生活空間的微生物類型進行評估時,卻得到了十分意外的發現。他們打開一個檢查面板,發現了幾個渾濁的水滴——每個都有足球那麼大。後來的分析顯示,水滴中充滿了細菌、真菌和蟎蟲。更讓人擔心的是,有些微生物大量繁殖,已經開始侵蝕空間站窗戶周圍的橡膠密封件;還有的微生物會分泌酸性物質,正慢慢地腐蝕電纜。
  • 美國生物實驗室疑雲:全球布局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美國建立的生物實驗室種類繁多,數量龐大。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2020年2月的統計,美國目前有13家正在運行、擴建或規劃中的P4實驗室,以及,多達1495個P3實驗室。根據傳染病原的傳染性和危害性,國際上將生物安全實驗室分為P1、P2、P3和P4四個生物安全等級。其中,P4實驗室,是目前人類所擁有生物安全等級最高的實驗室。
  • 微生物檢測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及解答!
    1.食品微生物菌落總數的測定可以只做一個稀釋度嗎? 答:GB 4789.2要求每個樣品選擇2-3個適宜的稀釋度進行檢測。即使一個樣品已經基本可以確定了菌落數了,也建議多檢測一個稀釋度,多一個稀釋度也會對檢測結果進行驗證,只測一個稀釋度會存在風險。
  • 揭秘P3實驗室:與病毒「零距離」接觸的地方
    (資料圖片)P3實驗室是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手撕病毒」的秘密武器之一,每天,有400多份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均在這裡開展。病毒究竟在P3實驗室是怎樣被「揪出來」的?下面就讓經濟日報記者帶您一同揭開該院P3實驗室的神秘面紗。
  • 金星上是否已發現微生物存在?
    地球最近的鄰居——金星,在大氣中有微生物嗎?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已經找到了雖不確定卻也頗有說服力的證據。藝術家描繪的金星大氣中的磷化氫分子圖。據科學家所知,在地球上,磷化氫只能由微生物產生,或實驗室人工產生。
  • 去荷蘭微生物博物館讀一首意味深長的詩
    微生物,我們星球上最微小、最強大的生物。」在2020年,這樣的詩句,令人感覺尤其意味深長。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是全球第一家,也是唯一致力於介紹與研究「微生物世界」的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掃描儀對您進行全身掃描,屏幕上顯示您身體各處的微生物分布。入館時,工作人員還會發給您一張小卡片,把觀察過的微生物蓋章留存。可別小看這張小卡片,它讓來參觀的孩子們樂此不疲地跑遍博物館每個角落。步入博物館,宛如走進一個大型生物實驗室。
  • 科學實驗室建築設計規範,研發實驗室也適用!
    C、總平面設計應合理利用基地的原有地形、地貌、地物、水面和空間以及現有的公用設施等。D、各類用房宜集中布置,做到功能分區明確、布局合理、聯繫方便、互不幹擾,且留有發展餘地。E、住宅不宜建在科學實驗區內。當建在同一區域內時,則應相互分隔,另設出入口,並應符合防止汙染及幹擾的有關規定。
  • 青島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揭牌,未來將謀劃國家實驗室建設
    打造國家實驗室的「預備隊」  山東省實驗室是省級基礎創新平臺的龍頭,是創建國家實驗室的「預備隊」。新能源省實驗室負責人劉中民院士告訴記者,新能源省實驗室的目標是創建國家實驗室。劉中民告訴觀海新聞記者,新能源省實驗室要打造1000人規模的科技人才隊伍,開展能源大數據、微生物組探測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要建設公共測設分析平臺及智庫平臺,圍繞世界生物能、太陽能、先進儲能、氫能與燃料電池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前瞻引領技術,依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山東能源院,聯合省內外高校、院所,通過自建和聯合等方式,建成5-8個科技創新單元;同時,瞄準我省新能源產業重大需求和前沿技術,要組織實施一批大科學計劃與大科學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