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姑蘇美 匠著中國心|非遺文化基地授牌湖西上辰

2020-12-16 弘陽集團

9月25日,弘陽地產年度大作·蘇州湖西上辰被正式授予「非遺文化基地」殊榮。並啟幕「傳習姑蘇」為主題的非遺展,讓世人看見非遺與現代交相輝映的時代之美。

不負蘇州居住天堂之名

湖西上辰無愧為時代超配社區

一座東方水城,讓世界讀了兩千五百年;

一個現代工業園,用數十年時間磨礪出中國新一線城市。

這就是蘇州,古今同韻,經濟與文化同頻發展的東方魅力都會。讀懂這座城市,根植地脈文化,提煉時代生活美學。無疑是對這座城市最大誠意。

「湖西上辰」作為弘陽地產聯袂省建獻給時代,獻給蘇州,獻給相城一個超配社區。除了非遺和澄懷園的打造,地脈文化的相融,更從交通、區域、教育、景觀、配套、物業、品牌…全維度為城市超越居住想像。如身處大湖西CID區域的成長性,與蘇州中心9公裡的城市配套,與蘇大實驗為鄰的學府資源。以及55萬方超大規模的純住區,以及5.7萬方「雙生蘇州」美學園林景觀,亦或是大面寬,通透採光的戶型……無不體現了弘陽地產,匠著中國心的決心和自信。

湖西上辰被授予「非遺保護傳承基地

首次開創地產項目先河

湖西上辰所在的板塊,是在弘陽進入蘇州第十年傾力打造的重磅項目,是對蘇州這座城市十年洞察的結果。用「雙生蘇州」的概念營造社區美學,特邀非遺傳承人香山幫凌家第三代傳承人凌蘇紅先生,帶領香山幫匠人花費兩個多月時間打造一個堪稱蘇州第五園的「澄懷園」,與拙政園一脈相承。每一戶入木三分的花窗,每一個精緻細膩的木構、掛落、原汁原味的傳統小青瓦。都是由老工匠按照古法全手工打磨。湖西上辰澄懷園自亮相以來驚豔了整個蘇州,每日參觀者絡繹不絕,成為蘇州園林網紅打卡地。

作為中國傳承千年的建築流派,香山工匠在中國建築史上縱橫千年,留下諸多濃墨重彩的傑作,香山幫技藝已被列入世界非遺名錄。湖西上辰澄懷園無疑問是非遺匠心傳承的時代結晶。有媒體報導,湖西上辰所在地相城,也是「中國最後的人工」香山幫匠人的大本營。

香山幫匠人造景的藝術,體現在湖西上辰景觀園林的每一處,比如橋上的牡丹、海棠的雕花,寓意富貴吉祥;地上的蓮花磚、青石磚,則寓意「步步生蓮」、「平步青雲」的美好願景。這種其如其分新中式韻味的延續,正映照了弘陽對中國巨匠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整個社區,不僅結合了現代生活與江南韻味的完美融合,採用「五大歸家儀式」,為業主歸家營造滿滿的儀式感,並匠心呈現社區景觀的「十境」,來實現「圈內」的超級公園生活。

作為吳文化的發源地,相城之「相」 ,出伍子胥之「相土嘗水,象天法地」。蘇州過去有句俗語叫「長洲不讓吳縣」,長洲縣的設立,可以說是相城區地理沿革上的大事。自秦推行郡縣制以來,相城區境域就屬於吳縣,這種情況直到武則天時期發生了變化。吳縣在初唐時,範圍與今天蘇州市區(含吳江北部)大體相當。明代吳門畫派創始人沈周,就是相城人,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唐寅、祝允明、文徵明,都是他的弟子。同時,相城還是中國民間工藝之鄉,其非物質文化遺產「相城十絕「聞名遐邇。御窯金磚博物館已成為「網紅打卡點」。所以在相城與文化傳承相關的博物館比比皆是:吳文化博物館、蘇州巧生爐博物館、元和非遺展示交流館...這些博物館,將手工藝以實體的形式記錄了下來,也是相城千年文化積澱的見證。

御窯金磚博物館

今天的相城在散發出濃厚歷史氣息的同時,也在近幾年飛速發展,實現了現代化、科技化。尤其是大湖西CID,相城高鐵新城、蘇相合作區等板塊陸續崛起,通過產城融合,形成了蘇州北部產業高地,是蘇州北部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成果。在這裡,現代與傳統和諧雙生。

湖西上辰攜手香山幫匠心營造的澄懷園落筆相城,無疑是世界非遺的故鄉歸來,也是對中國非遺文明的致敬。為感謝和弘揚湖西上辰在非遺文化傳承的成就。蘇州非遺辦特授予湖西上辰「非遺保護傳承基地」榮譽,這也是中國地產界的特例。地產與非遺文化結合造園方式,為中國非遺文化傳承和保護,探索了一條非常成功的路徑。

【傳習姑蘇】—非遺工藝特展

讓世界再一次驚嘆中國文明

相城作為非遺之鄉,從大運河邊的清風明月,到非遺技藝的薪火相傳,整個相城文化底蘊深厚,豐富而雋永。本次非遺展也以相城非遺技藝「相城十絕」為核心,進行全程展覽。

相城十絕御窯金磚、元和緙絲、陸墓泥盆、渭塘珍珠、相城琴弓、九龍磚雕、太平船模、黃橋銅器、水鄉草編、陽澄漁歌。其中御窯金磚與元和緙絲更是十絕中的翹楚。

御窯金磚:一塊磚的修煉

御窯燒制金磚自1413年始,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清時期,陸慕御窯一直是「奉旨成造」、為皇室燒制金磚的場所。

元和緙絲不止是一塊很貴的面料

緙絲,又名「刻絲」、「尅絲」,意思是「用刀刻過的絲綢」。明清時期,蘇州緙絲達到輝煌時期,其間元和的緙絲工藝水平獨步全國。

本次揭牌和展覽儀式,也讓蘇州的文化符號傳承代表匯聚一堂。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館長沈泉男、蘇州崑曲遺產保護促進會會長耿明,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蘇州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理事,蘇州緙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緙絲文化基金會主任曹美姐等人均出席了活動.在展覽會上湖西上辰和非遺傳承人的觀點共識「對非遺的最好態度是在傳承中生活,在生活中傳承」更是讓人發省。

結語

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讓曾經中國歷史長河中燦爛文明的結晶,在時代下再煥發新的魅力,於國於己都是功在千秋之事。正如湖西上辰不負匠心之誠,而是非遺報以瓊華。我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人都會積極參與非遺文明傳承保護上。

相關焦點

  • 弘陽蘇滬十年品牌戰略暨湖西上辰產品重磅發布
    其中,昕悅系剛被評為2020年中國匠心美宅產品系品牌價值10強。這一產品旨在為新中產階層打造一個富有品質、底蘊的文化社區和更好的鄰裡互動空間。 目前,弘陽在蘇州、重慶、無錫、嘉興、常州、西安、長沙、衡陽等城市有10多個昕悅系項目,都是區域的品牌標杆和熱銷項目。此次發布會上亮相的湖西上辰,正是昕悅系在蘇州的最新代表作。
  • 讓非遺活下來,火起來!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盛大開幕!
    本屆大會以「新時代非遺活態傳承與創新」為主題,200多名領導同志、非遺專家學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等齊聚黃山,共話新時代非遺文化如何傳承與發展、融入生態文明建設,探討如何推進非遺文化與特色小鎮共融共生
  • 新品入市|36棟裝修高層 湖西上辰將於本周六舉行產品發布會
    據悉,湖西上辰產品發布會將於本周六(8月29日)舉行。活動海報弘陽地產自2010年入蘇以來,從尹山湖的弘陽上湖到太湖新城的灣上風華;從園區東的弘陽甪源到高新區的弘陽上水、弘陽上熙再到姑蘇區的姑蘇銘著,至今,20個作品遍布蘇州各個版塊。
  • 甘家界牌檸檬鴨喜迎非遺基地掛牌,碩果纍纍慶鼠年
    2020年1月16日下午,南寧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武鳴檸檬鴨製作技藝傳承基地掛牌及傳承人授牌儀式在甘家界牌檸檬鴨高峰林場總店舉行。在媒體代表的見證下,南寧市政府、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武鳴區文化館相關領導共同進行了武鳴檸檬鴨製作技藝傳承基地的揭牌儀式,並授予甘家界檸檬鴨甘保輝董事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牌匾。
  • 「城事」浦東7所中小學獲評市「非遺進校園優秀傳習基地」!看看...
    這些千百年流傳下來的非遺文化如今正在浦東的校園裡生根發芽。小布最近了解到,浦東共有7所中小學(含中職校)分批被命名為上海市「非遺進校園優秀傳習基地」。它們都是誰?傳承的是哪些非遺項目?之後,學校在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以龍獅文化為主導的系列化課程,並把舞龍舞獅的基本動作改編成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小遊戲,落實在課堂教學中。同時,為了增強龍獅課程的多樣性,學校不斷豐富龍獅文化的形式——七節龍、九節龍、肩龍、荷花龍等一應俱全。如今,學校的「龍娃藝術團」聲名在外,龍獅精神也成為每一名三林實驗人的精神支柱。
  • 玩轉非遺項目 感受造物之美
    ,由龍華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和觀瀾文化小鎮建設管理中心聯合主辦,觀瀾湖手藝工場、觀瀾湖新城等承辦的首屆龍華區非遺文化周在這裡上演。 全方位沉浸式感受非遺盛宴 百米畫卷繪非遺、百人陶藝彩繪、百人非遺扎染「鵬城之藍」巨幅長卷……記者在現場看到,本次文化周推出了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免費參與體驗活動和特惠課程,讓非遺不僅僅能聽能看,更能上手做,用心學。
  • 安徽蕭縣舉行中醫藥非遺授牌儀式
    2020年4月10日下午,蕭縣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授牌儀式在蕭縣中醫院舉行,蕭縣文化館館長周光明為「蕭縣王氏骨傷」、「蕭縣白芥子餅三伏帖」、「蕭縣五禽戲」三個中醫藥非遺項目授牌。多年來蕭縣已申報非遺項目中的中醫藥非遺欄一直是空白區,自蕭縣中醫藥學會2018年成立後,召開了中醫藥非遺工作會議,挖掘、整理了多個中醫藥非遺項目材料,通過申報、評審多個環節,首批「蕭縣王二嫂子茶製作工藝」、「蕭縣五禽戲」等四家中醫藥非遺項目於2019年12月獲批。
  • 周口非遺推薦產品授牌
    周口非遺推薦產品榮譽獎牌周口非遺推薦產品榮譽獎牌為了樹立品牌意識,提升培育周口本土本遺產品的文化傳承,讓一批有歷史文化內涵,有周口本土特色的工匠師傅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培育具有周口特色的民俗風俗特產,有周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發起的
  • 「非遺」大咖集聚楓林 這裡的學校「非遺」文化課程活色生香
    有不少重量級「非遺」傳承人來到楓林啦!  當然知道啦!他們是來給楓林學生上興趣拓展第一課的。這還得歸功於「非遺課程進校園」項目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無形文化遺產,代表著人類文化遺產的精神高度。楓林街道歷來重視保護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整合街道多方資源,與優質公益機構、非遺文化傳承人強強聯手,引進多種非遺項目進社區、進學校,逐步打造非遺文化集聚地,讓老百姓與非遺近距離接觸,感受非遺的神奇魅力。  在街道、學校、非遺傳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培育多年的「非遺課程進校園」項目逐漸結出了令人欣喜的碩果。
  • 第三屆非遺精品展暨第二屆非遺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
    2020年11月30日,由粵港澳大灣區非遺文化創新研究所主辦,深圳哈伯遜智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由信葉紅(深圳)非遺文化有限公司、深圳市十畝之間有限公司、深圳市行吟天下文化傳播發展有限公司、深信雲漢茶道社、雲漢劍道社共同協辦的第三屆非遺精品展暨第二屆非遺高峰論壇在深圳永昌大廈七樓舉行。
  • 非遺項目進校園 文教結合培育有文化之根的人
    圖說:學生們傳承三林標布技藝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王蔚)一群十幾歲的中學生,用正宗滬語唱起了幾近失傳的地方曲藝鑼鼓書;飾旦角兒的小學生,京劇唱腔和道白韻味十足;陸行中學南校民樂團的江南絲竹表演,將上海的市井音調演繹得惟妙惟肖……今天一早,位於浦東新區的澧溪中學盡吹濃鬱的中國風,一場2020上海市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月系列活動展示在此舉行
  • 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浙江活動基地揭牌
    央廣網12月22日杭州消息(記者陸晨通訊員夏學民)12月22日,浙江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活動基地授牌儀式在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舉行。2019年12月8日,「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啟動了杭州首站籤約活動,旨在把大運河沿線武術組織和武術愛好者凝聚起來,共同舉辦非遺挖掘、競賽展演、武學論壇、科研培訓、武術旅遊、功夫影視等活動,聯盟已然成為了運河兩岸各省市共享的武術品牌。儀式現場,原浙江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浙江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會長蔣學基為基地授牌。
  • 大師小匠喜獲2020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兩項大獎
    論壇以「人類非遺傳承、創享美好生活」為主題展開討論,目前中國共有崑曲、京劇、中國書法、古琴藝術、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等4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人類非遺,這些項目的列入人類非遺目錄後,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傳播和對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 《匠木》x人民網「非遺小工匠」小程序上線!用榫卯賦予生活色彩
    國風益智手遊《匠木》近期已在6月10日開啟全平臺公測,上線期間憑藉創新的遊戲玩法和文化科普屬性,獲得蘋果商店、TapTap和各大渠道的推薦與好評。而在今年6月13日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匠木》也受邀參與了人民網主導的非遺文化活動。
  • 湖裡區「非遺保護,傳承創新」主題展館精彩亮相文博會
    回歸東方傳統,尋找東方文化的根脈,陳曉東擅長將廢棄輪胎、拆遷廢料、汽車零件等被遺棄的舊物「變廢為寶」,創作出時尚前衛的藝術展品。這些作品在給予觀眾美的享受的同時,更會讓人們對現代生活的另一面產生思考。當然,在本屆文博會的湖裡區館,同樣還有許多「老朋友」與大家見面。
  • 雲浮美雲創業沙龍活動暨返鄉創業孵化基地授牌儀式今日舉辦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和市關於「保居民就業」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推動創業帶動就業,12月22日下午雲浮市2020年美雲創業沙龍暨返鄉創業孵化基地授牌儀式活動在雲浮技師學院成功舉辦。活動還為我市雲城區淘谷創業孵化基地、羅定市鵬程創業孵化基地返鄉創業孵化基地授牌。近年來,雲浮出臺一系列扶持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以來,已發放一次性創業資助、租金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等創業專項資金484.24萬元,全市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35筆3848萬元;認定雲城區淘谷創業孵化基地、羅定市鵬程創業孵化基地為市級返鄉創業孵化基地,給予每個基地10萬元一次性獎補。
  • 《中國好功夫》首站海選基地在伏羲古鎮正式授牌
    《中國好功夫》首站海選基地在伏羲古鎮正式授牌 原標題:《中國好功夫》首站海選基地在伏羲古鎮正式授牌9月29日,由河南省廣播電視臺武術世界頻道
  • 來瀋陽故宮「非遺匠意市集」,發現遼寧之美
    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受到廣大市民歡迎。10月23日,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以下簡稱「創新基地」)和華晨寶馬聯合舉辦的2020「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在瀋陽開幕。
  • 羊城晚報藝術研究院帽峰山基地正式授牌
    羊城晚報藝術研究院帽峰山基地正式授牌羊城晚報藝術研究院  作者:楊一  2020-11-08 羊城晚報藝術研究院帽峰山基地,今天在景業-帽峰小鎮正式授牌!
  • 福州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 留住文化根與魂
    兩年前,茉莉花膏古法製作技藝成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今年正在參評省級非遺項目。  鼓樓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在於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得益於對非遺挖掘的重視。  融入時代 在傳承中發展  非遺作為一種活態文化,其延續離不開傳承人。在鼓樓,現有52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在傳習活動中讓非遺絕活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