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0日訊 7月10日上午,山東省標識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在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舉行了開工暨籤約儀式。該項目佔地面積44.6畝,總投資4億元,11家優質企業現場籤約,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億元,實現稅收6000萬元,帶動1500人就業。
「作為濟南市唯一橫跨黃河兩岸的主城區,天橋區正積極推進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樣板區,園區作為承載地,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跨越崛起的『牛鼻子』,積極搭建平臺、優化服務,為項目儘快落地開工、投產運營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陳西武表示。
先行先試,三個「第一」刷新濟南速度
儀式現場,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共同為該項目頒發了不動產權證(首次登記)、工程規劃許可證、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許可證、施工許可證4個證件,而這距離企業交齊土地款項拿到地僅用了1個工作日,成為了濟南市第一個「四證齊發」的建設項目。
在此之前,作為濟南市第一個「帶方案出讓土地」的項目,在尚未健全相關審批流程的情況下,園區管委會積極與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溝通,協調各審批部門對方案出具審批意見,取得了土地出讓方案,具備了該宗地招拍掛的條件,並在疫情期間,積極利用網絡視頻、電子郵件的形式,協助企業完成了圖審。
「起初我們擔心繳清土地出讓金後,不能及時辦理建設手續,無法正常開工,但是在『項目管家』幫辦服務的承諾和保障下,沒想到流程會這麼順利。」該項目投資方山東旭天標識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波由衷感慨。
今年,為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復工復產,濟南市出臺了《重點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幫辦服務工作暫行辦法》,建立了「三幫三送」幫辦服務運行機制,提出在全省率先打造重點建設項目「項目管家」行政審批幫辦服務品牌。為發揮好「項目管家」的作用,園區管委會專門為企業安排了一名「跟班服務員」,指導企業準備相關審批材料,跟蹤解決疑難問題,及時反饋辦理進度。7月9日,在泉城公證處見證下,山東旭天標識工程有限公司在交齊土地款項拿到地,第二天便正式開工。
濟南市第一個「帶方案出讓土地」、第一個「四證齊發」、第一個「拿地即開工」項目,山東省標識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利用半年的時間,為全市帶設計方案招拍掛土地流程先行先試,積累寶貴經驗,真正為企業解決了辦證難、拿證慢的問題,減輕了企業各項成本,刷新了濟南項目開工建設的新速度。
校企合作、現場籤約,打造省內最大的標識產業集聚區
當日,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師範大學、山東建築大學等高校與旭天標識籤訂了校企融合平臺協議,將充分發揮高校學研優勢和專業特色,共同開展標識文化創新課題研究、職業技能大賽與評定、雙向型師資培養等工作。11家優質企業現場進行了籤約,包括國內廣告標識光源和線性商業照明光源最大的生產企業四川藍景光電,專注於大數據挖掘、網際網路平臺研發與運營的吉林鋸齒網絡及標識產業企業等。
據介紹,該標識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將利用旭天標識公司自主開發研製的智能標識系統,採用信息數位化、網絡化、共享標準化的智能設備,融合校企資源,搭建集共享工廠、眾創空間、教研培訓、智能科技產業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智能園區,打造成為省內最大的標識產業集聚區。項目共分為兩期建設,一期即日開工後,將於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緊抓項目服務,為黃河北部片區發展增強發展後勁
今年以來,按照天橋區「1339」發展戰略,天橋區高標準編制了黃河北部高質量發展規劃,打響了「五位一體」桑梓組團崛起戰,按照「北田園、中產城、南文旅」發展格局,力爭把桑梓組團打造成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樣板區中的產業新城、生態新城、宜居新城。
作為黃河北部產業發展的主戰場,今年,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將全力推進18個重點項目建設,總投資65.6億元,佔地1500餘畝,總建築面積117萬平方米。該園區按照「新建項目抓開工、在建項目抓進度、竣工項目抓投產」的要求,全力推進中德產業園二三期、巴夫洛物流、融通科技園、金基建材、新晶彩晶體材料等一批已開工項目的建設速度;強化保障晟原輪胎、立邦二期、三石機器人、新中安車轎殼體等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推動項目抓緊開工建設;加快推進濟鍋項目一期、中關村濟南產業基地、時代天工產業園、山東麟龍金屬材料等項目土地招拍掛手續,積極推行「拿地即開工」。為提速項目建設,該園區堅持項目推進責任化、責任落實具體化,實行「領導包掛、部門負責」機制,快節奏、高效率地推進手續辦理、要素保障、問題協調、跟進落實,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早建設、早竣工、早投產。
該園區還專門制定了強化項目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支持企業提檔升級,從鼓勵企業科技創新、上規入庫到培育行業百強、單項冠軍、隱形冠軍、瞪羚企業等多方面實施獎補措施,鼓勵企業做大做強。
下一步,該園區還將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完善「管委會+公司」運作體系,加強平臺公司北城控股的資本運營能力,聚焦黃河北片區一體化發展大局,重點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開發建設,推動桑梓組團跨越崛起破題起勢。
閃電新聞記者 馮宜雯 通訊員 潘延虎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