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電影未必不好看,音樂家共譜家國情懷和音樂史詩

2021-01-08 國劇特工隊

還記得第一次知道冼星海這個名字,是從一本帶有拼音的故事書上看到的,和很多人一樣,如果當初沒有拼音,我會讀錯他的名字。後來,上初中的時候,學校組織合唱《黃河大合唱》,再後來,2005年的時候中央電視臺的《冼星海》。這位偉大的人民音樂家一直在我的心中有著光輝的形象,當然,更多的是源於他的作品。於是《音樂家》上映,我就有了要去看的衝動!可惜,沒有宣傳,被稱為「主旋律」電影,於是這部影片看的年輕人不多。

音樂家共譜家國情懷和音樂史詩

國外大片好看,國產電影未必就不好看

我喜歡上微博,因此很多資訊可能都來自於微博,電影《音樂家》亦是!最近一段時間似乎上映的影片不少,國外大片更是如潮水般湧來,我們熱衷於看國外大片,不管是動作片的刺激,還是劇情片的溫情,我們都看得津津樂道,甚至能有更多的包容。唯獨對國產電影有諸多偏見:動作片吐槽有主角光環,劇情片吐槽太假!我們樂於接受外來文化,卻似乎漸漸忘記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因為它是悠長深遠的,它是博大精深的,它是先祖們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音樂家共譜家國情懷和音樂史詩

為什麼會選擇去看音樂家?

或許是因為小時候電視劇《冼星海》對我的影響至今猶在,或許是因為想看看胡軍老師如何去演繹這位偉大的人民藝術家吧,而我也在心裡感嘆,幸虧是胡軍老師去詮釋冼星海。對音樂的執著,對家國的思念,對妻女的想念都被胡軍老師演繹得非常棒,看電影的過程中多次眼紅,直到《黃河大合唱》音樂出來的一瞬間,我的眼淚一下子流出來了,給我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那裡就是中國,我的家就在那邊!自認為看影視劇不會哭的我,是真的忍不住了,而我也不禁感嘆冼星海的偉大!看完電影已經4個小時了,心緒仍然久久不能平復!

音樂家共譜家國情懷和音樂史詩

主旋律電影何錯之有?

我不知道主旋律電影到底何錯之有,為什麼很多人一聽到主旋律電影就嗤之以鼻,而其實很多主旋律電影在製作上可能往往會優於其他電影,我覺得判斷一部影視好壞的標準是其影片的質量而非其是否是主旋律,影片的好壞從來都和題材無關。

我從來不喜歡看青春劇,究其原因在於導演製片人在選擇演員的時候寧願選擇一些好看的,沒有演技的流量的演員而不願意去選擇合適的有演技的演員,當年臺灣偶像劇火的時候,演員的演技都還是可以拿得出手的,所以很多臺灣的偶像劇直到今天我們仍然無法忘懷,比如《轉角遇到愛》。當然2018年《忽而今夏》的播出也讓我看到了國產偶像劇的改變,我也在嘗試著去看青春劇。

音樂家共譜家國情懷和音樂史詩

那麼同樣的道理,主旋律電影何錯之有?《音樂家》是一部好片,這是毋庸置疑,中哈合拍,編劇也是中哈合作,甚至演員,不管是胡軍老師還是袁泉老師,亦或是飾演卡麗婭的小演員,甚至是影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演繹得非常好,整部影片幾乎都是俄語,對於演員來說也是巨大的挑戰,但是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完成了這部影片,不管是開頭對戰爭的描寫,還是最後對病中冼星海的描寫,都讓我動容!

音樂家共譜家國情懷和音樂史詩

歷史只能老一輩的人去銘記嗎?

《音樂家》於5月17日上映,微博上看到胡軍老師的宣傳,決定去看,結果西安地區排片量少的可憐,猶豫了大半天,我還是選擇了坐車去看這部電影,而到了影院,看電影的人屈指可數。電影結束之後,看到一個老人由家人攙著顫顫微微走出影院,我不禁在想,是不是記住歷史的只有老一輩的人?我們的國家是強大了,但是曾經的屈辱歷史我們是否應該永遠銘記,不去仇恨,但是屈辱不容忘卻!同樣,這位偉大的人民音樂家也不容忘記,他的作品不光光有《黃河大合唱》,他一生作品上千,在生命的最後五年他一直在創作,這種精神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真的,如果您有時間,如果您想去影院看電影放鬆一下,不妨去看看《音樂家》,看看這位音樂家的一生,看看胡軍老師和袁泉老師的精彩演繹,看看主旋律電影其實也是非常好看的!

相關焦點

  • 《音樂家》:以時空穿梭的詩意筆觸,譜寫璀璨華章
    電影《音樂家》透過冼星海創作生涯最後五年間的故事,在中哈兩國之間譜寫出「一帶一路」最早的史詩式篇章。  詩言志,史為鏡。透過銀幕鏡像,將「詩與史」融合為一。  與某些以奇觀式感官刺激而融入「泛娛樂化」潮水的拜金式商業大片或準主流大片不同,這部新作《音樂家》,在敘事結構、鏡像造型以及主人公命運與性格的刻畫上,別開新的氣象,特別以象徵性時空穿梭的詩意筆觸,透過冼星海創作生涯最後五年間鮮為人知的一段故事,在中哈兩國之間譜寫出「一帶一路」最早的史詩式璀璨篇章,恰似一曲曲濤聲澎湃的「海」之歌,讓我們的心靈為之深受震撼。
  • 航天人35首抗疫歌曲抒寫家國情懷
    歌曲《行路早》以優美深情的旋律,鼓舞人們身處困境險境不喪志氣信心,敢立潮頭、勇敢作為;歌曲《謝謝你》以娓娓傾訴和婉轉曲風,向廣大人民警察、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等這些「最美逆行者」表達誠摯謝意;歌曲《愛的橋梁》詮釋家和國的關係,祈福與病毒搏鬥的人們「家國同行、福星高照」;歌曲《誓奪勝利》通過堅定的聲音和鏗鏘的節奏,傳遞出中國人民誓奪抗疫鬥爭全勝的信心決心;歌曲《永遠在一起》詮釋了中華民族在災難中心手相牽
  • 《音樂家》:時而高亢激昂,時而宛轉悠揚,主旋律也可以悅耳動聽
    2019年,華語主旋律大片迎來了久違的井噴。春節檔,淋漓盡致展現中國電影人想像力,讓華語科幻片揚眉吐氣的《流浪地球》。國慶檔,合力創造五十億人民幣佳績的《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一是,國慶檔前夕上映的《決勝時刻》,它一改先前主旋律電影塑造英雄的方式。關心自己的朋友,操心警衛員的婚姻,陪自己的女兒抓鳥,他們是偉人,非同常人,但他們也是人。二是,胡軍袁泉主演,再現偉大音樂家冼星海坎坷命運的《音樂家》。
  • 抗疫文藝中的家國情懷
    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形勢下,回顧這場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史詩般的抗疫鬥爭,研究浩如煙海、星漢燦爛的抗疫文藝作品,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提倡愛家愛國相統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家國情懷」是中國人素有的思想情感,更是推動中華民族傳承賡續的重要精神力量。
  • 《銀河補習班》:為主旋律電影另闢蹊徑
    原標題:《銀河補習班》:為主旋律電影另闢蹊徑 比如火炬接力後意外出現時情緒和表情轉變的鋪墊,洪水到來時尋找兒子的絕望情緒和表現力度,以及兒子飛行前夕談話時發生矛盾的黯然神傷,最後歷經挫折重歸平淡的微表情和語調拿捏精準得當。這幾場戲的出色發揮,直接讓觀眾進入了戲裡,並隨著人物的情緒和情節的轉折起伏動蕩。   其三,家國情懷的理解十分深刻。相比於一些主旋律電影中對家國情懷的片面和狹隘,該片對於家國的理解更深入。
  • 主旋律音樂電影《信仰的味道》在沈召開新聞發布會
    主旋律音樂電影《信仰的味道》在沈召開新聞發布會 時政要聞 │ 2020-12-22 09:14來源
  • 星辰文藝丨朱雪華:人被放大了的家國情懷——淺談《絕密工程》
    《絕密工程》是由石偉執導,李幼斌、丁海峰、甘婷婷等主演的主旋律電影,講述了十萬工程兵從抗美援朝戰場趕赴戈壁為原子彈「造窩」的故事。他們堅持著「上不告父母,下不傳妻兒」的原則,在荒無人煙的沙漠裡建造原子彈基礎工程。
  • 上海交響委約四代作曲家共譜時代強音,用音樂傳承精神火種
    來自全國多家文藝院團、專業院校、文藝評論、媒體、出版等不同領域的學者和專家先聽為快,分享了他們對新作的感悟,助推這些作品在建黨百年之際以更成熟的面貌問世。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史凝結了幾代人的不輟耕耘,上海交響樂團首次嘗試同時委約多位作曲家,與賈達群、於陽、郝維亞、楊帆這四位分別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作曲家合作,將他們的個人視角及感悟與時代背景相結合,聆聽不同代際對於信仰和理想的不同理解和詮釋,用有歷史深度、人文思考、藝術高度的質感音樂,展示中國音樂人深沉的家國情懷和音樂思考。
  • 詞家李瑞琦作品賞析兼及主旋律創作歌曲的方向探討
    如果說《呼喚》的第三個詩節功能是「合」,是總結升華,那麼《美好的清晨》的第三節並不承擔這樣的功能。這樣的功能(家國情懷、家園之愛、民族自豪感等),實際上在上面兩個詩節中早已經分擔過去了。最後一個詩節在結構意義上跟上面兩個詩節其實並無明顯不同。
  • 國產電影家國敘事的新表達
    新主流大片:  國產電影家國敘事的新表達(深觀察)  在中國電影轉型升級的當下,新主流大片無疑是重要的推動者。這類影片發軔於2010年前後,最初是逐漸北進的「港味」美學與內地家國敘事的「主旋律」對接而成的電影,如《建國大業》(2009)《十月圍城》(2010)等。
  • 12月4日活動預告:《音樂家》電影觀影活動
    12月4日活動預告:《音樂家》電影觀影活動 活動主題:為進一步推動校園文化發展,豐富我校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促進廣大師生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提升,帶領廣大師生回顧艱辛歷史,重溫崢嶸歲月,進一步激發我校師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 國慶逢中秋,體悟深沉家國情懷
    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裡,公曆10月1日與農曆八月十五浪漫邂逅,國慶節與中秋節同時到來,舉國歡騰和闔家團圓在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裡氤氳出更深沉的家國情懷。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與國從來都是一體,不可分割。
  • 張藝謀《長城》, 譜寫一部家國情懷的電影
    記得第一次看《長城》的時候,開始不久後的鏡頭就把我驚住了,從上空俯瞰長城,隨著鏡頭緩緩拉近,心中的民族自豪感一下就洋溢了出來,這部電影太雄偉了,接著看到英勇的士兵,睿智的將軍,以及精良的武器,這就是我們偉大的國家,沒理由對我們民族和國家不自信呀。
  • 漂泊他鄉的國人,以音樂作為武器反對戰爭,電影《音樂家》超讚
    《音樂家》是一部用音樂反對戰爭的電影,雖然在大多數人的眼中,音樂無法成為戰鬥的武器。但在這部電影中,音樂成為訴說戰爭兇殘的武器。整部電影以殘酷的戰爭為背景,通過音樂的力量讓人感受戰爭帶來的殘酷,這也是為什麼《音樂家》可以在豆瓣獲得高分好評的原因。
  • 史詩級戰歌音樂《Victory》
    哈嘍大家好,今天筆者給喜好音樂的朋友們推送史詩級戰歌音樂《Victory》。這首歌非常上頭,適合喜愛戰爭片或者是打LOL或者魔獸的時候聽的,非常上頭。這首歌的定義為戰歌。尤其是開車的人聽這首歌感覺就像在開坦克,修自行車就像在修航母一樣,隨時準備上戰場。
  • 寫作訓練: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
    隨著城市版圖的擴張,鄉村景象日漸凋敝,傳統文化也正被人遺忘,許多人的故鄉已然變成了自己不認識的模樣,現代人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園。鄉愁成為一個極易引人傷感、唏噓的字眼。居住大城市日久的人們,這時候又不免勾起對昔日時光的追憶。《鄉愁》始終以其巨大的感染力,穿越地域的阻隔,勾起全球華人的文化記憶和命運共感。
  • 童聲抗疫歌曲《陽光在回答》:國是最好的國,家是最好的家
    童聲抗疫歌曲《陽光在回答》:國是最好的國,家是最好的家金羊網  作者:  2020-05-08 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轉變為常態化工作
  • 從經典詩句中體悟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其基本內涵包括家國同構、共同體意識和仁愛之情;其實現路徑強調個人修身、重視親情、心懷天下;既與行孝盡忠、民族精神、愛國主義、鄉土觀念、天下為公等傳統文化有重要聯繫,又是對這些傳統文化的超越。
  • 回聲——譯製電影時代的經典音樂
    回聲——譯製電影時代的經典音樂在電影翻譯的時代,它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光影記憶。翻譯電影中的音樂是打開這些塵封記憶的鑰匙。儘管許多電影的情節在今天已經模糊,但其中音樂的生命力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得到了更新。影片在中國上映時,人們大多忽略了它的悲劇情節,津津樂道在其對白中,兩集《拉茲之歌》和《麗達之歌》也成為銘刻在中國影迷心中的經典旋律。伴隨著緩慢而有節奏的鼓聲,《麗達之歌》一些悲傷的女聲流出,那聲音對愛人期待呼喚,就像印度「小夜曲」,杜鵑哭泣的鮮血,但並不悲傷。
  • 長假期間影院快速恢復元氣,「愛國愛家」主旋律影片圈粉
    第二個原因則是今年是雙節同慶,很多家庭選擇了回老家和父母長輩團圓,也分流了一部分觀影群體。「但是影院一定會堅持下去的,我們會用更好的服務、更好的理念來回饋廣大影迷。」段一均說,經過疫情後的人們,更明白家國同慶、人月兩圓這樣的狀況來之不易,如今每個人都倍感珍惜,對於未來的電影市場,不少從業者依舊保持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