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關於校園生活,相信很多人回憶起來總會有一些終生難忘的畫面,處在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其難忘的回憶也會有所不同。然而,對於80後、90後的人而言,有一張圖片卻成了共同的回憶。
這張圖片出現在中學生物課本當中,圖中是一位"肌肉女王"。使用這張圖片的初衷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蛋白質的作用,畢竟圖中這位女性的肌肉相當發達。
然而,這張圖卻也存在一處令人詬病的問題,那就是這位女性為了更好地展示身材,身上穿著的衣物十分暴露,這對孩子的影響並不好。
有專家表示,這本教材適用於中學授課,學生的年齡主要集中在13歲到16歲之間,而這個年齡段恰好是青春期。讓孩子看到這樣一張圖片,其實並不合適。
後來,隨著群眾呼聲的不斷增大,教育部決定將這張圖片徹底從書本當中刪除。從那以後,"肌肉女王"的圖片也就徹底成了一代人的回憶。
青春期是孩子身體生長發育、心智不斷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但也正是在這個信息量大爆炸的年齡階段,孩子很可能從各式各樣的途徑中無意間接觸到一些不良的內容,這對他們今後的成長是相當不利的。
接觸不良內容的影響
·引發性早熟
在步入青春期以後,孩子的機體將開始分泌產生性激素,在其作用下,孩子的身體將出現二次發育,同時還伴有第二性徵的出現。
在正常情況下,不同孩子之間性激素分泌速度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不會出現特別顯著的差量。而如果過早接觸不良內容,在其刺激下,機體的性激素分泌將明顯增多。
如此一來,孩子的身體將出現超前生長,第二性徵也將提前出現,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性早熟。性早熟會導致孩子的生長提前結束,同時,這種異於常人的生長速度也會給抗挫能力比較薄弱的孩子帶來心理打擊,甚至因此產生自卑心理。
·作出錯誤舉動
孩子的自制能力比較薄弱,再加上見識閱歷有限,因此經常會作出一些過於衝動的行為,導致自身成長受到影響。這一點,在兩性方面的表現更為顯著。
如果孩子過早接觸一些不良內容,那麼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很可能會做出一些"超齡"的衝動舉止。一旦這種事情發生,孩子的未來必然會受到牽連。
·影響正常學習
青春期是孩子接受新知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發育基本完成,對於知識的吸收速度也達到了一個相對頂峰的狀態。
如果在這個時候,孩子沉迷於不良內容,經常花費時間思考一些亂七八糟的問題,那麼必然會對學習產生影響。
雖說不良內容的來源十分廣泛,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無法阻止孩子瀏覽這些不良資訊。只要採取恰當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即便孩子真的碰到了這些不良內容,他們也能做到理智看待。
應對不良內容的方法
·進行性教育
為了讓孩子在接觸到不良內容時能夠以更為理性、科學的眼光進行看待,父母一定要及時給孩子進行必要的性教育。
性教育不僅能讓孩子了解兩性相關的一些知識,同時還能為孩子的很多行為舉止提供參照。這樣,孩子才不會受到不良內容的誤導而作出一些越過兩性界線的行為。
·強調正確用網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網絡已然成為我們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事物之一。但是,網絡的迅猛發展也導致了其所包含的內容良莠不齊,很多不良內容的主要來源其實正是網絡。
因此,要想讓孩子避開不良內容的危害,比較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跟孩子強調如何正確使用網絡。當孩子明白網絡的正確用途後,他們即便真的碰上不良內容,也能抵制住誘惑。
·避免造成性暗示
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在3歲左右就已經具備了性意識,此時對於一些簡單的兩性行為,他們其實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但由於孩子的閱歷比較有限,所以這種認知其實存在被推翻的風險。
如果在平時生活當中,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作出一些過於親密的舉動,那麼孩子對於兩性行為的界定將發生改變。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父母那些親密舉動是男女間的正常行為,進而對其他異性也採取類似行動。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將是不良內容的源頭。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父母應該注意自身言行舉止,以免對孩子造成性暗示。
我是炅媽育兒,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