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握把姿勢不僅看著難看,久而久之也會使手臂倍感疲勞。正確的握把姿勢可以提高騎行效率,而且可以使雙手更加放鬆。公路車車把之所以設計成彎把,就是為了給車手提供足夠多的握把位置。希望讀完這篇文章的你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車把,使騎行更加有趣,更加輕鬆!
1、雙手都在上面
用這種握法進行連續的坐姿爬坡或者低速狀態下大力踩踏。在這些情況下,展開胸部、呼吸順暢比空氣動力效應更加重要。不過因為這種握法不能使用剎車,因此不要跟其他人太近,編隊騎行也不要使用這種握法。
2、一隻手在上面
當一隻手用於進食、飲水或伸展時,將另一隻手放在把立旁1英寸(25.4mm)的位置。這是最安全的位置,因為手靠近轉向軸心,不容易過度轉向(oversteering)。首先要看著前面,確保道路平穩,手不會因震動而鬆脫。編隊騎行時,除非你在車尾坐直身體補充能量,否則不要使用這個姿勢。
3、 在手變上
就像你最喜歡的沙發一樣,這個姿勢最放鬆。它比雙手都握在把上面更具空氣動力效應,但同時也容易呼吸。這個姿勢適用於平路巡航或編隊騎行。(不過,快速騎行或頂風騎行時不要使用這個姿勢。即使是跟車的時候,空氣動力損失也是巨大的。)這也是站立爬坡時的最佳握把姿勢。
將拇指放在手變頭的內側,剎把上放1-2個手指,以為剎車所用。將手掌放在車把上端彎曲部分休息。保持手肘彎曲,但不要向外展。站騎時,用兩個手指握住手變頭,保證更牢固的握把。
為了防止手腕過度翹起,手變的位置應該正確。原則是:彎把下端平直部分的延長線應該接觸剎把末端。把橫末端應該保持水平或略向後花鼓傾斜。
一個可以替代握下把(姿勢5)的空氣動力性姿勢就是握手變,將手臂彎曲成90度。放低下頜,努力讓背部平直。這個受到Eddy Merckx和其他很多頂級車手寵愛的姿勢,不但可以保持較低的身體姿勢,同時還能放鬆肩膀和手臂。
4、放在手變上,手指分開
這是姿勢3的一個變體,特別適合釋放正常手掌承重部分的壓力。這樣做還有助於手肘的彎曲,從而實現更低的空氣動力性姿勢。這個姿勢無法剎車,因此不可用於編隊騎行。將你的食指放在手變的內側,讓掌心放在車把上端彎曲部分休息。(你也許更喜歡Spock先生的「多福多壽」手勢,手變兩側各分兩個手指。)用拇指和一根手指輕輕鎖住車把。這個姿勢可以形成相對較低的身體姿勢。這是個可以休息調整的姿勢,不過最好在手變頭壓入分開的手指指根之前變換姿勢。
5、 握彎把
彎把的目的就在於此,這是平路和下坡快速騎行時最具空氣動力性的姿勢。這個姿勢也適於短時間、發力站騎,例如衝刺或徵服小山。大多數車手發現這個握法時間長了不舒服,而且爬山的優勢也不是很大。每次騎行至少應該使用幾次這個姿勢,可以鍛鍊柔韌性和手臂力量。
手腕伸直,將手的側邊(小指以下)放在彎把的水平部分休息。保持手肘的彎曲,並與身體保持一條直線。編隊騎行、下坡或轉彎時,剎把上要保留1-2根手指,便於快速剎車。在單人努力出擊時,彎曲手臂,儘量降低身體,記得抬起頭。
6、 握下把
這個姿勢與第五種姿勢提供同樣的空氣動力效應,不過由於握的位置不同,可以減輕手掌的麻木。而且你還可以用最小的動作操作把端的變速杆。缺點是你的手必須移動才能操作剎車把手,而且由於手腕是彎曲的,容易產生疲勞。將手肘向內收緊。如果要獲得更大空氣動力效應,將手臂彎曲到90度。
更多自行車知識,請關注自行車在線公眾微信查看歷史消息。
給個機會你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部留言說出,關注微信可查看留言內容)
2016自行車在線車店地區聯盟會員招募啦,請公眾微信中回覆:「車店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