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6億人每月收入1000元,並不影響未來5年中國成為高收入國家

2020-12-16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北京報導

一石激起千層浪!

北京大學國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日前演講的一個觀點引發廣泛關注。

他預測,在「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均GDP將會跨過12700美元的門檻,從一個中等收入國家變成一個高收入的國家。這在人類歷史上將是一個裡程碑。

自2016年起,我國就已經成為中高收入國家,並開始朝著成為高收入國家的方向努力。但一個現實的問題是,目前我國區域發展差距較大,中國內地不僅有14個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的城市,也有6億人均月收入僅為1000元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廣大的農村地區。

在差距如此懸殊的大經濟體內,未來5年我國能否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成為高收入國家?

林毅夫教授目前擔任國家「十四五」規劃編制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席,他得出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從一個中等收入國家變成一個高收入國家的結論,是基於新結構經濟學視角。

他認為,不管在哪個發展階段,經濟發展表現出來的都是收入水平的提高。要不斷提高收入水平,有賴於現有的產業技術不斷創新,新的附加值更高的產業不斷湧現,以此來提高勞動生產率水平。

所謂高收入國家,其衡量標準是由世界銀行設立的,實際是按照人均國民總收入(人均GNI)對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水平進行的分組。

世界銀行以人均國民收入為標準,把國家分為四類:低收入國家、中等偏下收入國家、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這一標準不是固定的,每年7月1日,世界銀行會根據綜合因素變動進行相應調整。

2020年的劃分標準為:2019年人均國民收入低於1035美元的國家為低收入國家;人均國民收入在1036美元至4045美元之間的國家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人均國民收入在4046美元至12535美元之間的國家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人均國民收入超過12536美元的為高收入國家。

按照世界銀行公布的標準,2019年中國GDP約為14.343萬億美元,GNI約為14.308萬億美元。按照14億人口計算,中國的人均GDP和人均GNI都略微超過1萬美元,在全球屬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

「雖然在統計上,GNI與GDP有一些差距,但一般認為兩者相當,而且核算GDP要比GNI容易得多,因此在與世界銀行劃分的標準比較時,常用人均GDP的數據代替。」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汪三貴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世界銀行標準,目前我國人均GDP正好已經跨過1萬美元,如無特殊情況,在「十四五」期間,我國應該可以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2020年邁入高收入國家的可能性不大

早在2014年,林毅夫曾撰文稱,2020年中國或將變成高收入國家。

他在文中指出,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兩個「翻一番」的目標,即國民生產總值要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城鄉人均收入要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要達到這一目標,未來幾年經濟增長需要保持平均每年7.3%的速度。

如果實現這一目標,林毅夫認為,人民幣將繼續升值。因此,到2020年,考慮到人民幣升值的因素,我國的人均收入有可能達到1270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設立的指標,一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過12700美元的門檻就已躋身高收入國家的行列。

也就是說,林毅夫得出「很可能2020年中國會變成一個高收入國家」的判斷,有兩個重要前提:一是「中國能維持每年百分之七點多的增長」,二是「人民幣不斷升值」。

根據世界銀行今年6月份發布的新版全球經濟展望,預測2020年主要經濟體中只有中國會繼續增長,中國2020年的經濟會增長1%。而發達經濟體會下降7%,其中,美、日均下降6.1%,歐元區下降9.1%。金磚國家中巴西、俄羅斯、南非和印度都會出現大幅衰退,而越南會增長2.8%。

汪三貴認為,按照世界銀行的預測,2020年中國經濟會增長1%,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績,這個GDP增速,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GDP少有保持正增長的。「但是在GDP沒有達到一定增幅的前提下,只靠匯率、靠人民幣升值,今年步入高收入國家的可能性不大,除非美元大幅度貶值。」

月收入不到1000元的6億人大部分分布在農村

中國的現實是,作為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較大。中國內地既有14個人均GDP已經超過2萬美元的城市,覆蓋人口達1.5億,同時也有像甘肅、雲南、貴州等省份,人均GDP還在7000美元以下的。

從全國而言,根據國家統計局從全國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數據,我國目前還有 6億人每個月人均收入只有1000元。這是否影響中國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這是兩個概念。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是高收入,是按平均數值計算的,如果平均數達到了世行的標準就算是高收入國家。因為我國內地已經有14個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的城市,儘管還有6億人月均收入不到1000元,並不影響中國成為高收入國家。」汪三貴說,目前這6億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大部分分布在農村,「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並不意味著每個人的收入水平都達到了這個標準,特別是西部農村地區,城鄉差距比較大,不容易達到,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我們堅持實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原因。」

「鄉村振興是一項關乎民生大計的重要戰略部署,這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問題的深思熟慮,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和發展意義。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在下一階段把農村發展作為重點,大幅度縮小城鄉收入和生活質量的差距,著力增加農民的收入,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汪三貴說。

責編:呂江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誌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6億人每月收入1000元,國家越富窮人越多?曹德旺的話一針見血!
    並且有數據表明,當下許多人的存款都是0。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著一定的債務,難道國家越發展,中國人就越窮嗎?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目前擁有13.95億人口。另外,中國不僅只是人口多而已,我國的消費能力也非常高。據悉,中國市場是每年黃金買賣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愛馬仕,LV等奢侈品消費金額最多的國家。由此可見,我國的消費能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 我國6億人月均收入1000元,專家建議這樣「進階」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日訊(記者 馬常豔)一段時間以來,「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引發社會熱議。如何看待這個數據?又該如何應對?對於這一熱議話題,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6月1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按照住戶收支調查,全國家庭戶樣本可以分為五個等份,分別是低收入組、中間偏下收入組、中間收入組、中間偏上收入組、高收入組,每等份各佔20%。其中,低收入組和中間偏下收入組戶數佔全部戶數比重為40%。
  • 中國6億人收入不到1000元?這個數據到底是怎麼來的?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稱:2019年北京市平均工資達173205元,平均每月一萬四千餘元,與此同時,中國有6億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十幾倍的差距,是數據互相矛盾還是貧富差距太大?
  • 統計局回應「6億人每月收入1000元」:為低收入組和中間偏下收入組
    最近社會熱議「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15日回應稱,根據2019年相關數據,低收入組和中間偏下收入組共40%家庭戶對應的人口為6.1億人,年人均收入為11485元,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其中,低收入組戶月人均收入低於1000元,中間偏下收入組戶月人均收入高於1000元。
  • 中國5.6億人,月收入1000元以下!看看你的月收入,在哪級?
    想不到,中國8.7億人,月收入2000以下!來猜猜2019年人均月收入】眾所周知,每個人月收入水平的高低,決定每個人的生活質量的好壞,決定一個人的幸福指數高低。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對個人來說,收入高低,關係生存、關乎榮譽面子,更是你社會價值的體現。
  • 6億人月收入1000元都有誰?如何讓農民富起來縮小收入差距?
    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稱:2019年北京市平均工資達173205元,平均每月一萬四千餘元。貧富懸殊收入差距巨大,這就是我們的國情。改革收入分配製度,縮小收入差距也是這些年的施政方向。
  • 6億人月收入僅1千 月收入1000元意味著什麼?中國人均年收入是多少?
    6億人月收入僅1千 月收入1000元意味著什麼?中國人均年收入是多少? 2020-05-29 16:16:37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5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記者會上提到「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引發關注討論。
  • 如何用數據正確解讀總理說的6億人口月收入低於1000元?
    在兩會的例行答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說道: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我們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現在又碰到疫情,疫情過後民生為要。於是瞬間「6億人每個月收入1000元」刷屏了朋友圈。單純看這個6億、1000元/月,確實是很嚇人,和當下大家普遍認為的「厲害了我的國」反差巨大。
  • 6億人月收入1000元,12億人沒消費能力,曹德旺「怒斥」馬雲?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我們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曹德旺曾表示我國有消費能力的人群不過兩億。兩億的消費人群與馬雲曾經提到的中國具有消費能力的人口高達11億人,並且這個人口接近14億的國家,就有14億人的消費市場,二者的見解為何會如此之大?
  • 數據可視化告訴你6億人收入低於1000元
    最近聽到了這樣的的一個新聞:我國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低於1000元!這個新聞的震驚程度不亞於「中國目前有2億單身群體」這樣的話。這個新聞一度上了熱搜,並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熱議。許多人就不明白了,怎麼可能會有那麼多人收入低於1000元,我身邊月薪過萬的人比比皆是…那麼實際上是不是真的有那麼人月薪過萬呢?
  • 月收入5000元,在國內算什麼水平?專家:僅7000萬人月薪5000塊
    而就在前不久,一則「6億人收入僅千億」的信息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一時間展開熱論。對於6億人月入僅千元,不少人表示質疑,但是對於這則消息,卻是「有跡可循」的。根據數據,去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折算到每個月也就是收入2561元。
  • 我國人均GDP將超過1萬美元,中國距離高收入國家行列還有多遠?
    而對於我國未來的經濟走勢的情況,其專家也做出了見解。前一段時間,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預測,之後的五年時間裡,我國的人均GDP會超過12700美元,將會達到高收入國家標準。林毅夫還指出來,即便在統計方面,人均GDP和GNI有著一定的出入,但也是因為人均GNI的計算比較困難,所以才使用人均GDP取代。
  • 中國經濟增速達50倍,林毅夫表示:再過5年,終將成為高收入國家
    但10年後,就直接超過了10萬億,排名第六。然後,10年後,中國從第6位上升到第2位,GDP也上升到41萬億元。2018年,中國GDP超過90萬億元。與此同時,中國的人均GDP也達到了1萬美元左右。中國又向高收入國家行列邁進了一步。
  • 中國8成人收入不過萬,卻將邁入「高收入」國家,標準是什麼?
    在中國薪資一直都是我們關注熱度很高的一個話題。收入是多是少,是高是低,標準又是什麼?而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又如此之快,算得上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的收入好像應該很高才對,那為什麼從種種數據看到的卻是有80%的人收入不過萬,甚至有不少的人群收入仍然很低很低,這對於我們這種即將算是「高收入」的國家明顯不符,這是為什麼呢?
  • 數字說 | 6億「月收入不足千元」者畫像
    數字說 | 6億「月收入不足千元」者畫像 2020-06
  • 全國6.5億網民月收入不足5000元
    來源:點融網近日,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普及率達64.5%,但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網民群體佔比為27.6%,也就是說,全國72.4%
  • 中國「全民負債」?曹德旺「一針見血」:14億人裡有12億沒消費力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的經濟水平越來越高,但看到這種說法,我們不得不感到震驚。中國的窮人越來越多了嗎?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數據?怎麼處理?首先,月收入1000元是什麼概念?當網友看到月收入1000元時,各種評論鋪天蓋地:「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大城市,每月1000元怎麼生活?」低收入人口曾經如此之多「等等。
  • 6億人月薪1000元,12億人無消費能力
    看似中國人消費都挺大方,奢侈品的購買力也非常強,特別是黃金交易額更是創全球之最,同時還是LV、愛馬仕等奢侈品銷售額最多的國家,可以說我國消費實力可想而知。但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中等偏下收入人群為6.1億人,年人均收入為11485元,月均收入才1000元。
  • 我們身邊的人真實的收入,看到聽到的都很高!
    有什麼辦法能了解自己的工資在未來還能有多大的增長空間,這個問題的答案讓人痛心。2020年我國勞動人口參與率是67.5%,也就是說我們在試圖描述的是一個9.45億人的打工人工資畫像,經過查閱多處官方年鑑及統計結果,儘量為大家還原一個最真實的中國工資現狀,一起找出能讓工資持續增長的秘訣。
  • 又一暴利行業誕生:影響近6億人,許多人收入名聲比肩一二線明星
    文:荏苒近年來,隨著國內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國網民規模已超過8.5億。新興產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幾乎覆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得益於人口紅利,滴滴發展了數百萬司機,美團擁有數百萬騎手。在網際網路經濟的帶動下,網紅成為最受歡迎的工作。在某些方面,網紅和明星有很多共同點。他們也依靠知名度和流量來賺取收入。甚至一些網紅的收入和名聲也與一線明星和二線明星相當。事實上,絕大部分網紅的收入是通過自己的口碑和知名度來推銷商品的。一般來說,粉絲的數量,點讚的數量,轉發的數量都會影響品牌商的收入。知名度越高,人氣越高,合作越多,收入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