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熱點城市經歷短暫的銷售壓力後,快速反彈,開始面對房價上漲過快、市場過熱局面;而有些城市則因為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口流失等問題,房地產行業長時間面臨存量過剩壓力。面對這些,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臺,有城市嚴控樓市並不斷加碼,也有不少城市放鬆控制,更有城市撤回政策導致「調控一日遊」。
2020年還有半個月就結束了!回首這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疫情衝擊,房地產市場發展節奏被打亂。從冷冷清清開市,經歷過「冰凍」狀態,到銷售和投資走出「谷底」,深「V」迴轉,再到商品住宅銷售面積、銷售金額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均恢復正增長。
雖然市場遭遇相似,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各地應對能力各有不同。熱點城市經理短暫的銷售壓力後,快速反彈,開始面對房價上漲過快、市場過熱局面;而有些城市則因為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口流失等問題,房地產行業長時間面臨存量過剩壓力。
面對這些,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臺,有城市嚴控樓市並不斷加碼,也有不少城市放鬆控制,更有城市撤回政策導致「調控一日遊」。
年內5地樓市調控一日遊
2月21日,駐馬店發布新政,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至20%,並於2月28日撤回,導致房地產行業一片譁然,畢竟這麼草率的政策實屬少見。
然而,在接下來的3月份,多地密集出現樓市調控一日遊,導致房地產人都對此見怪不怪。只要手速夠快,尷尬就不存在。撤回越來越迅速,新政時效越來越短促。
3月3日廣州新政表示,商服類項目不再限定銷售對象,並於3月4日撤回。
3月12日寶雞提出降低首套住房貸款首付比例,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由40萬提高至50萬,並於12小時內撤回。
3月15日,濟南提出「在先行區直管區範圍內購買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築商品住宅的,不受濟南市限購政策約束」及「預售監管資金即徵即返」等。在3月17日撤回。
3月24日,海寧提出在雲上房博會期間,「非海寧戶籍人口在海寧限購一套住房」政策暫不執行,也是不超12小時撤回。
地方樓市鬆動試探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47213萬平方米。
上述城市中,除了廣州外,大部分是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需求飽和,供應過剩。由於人口淨流出和外地人口零流入,投資需求和外部需求減少,庫存壓力倍增。
疫情發生以來,各行各業都遭受不同程度的衝擊。根據數據顯示,不少城市因為疫情等多種原因,造成房地產市場庫存過剩,短期內房企銷售壓力猛增,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因此,多地密集出臺政策穩定樓市,也有不少城市調控出現鬆動跡象,延期或者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順延項目開竣工時間、簡化相關規劃建設手續等等。
房地產市場調控是有鬆動的跡象,但是無一例外,都是臨時的幫扶政策,並非對原有政策直接放寬,或者說直接用房地產刺激經濟。上述城市步子邁太大,觸碰到調控底線,調控撤回便成為必然。
銷售壓力暫緩未來向好
盤點那些「調控一日遊」的城市,大多是存量房過剩,短期房企銷售壓力大。為什麼會出現過剩這種局面?
因為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過度依賴於房地產行業。缺乏支柱產業,人口外流,僅靠周邊大城市外溢紅利……這些一日遊城市經濟發展存在的弊病,在疫情壓力下無所遁形。
據行業研究表明,多地樓市庫存壓力增大。8大城市庫存壓頂,京滬兩地消耗至少要一年。更不用說人口流失嚴重、需求飽和、供應過剩的三四線城市,房企銷售壓力可想而知。
隨著經濟復甦,樓市庫存去化速度將加快,銷售壓力也將暫緩。多地反覆試探後,用房地產行業刺激經濟發展並不可取。不難預見,房地產政策制定執行將更為謹慎,房住不炒仍然是主基調,未來的房地產市場也將穩定向好,調控一日遊這種草率事件也將是偶然現象。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房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天下贊同其觀點。
買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價房大平臺